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夜話中華22:縱觀春秋三百年——諸侯爭霸、百家開端

諸侯爭霸

從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到公元前475年周敬王去世,在295年的時間里,周室衰微、列國攻伐、諸侯爭霸。中華文明從春秋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兼并而成二十余國。在此期間,中華大地戰(zhàn)亂不止。

春秋三小霸時期

公元前679年,齊桓公鄄地會盟,齊桓公稱為春秋五霸之首。此后霸主更替,戰(zhàn)亂不休

齊桓公稱霸

晉文公稱霸

楚莊王稱霸

晉悼公復霸


百家開端

人們不由得思考:如何在亂世中自強求存,以及如何結束這樣的亂世。因之而出現(xiàn)諸多先賢,各自著書立說、分門別派,成為“諸子百家”。百家各有主張,互相詰難,各自爭鳴,形成我國歷史上從春秋到戰(zhàn)國,思想和文化上第一次群星閃耀、盛況空前的輝煌時代,史稱“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


法家

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yè)的管仲是我國春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學說成熟較晚,但發(fā)端較早。在管仲時期主要主張以法治國、富國強兵。

法家認為人性本惡,因此主張以法治國。法家強調(diào)法禮并重,先德后刑,因道生法,因此把義利和誠信觀念納入法律之中。法家后期形成法術勢三派。

管仲——尊王攘夷、富國強兵


道家

公元前571年,老子誕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國春秋末期楚國人。老子曾任周王室守藏室史,大概相當于國家檔案館館長。老子是我國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后來被我國本土宗教——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道家學說主要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但在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演變。

老子


佛教形成

公元前565年,釋迦牟尼誕生。

釋迦牟尼原名喬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凈飯王的太子。釋迦牟尼29歲時出家修行。得道成佛后開始傳道講法,創(chuàng)立了佛教

現(xiàn)在,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的基本思想有四諦、五蘊、成住壞空性空緣起等。

四諦為苦集滅道。人世間一切苦為苦諦;苦之因在欲望為集諦;滅一切苦的理想世界為滅諦;從現(xiàn)實到理想的路徑為道諦。四諦是佛教對于世間現(xiàn)狀、原因、目標和方法的理論主張。

五蘊為色受想行識。一切物質(zhì)為色蘊;感觀外物而生心念為受蘊;感觀外物而區(qū)別名定為想蘊;心念的遷流聚合為行蘊;識就是能夠知覺的心,很多識聚合而為識蘊。

佛教的《五蘊譬喻經(jīng)》中說:“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意思是說“色”如同水流擊起的泡沫,虛有其形實無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滅。正如我們的肉體凡胎;“受”如同水中一個一個浮上來的氣泡,一下子就破滅了。我們受的心念也是這樣,比如眨眨眼的感受一下子就過去了;“想”如春天水份蒸發(fā)成為水蒸氣,它有時會反射,形成各種影像,但是一種幻象。我們的想蘊就如此這般虛幻不真實;諸“行”如芭蕉,就是心行好像芭蕉樹,一片一片的發(fā)散,卻沒有寄托的。我們的心念也是如此?!白R”就好像魔術師,它變化出一些東西,我們以為實有,并因此也認為有一個心存在,但是心也是如幻如化的。

唉,佛教的理論精深完備,非一言可盡。我以后不這么去寫了,改以類比吧,可能會簡單些。

成住壞空,就是說一切事物都要經(jīng)歷成立、持續(xù)、破壞,在轉變?yōu)榱硪环N事物的過程。對應到人,應該就是生老病死。

性空緣起,這個嘛,就比如桌子和凳子,你看它們不一樣,但其實都是木頭,這就叫“性空”。可是,同樣的木頭,被分別做成了桌子和凳子,或者還有的去燒火,這就是“緣起”。大概是本質(zhì)歸一而生化無窮的意思。


儒家

公元前559年,居魯士大帝統(tǒng)一了波斯十部。

公元前551年,孔子誕生。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我國春秋時期魯國。孔子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后世尊稱其為“大成至圣先師”。

儒家學說核心思想在于“仁”??鬃诱f仁者愛人。但儒家的“仁愛”是講次序分等級的。后期儒家學說不斷發(fā)展豐富,也提出過民貴君輕、格物致知等重要思想,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攻滅米底王國,正式建立波斯帝國。

公元前546年,波斯帝國開始進攻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希臘城邦。

兵家

公元前545年,孫武誕生。

孫武是我國春秋末期齊國人,著有兵法十三篇,即《孫子兵法》。后人尊稱其為兵圣或?qū)O子,被譽為“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武是我國春秋時代兵家學說的代表人物。

孫子兵法


孔子問道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滅亡新巴比倫王國,解放“巴比倫之囚”,讓猶太人返回故土。因而猶太人給予居魯士大帝極高的評價——《圣經(jīng)》中的古列王就是居魯士大帝。

公元前535年,老子被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同年,老子到魯國主持朋友葬禮,孔子參與協(xié)助??鬃訒r年17歲,問禮于老子。

公元前530年,老子重新?lián)问夭厥沂贰?/p>

同年,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戰(zhàn)死,他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繼位。古希臘形成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公元前526年,孔子時年二十六歲,到周朝拜訪老子。

相傳在這次拜訪中,老子不但親自教授孔子周禮,還引薦孔子學習音樂、帶領孔子參觀祭祀典禮。臨別之際,老子對孔子說:“我聽說富貴的人用送人以財物,仁義的人送人以言辭。我不富不貴,沒有財物可以送給你,愿意送您幾句話。現(xiàn)在的世道,那些聰明而又細致入微的人,他們之所以屢遭劫難甚至接近死亡,就在于喜歡譏諷別人的錯誤;那些善于辯論而情智通達的人,他們之所以招來禍患而多次傷及自身,就在于喜歡宣揚別人的缺點。身為人子,不能自以為高明;身為人臣,不能自以為是。希望你一定要記住啊”。孔丘點頭道:“我一定謹記在心!”。

他們走到黃河邊,看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黃河水勢如萬馬奔騰,黃河濤聲如虎嘯雷鳴。孔子不禁感嘆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老子答道:“人生于天地之間,就是與天地萬物是一體的。天地是自然的產(chǎn)物,人生也是自然的產(chǎn)物。人生會經(jīng)歷有幼兒、少年、壯年和老年,就如同天地有春夏秋冬這四季的交替。這有什么可悲憫的呢?人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能夠任其自然,那么本性就不會被擾亂;如果不任其自然,整日奔忙在仁義功利之間,那么本性就被這些虛無外物所羈絆。心里有了功名之欲,就自然會有焦慮的情緒。名利的欲望留在心里面,那么煩惱的情緒就增加了”??鬃咏忉屨f:“我是憂慮世間的大道不被施行,仁義無法實施,戰(zhàn)亂無休無止,國家的混亂無法治理。所以有人生短暫,以致于不能在世間建功立業(yè)、不能為黎民百姓有所作為的感嘆”。老子說:“你看這天和地沒有人去推動卻自動運行,日月沒有人去點燃卻自發(fā)光亮,星辰?jīng)]有人去排列卻井然有序,飛禽走獸沒有人去創(chuàng)造卻自然生息,這些都是自然使之如此的,又何必勞煩人去做呢?我們?nèi)酥陨罉s辱,這些都有其自當如此、自然如此的道理。只要順應自然而行,國家自會得到治理,人們自然會遵守正道,又何須強調(diào)禮樂提倡仁義呢?要知道刻意地強調(diào)禮樂和提倡仁義,這本身就是嚴重違背人的本性的!就好像人敲著鼓去尋找逃跑的人,你敲得越響,他跑得越遠!”。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著浩浩黃河,對孔子說:“你何不學水的大德呢?”??鬃訂枺骸八惺裁创蟮履兀俊?。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這就是“上善若水”、“處下不爭”、“以柔克剛”的出處。

上善若水

孔子聽后恍然大悟道:“先生這話使我茅塞頓開: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后進,善待時也。故圣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后,應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于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闭f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舍地向魯國駛去。

孔子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見到了?”??鬃诱f:“見到了!”。弟子們又問:“老子是怎樣的人呢?”。孔子說:“飛鳥呢,我知道它能飛;游魚呢,我知道它能游;走獸呢,我知道它能走。所以能走的可用網(wǎng)縛之,能游的可用鉤釣之,能飛的可用箭取之。可是龍呢,我卻不知道它到底會怎么樣。龍乘風云而上九天!我所見到的老子,他難道是龍嗎?學識高深無法窮盡,志趣高遠難以盡知;老子好像蛇那樣不斷屈伸,又好像龍那樣隨時變化。老子真的是我的老師?。 ?。


波斯帝國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岡比西斯二世率軍遠征埃及,任命大流士一世為萬人不死軍總指揮。

而這場波斯與埃及之間戰(zhàn)爭的起因和過程,也非常的戲劇化。

當時波斯帝國已將擴張的目標瞄準埃及。而此時埃及正處于第二十六王朝法老雅赫摩斯二世統(tǒng)治下。最初,岡比西斯二世向埃及法老雅赫摩斯二世索要一名埃及最好的眼科醫(yī)生。于是雅赫摩斯二世從埃及挑選了一名眼科醫(yī)生強行送到了波斯。這位心懷不滿的醫(yī)生隨即挑唆岡比西斯二世向雅赫摩斯二世索要其女兒為妻。而雅赫摩斯二世既不愿送出女兒,又不想與強大的波斯帝國開戰(zhàn),于是他便強行讓前任法老阿普里伊的女兒尼特緹絲頂替自己的女兒出嫁。卻不想尼特緹絲在嫁到波斯之后將實情告訴了岡比西斯二世。岡比西斯二世因而大怒,決定討伐埃及。就在此時,雅赫摩斯二世的軍事支柱雇傭軍首領法涅斯與法老鬧翻并出逃,最終投奔岡比西斯二世。

岡比西斯二世經(jīng)過充分準備,開始進攻埃及。他讓士兵把貓綁在盾牌上,從而令埃及弓箭手不敢射箭。因為貓在古埃及信仰中擁有神圣的地位。因此這種做法令埃及軍隊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之后波斯軍隊圍困埃及首都。岡比西斯二世派出二百人的使團勸說埃及法老投降,卻被埃及人全部殺死。震怒的岡比西斯二世宣布要讓埃及人十倍償還。后來波斯軍隊攻破埃及首都后,果然殺死了包括法老兒子在內(nèi)的二千多名埃及貴族。埃及稱為波斯帝國的行省。

波斯帝國

公元前522年,波斯帝國發(fā)生內(nèi)亂,岡比西斯二世身亡。之后不久,大流士一世公開稱王。

公元前521年,顏回出生。

顏回是孔門七十二賢之首,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后世尊其為“復圣”

公元前520年,子貢出生。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是孔門十哲和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派兵征服印度西北部,


列國諸子

公元前516年,周室發(fā)生王子朝之亂。老子所管理的典籍被王子朝攜去楚國,老子因而再度被免職,歸居故里。

公元前515年,專諸刺王僚,吳王闔閭即位。

公元前506年,吳王夫差與伍子胥和孫武率吳軍攻入楚國都城,伍子胥鞭尸。

公元前501年,51歲的孔子到老子故里向老子問學。

公元前500年,齊魯夾谷會盟??鬃訋椭敹ü〉猛饨粍倮R景公歸還魯國三處土地。

公元前499年,在雅典城邦的支持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希臘城邦發(fā)動反波斯帝國的起義。希波戰(zhàn)爭爆發(fā)。

公元前497年,孔子離開魯國,開始周游列國。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派軍二萬西渡愛琴海,在古希臘馬拉松平原登陸,這是波斯帝國第一次入侵希臘。而雅典步兵一萬人和盟國援兵一千人在此擊敗了兵力占優(yōu)的波斯帝國。這就是馬拉松戰(zhàn)役。

公元前486年,埃及爆發(fā)反對波斯帝國的起義。大流士一世率軍鎮(zhèn)壓,卻中途去世。他的兒子薛西斯一世繼位。

大流士一世在位期間,波斯帝國的疆域西至埃及,東括印度,南達波斯灣和阿拉伯半島,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帶。這是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波斯帝國已征服了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只有中國未受其影響。而且波斯帝國已經(jīng)逼近古希臘,從此備戰(zhàn)成為古希臘城邦的主要任務。因而各城邦不是在與波斯作戰(zhàn),就是相互之間混戰(zhàn),這最終導致了古希臘文明的衰落。而大流士一世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向歐洲擴張的東方君主。

公元前485年,老子離開故里,準備西出函谷四處云游。函谷關守將尹喜很崇拜老子,要求老子留下著作再走。老子就在幾天之中,寫就五千字文章交給尹喜。而后騎著青牛西出函谷而去。這就是流傳后世的《道德經(jīng)》。

道德經(jīng)

同年,釋迦牟尼涅槃。

公元前482年,諸侯黃池會盟,吳王夫差稱霸。

公元前481年,《春秋》記載到此結束。

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國第二次入侵希臘。薛西斯一世率軍取得溫泉關戰(zhàn)役勝利,洗劫雅典。但在薩拉米斯海戰(zhàn)中被希臘聯(lián)軍擊敗。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公元前478年,古希臘城邦以雅典為首結成提洛同盟。


墨家

公元前476年,墨子誕生。

墨子名翟,我國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是我國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

墨家是我國古代主要哲學派別之一。其最著名的主張是“兼愛”“非攻”。

“兼愛”是主張“兼相愛,交相利”,提倡“愛人之親,若愛其親”,實現(xiàn)“愛無差等”,平等以待。墨家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因而提出平等互愛的“兼愛”思想。

“非攻”是反對侵略戰(zhàn)爭,主張停止諸侯攻伐兼并,實現(xiàn)天下和平。墨家認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性,因而反對戰(zhàn)爭。但是墨家又并不反對一切戰(zhàn)爭,而是反對“攻伐無罪之國”,支持“誅滅無道之君”。

后世在戰(zhàn)國時代,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我國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從而可見墨家學說曾經(jīng)的輝煌。其中的“楊”是指楊朱,是我國戰(zhàn)國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創(chuàng)立了道家楊朱學派。而“墨”則是指墨子。


尾聲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攻破吳國都城,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諸侯徐州會盟,越王勾踐稱霸。越國范蠡隱退。

公元前470年,孫武去世。

公元前469年,西方哲學始祖蘇格拉底誕生。其后的柏拉圖和色諾芬都是他的學生。

蘇格拉底認為一個人要有道德就必須有道德的知識,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無知的結果。他建立了一種美德即知識的思想體系,強調(diào)知識的重要性,認為倫理道德要由理智來決定,這種理性主義的思想,在以后西方哲學思想的發(fā)展中,起了積極作用。

公元前456年,子貢去世。

公元前450年,楊朱誕生。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繼位,李悝變法。

公元前431年,希臘內(nèi)亂。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封韓趙魏三家為侯,三家分晉“戰(zhàn)國七雄”并立。

戰(zhàn)國七雄

在公元前五世紀,中國春秋時期,中國、古印度、古希臘幾乎同時開始了人類最初的思想啟蒙??鬃印⑨屽饶材帷⑻K格拉底,他們幾乎是同時代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西方歷史年代對照表
人類歷史上的100位帝王排名
【古埃及君王譜】古埃及晚期:埃及第二十八王朝
他冒充國王的弟弟繼位,卻在睡覺時被王妃發(fā)現(xiàn)不對勁,被將軍殺死
五萬人的精銳部隊,在沙漠中離奇失蹤,2000年后在山洞被發(fā)現(xiàn)
世界的征服者——亞歷山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