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三這一年,我感覺自己活得非常潦草,沒心情逛商場,沒心思買新衣服,懶于梳妝打扮,把堅持多年的減肥事業(yè)也丟到了一邊。
沒事就和他爹風雨無阻地到兒子學校的柵欄墻外,躲在隱蔽處偷窺——企圖找到兒子的身影。
既期待又害怕的高考還是如期而至,幸好兒子住校,學校冰冷的柵欄墻無情地把我的忐忑擋在了外面。但仍然阻擋不了我要給兒子高考助力的雄心壯志。
高考前兩天,我突然回想起,兒子當年中考時穿了雙新鞋,考得成績還不錯。
于是,我和他爹火急火燎地在商場關門前沖了進去,咬咬牙,跺跺腳,給他買了一雙平時舍不得買的“大牌子”運動鞋,買完也顧不得吃飯,又火急火燎地趕到學校大門外守株待兔。
幾經(jīng)輾轉,兒子終于在上晚自習前來和我們會面了。隔著柵欄門,借著他爹的手機燈光,兒子試穿了新鞋子,表示滿意,我如釋重負——感覺高考有了幾分勝算。
夜深人靜,輾轉難眠之時,我一遍遍在心里祈禱,祈求列祖列宗們保佑俺兒高考順利——說實話,自己考學時都沒有這么虔誠過。
兒子高考那幾天,在家里,在單位,走行坐臥的只是我的軀殼,我的靈魂盤旋在兒子學校,徘徊在考場門外……
很想打探孩子的情緒反應,又怕給孩子平添緊張氣氛。
幸好,兒子有個好班主任和盡職盡責的任課老師,在最關鍵的那幾天,是他們起早貪黑地陪伴在孩子們身邊。
班主任不時地把高考那幾天孩子們的動態(tài),通過視頻和照片發(fā)到家長微信群里,我和他爹默默地堅守在微信群里,等待著來自前方的消息,第一時間迫不及待地從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里,一遍遍地尋找著兒子的身影,企圖讀出些蛛絲馬跡來。
過后又互相安慰地討論,咱兒穿上新鞋子多精神;咱兒面帶微笑,看來考得挺順利……
同時也被一張張畫面,一段段視頻感動著:孩子們宣誓完畢,要進考場前,班主任略帶口音的話外音——加油??!殷切期待之情不亞于家長。
臨考前,語文老師盛裝出行,有說有笑地陪伴在孩子們身邊,像一位媽媽一樣用行動無聲地安撫著孩子的忐忑之心。
各科的任課老師也都在臨考前依次和他們或擊掌、或擁抱鼓勵著他們。
每考完一門,我就廢寢忘食地刷新著網(wǎng)絡上關于試題的分析,一會兒喜,一會兒悲,一會兒信心倍增,一會兒又患得患失,一會兒出冷汗,一會兒燥熱難耐……
每天一到學校吃飯、休息的時間,我就本能地豎起耳朵聆聽著電話——既期待著兒子的電話,又怕接到他的電話。
每到學校飯點,我還登錄手機銀行,去查看孩子每頓飯飯卡上消費了多少錢,企圖從他的飯量,猜他的心情。
日子仿佛被施了魔咒,突然變得漫長。我感覺自己的時間和考場同步了,以秒以分為單位緩慢爬行著,每考完一門,我仿佛能聽到結束鈴聲一般都長長地舒一口氣。
終于,捱到了最后一門考試,我和他爹提前到學校大門外等候——很多家長早就等在那里了。
起初,看到人家手捧鮮花,我還不以為意,到后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拿著鮮花,我終于去買時 ,買到的花不僅被坐地起價,也不如前面的新鮮了。
當見到走出考場的兒子一臉燦爛笑容的那一刻,我突然釋然:人生漫長,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比起孩子的身心健康,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