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回訪屋主逆時針是位愛鉆研的理性居家派,一年前就因為強迫癥一般的廚房收納圈粉無數(shù)。在這一年里,逆時針從來沒有停止他對收納技術的深入探索,實踐陣地也從廚房也轉移到了家里的各個空間,并且對每個空間都有他不同的收納心得,堪稱「活體收納全書」!
他說:“對于小戶型來說,一定要不放棄每個角落,發(fā)掘更多的收納空間。”
▲變化最大的還是廚房,根據(jù)使用習慣和小家電的增加,布局一直在調整,微波爐使用SOFSYS置物架上墻,更加節(jié)省空間。圖上是三個不同階段的廚房照片。
▲原來櫥柜裝了兩層碗碟拉籃,現(xiàn)在拆掉一層,把上面這層上移,下面剛好放下洗碗機,小空間要充分利用。
▲廚房水槽區(qū)域面對窗戶,利用免釘廚房窗臺置物架,收納空間翻倍,置物架有兩層,下掛折疊瀝水架一層,窗臺臺面一層,用了很久,承重沒問題。
▲用紙巾架遮擋裸露管線,磁性紙巾架剛好吸在熱水器底部,看上去沒那么雜亂了,墻上用的DeHUB吸盤架,免打孔。
▲山崎的YAMAZAKI磁性收納架,顏值爆炸,收納密封袋,保鮮膜,廚房用紙。
▲廚房吊柜內部空間:吊柜上層一般高于1.9米,儲物既要看得見又拿得到,這種帶把手儲物箱滿足條件,便于拿取,透明材質,食材一目了然。吊柜下層:左側高中低系列透明防潮密封罐,放干貨,茶葉,面條等食材,高低可以疊落,隨意組合,清晰可見便于取用。右側放收納筐,放袋裝未開封食材。
▲櫥柜右側是天然氣表,不適合做隔板或拉籃,好不容易找到尺寸合適的置物架,配三個層板,都可調節(jié)高度,放米桶,收納盒,不常用的電火鍋和炒鍋。
▲水槽下方空間,從左邊依次是,抽拉式垃圾桶,小工具收納盒,鍋蓋收納盒,清潔用品收納盒,空間都利用起來。
▲給大蒜在百露壁掛粘貼式收納盒里安個家,生姜也可以放,每次做飯時就不怕找不到了。
▲DeHUB收納架吸盤上墻,方便擦臺面。
▲圖上是衛(wèi)生間收納都靠洗手臺下面的宜家抽屜柜,兩層一米寬的抽屜很能裝。
▲利用S型掛鉤收納毛巾和其他洗浴用品,更加節(jié)省空間。
▲洗手間淋浴區(qū)的窗臺總有積水,放沐浴用品底部會黏糊糊的,淘到muji不銹鋼瀝水盒,解決了這個問題。
▲宜家諾德里八屜柜,本來是臥室系列的抽屜柜,后來發(fā)現(xiàn)放到餐廳來很不錯,滿足了儲物和椅子雙重功能。
▲辦公桌配件,把克維索信紙盒用來做床頭柜,每個層板都可抽出,既省空間又實用。床和衣柜的距離較窄,一般的床頭柜都放不下,這個信紙盒剛好能塞下。?
▲用宜家的巴爾索戶外棚架做的照片墻。
▲陽臺雜物柜內部空間,柜子本來有三層隔板,下面那層去掉了,才能放下戴森吸塵器,下層增加宜家儲物箱,上面掛了個網籃,上下空間都利用充分,主要放清潔工具和儲藏清潔用品存貨。
▲在陽臺雜物柜里,用熱熔膠掛鉤來掛清潔工具,體積小巧,和muji的清潔工具完美匹配?。
▲這本來是過道柜,開發(fā)商統(tǒng)一定制成衣柜,里面有配電箱,因為面對衛(wèi)生間的門,所以也用來當成雜物柜。用muji小推車和宜家藤編收納框放一些衛(wèi)生紙,洗浴用品存貨,還有不常用小家電。
▲新入的ddd store金屬筐,裝個抱枕,放個家居服什么的,放床頭很順手,一丟就行了。
▲容量驚人的宜家小推車。
▲HAY的幾何托盤。
▲住友安利的brass黃銅擺件,還有宜家的蠟燭盤,準備放在廚房放清潔用品。
▲茶幾的日常,用宜家藤編餐巾盤當遙控器收納籃
聊些別的吧!
Q & A
Q:很多人說在「住」這件事兒上,會花更多的「精力」而不是「資金」,你認同嗎?這個「精力」具體是指什么呢?
A:認同,比如:家中各個角落量好尺寸,并且記下來,然后淘寶去找匹配的收納盒或收納工具,這個很花精力,宜家官網這點做的很好,長寬高尺寸清晰,找起來很方便,而淘寶標的總有些誤差,要和店家再三確認尺寸,最終找到完美匹配的收納盒很有成就感。
Q:如果給從未裝修過的人提給一條建議,你的建議是?
A:收納空間在硬裝階段就要規(guī)劃好。
Q:你有什么保持家里干凈整潔的小妙招嗎?
A:廚房每次用完,灶臺油煙機附近都擦拭一遍,養(yǎng)成好習慣,不會日積月累留下油膩的問題。地面經常用吸塵器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