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文學家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并稱俊秀。獻帝即位后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建安元年,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兹谛院觅e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后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他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字號字文舉
出生日期153年
逝世日期208年9月26日
朝代東漢
性別男
民族族群漢族
代表作品《孔北海集》
出生地魯國
主要成就在北海六年,頗有政績
本名孔融
別名孔北海、孔少府
官職北海國相、少府、太中大夫等
地位建安七子之一
典故孔融讓梨
后來事情泄漏,自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孔褒、孔融則被逮捕入獄。但不知他們二人是誰獲罪。孔融說:“收容匿藏張儉的是我,有罪歸我?!笨装f:“張儉來找我,不是弟弟的罪過,罪在我,我心甘情愿?!惫倮魡査麄兊哪赣H,母親說:“年長的人承擔家事,罪責在我?!币婚T都爭著赴死,郡縣遲疑不能決斷,于是向朝廷請示。詔書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事而聞名。
孔融與平原人陶丘洪、陳留人邊讓齊名,州郡以禮策命,他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