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誰最中國』輕鬆關注
在喜馬拉雅山的峭壁上采蜜,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當我們想到蜂蜜的時候,都不會想到要在聳入云霄的懸崖上與巨型蜜蜂搏斗的采蜜的情形。下面的這組來自于攝影家埃里克.瓦利的圖片,展述了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qū)域古隆人采集蜂蜜的故事。這組照片拍攝于1987年,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25年,它們卻具有令人驚艷的現(xiàn)代感。更難以讓人相信的是,他們并不是攝影家刻意安排的拍照,但是卻有一種自然真實的親切感。瓦利捕捉住了采蜜過程的精華,這些令人驚訝的采蜜人在做著一件看似簡單,但是及其復雜的事情。
這些不是一般的蜂蜜,它們也不產(chǎn)自一般的蜜蜂。這些喜馬拉雅蜜蜂,學名意大利背力蜂,是世界上最大的產(chǎn)蜜蜜蜂--可以達到1-2英寸。它們只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區(qū),并在8,200到13,500英尺的懸崖上筑窩。一個蜂巢可以產(chǎn)出多達130英鎊的蜂蜜。更有意思的是,不同海拔上的蜂巢,也會產(chǎn)出不同類型的蜂蜜。一般有三種:春蜜,紅蜜,和秋蜜。紅蜜是其中最珍貴的一種,它們只由在最高海拔的喜馬拉雅蜜蜂產(chǎn)出,具有令人陶醉的芬芳和香氣。采蜜人可以用其他蜂蜜5倍的價格,出口這種蜂蜜到亞洲其他國家。
采蜜是尼泊爾人的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習俗。一年里的兩次采蜜時節(jié),他們利用梯子和繩索來到蜂巢的下方,點燃火把,用煙把蜜蜂熏走。然后一個“采蜜人”就會順梯爬下,把大塊的蜂蜜切走。蜂蜜賣出后,這項危險的采蜜活動給他們的村莊帶來了食物和錢。
這組1987年的“尼泊爾的采蜜人”,為埃里克.瓦利贏得了當年世界新聞的大獎。他接著出版了一半同名的書籍,并且拍攝了一部采蜜人的紀錄片。瓦利是法國攝影,寫作和紀錄片的大獎獲得者。”尼泊爾的采蜜人”的靈感來自于攝影家70年代在當?shù)氐纳?。他花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來用照片,書,和電影的方式來記錄尼泊爾人的生活。
作者:布拉德.伍達德
www.bradwoodarddesig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