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格:18.7 x 12.7 cm
灰色紙張 油墨 ink on greyish paper
Princeton University Art Museum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shù)博物館
石濤和朱耷同為清初的四僧之一。四僧是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史上著名的繪畫流派,由于畫派成員石濤、八大山人、髡殘和弘仁皆為僧侶,故名四僧。其中弘仁和石溪相類,都是抗清志士,失敗后皈依佛門,隱匿山寺。隨著“大明江山”已去,弘仁自武夷山歸梓皖南,石溪于34歲時定居南京,入大報恩寺。八大和石濤都是大明的后裔,他們處境相似,內(nèi)心世界復雜,對后世影響很大,但他們的稟性和為人處世卻不盡相同。
八大和石濤雖處同一時代,卻非同輩人。據(jù)年譜和史料研究,八大應(yīng)該輩長于石濤,年齡相差16歲。過去有不少人認為八大和石濤是叔侄關(guān)系,其實不然。八大是嫡系皇族,而石濤則為旁出。按照宗族輩分來看,應(yīng)該相差四輩。
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同宗兄弟,不管他們在宗族中是什么關(guān)系,他們的交往雖然受當時條件的限制,但畢竟他們心心相印,相互推崇,不僅有書信往來,還有畫事上的合作。像八大繪蘭石,石濤補竹;石濤畫桃源圖,八大作《桃花源記》;八大畫水仙,石濤題詩等。他們的合作不一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可能在書信往來中傳遞。過從甚密,于二人不利。能見證他們之間的親密畫事,現(xiàn)僅存石濤請八大畫的《大滌堂圖》,和石濤贈予八大的《春江垂釣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