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黃金訊 由中國黃金協(xié)會與世界黃金協(xié)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黃金大會于9月10-12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澳新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劉利剛在金融業(yè)貴金屬論壇上表示,在2013年全球的央行,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央行,黃金凈買入大概是370噸左右,很多亞洲央行都有很多的美元儲備,我們都知道在今后美元到底是升值還是貶值,短期之內可能有升值的狀況,但是如果看對基礎貨幣的研究,長期的狀況來看美元會是一個永久升值的過程。
同時一些新興市場的央行銀行,在同它的監(jiān)管方面來要求銀行,特別是土耳其這樣的國家,商業(yè)銀行的儲備30%應該放在黃金上,這樣會制造大量的黃金需求。
全球央行凈買入
全球投資者凈買入
中國央行已加大了黃金儲備,但是距離世界主要央行仍有較大的距離
現(xiàn)在中國人黃金的擁有量大概是人均5克左右。
我們做一個最簡單的計算,如果看新興市場央行的儲備,大概占外匯儲備的5%。如果中國央行外匯儲備能達到5%,那么央行的黃金儲備應該是4000噸。另外,如果看發(fā)達國家,黃金儲備大概占外匯儲備的45%,如果人民幣成為所謂的儲備貨幣,人民幣要國際化,人民幣要在全球交易,那么中國要達到45%的黃金儲備的話,這個需求量可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那么中國將會增加5萬噸的黃金需求。
如何看中國家庭的黃金配置
黃金資產在中國家庭資產配置里面占比很低,如果將存款的5%放在黃金上,中國家庭需要購買8500噸黃金。
這就是對黃金基本面的看法,中長期看中國對黃金的需求才剛剛開始。
如果說中國在今后的一段時間,特別在市場的建設做的好,比如黃金交易所有很多外籍的參與者,很容易把倫敦黃金交易所的會員吸引到上海自貿區(qū),那么這樣以來中國的價格將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