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為什么吞掉科威特,有石油的關系。經(jīng)過多年瘋狂開采,科威特總油量依然有134億噸,占全世界十分之一。但伊拉克的油也不少,有200億噸,雖然面積是科威特的40倍。
那薩達姆為什么要動手呢。表面上,薩達姆要科威特出錢,說兩伊的戰(zhàn)爭,伊拉克是在保護科威特,科威特當然不給,所以就打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出???。
伊拉克是臨海國,但地理意義上的海岸線只有60公里。北邊是伊朗,南邊是科威特。更要命的是,這60公里海岸線根本無法修建港口。伊科出海口處有兩個島,更大的是布比延島,屬于科威特。
兩島以北的邊線也是科威特的,真正屬于伊拉克,能修建港口的,不過區(qū)區(qū)10公里左右。而且,這里距離伊朗實在太近,要破壞輕而易舉,很不安全。
伊拉克是賣油為生的,沒有出???,油賣給誰去?伊拉克急需更為寬闊的海岸線,鄰居科威特自然就成了目標。
拿下科威特,變成伊拉克第19個省,伊拉克就再不用怕伊朗的,直接可以把油運出波斯灣,更何況兼有科威特的巨量油儲,何樂不為。
只是,老薩忘了美國因素,還以為美國會繼續(xù)支持他呢。
時代不同了,老薩刻舟求劍,所以最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