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枯枝牡丹 —— 一花占據(jù)海東春

 

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花期在農(nóng)歷三月,正是谷雨時節(jié),牡丹也因此被叫作“谷雨花”。這時節(jié),人們競相趕往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觀賞牡丹。殊不知,此時,位于江蘇東北部的鹽城市南郊一個偏僻小鎮(zhèn)——便倉也熱鬧起來,車水馬龍,猶如盛大的節(jié)日。人們結(jié)伴來此,只為一睹枯枝牡丹的風采。那熱鬧的情景,可謂“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枯枝牡丹園位于便倉鎮(zhèn)卞氏支祠內(nèi),園區(qū)占地50多畝,園內(nèi)有山水亭閣眾多,遍植花木;觀賞景點多達32處,其中有探芳、暗香、疊采、攬秀、聽芳、仙葩、毓秀等12亭,含芳、扶綠、奇葩等5軒,芳茗、群芳2堂,延春、清香2室,還有天香閣、遠芳榭、留春廊、冠芳館、枯枝枝牡丹廳、會芳塢、釣臺、假山、白塔、曲橋和迎春芳牌坊。

園內(nèi)牡丹品種數(shù)以百計,達千余株,幾乎囊括了河南洛陽與山東菏澤所有的牡丹品種;尤以種植在牡丹園西側(cè)的枯枝牡丹最引人注目,因其花開時無葉且枝干貌似枯朽,便被稱為枯枝牡丹??葜δ档さ幕ǚ执蠹t、粉白二色,乃此園獨有,為牡丹中的珍稀品種。

 

何為枯枝牡丹,它來自何處,又有何珍奇之處?


 

便倉牡丹何處來

牡丹原產(chǎn)于我國,花大色艷,為傳統(tǒng)名花。據(jù)記載,在東漢早期,牡丹已被當作藥用。南北朝時,人們已開始栽培牡丹,并在唐、宋時代達到繁盛。北宋時期,洛陽牡丹名聞天下。之后,我國牡丹的栽培中心多次轉(zhuǎn)移,千百年來相繼有天彭(今四川省彭縣)、陳州(今河南省淮陽縣)、亳州(今安徽省亳縣)、曹州(今山東菏澤)等地。如今,牡丹栽培區(qū)域甚廣,北起哈爾濱,南到廣州,東起海濱,西到新疆。 




雖然牡丹在各地都有栽培;但在一個地方連續(xù)種植、生長百年以上的古牡丹并不多見,這些古牡丹因此被視為國寶和家珍,代代相傳。據(jù)了解,生長在百年以上的古牡丹在我國已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它們散植于宮苑遺址和寺廟(院)等地。今日的古(大)牡丹多種植于元、明、清三個時期,株齡最大的約有700多年,多數(shù)單株生長較好,仍不斷開花,也有少量生長漸弱甚至死亡。這些古牡丹對我們研究牡丹的栽培史、分布、品種傳播等具有重要的科學(xué)價值。

 

便倉古牡丹便是古牡丹之一,它只生長在便倉。如今,便倉鎮(zhèn)內(nèi)生長著12株古老的枯枝牡丹,花色有紅、白兩種。

 

便倉的枯枝牡丹原為兩本(株),為卞氏元亨所植;元朝末年,由卞氏后裔分為12株。如今,這些牡丹已經(jīng)生長繁衍了700多年,仍枝繁葉茂,大者冠徑達3米,高2.3米,開花數(shù)十朵。

 

枯枝牡丹在《鏡花緣》及清《鹽城縣志》中均有記載,據(jù)說引種于洛陽。卞氏元亨曾在溯源牡丹詩中云:“世祖恩榮衣紫時,牡丹攜得洛陽枝?!?/span>

 


關(guān)于枯枝牡丹何以在便倉落戶,千百年來流傳著許多神奇?zhèn)髡f,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是“武則天怒貶牡丹花”的故事。

 

清乾隆、嘉慶年間,李汝珍(字松石)所寫的古典小說《鏡花緣》開篇即說:武則天稱帝后,一年上元日,偕上官婉兒游幸御花園,見只有蠟梅花盛開迎接天子,未免過于冷清,下旨欲令群芳圃、上林苑百花齊放,讓御花園萬紫千紅。次日,眾花多開,唯牡丹不從。武則天一怒之下,命人將牡丹連根刨起,燃炭火烤其枝梗??蓱z牡丹被炙得枝體枯焦,終于吐苞開花。武則天余怒未消,又下令將園中幾千株牡丹悉數(shù)刨起,“發(fā)配”至河南洛陽和鹽城便倉。

 

當然,這些純屬民間虛構(gòu),以花抒懷,籍之表達人們對不畏權(quán)貴、不懼淫威、寧死不屈精神的敬仰。據(jù)考證,當初牡丹主要分布在我國陜、甘等西北一帶的山地,南北朝時始作為觀賞花卉。隋煬帝時,牡丹作為御花園的珍品,“辟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唐宋時期,文化迅速發(fā)展,人們游山玩水、賞月弄花盛極一時,牡丹不僅成為皇家園林的主要花卉,也成了文人墨客爭相題詠的對象,被尊為“花中之王”。北宋末年,戰(zhàn)亂紛起,許多皇家園林被毀,名貴牡丹流失民間。

 


據(jù)《古鹽卞氏譜》載:南宋陜西參知政事卞濟之,為蘇州楓橋人,他為官清廉。宋亡時,卞濟之隱退故鄉(xiāng)楓橋,后避戰(zhàn)亂遷至鹽城東溟鎮(zhèn)(今便倉鎮(zhèn)),并將帶來的洛陽紅白兩株牡丹栽于花園內(nèi),還埋進一塊刻有“此花瓊島飛來種,只許人間老眼看”詩句的劍形石。洛陽牡丹本有魏紫、姚黃、五紅、孟白四種,而卞濟之“植花明志,取其紅者,以示報國之心;取其白者,以示為官清正”,故而只取紅、白兩本。紅牡丹燦若晨霞,灼灼生輝;白牡丹潔白無瑕,清新誘人。

 

元朝末年,卞氏家族后裔、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卞元亨(張士誠部)將祖?zhèn)鞯募t、白兩本牡丹分為12株,滿植卞氏宗祠東西兩壇,題名“花神池”。便倉地處長江以北、古運河以東、淮河之南,東邊是煙波浩淼的大海,屬于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區(qū),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適度,最適合枯枝牡丹既怕灼熱又怕酷寒的特性,水土也極適宜;故而,這種枯枝牡丹在其他地方很少生長,只“盛于東溟”。

 


傳說,明初,卞元亨被朱元璋發(fā)戍遼東。臨行時,元亨告別家人,并以酒酹牡丹曰:“待我南還花再開。”之后,枯枝牡丹九年未開,到第十年時,元亨遇赦歸來,故園中的枯枝牡丹竟然有一枝盛發(fā)。卞元亨感慨吟詩兩首,其一為:“牡丹原是親手栽,十度春風九不開,多少繁華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逼涠椋骸安萏盟删胀淼驓垼氂形鲌@舊牡丹。自是枯枝存勁節(jié),依依唯戀故人還?!?/span>

 

清人阮葵生則道,枯枝牡丹是北宋呂夷簡任西溪(今東臺市城西)鹽官時親手所植,后范仲淹繼任西溪鹽官又加培植。因此,他推測便倉枯枝牡丹可能是呂、范二公所植,后移至便倉。

 

通過以上史料,我們不難看出,枯枝牡丹是何人栽培雖說法不一,但便倉枯枝牡丹栽植歷史可追溯到北宋,是我國現(xiàn)存的古牡丹中栽植歷史最悠久的。


   

奇葩緣何冠“枯枝”

世上的牡丹有數(shù)百種,為何獨有便倉的牡丹冠以“枯枝”二字?原來,便倉枯枝牡丹除了傳奇的來歷外,還具有奇異的特色:

 

其一是枯而不朽。在自然條件下,花開時節(jié),一朵朵牡丹花仿佛胭脂凝成,嬌艷潤澤,芬芳馥郁;然而,若稍加留意則可發(fā)現(xiàn),那著花鮮妍的根根枝干干枯如柴,憔悴欲朽。如果折取一枝,點火即著,并很快燃燒殆盡。此為一奇。這一性狀的表現(xiàn)在牡丹品種中還很少見。

 


其二是閏年花為單瓣。正常年份,每朵為12瓣;但是每逢閏年的那一年有13個月,則花朵為13瓣。

 

其三是春花秋放。牡丹本是春花,每年谷雨前后開放。便倉的牡丹在露地正常栽培管理的情況下,有時還會在深秋或初冬時節(jié)兩度開放。枝干無葉卻有花,蔚為奇觀。

 

相傳清咸豐年間,官吏楊應(yīng)廣羨枯枝牡丹之艷,仗勢強行將卞氏園中牡丹奪走;可是,栽下數(shù)年,不見花開。楊應(yīng)廣一怒之下,將牡丹連根拔起,拋于荒郊。卞氏后裔悄悄撿回,栽于原地,精心培育,復(fù)又花開滿園。可見,枯枝牡丹易地難活。此為四奇。

 

枯枝牡丹不僅花繁葉茂,艷麗芬芳,具稀世之美;其枝干憔悴欲朽,獨具特色,更具稀世之奇。不管春夏秋冬,花開花落,其枝梗始終如在寒風中飄忽的枯枝,“骨則破裂,皮則粗皸,爪之則干枯,折之則脆”“無任何時,將其枝梗摘下,放入火內(nèi),如干柴一般,登時就可燒著”。

 

只因這一枯枝特色,留下許多動人的詩句。如昭陽詩人李思誠詩云:“嘗聞海上大參家,獨說枯枝第一花。五百年來傳奕葉,洛陽姚魏不須夸?!边€有楚陽詩人趙海所作的詩:“我游海上到君家,為看枯枝不看花。世代爭傳春富貴,誰知朽干發(fā)奇葩?!逼渲凶钪哪耸乔宕L沙詩人陳鵬年的詩:“一枝占盡海東春,左紫姚黃孰與偏;縱使繁華夸艷麗,爭知枯老倍精神。風流豈結(jié)他人愛,物色還同故主親;王帳英聲仍似昔,清輝耿耿共無垠?!?/span>

 


1938年,日軍侵犯便倉,枯枝牡丹園成為一片瓦礫。當?shù)厝罕娒爸哲婏w機轟炸的硝煙,將花根小心挖出,藏進麻袋,栽在自家菜園中,才使枯枝牡丹免于滅頂之災(zāi)。新中國建立后,人民政府先后4次重修和改建枯枝牡丹園,從洛陽、荷澤引進各類瓣型、10多種顏色的76個珍品牡丹,加上遍植各種奇樹異草,把偌大的枯枝牡丹園妝點得如仙境一般,這里也成了蘇北的一個游覽勝地。

 

 

鹽城賞花看三載

枯枝牡丹聞名遐邇,說它是千年牡丹,是說歷史悠久,最初種植的牡丹已有700多年的株齡,至今花開頂盛,情深意濃,積淀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枯枝牡丹生于鹽城,以便倉出產(chǎn)者為上品,以奇、特、怪、靈著稱于世,與瓊花、并蒂蓮一道被譽為江蘇花中“三絕”,堪稱花中奇葩。

 

進入牡丹園中,陣陣清香撲面而來。踏著石徑小路向前走,可見路旁立著一塊小石碑,上面的碑文記載著枯枝牡丹的種植歷史。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枯枝牡丹!”聞聲看去,一株株高大的枯枝牡丹盡收眼底。紫色的、紅色的、白色的牡丹花迎風怒放,花朵紅里透紫,紫里透白;那花瓣美鮮潤澤,冰清玉潔;那花蕊金光閃閃,像一朵朵金色的繡球,讓人難以忘懷。那枝干表面枯皺,卻枯而不朽,充滿生機。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笨粗档ら_得如此熱烈,人生種種不如意頃刻間滌蕩無存,迷茫之處也豁然開朗。

 

園中小橋流水很是雅致。大道盡頭,卞元亨彪馬銅雕佇立,左右瓊花吐白純潔,海棠花火紅妖嬈。

 

年年花似錦,歲歲人如潮。牡丹花一直被國人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自唐代起,便統(tǒng)領(lǐng)群芳,地位尊貴,歷代文人墨客對其極盡贊美之詞。當年劉禹錫的一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游人們依依不舍離開了牡丹園。同行的小孩對自己媽媽說,明年還來要看牡丹。沒錯,在鹽城有一個風俗:凡是來賞枯枝牡丹的人,都要連看三年,以為吉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枯枝牡丹賦
說園道林(34)——鹽城牡丹園
『趣聞中藥』牡丹的故事
散文||水鄉(xiāng)奇葩獨一枝
江南文脈丨谷雨牡丹,江蘇文化史上的國色天香
【賽詩會第900期】劉迅 段春梅 張傳啟 沈瑞智 王世堯 黃新斌 雷世平 劉遠友 王衛(wèi)中 南有湘竹 渤海鋼釘 戴春午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