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三十多個省份,都存在至少一個簡稱。而且,各個省的簡稱,多跟地名、位置、歷史上的建制沿革有關。比如山東省簡稱“魯”,就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魯國存在直接關系;山西省簡稱“晉”,則是指春秋時時期強國的晉國。安徽省簡稱“皖”,皖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位于今安徽省安慶市一帶。那么,問題來了,對于江蘇省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qū)存在吳國這一諸侯國,為什么江蘇省的簡稱不是“吳”,而是“蘇”呢?
一
首先,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長江下游地區(qū)的姬姓諸侯國。根據(jù)史料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泰伯來到了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建立了勾吳古國。吳國這一諸侯國的都城前期位于梅里(今無錫梅村),后期位于吳(今江蘇蘇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并在夫差在位時被越國所滅。對于吳國的疆域來說,不僅包含今江蘇省一帶,還包含了今安徽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區(qū)。而這,是江蘇省沒有簡稱“吳”的原因之一。
二
同樣的道理,就今湖北省來說,雖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楚國的核心區(qū)域,是楚國的都城所在地。但是,因為楚國的疆域實在太大了,包含了長江流域的諸多省份,所以湖北省沒有簡稱“楚”,而是簡稱了“鄂”。至于江蘇省北邊的山東省,之所以簡稱“魯”,是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的疆域就在今山東省以內,并且魯文化的范圍也在今山東省一帶。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吳文化”來說,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以今蘇南浙北贛北皖中南為代表,泛指吳地古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
三
對于“吳文化”來說,區(qū)域包括蘇南浙北的環(huán)太湖流域,也即其范圍還包含了浙江省北部一帶。由此,在筆者看來,不管是吳國還是吳文化,其范圍都沒有僅包含今江蘇省一帶,這應該是江蘇省沒有選擇“吳”這個簡稱的主要原因。那么,問題來了,江蘇省為什么要簡稱“蘇”呢?原因非常簡單,早在清朝初期,今江蘇、安徽、上海等地都屬于江南省這一建制。公元1667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將江南省分為安徽省和江蘇省,對于江蘇這一省名,取“江寧府”、“蘇州府”的首字而來。
四
最后,在江蘇省建立之后,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蘇州府治和長、元、吳三縣縣治同駐蘇州一城。由此,對于蘇州來說,和南京一樣,都是江蘇省的中心城市。并且,在歷史上,蘇州也是一個極具知名度的城市,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等。蘇州還是吳國的都城和吳文化的核心區(qū)域。由此,對于江蘇省來說,簡稱“蘇”自然是比較合適的。對于,類似的省份還有甘肅省,甘肅省甘或隴,省名取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如今,就江蘇省這一歷史文化大省,總面積達到10.72萬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8000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