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有多少人為了能夠當上皇帝不惜殺害自己的親人,手中已經(jīng)是沾滿了鮮血,由此可見皇帝的寶座是有多么大的誘惑,但是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人并不愿意自己當皇帝,甚至還慷慨的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
唐朝時期在武則天及之前天下都比較太平,但是武則天駕崩之后唐朝很明顯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武則天去世之后將皇位傳給了李氏子孫李旦,李旦一生都是碌碌無為之輩,即使是當了皇帝也只是幫著老祖宗守著這篇江山罷了。
李旦的太子是自己的長子,但是很快長子李憲感覺到自己可能無法擔此大任,于是他就主動給太子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歷史上很少有人不愿意當太子的,當時唐朝的規(guī)矩還是皇帝要立長子為太子,但是李憲放棄了并且向父親建議立自己的弟弟為太子。
李憲勸自己的父親立太子不應該僅僅是考慮長子,而是要考慮誰能夠為國家做出最大的貢獻。李旦聽了李憲的建議,立了他的弟弟當了太子,而李憲的弟弟就是后來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當上太子之后就想辦法鏟除了當時一直干預朝政的太平公主,為日后唐朝再度輝煌奠定了基礎。而李憲由于是主動讓出了皇位也被李隆基格外厚待,李憲整日在宮中逍遙自在,李隆基也非常感激兄弟的信任,當上皇帝之后更是勵精圖治,成為了千古一帝。李憲去世之后,李隆基還追封他為皇帝,正是因為當年李憲明智的選擇才給了他這個機會,所以李隆基最感激的還是自己的哥哥吧。
你是如何看待這個歷史事件呢?不妨留下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