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果樹》
有沒有看過八月長安的暢銷書《橘生淮南·暗戀》?“洛枳愛盛淮南,誰也不知道?!蹦兄魇⒒茨?、女主洛枳,充滿詩意的名字想必是取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中“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看過了小說中男女主角的愛戀,再讓我們走進(jìn)今天的話題,認(rèn)一認(rèn)“橘海”中的“枸”和“枳”……
1.枸(jǔ)櫞
又名香櫞或枸櫞子,為蕓香科柑橘屬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果實長圓形,黃色,果皮粗而厚,難剝離,果肉無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黃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氣。供觀賞,果實、種子、葉和根都可入藥。枸櫞的栽培史在我國已有2000余年。東漢時楊孚《異物志》稱之為枸椽,唐、宋以后多稱之為香櫞。佛手柑(五指橘)為其變種。枸櫞有少數(shù)栽培品種,分甜果、酸果兩類。
枸櫞(香櫞)
佛手柑
2.枸(gōu)橘
也叫“枳”,為蕓香科枸橘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果實很像橘子,但個頭小,味道又酸又苦,很難吃。果實成熟時橙黃色,具很多油腺,芳香。枳的名稱最早見于《周禮》“橘踰淮而北為枳”,也見于《山海經(jīng)》的北山經(jīng)“北獄之山,多枳棘剛木?!辫坶僖幻?,始見于韓彥直的《橘錄》。枸橘易與其他柑橘類雜交,形成兩屬間雜交種或三屬間雜交種,例如與柑橙雜交為枳橙,與葡萄柚雜交為枳柚,與柑橘雜交為枳橘等。
3.枳殼、枳實
《本草衍義》曰:枳實、枳殼一物也,小則其性酷而速,大則其性詳而緩;《本草綱目》曰:枳實、枳殼,氣味功用俱同,上世亦無分別,魏、晉以來,始分實、殼之用。
此外,與枸和枳有關(guān)的果樹還有枸(gǒu)杞、枸(gōu)頭橙(酸橙的栽培品種,作砧木用)和枳椇(jǔ)(拐棗、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