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如此幸運(yùn),也別太高興哦!——因?yàn)?/p>
眾所周知,在我國有種被稱為“四不像”的動物,它就是是我國獨(dú)有的麋鹿 ,因它頭臉像馬 、角像鹿 、頸像駱駝 、尾像驢,故名“四不像 ”。可你知道嗎?在昆蟲世界里,也生活中這樣一種“四不像”。
蜂鳥鷹蛾(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被稱為昆蟲世界里的“四不像”??傮w數(shù)量較為稀少的它在我國有著廣闊的分布面積,喜歡吸食花蜜的它總是伴花而生,想必許多花卉植物攝影愛好者都見過它的倩影。
只是,由于它真的太像蜂鳥了,大家就真的把它當(dāng)蜂鳥了。
它跟我們可能認(rèn)識的蜂鳥可不一樣哦。
蜂鳥(Trochilidae),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fā)出嗡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體型小,身姿輕盈,體被鱗狀羽,色彩鮮艷,并閃耀彩虹色或金屬光澤。蜂鳥約90%的食物來自花蜜,其余為節(jié)肢動物,包括蒼蠅、黃蜂、蜘蛛、甲蟲和螞蟻。它們薄而長的鳥喙很適合汲取花蜜。
中國也有很小的鳥,叉尾太陽鳥,體重只有幾克
蜂鳥并不常見,分布于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并沿太平洋東岸達(dá)阿拉斯加。
蜂鳥鷹蛾主要分布亞洲、南歐、北非和北美等地。
我國并沒有蜂鳥分布,大家見到的都是憨厚可愛的蜂鳥鷹蛾!
圖:眼神凌厲的蜂鳥。
圖:呆萌可愛的蜂鳥鷹蛾
蜂鳥鷹蛾是蛾類,所以跟大多數(shù)蛾一樣,它與蝴蝶相似,但更胖乎乎一些,觸角細(xì)長。另外與一般常在夜間活動的蛾不同,蜂鳥鷹蛾常在白天活動。
所以它一像蝶,和蝶一樣白天活動,口器是長長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觸角,還有色彩繽紛、美麗炫目的翅膀。和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壯 。
圖:蜂鳥鷹蛾不像蜂鳥那樣給人精明凌厲的感覺而是蛾蝶中的一枚傻肥圓~
它又像蜜蜂,在夏秋季節(jié)飛舞于百花叢中采食花蜜,并發(fā)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和蜜蜂不同的是,它采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
圖:有的蜂鳥鷹蛾身體色彩分布也很像蜜蜂,且兩者都是毛茸茸的,飛動情況下很容易混淆。
圖:正在采食花蜜的蜂鳥
圖:正在采食花蜜的蜂鳥鷹蛾
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盤旋,時而在花前疾馳,能夠快速振動翅膀到讓人難以看清的頻率。
但它比蜂鳥多出一對觸須和翅膀上沒有羽毛。無論體重、外形還是生活習(xí)性、飛行速度都與蜂鳥極其相似,故而被生物學(xué)家命名為蜂鳥蛾。
圖:蜂鳥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類之一了,小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加之羽毛靚麗、傳說眾多,深受人們喜愛。
也許人們真的太喜歡蜂鳥了,人人都期待自己能親眼見到這個小精靈,所以才“辜負(fù)”了另一個小精靈-----蜂鳥鷹蛾。
上世紀(jì)以來我國出現(xiàn)了有很多關(guān)于蜂鳥的錯誤報道,可以說無論是新聞報刊還是普通民眾都被這個小精靈“騙”了,鬧出了很多笑話。
圖:高速振翅的蜂鳥鷹蛾
圖:網(wǎng)友曬給小壁的“蜂鳥”。
圖:瘦瘦的蜂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