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是一個面積1.87平方公里的小島,與廈門島隔鷺江相對,素有“海上花園”“萬國建筑博覽”“鋼琴之島”“音樂之島”的美譽。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處處鳥語花香,宛如一顆璀璨的“海上明珠”,鑲嵌在廈門海灣的碧海綠波之中。鼓浪嶼景區(qū)系國家5A級旅游區(qū)、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全國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qū)、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fēng)景區(qū)之首。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chǎn)項目。 島上主要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鋼琴博物館、風(fēng)琴博物館、管風(fēng)琴藝術(shù)中心、海底世界、毓園、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等。
海上花園鼓浪嶼
日光巖
俗話說“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fù)臺灣時,曾屯兵于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景區(qū)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景點內(nèi)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臺”“百米高臺”勝景。日光巖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登頂遠眺,鼓浪嶼、廈門島、大擔(dān)、二擔(dān)諸島盡收眼底。
菽莊花園
菽莊花園位于鼓浪嶼東南海濱,建于1913年。原為臺灣富商林爾嘉私人花園,1956年園主親人將此園獻給國家。菽莊花園背倚日光巖,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后。全園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皓月園
皓月園位于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濱,占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皓月園始建于1985年,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nèi)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巖雕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巖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鋼琴博物館
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于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A、B兩所,上、下兩層。博物館里陳列了已故愛國華人胡友義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chǎn)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
諾曼比爾管風(fēng)琴
八卦樓-風(fēng)琴博物館
風(fēng)琴博物館位于鼓浪嶼西北部的八卦樓,是目前國內(nèi)惟一、世界最大的風(fēng)琴博物館,館內(nèi)收藏有多種款式的風(fēng)琴。風(fēng)琴博物館與菽莊花園的鋼琴博物館交相輝映,吸引著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懷著朝圣的心情游覽這座美麗的音樂之島。
海天堂構(gòu)
海天堂構(gòu)始建于1921年,位列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2002年4月被廈門市政府列為重點歷史風(fēng)貌建筑,是鼓浪嶼島上唯一按照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別墅建筑群,為菲律賓華僑黃秀烺購得租界洋人俱樂部原址所建,以中樓最有個性,“是宮非宮勝似宮,亦殿非殿賽過殿;不中不洋不尋常,中西結(jié)合更耐看?!边@在鼓浪嶼也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