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是代表性的后印象主義大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diào)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體現(xiàn)了愁的心態(tài),《星夜》描繪的景象是一個往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的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產(chǎn)生不安之感。
他的《星光燦爛的夜空》這幅畫,畫著一些入睡的小屋,絲柏從下面伸向深藍色的天空;一些黃色的星與閃光的橘黃色的月亮形成旋渦,天空變得活躍起來。這是體現(xiàn)內(nèi)心的、最緊張的幻想,是發(fā)泄無法抑制的強烈感情的創(chuàng)造性嘗試,而不是對周圍大自然平心靜氣研究的結(jié)果。
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并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xiàn)。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xiàn)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夸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xiàn)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用他的大部分色彩觀念用來表達對于人物和自然的愛.他喜歡用黃色和藍色繪畫,尤其是表達自然景物.《星夜》這幅作品以藍色為主色調(diào),以星光中的夜空為主要繪畫對象.畫的最近處是一棵柏樹,梵高在這一時期非常喜歡柏樹,他說:“那些柏樹的線條像極了埃及的金字塔.”那顆碩大的柏樹的枝條扭曲纏繞高聳入天空.它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沖向云霄.它似乎象征了梵高心中的那片激情,對于繪畫的激情,對于生命的激情.他心中有對繪畫的無限熱情,卻一直未能被世人所理解,所以這團“火焰”是褐色的,雖燃燒,卻不能盡顯其本性.用褐色代替紅色,梵高內(nèi)心的壓抑的表現(xiàn),而柏樹扭曲的形態(tài)更凸顯了他思想的強烈斗爭.
畫布的中主要表現(xiàn)的主題是夜晚的星空.淡藍的夜幕下月亮、星星發(fā)出金黃色的光暈,天空中白云朵,它們在飄蕩,它們在飛翔.藍色和黃色是表現(xiàn)梵高內(nèi)心較為平靜的顏色.天空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祥和,這也使梵高的內(nèi)心得到了一絲的安慰,他紛繁、壓抑的心緒似乎也是在這一刻變得平和.月光、星光皎潔,在天空形成一個個光圈,那是梵高內(nèi)心的光明,夜晚時,它給梵高以指引.當(dāng)時的凡高已舍棄對傳統(tǒng)基督教的信仰,但他說:“宗教,可以說是我非常需要的.于是,夜晚我出去畫星星.”天空的云朵被拉長,卷曲成海浪的形狀,這象征了他心中的煩惱、以及一直纏繞他的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