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抖身】
黑客帝國式的虛擬場景中,元福腳踩三角步,如蛇撥草前行——劈,插,抖撩,忽左忽右穿插前進,上驚嚇掠,連續(xù)施技,沾實于對手的胸肋腰襠之際發(fā)力,撥人于丈外。
游戲中這把“蛇抖身”由前后三式組成:雙蛇掌-蛇捶-蛇抖身
1.雙蛇掌
所謂“雙蛇掌”似乎應該是龍形雞步大劈,裹住對手一側,大擰中節(jié),裹劈而下,如李新民老師演示的版本。此定式可接挑領,亦叫做“迎面貼臂”。
2.蛇捶
這個蛇捶,應指“蛇出洞”,“蛇出洞”是蛇形的主要技法,也稱為“蛇形步”,蛇形技法之代表。
“蛇出洞”以“貓洗臉”撥開對方來手,另一手斜上以肘,小臂外側,手掌小指側穿插對手的胸頸。
此處因以“龍形大劈”為開手,略去了“貓洗臉”,只取主要的穿插之手,所以單稱之為“蛇捶”,亦達其意。
3.蛇抖身
“蛇抖身”一式坊間多出現(xiàn)在“四把捶”的演練中。此式主撩襠,稍高亦可插敵肋間。
勁意:此式右手在面前劃一圓弧為防為攔,向前下方而去為撩擊敵襠,其左手向后展為對撕勁,以助右手之勁且助身之平衡,因左、右兩手的前、后一抖撩,狀如蛇之盤曲突受驚一抖身向前竄出,右手在前則如蛇頭,左手在后為尾,身扭擰彎曲成龍腰,即如蛇身也,故曰蛇抖身。
用法:此式為撩擊敵襠,故首重掌之撩擊勁,藝高之人逢敵以左手擊胸,右手即防即順勢滑下變撩或以五指點擊敵胸,稱猴掏心,此拳術中稱“這只手還是這只手”即不換招也,還手即慢了,此勢又為“溜打滑撐”之中溜打也。
過地風,猴縱膝打;馬鐵頭,如親人嘴;
白發(fā)蒼顏露崢嶸,雷聲虎撲震江湖……
雖然前幾年的《生死格斗》OL就像很多中國新生事物一樣突然無疾而終了,但《生死格斗》原作系列還在繼續(xù)。最新的《生死格斗》5,繼續(xù)著這一著名格斗游戲的宏大篇章:更細膩的畫面,更自然的光影傳遞,更多的特寫和回放,展現(xiàn)了越來越濃的功夫大片華麗風格:
[虎撲雙把]
華語武俠片滿是飛來飛去,《一代宗師》雖然有引領大眾回眸傳統(tǒng)武術的巨大決心,可惜在技擊展現(xiàn)上卻表現(xiàn)乏力。倒是這看似玩耍的電子游戲,經(jīng)過多年不斷的升級改進(《生死格斗》第一代始于1996年),踏踏實實做好了“中華武術形象展示工程”,角色們精氣神飽滿,動作到位,絕沒有擺擺樣子出碟騙錢的嫌疑,在風靡世界玩家的情況下,也間接地為推廣中華傳統(tǒng)武術起了作用。
游戲中占了大半江山的中國功夫,除了心意六合拳,太極拳,劈掛拳,蛇拳,又新增了形意拳,醉拳,更從《VR戰(zhàn)士》“亂入”穿越進來了八極拳,燕青拳,傳統(tǒng)技擊在這里濟濟一堂,確實是中國軟實力的榮光,只可惜鼓實了別人的腰包。慶幸的是,游戲做得很好,“克隆”真實武功的工作做得一絲不茍,力求在數(shù)碼世界里還原古老武術應有的格斗面貌。
心意六合拳的威力更是在《生死格斗》系列中得到了空前的彰顯。雖然有很多中國心意拳家去了美國日本傳授功夫,但是要打得這么“酣暢淋漓”,不計傷害,現(xiàn)實世界中卻難以做到,所以一款嚴格的格斗游戲有意想不到的“情景再現(xiàn)”功能。有意思的是,由于心意拳的巨大近戰(zhàn)威力,在以往的世界格斗游戲大賽中,曾出現(xiàn)了最后雙方都以心意拳角色爭奪冠軍的場面。從《生死格斗》4開始,游戲中的元福不再參加正式的常規(guī)格斗比賽,變成一個隱形角色,搞起了“退居二線”。他也有了接班人,徒弟是一位叫做埃利奧特的英國年輕人,所持之技為形意拳,呵呵,居然將武術發(fā)展史也搬了進來。
那就不妨書接前回,繼續(xù)借著游戲畫面來看圖聊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