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武當密傳五形功--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
武當密傳五形功--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宋學玉 - 心安 - 無欲有容的博客 武當密傳五形功--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宋學玉 - 心安 - 無欲有容的博客  

武當密傳五形功簡介       武當山是武當內(nèi)家功夫發(fā)源地,歷經(jīng)千百年流傳發(fā)展,形成了集健身、養(yǎng)生、擊技為一體的內(nèi)家煉養(yǎng)體系。武當密傳五形功,是在武當?shù)篱T中傳承的一套優(yōu)秀的內(nèi)養(yǎng)功法,是歷代武當門弟子的必修之課。此功法共為五大式:龜形、蛇形、龍形、虎形、鶴形,其形其法分別取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圣靈威猛之物,并將與“五行”相對應,用以調(diào)理人體機能,使之達到氣血充盈,清心明目,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的最佳狀態(tài)。此功法公諸于世,必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龜 形      龜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認為是先行先知的靈物,長壽而智慧,沉穩(wěn)而恬靜。龜在五行中屬水,常習練龜形養(yǎng)生功,可生津強腎,身體綿軟靈活。

武當密傳五形功--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宋學玉 - 心安 - 無欲有容的博客
第一式 起式      身體自然直立,兩腿微曲,雙腳適分;兩手下垂,虎口圓張。頭輕靈上頂,腭內(nèi)收,舌上頂,松肩沉肘,腳趾抓地,提肛。要求呼吸自然,閉目調(diào)息使之心平意靜。 
第二式 引氣歸元      兩手緩緩分開,手心相對上抬,于胸前至丹田處畫平圓,動作要求敘緩而平穩(wěn)。呼吸深沉,吸氣時身體下沉,呼氣時身體上浮,反復三次;做到吐故納新,引氣歸入丹田。
第三式 渾元一氣       雙手由丹田處,往上提至胸前,向前平撐開雙臂抱圓,中指相對,手心朝內(nèi)。要求含胸拔背,沉腰坐跨,身體成圓形;呼吸自然,有氣從丹田行至全身,上下渾元一氣之感。
第四式 霸王舉鼎        雙肘內(nèi)合,雙手腕內(nèi)旋,手心朝上托起,至頭頂后,十指相對;要求雙手盡力朝上頂,全身上拔,有與天氣相接之勢。之后,緊握雙拳,拳心朝向面部,翻擰下拉;同時全身下沉。
第五式伏地尋根手至胸前散開雙拳,腰下彎,同時,手背順貼著腰部上舉,轉(zhuǎn)肩手心朝下,手觸地后雙手十指相對上提,起腰直立;做這一式時要有抓取大地靈氣之感。
第六式 玄龜攬月       雙手上提,經(jīng)胸、面部上舉至頭頂,雙手經(jīng)過胸部時翻腕,手心朝上,盡力朝上托頂,同時身體上拔,到極點時,仰頭轉(zhuǎn)腕十指朝天;而后手習相對,雙手下墜。要求做這一式時眼隨手走,雙腿微屈,腰下沉,并配合呼吸。
第七式 金龜戲水     腰朝右方旋轉(zhuǎn),右手隨腰,左手同時前伸畫小平弧后回至腰間,同時以右腳根為軸內(nèi)扣,重心移至右腿,左腳隨腰伸落于前方適當處,以站穩(wěn)為宜;右手以肩為軸,從腰側(cè)移至前腭高度。連續(xù)作完以上動作后,換方向,即左腳內(nèi)扣,重心慢移至左腿,右手畫弧下按至腰,左手由下擰轉(zhuǎn)后上托至面前腭角高度。這一式要反復做三遍。做這一式時,要求雙膝弓彎,腰腿下沉,圓襠,脊背正直,十指松而不泄。
第八式 金龜吐丹      雙手由上式的上下位置,合至手掌相對,平伸胸前。全身向前,前腳根用力朝后頂;手合至原位,身移至后坐。做這一式時,要求手臂張圓,眼朝朝正前方遠望,沉腰弓膝。用鼻呼吸,吸時猶有一氣團入口。上身如波狀運動。這一式要反復做三次,而后轉(zhuǎn)體換方向,再重復做上式“金龜戲水”。我們來看一下轉(zhuǎn)體換方向的動作。
第九式 收式       做完上式“金龜吐丹”后,調(diào)整步伐,成雙腳平行站立,雙手朝兩側(cè)平推,而后轉(zhuǎn)手心朝下,合至丹田處,上托至胸前,再下按至丹田后,兩手垂于體側(cè),收腿直立,凝神調(diào)息。
鶴 形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鶴具有超凡脫俗、高雅靜潔的品質(zhì),古詩贊曰:天上瑤池覆五云,玉麟金鳳好為群。鶴在五行中屬火,在人體五臟中屬心。常習練鶴形養(yǎng)生功,可使人精力充沛,神清氣爽。
第一式 起式      身體自然直立,兩腿微曲,雙腳適分;兩手下垂,虎口圓張。頭輕靈上頂,腭內(nèi)收,舌上頂,松肩沉肘,腳趾抓地,提肛。要求呼吸自然,閉目調(diào)息使之心平意靜。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二式 引氣歸元       兩手緩緩分開,手心相對上抬,于胸前至丹田處畫平圓,動作要求敘緩而平穩(wěn)。呼吸深沉,吸氣時身體下沉,呼氣時身體上浮,反復三次;做到吐故納新,引氣歸入丹田。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三式 左右飛鶴        兩手由丹田處平抬,于肩平,手心相對;左手中指彎曲成90度,指尖對準右手心,兩手緩緩拉合,形成微微鼓蕩之勢。反復三次之后,變右手中指彎曲成90度,指尖對準左手心緩緩拉合。雙手拉開時吸氣,合攏時呼氣。做這一式,要求拉合時以肘帶動,雙掌心之間要有張弛之感。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四式 仙鶴亮翅      腰旋擰,左腳后撤,兩手向下畫弧后抬起與肩平;重心移至左腳成左弓步。做這一式時,要求雙手展開時臂胸要成弧形,頭要上頂,肩要下沉。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五式 仙鶴戲水    雙肘下墜,兩手相合,左手重疊在右小臂中節(jié),手心朝上,同時右腿收回放于左腳前,成虛步,身體下沉,肘膝相對。做這一式時,要求身體下蹲時腰要直,含胸拔背,步要穩(wěn),身要松。
第六式 鶴立巖峰 兩手與右腳貼連上抬,平穩(wěn)站立。動作到位時手掌與下腭平齊,肘膝相對。 做這一式時,要求站立時腰要平直。
第七式 仙鶴欲升     身體下沉,右腳前伸,腳后根著地為虛步;兩手翻腕下按,手心朝心慢慢移向右腳。做這一式時,要求氣與形合,手腳相合,收腭頂頭,腳蹬飛之勢。這一式做完后,連續(xù)做“仙鶴亮翅”、“仙鶴戲水”、“鶴立巖峰”和“仙鶴欲升 ”,反復三遍。轉(zhuǎn)身變換方向后再反復做三遍。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八式 仙鶴清目      做完“仙鶴欲升”后,右腳上步與左腳平行,兩手合于 面部,手心朝向眼睛,反復三次。
做這一式時,要求閉目調(diào)神息,靜心凝神。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九式 收式       兩手下按至丹田,垂放于體側(cè),收腿 直立,凝神調(diào)息。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蛇 形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龜蛇一體,為北方之神,謂之玄武。蛇在五行中屬金,在人體五臟中屬肺,常習練蛇形養(yǎng)生功,可養(yǎng)肺潤肺,身體柔綿。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一式起式      身體自然直立,兩腿微曲,雙腳適分;兩手下垂, 虎口圓張。頭輕靈上頂,腭內(nèi)收,舌上頂,松肩沉肘,腳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閉目調(diào)息使之心平意靜。

第二式 引氣歸元      兩手緩緩分開,手心相對上抬,于胸前至丹田處畫平圓,動作要求敘緩 而平穩(wěn)。

呼吸深沉,吸氣時身體下沉,呼氣時身體上浮,反復三次;做到吐故納 新,引氣歸入丹田。

第三式旋轉(zhuǎn)乾坤      雙手手心相對,在胸前旋轉(zhuǎn)抱圓,以掌為軸,順時針翻轉(zhuǎn);之后右手由胸前順右肩側(cè)平推,指尖朝前;左手上托至胸前向左捋拖,形成闊胸勢。而后曲右臂至胸前,合左手為兩手心相對抱圓,左右各做一遍。

做這一式時,要求闊胸時吸氣,抱圓時呼氣,呼吸深沉。

第四式 金蛇緾柳      左手收回胸前,翻腕上托至面前 ;右手隨之翻腕下按,肩臂盡力外撐。之后,雙手調(diào)換方向。

做這一式,要求動 作連貫,腰隨臂動,兩手看去如在胸前畫立8字形。

第五式白蛇出洞      身體左旋,下沉,左腿后撤,成右弓步,左手順左腿由下至上托至肩平,同時身體重心移至右腿,成左弓步,再左右手交錯,左手前伸。

做這一式時,動作要求拔腰闊胸,胯沉腿坐,手臂盡力拉伸,呼吸細長均勻,全身松而不泄。

第六式白蛇入洞      右手合左手收于腰前,收腿合腰 ,屈體下蹲。

做這一式,要求收合身體時,含胸拔背,但上身不得弓彎。

第七式青蛇伏地      右手隨右腿平伸,成橫右弓步,右手臂以肩為軸由下至上畫圈,隨著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時,左手順右手肘底穿出,并轉(zhuǎn)腰與左手臂形成一線,腿則變化成右弓步。

做這一式時,要求動作連貫順暢,其間 有伸臂、拉肩、開胸的過程。

這一式做完后,接“白蛇出洞”、 “白蛇入洞”和“青蛇伏地”,連續(xù)反復三遍。我們來看一下三式連 續(xù)做的演練。

第八式大蟒翻身       做完第三遍的 “白蛇出洞”后,邁左腿,同時身體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從腰部平伸,翻腰轉(zhuǎn)體 。

這一式是個轉(zhuǎn)體動作,要求身隨腰轉(zhuǎn),眼隨手走。

完成“大蟒翻身 ”后,身體轉(zhuǎn)了方向,之后接著做“白蛇出洞”、“白蛇入洞” 、“青蛇伏地”三式,反復三遍。

第九式收式     做完“白蛇出洞”后,上右腳與肩同寬,兩手心朝上合攏,經(jīng)頭頂 翻掌下按至丹田,收腿直立,手垂于體側(cè),凝神調(diào)息。

虎 形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虎是威猛而仁性的象征 ?;⒃谖逍兄袑偻?,常習練虎形養(yǎng)生功,可健脾胃,強筋骨。 
第一式 起式      身體自然直立,兩腿微曲,雙腳適分;兩手下垂,虎口圓張。頭輕靈上頂, 腭內(nèi)收,舌上頂,松肩沉肘,腳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閉目調(diào)息使之心 平意靜。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二式 引氣歸元     兩手緩緩分開, 手心相對上抬,于胸前至丹田處畫平圓,動作要求敘緩而平穩(wěn)。
呼吸深沉,吸氣 時身體下沉,呼氣時身體上浮,反復三次;做到吐故納新,引氣歸入丹田。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三式 寅虎洗漱      原地旋腰,身體前傾,重心移至 右腿;雙手手心朝上,平托至面前,握成雙拳,下按至丹田處;同時重心移至左腳,轉(zhuǎn)腰, 松拳,轉(zhuǎn)腕上托,再握拳下按…… 反復三次。
做這一式時,要求動 作沉穩(wěn),擰轉(zhuǎn)圓活,張弛分明。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四式 伏虎聽風       腰向左擰,左腳隨之后撤至右腳后跟處,右腳腳尖點地,兩手以肘為軸,逆時針畫圈收 于腹下,同時屈腿,身體下沉。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五式 猛虎撲食      右腳前邁,膝蓋彎曲,并盡量外伸,著地踏實后,左腳適時跟上;同時兩手成弧形向前 推,與肩平;而后手臂微曲沉肘,身體下沉,向后平坐。
做這一式時,出掌前推 時呼氣,手臂回曲時吸氣。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六式 立虎靜觀        側(cè)擰腰,兩手腕轉(zhuǎn)成相對,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十指張開,手臂圓張;同時左腳略伸,后 根著地。
做這一式時,要求頭上頂,腳根后頂,膝蓋外頂。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七式 猛虎咽食      側(cè)擰身,身體下沉,并向后平收,重心前移; 雙手以腕為軸,十指朝下,順膝前推,并順轉(zhuǎn)成“伏虎聽風”勢。之 后,把“伏虎聽風”、“猛虎撲食”、“立虎靜觀”和 “猛虎咽食”連起來反復做三遍。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八式 猛 虎回頭       做完上式的“猛虎咽食”后,左腳內(nèi)扣,腰朝后擰轉(zhuǎn);同時, 右手下按到腰,左手上抬至與面部平行?!@是一個轉(zhuǎn)體換方向的動作,做完 這一式后,朝原來的反方向把“伏虎聽風”、“猛虎撲食”、“ 立虎靜觀”和“猛虎咽食”連起來反復做三遍。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九式 收式        做收式時,直接從“猛虎咽食”收轉(zhuǎn), 轉(zhuǎn)身后,兩腳移至與肩寬,雙手在兩側(cè)合至面前,下按至丹田,而后變掌收于體側(cè),收腿直 立,凝神調(diào)息。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龍 形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龍是靈瑞之物,具有通天、靈異、征瑞等神性。龍在五行中屬木,常習練龍形養(yǎng)生功, 可舒肝利膽,精血旺盛。 
第一式 起式       身體自然直立,兩腿 微曲,雙腳適分;兩手下垂,虎口圓張。頭輕靈上頂,腭內(nèi)收,舌上頂,松肩沉肘,腳趾抓 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閉目調(diào)息使之心平意靜。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二式 引氣歸元      兩手緩緩分開,手心相對上抬,于胸前至丹田 處畫平圓,動作要求敘緩而平穩(wěn)。
呼吸深沉,吸氣時身體下沉,呼氣時身體上浮 ,反復三次;做到吐故納新,引氣歸入丹田。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三式 烏龍?zhí)阶?nbsp;     兩手掌用力向前平推,十指依次握緊后,收于胸前,變掌后,再前推;反 復三次。做這一式時,要求含胸拔背,前推時呼氣,后拉時吸氣。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四式 雙龍戲珠      手合至丹田處相對,上提至胸前,并兩 手上下交錯旋轉(zhuǎn)。
做這一式時,要求含胸拔背,臂撐圓,感覺到兩手之間有一氣 團,并隨呼吸有大小變化。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五式 神龍擺尾        腰向左旋,左腿向左外擺,后腳跟著地;同時裹肘合手,右手在上在內(nèi),左手在下在外。緊 接著,腰向右旋,右腳向右前抬伸。做這一式時,要求手、腳動作協(xié)調(diào),交錯自 然順暢。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六式 盤龍絞珠      右手回合至腰部, 左手順右肘撐出。同時擺右腳,上左腳扣步,重心移至左腳,轉(zhuǎn)身向后。
做完這 一式,身型步法接上式“神龍擺尾”,兩式連續(xù)反復做三遍。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七式 游龍飛鳳      做完第三遍的“盤龍絞珠”后,右 左手前后交錯畫八字,同時右腳外擺,左腳上步外擺,右腳再上步內(nèi)扣,擰轉(zhuǎn)腰身完成轉(zhuǎn)體 。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八式 蛟龍入海       整個身體下蹲,兩手向前 及兩側(cè)平推,并隨身體起浮劃弧。做這一式時,要求手、步協(xié)調(diào),腰、身順柔圓活, 松沉自然。這一式做完后,轉(zhuǎn)接上式“游龍飛鳳”;之后,“游 龍飛鳳”和“蛟龍入?!边B續(xù)反復做三遍。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第九式 收式        雙腳平行站立,雙手掌心相對,在體側(cè)緩緩鼓蕩, 而后合于胸前,下按至丹田,收腿,凝神調(diào)息。

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 ----宋學玉

“風卷簾”是武當龍門派非常優(yōu)秀的秘傳拳術。此拳古樸靈滑,沉斂跌宕,全套動作發(fā)無虛招,勢簡效實。其動作清奇雋美,奪人心眸,靜若白云拂地,烈似激電驚空。風卷簾象形取意,行不出四步,可演練于丹房斗室之中。技擊動作暗含“十三形”中的鹿閑、魚游、猿靈、虎撲、鶴舞、蛇伏等動物神形,結(jié)合吐納調(diào)息和內(nèi)勁貫抖,形成了本拳充盈飄靈、沉滑渾樸的獨特風格。風卷簾講究敬、從、斂、凝、虛“五德”,更兼陰陽五行之理互為契合,雖以守道養(yǎng)德為旨,然有犯者立仆之效。通過修練此拳能有效調(diào)理人體氣血經(jīng)筋,積累內(nèi)充外放能量,漸久可形成一觸即彈的雄渾內(nèi)力。筆者門人屢以此拳在武術比賽中獲金。
 第一式 捧月上壁    面南而立,塞兌垂簾,調(diào)息至氣平時闊睜雙目。兩手合報太極,行稽首禮,接著雙肘上抬齊肩平,兩手向左右平行拉開同身寬。然后雙手貼腋肋下滑,并同時蹲身下沉,兩手經(jīng)膝前抱起,與身體同步起立上行,成馬步抱球狀,目視前方(圖1~3)。
  第二式 緒風初潛  兩肘向身體兩側(cè)擴撐,身體左轉(zhuǎn)變騎龍馬。接以左掌上架額前,右掌由右腋經(jīng)胸前向左下方滑打,高與丹田相齊,同時身體向右側(cè)后坐,目盯左方(圖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武當密傳五形功--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宋學玉 - 心安 - 無欲有容的博客
  左掌收于胸前,繼經(jīng)右肩向左前方弧形平撥。接著,上右步并以左腳為軸心向左后轉(zhuǎn)體180度變左歇步,與此同時,右掌亦隨勢由上至下潛滑下壓,身體順勢前俯,雙目潛視前方(圖5、6)。
  第三式 飏纮飖柳       接上式,右腳貼靠左足繼向右方圈步行進,雙手由左向右弧形捋帶,同時將身形右藏(圖7)。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右腳向左并步蹲身,左掌護胸,右手沿右下向左,經(jīng)腹前抄弧線上行于左掌前,兩肘夾貼守護上盤(圖8、9)。
  上右腳變弓步,左掌護于右肩,右手仰掌前插,身體隨勢前俯并將右頜緊貼右肩,目視前方(圖10)。
第四式 鉆簾卷幬   起身后撤,左手貼滑于右肘下,馬步下沉,右掌回蓋隨即弧形向前穿打,同時左掌移護右肩前,雙目右視(圖11)。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五式緊步閉牖      接上式,雙手內(nèi)轉(zhuǎn)復向前遞壓,同時收起右腿并前蹬(圖12、13)。

  右腳前落,雙手回抽經(jīng)腹前捧起,然后上左丁步,蹲身屈膝并立,雙掌經(jīng)胸前向外按出(圖1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六式 金風拂地  偷右步后插變成高仆步,右轉(zhuǎn)體帶動左腳向右前上步,雙手由下向上直臂劃弧,然后左手屈臂夾肘收于左腋,右手屈臂夾肘收于右腰,雙目右視(圖15)。
  右步急向前踩,馬步蹲沉,左手下移扶抵左胯,右掌向右前方平肩撐打(圖16)?!?br>  第七式 靈蝰起蛟  左腳向右后方插成歇步,右掌上抬經(jīng)頭頂、左肩、前胸,向右弧形撥捺一周回至右胯側(cè),同時左手仰掌經(jīng)右肩、頭頂,向左前方蓋壓,身微左擰,扭頭隨手左視(圖17)。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上左步,左手翻掌上架,然后身形前移,右手仰掌向前穿插,同時起右腳繃足向前點踢(圖18)。
  落右腳變馬步,身形左轉(zhuǎn),同時雙手猛然左擺。左肘貼胯,右肘蓋頭,兩肘與地面平行,掌心相對,目顧左方(圖19)。
  第八式 月斂云肅  接上式,雙手順時針劃一大圈后交肘于胸腹前,身體左轉(zhuǎn)180度,上右足由馬步過渡成右歇步,雙手緩緩向左右對稱平拉,眼追右掌(圖20)。
  待雙臂拉直時,沉肩抬眼,兩手翻掌仰托,扭頭右視(圖21)。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九式 雷駭金庭  左掌經(jīng)胸前右移,右掌向左弧行圈進;然后轉(zhuǎn)身,順勢雙手十字交叉合于胸前蓄力,沉肩墜肘;繼之雙掌變?nèi)?以腰為軸向左右炸力彈抖;最后轉(zhuǎn)身,雙拳變掌彈抖(圖22~2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式 仙人撐傘  身體右轉(zhuǎn)變仆步,左掌護抵右肋,右手以肘為軸原處順時針撥一小圈。然后左掌直臂前切,右臂屈肘回抽,以掌護于胸前,同時左腿前蹬,雙目前視(圖25、26)?! ?br>  第十一式 勁風攜雨  左腳前落,身形左移成藏身式,左手護于右胸,右掌向前下方截打(圖27)。
  右手上護左肩,同時身體向右閃藏,左手掄臂向前上方扇擊,目隨手移(圖28)。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二式 急雨翻盆  身體左移,右掌沿左肘下向前穿插,同時右腳由左向前進圈步,左手順勢護于右胸前,目視前方(圖29)。
接上式,身體突然左轉(zhuǎn)180度,右手翻掌蓋頭上護,左掌滾手向前下按,同時左腳尖點地變左虛步(圖30)。上右步沉身變右騎龍馬,右掌隨即下按于臍前,然后經(jīng)中線上穿過頭,繼向前下方撲按,左掌下按于丹田前,身形向右前半側(cè),目右視(圖31)。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三式驚雷動蟄  左腳向前上步,左掌向中盤前插,然后身體右轉(zhuǎn)180度成馬步,雙肘猛力向左右平肩繃擊,接以雙掌向身體兩側(cè)下插,目視左掌(圖33、3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四式龍行雨施  身形右轉(zhuǎn),雙肘左右闊撐微微張開,抬右膝成左獨立步,雙手成八字掌向內(nèi)對稱合捧于身體右前方,藏頭前視(圖35)?!∮沂衷谟壹缜跋騼?nèi)平云一小圈后,仰掌向前平托遞出,右腿旋胯令足尖外擺(圖36)。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右足擺步落地接右轉(zhuǎn)180度,身體隨之順時針旋轉(zhuǎn),左腿提膝變成右獨立步,同時,左手仰掌于左肩前逆時針平云一周向前托出,右手回抽止于右胯前(圖37)?!∽竽_落定,右足向右滑步變?yōu)轳R步,左掌上架護頭,右掌隨之由腰間向右拋出,目右視(圖38)。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五式狂飆滾石  雙掌回撤到腹前,繼兩手向右前方挑擊,同時左腳向右前方撩踢,目右視(圖39)。
  接上式,左腳前落時,右足迅速向右前滑踩成馬步,雙手再次回撤,繼向右撞擊,右肘平肩橫架并以小臂外擠,左掌向右手下方推頂,目右視(圖40)。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十六式迅雷激電  接上式,右腳后撤,右轉(zhuǎn)體180度成右弓步,同時左掌右撥隨附于右頜前,右掌順時針向右后方盤掌而出,右頰貼肩,雙目藏視(圖41)。右手翻掌下覆,左腳上步,右轉(zhuǎn)體180度變左弓步,左穿掌經(jīng)右肘下向前貼行穿出(圖42)。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接右轉(zhuǎn)體180度,帶動右腳后撤成馬步,左臂屈肘平肩而架,身體下沉,右掌經(jīng)肋間向右前方探打,目隨右視(圖43)。
  第十七式艱步迎風      左腳后藏成歇步,左掌卷收腰際并將左肘向右裹疊,目左視,右掌繞頭而下止于左肩處(圖4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上左腳成弓步,雙掌合勢向左前方撐頂,身體微向后閃,目視前方(圖45)。
第十八式卷飂折槐  左掌護于右胸,右手向右下抽帶,同時起右腿向前高蹬,目視足尖(圖46)。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右足前落,左轉(zhuǎn)體180度,雙臂左掄,馬步下沉,左掌止于身體左側(cè),右掌停于左膝上,目視左掌(圖47)。
  第十九式頂風扶缸  身體右擰,左掌右撥,右手向右抽帶,提右膝,右腳由左向右平行擺出,目隨右視(圖48)。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右腳前落,左腳向前跟步,雙掌經(jīng)兩胯向前上方推擠(圖49)。
  右腳前躍搶步,左腳隨之滑進,右手屈肘上挑,左手護住右腋肋,雙目前視(圖50)。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二十式霹火纏身  身體左轉(zhuǎn),右掌沿腦后向左下方掄臂斜劈,身形右閃,左掌護于右胸前,目隨右掌而出(圖51)。
  第二十一式掩袖護燭  兩臂左右打開,右腳跺地震步,右轉(zhuǎn)體180度,左足上步前落成馬步,轉(zhuǎn)體時雙臂回夾,在體前交叉合緊,接以左臂屈肘繼向左頂擊,右臂拉開,屈肘下懸于體右,扭頭左視(圖52)。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二十二式疾風驟雨  接上式,身體原地向右潛轉(zhuǎn)180度下坐成歇步,雙手成八字掌向右上方旋帶,雙目左視(圖53)。
  左手向身體左側(cè)下?lián)?右掌繼續(xù)向右上托引,左腳向前側(cè)踹,目視左足(圖54)。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二十三式正桅立幡  左腳前落跺地,上右腳成右弓步,俯身前藏,同時兩手于體前交臂,左掌由右向左上方挑打,右掌順勢向右下切,身體右撞,頭微左扭,以右肩向前頂擠,雙目偷視右前方(圖55)。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第二十四式云卷雨收  身體左轉(zhuǎn)180度,抬左足成右獨立步,雙臂屈肘立護胸前,掌心向臉(圖56)。
  第二十五式清風入懷 左足落地,右腳跟步屈膝并步,右拳齊心平行向前打出,左掌貼護于右肘下,目視前方。
  說明:此處打并步一拳一代而過,因是過渡動作,沒配圖。
  接上,身體右撤并帶動右足向右前方閃步(圖57)。
  繼將身體重心左移,左圈步向左前方逼步,雙掌由右向左推攔(圖58)。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向正前方上右腳成弓步,雙掌變爪平肩向前推打,目視前方(圖59)。

第二十六式月朗云舒  收身左擰,提左足歇貼于右膝處,右腿彎曲,右掌向右上方穿出,左掌附護右肘,目視右掌(圖60)。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左腳左落,左掌順左大腿下插,將左肘平沉于左膝胯下,右手屈肘貼護于右腋處,扭頭左視,此時雙掌突然向內(nèi)翻擰成仰掌式,同時將身體猛向左擰成騎龍馬(圖61)。
  右掌向左前插止于左掌上方交疊,身體左前移變弓步,兩手直臂按順時針方向畫一大圈,同時收右足并步,兩手交落于丹田處成混元訣,吐氣調(diào)息,抱拳行禮而畢(圖62)。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吐納導引——武當洪拳養(yǎng)生功揭秘\潘雙喜
(轉(zhuǎn)載)武當密傳五形功圖解----袁理敏 - 寒山飛虹 - 寒山飛虹 
吐納導引為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術的精華內(nèi)容,其機理是建立在中醫(yī)藏象學說、經(jīng)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基礎之上。通過吐故納新配合動作行氣導引,使機體經(jīng)絡暢通,陰陽平衡。古代養(yǎng)生家集儒家、釋家、道家、醫(yī)家于一體,創(chuàng)編出許多養(yǎng)生健身功法。如東漢醫(yī)家華佗在前人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出仿生五禽戲,以五形之態(tài)練習五臟,強壯臟腑,疏通經(jīng)絡,被后世奉為養(yǎng)生寶典。
武當密傳五形功--袁理敏   武當龍門秘拳風卷簾--宋學玉 - 心安 - 無欲有容的博客
歷代功夫高手無不練習內(nèi)功養(yǎng)生術,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肝腎虧虛,筋骨關節(jié)活動不利,必須選擇強壯臟腑的內(nèi)壯功法加以練習,即便年至耄耋仍然身形矯健,精神抖擻。
武當洪拳抓門道功夫是吐納導引術與拳術有機結(jié)合的功力性內(nèi)功養(yǎng)生術。抓門道功夫又稱鷹爪八式即以吐納導引配合腰身旋轉(zhuǎn)分別以單手、雙手向肩、膝、腳、天各方向做單抓、雙抓,每個部位共抓八次共計八八六十四抓。最后通過拍打、點按一定的穴位放松肌肉,排除瘀毒,疏通經(jīng)絡。武當洪拳在沛縣傳承一百余年來,練習抓門道功夫者多為嫡系傳人或得意弟子,當然也有隔代授藝者,由于有著極高養(yǎng)生技擊價值,一直在派系內(nèi)秘傳。為了使大家客觀地了解抓門道功夫,本文結(jié)合“古譜”從中醫(yī)學角度為你詮釋抓門道功夫前四式的養(yǎng)生價值。
吐納導引——武當洪拳養(yǎng)生功揭秘潘雙喜
抓門道功夫講究心與意相合、意與氣相合、氣與力相合,手與腳相合、肘與膝相合、肩與胯相合此即六合;左手與右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肩與右胯相合,左式與右式相同;肝與筋合、心與眼合、脾與肉合、肺與身合、腎與骨合。以意領氣,用意念配合呼吸導引氣血在經(jīng)絡中暢通循行;以鼻孔吸入清氣直入氣海,由氣海下繞過會陰,呼氣上走腰間命門,蓋腰為腎之府,先天之本,諸臟之根源,于是則腎水足矣;上升督脈行大椎,達百會,下至人中以舌接引腎氣而下行,則小腹充實,氣機漸入丹田,此即周天之要義。煉精化氣,以氣化神,將神返虛,以氣血為本,川流不息,此后天補先天之法。(見任督之脈循行圖)
起式:調(diào)呼吸,活筋骨
自然站立,沉肩墜肘,雙手下垂于體側(cè),雙腳間成九十度,舌舐上腭,目視正前方(圖1);邁左腳與肩同寬,屈膝圓襠,十趾抓地,吸氣雙手向外旋轉(zhuǎn),手心向上平起與肩平(圖2);雙手上舉下落至后腦(圖3),呼氣緩緩向前推掌(圖04),吸氣同時雙手向外側(cè)旋轉(zhuǎn)以鷹爪手型抓扣再用力抓握成拳,拳心向上(圖5);呼氣展胸,兩膀臂帶肘齊向后外撐展(把胸闊張開,增強肺活量)(圖6);吸氣裹肘,雙手在胸前用力抓,呼氣雙拳抱于腰間(圖7)。此為起式,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后每一式中間連接動作均為此式。
吐納導引——武當洪拳養(yǎng)生功揭秘潘雙喜
第一式抓肩:宣上焦強心肺
接上式,吸氣右手從腰部斜向上行至左肩與左腳相合(圖8);旋腰擰身,右手向后劃圓,左手防護于右肘下(圖9);手隨身轉(zhuǎn),眼神隨手走,轉(zhuǎn)至右手與左腳后跟相合,左手與右腳后跟相合,此時展胸(圖10);呼氣右手隨身法再逆方向劃圓(圖11,圖12),右手至左肩部,以鷹爪手內(nèi)旋抓扣左肩位(圖13);吸氣吞至小腹,同時右手用力抓握至腰部,隨身法轉(zhuǎn)至右側(cè),呼氣左手由腰部斜向上行至右肩與右腳相合(圖14)。此為右式繼練左式方法相同。身法旋轉(zhuǎn)速度要輕緩,左右共計抓八次。練畢抓肩,復以起式圖2~圖7為一新的起式繼續(xù)練習下一式。
養(yǎng)生作用:通過抓肩展胸擴肺,可宣發(fā)上焦心肺之氣,升清降濁,增強心肺功能。心主血脈,肺主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通則百病不生。
第二式抓膝:理中焦健脾胃
接起式圖7,吸氣右手從腰部斜向上行至左肩與左腳相合(圖15),旋腰擰身,右手斜向后下劃圓,左手握拳抱于腹部(圖16),手隨身轉(zhuǎn),眼神隨手走,轉(zhuǎn)至右手與左腳后跟相合,左手與右腳后跟相合(圖17);呼氣右手隨身法再逆方向劃圓,以鷹爪手內(nèi)旋抓扣左膝位,吸氣吞至小腹(圖18,圖19),同時右手用力抓握至腰部,隨身法轉(zhuǎn)至右側(cè),呼氣左手由腰部斜向上行至右肩與右腳相合(圖20)。此為右式,繼練左式方法相同。身法旋轉(zhuǎn)速度要輕緩,左右共計抓八次。練畢抓膝,復以起式圖2~圖7為一新的起式繼續(xù)練習下一式。
養(yǎng)生作用:通過手腳、肘膝、肩胯左右式對應相合,內(nèi)摩脾胃,有健脾益氣、和胃消食之功。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四肢,升發(fā)清陽,故脾胃健則四肢肌肉強健,神思敏捷。
第三式抓腳:通下焦補肝腎
接起式圖7,吸氣右手從腰部斜向上行至左肩與左腳相合(馬步寬肩一腳)(圖21),旋腰擰身,右手斜向后下劃圓,左手握拳抱于腹部,手隨身轉(zhuǎn),眼神隨手走,轉(zhuǎn)至右手與左腳后跟相合,左手與右腳后跟相合(圖22);呼氣右手隨身法再逆方向劃圓(圖23),俯身坐胯,擰腰裹肘,吸氣以鷹爪手內(nèi)旋抓扣左腳位,將氣吞至小腹(圖24,圖25),同時右手用力抓握至腰部,隨身法轉(zhuǎn)至右側(cè),呼氣左手由腰部斜向上行至右肩與右腳相合(圖26)。此為右式繼練左式方法相同。身法旋轉(zhuǎn)速度要輕緩,左右共計抓八次。練畢抓腳,復以起式圖2~圖7為一新的起式繼續(xù)練習下一式。
養(yǎng)生作用:俯身坐胯、擰腰拉筋,腰為腎之腹,腎與膀胱相表里,以腎陽助膀胱之氣化,排濁陰于體外。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精血同源。肝血充、腎精足,方能筋骨強勁有力。
吐納導引——武當洪拳養(yǎng)生功揭秘潘雙喜
第四式抓天:平陰陽和氣血
接起式圖7,吸氣右手從腰部向上探抓左手置于腹前,眼神隨手而行至頭頂(圖27),呼氣再以手掌向下探抓,屈膝下蹲保持中線正直(身不可前俯后仰),身形呈螺旋式上升以右手向上旋勁探抓(圖28~圖29),吸氣將氣呑至小腹,右手用力抓握至腰部,呼氣雙拳抱于腰間。此為右式繼練左式方法相同,左右共計抓八次。練畢抓天,復以起式圖2~圖7練習。
養(yǎng)生作用:腹為陰、背為陽,任脈主一身之陰,督脈主一身之陽,吸氣為降、呼氣為升,單手之反復探抓激發(fā)任督陰陽氣血,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收式:松肌肉排瘀毒    接圖7,收左腳恢復原式,吸氣聚津液下咽,雙掌在胸腹前微微下按。為了防治練功過程中腠理肌膚受六氣(風、寒、署、濕、燥、火)侵襲,致肌肉酸痛、乏力或意念過強致頭暈、眼脹、耳鳴者,可予以自行拍打胸腹腰背部肌肉,點按風池,足三里等穴位祛瘀生新。

武當三豐太極拳 ----張華、王興清
武當三豐太極拳是武當祖師張三豐所創(chuàng),由武當高道徐本善的嫡傳弟子賈開先傳授武當龍門派第二十五代弟子王興清。此拳功架緊湊,輕靈舒展;如行云流水,剛?cè)嵯酀蝗缟皆澜?,動靜自如。以調(diào)息、行氣為主,拳走氣隨,意行拳先,有舒活筋骨、健身強體之功效。同時,拳中穿插有擁捋捌等動作,配以身體平衡和重心偏移等身法,將太極拳的內(nèi)勁功力發(fā)揮到極致,以四兩撥千斤,是非常實用的攻防技法。
  一、起式  
  ①兩腿略彎曲,雙手自然下垂,中指貼褲縫,目視前方。
 ?、谥匦南乱?,身體下蹲。左腳隨即向左移半步,勁力從右向左移,身體呈半樁功。
 ?、凵眢w慢慢站立,兩手伸直,慢慢側(cè)舉,待與肩平時,翻掌繼續(xù)上舉過頭頂。目隨掌行(圖1、2)。
  ④兩手自胸前慢慢下按至丹田,拇指置于丹田左右,其余四指并攏,指尖相對。眼略下視,調(diào)息(圖3)。
  二、金龜戲水
  ①以兩手拇指為圓心,兩掌呈扇形向外分開,指尖朝下,自兩腿內(nèi)側(cè)下探,身體下蹲呈馬步(圖4、5)。
 ?、趦墒终菩南蛳?,平向前伸,身體自然站立,兩臂平舉,左右勞宮相對(圖6、7)。
  ③兩掌如按浮球狀,吸氣擰身,兩腿下蹲呈馬步(圖8)。
  三、懷中抱月 
 ?、賰墒窒滦校厥罩链笸葍?nèi)側(cè)(圖9)。
 ?、趦烧瀑N身沿丹田上行,至胸部前伸,兩臂略彎呈圓形,指尖相對如抱樹狀(圖10)。
 ?、凵砺宰髢A,右手自上而下、左手自下而上,雙手揉球,交換位置,在身體左側(cè)呈抱球狀,兩腿呈左弓步,身體隨之左轉(zhuǎn)(圖11、12)?!?br>  四、撥云見日(右) 
 ?、僮笫窒侣浯钣沂謨?nèi)關穴,向外掤的同時勁力外移,身體隨即右轉(zhuǎn)(圖13、14)。
 ?、诰o接著,運至身體右后側(cè)時,身體左擰,兩手向左內(nèi)收,至左側(cè)即反身右擰,兩手再用力向右推出,掌心向外,左腳隨即跟進半步,腳尖點地呈虛步(圖15、16、17)。
   
  五、陸海奔潮(右) 
  ①身體略向左轉(zhuǎn),右手下行劃弧,自左手內(nèi)側(cè)向上搭,掌心相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圖18、19)。
  ②左腳側(cè)移半步,重心在右腿,兩手自上而下捋,身體隨之下蹲左轉(zhuǎn)(圖20、21)。
  ③兩手自左向右擁起,掌心向內(nèi),兩臂呈抱球狀,身體右轉(zhuǎn)呈右弓步(圖22)?!?br>  六、撥云見日(左) 
  同“撥云見日(右)”,惟動作相反(圖2 3、24、25、26)。七、陸海奔潮(左)
  同“陸海奔潮(右)”,惟動作相反(圖27、28、29、30、31)?!?br>  八、攬雀尾 
 ?、倌_向右移半步,向右轉(zhuǎn)身的同時,兩掌向外,兩臂呈圓形(圖32)。
 ?、陔p手姿勢不變,以右腳為軸心,向右旋轉(zhuǎn)(圖33)。
  ③左腳跟進上步,腳尖內(nèi)扣,兩手姿勢保持不變,身體轉(zhuǎn)動180度(圖34、35)。
 ?、苡沂钟捎覀?cè)外,自上向下內(nèi)旋,搭左手外關穴(圖36)  
  九、海馬吐霧  
  ①右腳向右移半步,身體向右旋轉(zhuǎn)(圖37)。
 ?、谧竽_跟進,腳尖點地呈虛步。右手掌心向內(nèi),自內(nèi)向外揮,左手掌心向外,搭右手內(nèi)關穴(圖38)。
   
  十、黑虎巡山  
 ?、僮竽_向左邁半步的同時,兩手變掌,自右上而下拖掌(圖39)。
 ?、诰o接上式,自下而上,至身體左側(cè),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右腳自身后向左斜退半步,重心移至右腿,呈橫檔步(圖40)。
 ?、凵眢w右擰,含胸拔背,兩手自下經(jīng)左肩揮向正前方(圖41)。
  十一、推窗望月 
 ?、賰墒窒虑f,隨即上提與肩平,指尖下垂(圖42)。
  ②兩手回收至胸前,吸氣調(diào)身,臀略后坐(圖43)。
 ?、蹆墒肿孕厍巴馔疲匦那耙?,兩腿呈弓步(圖44)?! ?br>  十二、十字手  
 ?、儆夷_跟進半步,腳尖點地,兩手呈扇形自上而下劃弧,眼隨右手。
  ②緊接著,身體慢慢下蹲,手在膝前交叉呈十字手(圖45)?!?br>  十三、獅子回頭 
  ①身體略起,右腳側(cè)移半步,重心移于右腿,呈右弓步(圖46)。
 ?、趦墒志従彺蜷_,自兩側(cè)上移至頭側(cè),眼觀左手(圖47)。
 ?、凵眢w右轉(zhuǎn),兩手自耳邊向前推出,兩臂端平呈圓,指尖相對,掌心向外(圖48)?! ?br>  十四、葉底摘桃  
  ①左腳斜上步,斜肩向左,右手自上而下向外劃弧(圖49)。
 ?、谑沼彝?,重心左移。左手豎立,右手勞宮對左肘尖(圖50)?! ?br>  十五、丹鳳朝陽  
 ?、儆夷_向右后方移一步,右手向右下方劈掌,左手斜插左上方,眼觀右手,身體隨即下蹲呈仆步(圖5 1)。
  (睫身,上左腳呈虛步,收左掌變?nèi)?,由左腿外?cè)前抬與地面平行,右掌斜收搭左小臂(圖52、53)。  
  十六、回頭望月  
 ?、偻俗竽_,身體自右向左旋,兩手變掌,兩臂呈圓左旋(圖54)。
  ②兩掌運至左側(cè),翻左掌繼續(xù)右旋,運勁擰身推掌,右腳收回呈丁步(圖55)。
   
  十七、海底撈月  
 ?、儆夷_向右后方移一步,右手向右下方劈掌,左手斜插左上方,目視右掌,身體隨即下蹲呈仆步(圖56)。
 ?、谄鹕?,上左腳,與右腳呈丁步,收左掌,由左腿外側(cè)前抬與地面平行,掌心向上,右掌下按左小臂(圖57)?! ?br>  十八、回頭看雨 
  ①退左腳,身體自右向左旋,兩手變掌,兩臂呈圓左旋(圖58)。
  ②兩掌運至左側(cè),翻左掌繼續(xù)右旋,擰身運勁,弓步推掌(圖59)?!?br>  十九、海底神針  
 ?、偕眢w下壓,仆步穿掌(圖60)。
  ②起身,抬右臂,右掌向上,略高于額頭,左手回收托右肘(圖61)。
 ?、塾沂謨?nèi)旋,自右耳插下,翻掌,身體左傾(圖62)?!?br>  二十、仙人過澗 
 ?、儆夷_上前半步,擰身,旋右臂,兩掌呈抱球狀(圖63)。
 ?、谧笫肿陨隙孪蜃笮D(zhuǎn),右手白下而上向右旋轉(zhuǎn)至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呈抱球狀,調(diào)身運氣(圖64)。
  ③兩手繼續(xù)旋轉(zhuǎn),右手自上而下向前直插,左掌置于右肘內(nèi)關穴(圖65)。
  ④收左腳,腳尖點地,左手沿右臂前探,右手左旋,兩手勞宮相對(圖66)。
 ?、萦沂趾髶危艺朴抑庀蛲?,右臂呈弧形,左手繼續(xù)前探,左腿隨即前蹬(圖67側(cè)、68正)。
 ?、蘼渥竽_,右手自右而左,左手自左而右旋轉(zhuǎn),至胸前時,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穿掌一次。隨即兩掌變換,穿掌兩次(圖69、70)。
 ?、呤沼夷_,腳尖點地呈虛步,分掌提右腿蹬腳(圖71)。
  二十一、轉(zhuǎn)身伏虎
    ①身體略下蹲,右腳跟落地,身體后轉(zhuǎn),右手自上而下隨即推出,左手回收,手背托右臂(圖72)。
 ?、谟沂挚焖傧掳矗笫稚戏巴?,身體,陜速下蹲,眼觀左手指尖(圖73)。

  二十二、葉底藏花  
 ?、匐p肘向右略帶勁,兩手下拖,重心移于右腿(圖74)。
 ?、趦墒窒掳?,身體慢慢站立,送勁前探翻掌(圖75)。
 ?、坜D(zhuǎn)身拖掌至右側(cè),擰身撞肘(圖76、77)。 
  二十三、勒馬懸鬃 
?、僦匦淖笠?,兩腿呈左弓步,身體左旋,左手外旋回收至丹田,掌心向上的同時,上右步,收右掌于腰間變?nèi)吓e(圖78)。
  ②右拳繼續(xù)上舉過頭頂,右腳隨即上提蹬出(圖79)。
 ?、凼沼夷_,右拳背下砸左掌(圖80)?! ?br>  二十四、手揮琵琶 
 ?、僮竽_向右前方斜上半步,兩手順勢自右提起向左劃弧(圖81)。
 ?、趦墒謩澲磷髠?cè),繼續(xù)自下向右上劃弧,呈立掌,右腳隨即前移半步(圖82)?!?br>  二十五、單鞭 
 ?、儆夷_尖落地,右手以左掌為軸內(nèi)旋,由左掌下向前方穿插,左腳隨即收至右腳旁,腳尖點地(圖83)。
 ?、诰o接著,左腳向后方邁一步,身體慢慢左旋,兩腿呈斜弓步,重心略向左移,右手變?nèi)?,左手帶勁左移,兩臂呈圓,如拉弓狀(圖84)?!?br>  二十六、二仙傳道 
 ?、俾栕蠹?,左手外旋(圖85)。
 ?、谏眢w右轉(zhuǎn),收回左掌,掌心向右,搭右掌合谷(圖86)?!?br>  二十七、蛇雀爭雄 
 ?、偕眢w下蹲,呈右仆步,兩手下按,與地面平行向左穿插(圖87)。
 ?、谥磷竽_,身體慢慢前傾,緩緩站立,兩手順勢沿弧線上舉,至頭頂兩側(cè),擰身變鉤拳(圖88)。
  ③身體略蹲呈馬步,兩拳自耳旁下行至襠部(圖89)。
   
  二十八、五龍捧圣  
 ?、偕眢w略起向左轉(zhuǎn),右腳回收,腳尖點地,兩手外旋向上,左右分開(圖90)。
 ?、诰o接著,兩手自上而下劃弧,左手置于丹田處,右手于肋邊變?nèi)耐瑫r提右腿。
 ?、塾胰^續(xù)上舉過頭頂,右腿提膝,大腿與地面平行,隨即向前用力蹬出(圖91)。
 ?、苈溆夷_,左腳跟進半步,腳尖點地,兩腿略彎曲,右手隨即立拳用力下砸左掌心(圖92)?! ?br>  二十九、龍步云手  
 ?、僮竽_向左移半步,身體右轉(zhuǎn),右手變掌,自然上提,兩手呈抱球狀(圖93)。
  ②右手自內(nèi)向外,左手向內(nèi)劃弧(圖94)。
 ?、蹆墒掷^續(xù)劃弧,擰身左轉(zhuǎn),兩手自胸前繼續(xù)左旋(圖95)。
 ?、芡擞夷_,斜插左腳后,揮右手至正前方(圖96)。
 ?、萦沂钟烧胺胶罄笫蛛S即前揮至正前方的同時,左腳后退半步(圖97)。
 ?、抻艺谱院笙蚯皳]出,與左掌心相對,身體略后蹲(圖98)。
 ?、呱眢w左擰,雙手后捋(圖99、100)。  
  三十、獅子滾球 
 ?、賰墒謩澔∈沼谘g,左腿后挪半步,兩手自腰間向前推出,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掌心向內(nèi)(圖101)。
 ?、谏眢w左擰,向左捋手,身體左轉(zhuǎn),雙手捋至左前方,左手托起(圖1 02、103)。
 ?、凵眢w后坐,旋左手,雙手回收于胸前(圖1 04)。
 ?、苤匦那耙?,右手搭左手外關穴,左掌變?nèi)昧ν瞥?,拳心向外,右腳隨即回收,腳尖點地呈丁步(圖105、106)。
   
  三十一、金蛇纏柳 
  ①身體略下蹲,右腳邁出一步,雙手自左向右、自下而上大捋360度(圖107、108、109)。
  ②雙手繼續(xù)自左向下捋至右側(cè),右手翻掌(圖11 0)。
 ?、塾沂肿?nèi)瓋?nèi)旋,雙手用力推出,左手搭右手外關穴,左腳隨即收回(圖111)。 
  三十二、收式 
 ?、僮竽_后退半步,重心后移,收右步,兩腳并行,間距與肩同寬(圖112)。
  ②雙手慢慢下落至丹田處,再兩手分開,收至大腿兩側(cè)(圖11 3)。
 ?、蹆墒稚熘保笥衣咸е令^頂上方,目上視(圖114)。
 ?、軆墒种讣庀鄬?,沿胸部慢慢下壓,氣沉丹田(圖105)。
 ?、蓦p手以腕為軸旋轉(zhuǎn),如抱球狀的同時,身體略下蹲,左腳收回(圖116)。
 ?、迌墒掷^續(xù)旋轉(zhuǎn),十指交叉呈渾圓球狀,身體直立(圖117)。
  備注:此太極拳前有兩式為坐盤功,即抱元守一及老君煉丹。 


SJL【會動的中國古畫】 - 雙金龍 - 雙金龍的博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山西鞭桿拳一路五六式搜底點腕和進步鉆
武術集萃【65】
拒不外傳 | 鬼腳(全)
武當 | 純陽大功金鐘罩(全)
武當秘拳云水潺
字門八法歸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