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雞肉都是擺好盤上桌,它卻是連肉帶鍋一起上。隔壁幾桌人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來。
從熱鍋翻炒雞肉,全程有人幫你煮,手癢的話,還能自己來兩下,假裝自己是大廚。下鍋的時候,小心別被油濺到了哦~
煮菜最怕時間沒把握好。老板貼心地準備了10分鐘的沙漏,不知道時間,看著它就好了,一點都不用擔(dān)心把雞肉煮老了。
爆炒后的雞肉加入臺灣特有的花雕酒,香氣直往鼻子里竄,剎都剎不住。時間一到,特工聽聽立即扔掉了手機,虎視眈眈盯著鍋里的雞肉!
用的都是散養(yǎng)3個月左右的原生土雞。每一鍋麻油雞足夠3-4人吃。
雞肉不大,每塊雞肉不超過4厘米,但是吃起來很有嚼勁。
吃的時候要蘸上店里用金桔跟秘制醬油膏現(xiàn)調(diào)制的醬料,這樣吃起來味道才更好。不過可別蘸多,會咸。
雞肉湯鍋的湯才是精華,來一碗白飯,撈上湯汁,那股鮮香咸味在嘴里翻滾,一不小心,三碗飯就下肚了!
湯鍋還可以自己加料,怎么豪氣怎么來
麻油雞是一道傳統(tǒng)的臺灣菜,因為米酒水對于孕婦產(chǎn)后恢復(fù)極好,具體的功效網(wǎng)絡(luò)上應(yīng)該都有,所以幾乎所有的臺灣媽媽都會做?;ɑú皇且粋€追求營養(yǎng)的人,只是對于各種傳統(tǒng)做法的菜肴極度癡迷?;ɑǖ倪@道麻油雞就是一位臺灣阿姨教的。因為傳統(tǒng)的麻油雞其實是一道湯,只放米酒,完全不加水,雞和米酒的比例應(yīng)該是1斤雞需要1000毫升的米酒(2瓶),而烹飪的時間應(yīng)該是大火煮10分鐘,小火煲1個小時。所以如果大家是要做湯,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操作?;ɑń裉煲龅氖遣?,不希望雞肉過于軟爛,所以米酒的比例和烹飪的時間都做了相應(yīng)的減少。
滋補臺灣香菇麻油雞
臺酒推出的花雕雞面、麻油雞面,深受消費者喜愛。
麻油雞 臺北。一只雞在臺北喝醉了,變成了麻油雞。臺式麻油雞用麻油、土雞和老姜就可以制成。麻油就是胡麻油,臺灣人深信麻油雞有滋補的功效,坐月子的女性尤其適合吃。做這道料理你只需要準備好臺灣黑麻油,炒一下姜片,然后加米酒燉煮土雞就好了??谖遁p重就因人而異了,一般是不怎么加鹽的。冬天在臺北吃麻油雞,肯定是大排隊啦。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提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養(yǎng)生原則。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起居作息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季雖然氣候宜人,但因多晴少雨,氣候常較為干燥。飲食調(diào)養(yǎng)中醫(yī)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稱為“秋燥”,其氣清肅,其性干燥。燥邪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常表現(xiàn)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燥,甚至皸裂。故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上要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為準則。元代著名營養(yǎng)學(xué)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笔聦嵶C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血的作用。
臺式麻油雞
3509廚房 No.5
- 食材 -
琵琶腿……四只
臺灣紅標米酒……適量
黑麻油……適量
老姜……適量
蔥……適量
鹽……適量
[紅標料理米酒][黑麻油]購于淘寶,這道菜一定要選用臺灣的料理米酒和黑麻油做,才能達到滋補的效果,整個制作過程中最好不加水。
麻油雞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加適量泡發(fā)好的干香菇一同燉煮。
- 制作 -
①琵琶腿切小塊兒備用;
②鍋中倒入適量黑麻油(沒過姜片),油熱后放入姜片,熱油小火慢煎姜片,讓姜汁溶解在麻油之中,煎至姜片邊緣皺縮收緊即可;
③放入雞腿肉;
④大火炒制雞肉變金黃色;
⑤倒入適量臺灣料理米酒;
⑥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至雞肉軟爛,加少許鹽,即可出鍋裝盤,撒少許蔥花點綴。
最終成品
- 關(guān)于臺灣麻油雞 -
臺灣麻油雞色澤油潤,雞肉酥軟,麻油飄香,汁濃味厚,開人胃口,是佐酒、下飯佳肴。 雞肉肉質(zhì)細嫩,滋味鮮美,并富有營養(yǎng),有滋補養(yǎng)身的作用。而且具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麻油潤燥潤腸通便,此菜單吃可飽腹,當湯飲也可以。
要做出最正宗的臺灣麻油雞要掌握兩個精髓,其一是爆老姜,老姜原本就有去風(fēng)散寒發(fā)汗,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在臺灣做麻油雞,一定要將老姜爆至褐色,讓黑麻油萃取出老姜中所有的精華物質(zhì)。其二是黑麻油馬虎不得。最好的黑麻油是純黑芝麻壓榨而成的,色澤油亮暗沉,味道香醇濃厚。黑麻油的功效自然不用多說,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含有非常豐富的油酸、甘油酸、棕櫚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葉酸、煙酸、蔗糖、蛋白質(zhì)及多量的鈣等。產(chǎn)婦在月子期間也可以將麻油雞作為溫補的食物。
濃香麻油雞又降溫了,圍爐吃麻油雞,不亦說乎
麻油雞應(yīng)該算是中華食譜中的一道名菜了,擁有廣大的粉絲,然而我們大多數(shù)時所吃到的還是川式的麻油雞,然而今天我們想要為大家介紹的還有臺式的麻油雞哦。傳統(tǒng)的麻油雞是采用雞腿肉來烹制的,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人為了保持身材控制體重,于是就使用了卡路里含量更低的雞胸肉來制作。
川式的麻油雞則是需要麻椒與辣椒之間的配合,并配以生抽、米酒、白糖。需要將雞腿肉或者是雞胸肉切成小塊,在放入蔥姜蒜的油鍋中爆炒兩分鐘,再倒入生抽、米酒、白糖以及調(diào)味料和辣椒一同炒制,加蓋小火燉煮15分鐘,這道川式的麻油雞就制成了。
而臺式的麻油雞并不被我們大家熟知,但是在臺灣當?shù)剡@道菜卻是每個孕婦在月子中的必備單品,因為這道麻油雞溫潤滋補,是滋養(yǎng)身體的食療方法。做法是要將麻油倒入鍋中放入姜片以及雞肉翻炒,最后倒入米酒、白糖以及調(diào)味料燉煮即可。
雞肉一直是健身愛美人士的必備佳品,一直以來都極受追捧,它性溫潤對于滋補身體有很大的作用,并且極易被人體吸收,并且雞肉的肉質(zhì)鮮嫩松軟,滿足各個年齡段的食用要求。從古至今,保養(yǎng)滋補類的食療菜譜中雞湯一直以來就是大家熱捧的食物,因此可見雞肉的滋補程度確實是不容小覷的,所以我們就一起動手做起來吧!
麻油雞紫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