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歐楷結(jié)體三十六法,附圖解說明(24)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唯”字。
原帖
基本解釋:
唯
wéi
義同“惟”①:唯物論。唯心論。唯物史觀。唯心史觀。唯理論。唯名論。
答應的聲音:唯唯(a.謙卑的應答聲;b.魚相隨而行的樣子,如“其魚唯唯”)。唯唯諾諾。唯唯否否。
筆畫數(shù):11
部首:口
字體的演變
解析:
“唯”字中正,“口”字上提,是以橫豎筆畫為主體的一個字。左右分明,左側(cè)的“口”字上提,字形向右上提?!蚌俊弊值摹柏椤逼埠芏蹋P畫靠右,形成了對右側(cè)筆畫部分的覆蓋,而左側(cè)比較短,中豎則向下伸展。點化作撇,注意“亻”撇的角度上是不同的。四橫平,但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有微微變化,第一橫略右上斜,二三橫短而平行,比首橫略平,最后一橫最長,也比二三橫略平一些。所以,四橫有輕微的左右收放。其四橫基本上都是左輕右重。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佳”字。
原帖
基本解釋:
佳
jiā
美,好的:佳美。佳妙。佳句。佳作。佳音。佳節(jié)。佳境。佳期。佳人。佳麗(a.美麗;b.美女)。佳偶。佳釀。美酒佳肴。
好美
筆畫數(shù):8
部首:亻
字體的演變
解析:
“佳”字左右結(jié)構(gòu),采用錯落布局的形式書寫,右側(cè)非規(guī)范寫法,莫寫錯。左邊的“亻”撇短豎向下伸展,筆勢比較厚重。右側(cè)的“圭”字前三短橫,線條短而輕,提按不明顯。再寫長豎,長豎頂部伸展,筆執(zhí)較重,線條垂直。最后的一長橫起于左側(cè)空間的邊緣,起到承重的作用,因此回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都很完備。四橫之中,一橫和第四橫平行,略平,第二橫和第三橫平行,有一點翹,如果你不只細點看的話,不易看出。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惜”字。
原帖
基本解釋:
惜
xī
愛,重視:愛惜。顧惜。憐惜。珍惜。
舍不得:吝惜。惜別。惜力。惜指失掌(喻因小失大)。惜墨如金。
感到遺憾,哀痛:可惜。惜憫。惋惜。
筆畫數(shù):11
部首:忄
字體的演變
解析:
“惜”字左右結(jié)構(gòu),其字處理妙就妙在空間的布局?!叭铡弊峙c其它筆畫部分的分離,以及“日”字相對其它筆畫的小體量,造就了空間視野上的開闊?!扳唷弊峙宰笥尹c構(gòu)成一個“「”形,形態(tài)上提,豎垂直,行筆過程中的提按變化,垂露收?!拔簟弊值摹剥g”兩豎向上伸展,類似“艸”字頭的寫法,長橫左起于“忄”的豎構(gòu)成一個半包圍的大空間。左此大空間下,“日”字收縮,并與“忄”左豎,“”下橫保持距離,所留空間也正好形成一個“「”形。“日”有寬度與“”兩豎基本相當。只要把握好這些個對于比,就一定能將此字寫好。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營”字。
原帖
基本解釋:
營
(營)
yíng
軍隊駐扎的地方,借指按編制集體生活的地方:營地。營房。營壘。軍營。野營。陣營。步步為營(軍隊前進一步就設一道營壘,喻行動謹慎,防備極嚴)。
軍隊的編制單位,連的上一級。
籌劃,管理,建設:營業(yè)。營作。營田。營造。經(jīng)營。國營。私營。
謀求:營求。營生。營救。營養(yǎng)。鉆營。
姓。
筆畫數(shù):11
部首:艸
字體的演變
解析:
“營”字的處理方式與“宮”字相似。字形整體中軸線左傾。上邊兩個“火”左小右大。中間寶蓋取平,左短右長。上一個“口”字小而傾斜明顯,下一個“口”字較大而取平,但相對于中間的寶蓋還是更傾斜些,上一個“口”字與中間的寶蓋之間留空的距離較大些。從總體上來看“營”字的下邊結(jié)構(gòu)理類似于將“宮”字壓扁來處理。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無”字。
原帖
基本解釋:
無
(無)
wú
沒有,與“有”相對;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無非(只,不過)。無動于衷。無所適從。
有
筆畫數(shù):4
部首:一
字體的演變
解析:
“無”字是“無”字的繁體字,“無”字左重右輕,字的整個筆畫是靠左的,因此在視覺上就存在了左理右輕,而橫筆也都是左低右高,字有左下墜的一個勢?!盁o”字中的三要注意是先寫三橫而后再寫四豎,三橫也不是平行的,是由險逐步轉(zhuǎn)平,非常輕微的一個變化,注意觀察可知,這應該是一種書寫習慣。中間四豎在穿插的橫上也是靠左的,右出頭比較長。最后四點中的最后一點靠右,斜四十五度,對字有的左傾拉動的勢。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暑”字。
原帖
基本解釋:
暑
shǔ
熱:暑天。暑熱。暑假。酷暑。
中醫(yī)學“六淫”之一。
寒
筆畫數(shù):12
部首:日
字體的演變
解析:
“暑”字上下兩個“日”字錯位,整個字向左傾。整字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來講解,上部“日”中部“土”下部“日”。上一個“日”字與“土”字在一條中軸線上,有“土”頂“日”的感覺,字形穩(wěn)定?!巴痢弊窒聶M很長,撐開字的一個寬度,“丿”是直丿,有如長刀般,構(gòu)成左傾支點,下一個“日”字比上一個“日”字大,中軸比“圼”字靠右一些,強化字形的左傾之勢,字中一共有八個橫,上一個“日”字三橫平行,中部“土”字二橫平行,下部“日”字三橫平行。左傾較則自上而下三組逐步由斜取平。注意:“圼”字的橫取斜,而下部的“日”字橫取平。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隨”字。
原帖
基本解釋:
隨
(隨)
suí
跟著:隨從。隨員。隨葬。隨即(立刻)。隨行(xíng )。隨身。隨喜。隨波逐流。隨行(háng )就市。
順從,任憑:隨意。隨口。隨宜。隨和。隨俗。隨筆。隨遇而安。
順便,就著:隨帶。隨手關門。
像:他長得隨他父親。
姓。
筆畫數(shù):11
部首:阝
字體的演變
解析:
“隨”字左右結(jié)構(gòu),雖說左右筆畫之間有穿插,但筆畫間安排得當,空間布局相對疏朗?!摆狻弊峙怨P畫筆直,垂露下沉,耳朵的下耳垂收縮比較小,為右邊的字穿插留有余地?!坝小弊质蓍L,橫筆間隔明顯,筆畫安排明顯左抑右揚,上橫左傾角度很大,“月”的左豎也短,為右邊的字的內(nèi)部留出更多空間,以避免局促擁擠?!板痢弊窒蜃笊蠐P,左側(cè)豎向筆畫軸線向右倒,這與通常無側(cè)偏旁時相反。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二”字。
今天我們來說個較為簡單的字,就是這個一二三四中的這個“二”字,之前我們講過這個“一”字,其實寫好這個“一”字,再來寫這個二字就相當容易了。也可別小看這兩橫,有句老話是這樣講的“筆畫越是簡單的字,其實越難寫好”。
原帖
二
èr
【數(shù)】
數(shù)名:一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貳”代)。
雙,比:獨一無二。
兩樣,別的:二話。不二價。
兩 (會意。古文字二用兩橫畫表示,是原始記數(shù)符號)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數(shù)也。從耦一,會意。古文又從弋?!墩f文》
因二以濟民行?!兑住は缔o》。虞注:“謂乾與坤也。后世官書以貳為之,為防奸易?!?div style="height:15px;">
賜也聞一以知二?!墩撜Z·公冶長》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俄n非子·五蠹》
筆畫數(shù):2
部首:一
字體的演變
1處藏鋒起筆,到后面行筆過程與“一”一致。2下橫左出頭比右出頭短,形成左重右輕之勢,這個是九成宮里的一個特點所在。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第七字,“書”字。
穩(wěn)妥端方,平中見秀
原帖
書
(書)
sh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書。
寫字或?qū)懙淖郑簳?。書寫。書桌。書案。書畫?div style="height:15px;">
寫文章:大書特書。罄竹難書。
字體:草書。隸書??瑫?。
古書名,《尚書》的簡稱(亦稱“書經(jīng)”)。
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說書。聽書。
筆畫數(shù):4
部首:乛
字體的演變
上方的“聿”字的長橫要左長右短,下三橫起筆可變通,但是末筆當長于上二橫。
下方的“曰”四框皆穩(wěn),而不小于上橫,大豎可中也可以稍稍偏一點,但盡量學是往中間寫為好
“穩(wěn)妥端方”一語,端方不難理解。重點應當落在一個“妥”字上?!皶弊值慕Y(jié)體方整,點畫多以橫豎為之,變化不多,要想將“書”字寫工整其實不難,但是,稍稍不留意,便會滑入呆滯一格,倘若如此亦就無平中見秀可言了。而難也難在于橫與橫之間的一個搭配上,小編以前寫這個書字就老在這橫畫上出這個問題,現(xiàn)將所有橫畫用以線標上,望初學者能更快的掌握這個字的寫法?!巴住庇邪卜€(wěn)、安坐之意,《詩經(jīng)●楚茨》中有“以妥以侑”句,就是說可以安靜地坐著勸飲酒。但又有恰當、合適的意思。陸機《文賦》中又說:“或妥妥而易施”。
也有人說:適度就是美,此話頗有道理。對否?常見之事物過火則太露,沒有回味余地,不到火候又太溫,令人掃興。不有一句話水滿則溢么,所以藝術上恰到好處的表現(xiàn)是十分重要的。好比如咱今天講的這個“書”字倘若穩(wěn)得過了頭,不但生發(fā)不出秀逸的色彩,恐怕倒要變得呆頭呆腦了。我們在寫“書”字時要注意大豎小橫與“曰”的適度安排。這個很重要!
關注一下唄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士”字。
原帖
基本解釋:士shì
古代統(tǒng)治階級中次于卿大夫的一個階層:士族。士大夫。
舊時指讀書人:士子。士民。學士。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士女。
對人的美稱:志士。烈士。女士。
軍銜的一級,在尉以下;亦泛指軍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氣。
稱某些專業(yè)人員:醫(yī)士。護士。
姓。
筆畫數(shù):3
部首:士
字體的演變
圈那可能是石花導致的一種橫豎交接,臨摹的時候是完全可以斷開的。上橫左出頭比右出頭多一些,內(nèi)斂。不像有一些書有出頭很長。中間的豎是按后逐步提筆的。把握好橫與之間的一個搭配。
田楷示例,不建議臨寫
ps: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講的不好還望指教!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上”字。
原帖
基本解釋:
上
shàng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級和質(zhì)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去,到:上街。
向前進:沖上去。
增加:上水。
安裝,連綴: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涂:上藥。
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上課。上班。
擰緊發(fā)條:上弦。
登載,記:上賬。
用在名詞后邊,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晚上。桌上。組織上。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開始、繼續(xù)、趨向、完成:爬上來。鎖上。選上代表。
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數(shù)量:上年紀。
筆畫數(shù):3
部首:一
字體的演變
上字形取扁。上橫挑勢,與豎形成筆意相連,而且增加了形態(tài)的靈動。短橫以提點的方式表現(xiàn),后空中運筆至豎的切筆方式入筆!仍當注鄣的是長橫要左短右長。長橫切方筆入,轉(zhuǎn)橫向后逐步提筆至中段逐步頓筆直至提筆右下切筆回鋒收筆。
田楷示例,本字來源于集字系統(tǒng)
ps: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講的不好還望指教!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上”字。
昨天我們講了個上字,那咱今天就來說個下字,有上有下嘛!“下”字取縱勢,橫相對收斂,而豎較長。
原帖
基本解釋:
下
xià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下層。下款。
等級低的:下級。下品。下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方面,方位:兩下都同意。
次序或時間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
由高處往低處,降落:下山。下車。下馬。下達。
使降落:下半旗。下棋。
進入:下海。
投送:下書。
到規(guī)定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下班。下課。
謙辭:在下。下官。
頒布:下達命令。
攻克:攻下。
卸掉:下貨。把他的槍下了。
用,投入精力:下工夫。
退讓:爭執(zhí)不下。
做出判斷:下結(jié)論。
量詞,指動作次數(shù):打三下。
用在名詞后邊(1.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2.表示當某個時節(jié),如“節(jié)下”、“年下”)。
用在動詞后邊(1.表示關系,如“教導下”、“培養(yǎng)下”;2.表示完成或結(jié)果,如“打下基礎”;3.與“來”、“去”連用表示趨向或繼續(xù),如“走下去”、“停下來”)。
少于:例(不下百人)
動物生產(chǎn):雞下蛋。
上高停
筆畫數(shù):3
部首:一
字體的演變
“下”字橫比上的短,所以線條寫的很扎實,這一橫依然是右長左短,而且右側(cè)的線條要更深沉些。 豎的寫法是先切筆而入,然一路殺紙,幾無提按;而后提筆收鋒;再而是回鋒向上按;最后是筆向左上出鋒,取勾的方式,但幾乎不出勾,筆從豎左側(cè)空運到點的入筆位置。 最后是這個點,它如高峰墜石,而磕磕然實如崩也。這一點的寫法與我們之前進的基礎筆畫的經(jīng)一筆,“右點”寫法一樣。
以下是田楷的寫法示例:
ps: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講的不好還望指教!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工”字。
原帖
基本解釋:工gōng
個人不占有生產(chǎn)資料,依靠工資收入為生的勞動者:工人。工人階級。工農(nóng)聯(lián)盟。
制造生產(chǎn)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生產(chǎn)事業(yè):工業(yè)。工業(yè)革命。
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工作。工廠??⒐?。
工作量:記工。這個工程需要三十個工。
技術和技術修養(yǎng):唱工兒。工夫(1.本領,造詣,亦作“功夫”;2.時間)。工力。
細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筆(中國畫技法,用筆工整,注重細部的描繪)。
〔工尺(
善于,長于:工書善畫。工于心計。cdiào)〕中國古代一種記譜符號體系,有十個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當于簡譜的5671234567?!肮ぁ毕喈斢凇?”。
筆畫數(shù):3部首:工
字體的演變
雖然九成宮當中的字形多為長方,但“工”字以長橫為主筆,字形取扁方。因式造型,大小形態(tài)及其自然。上面一橫知筆一路按,下面一橫則收腰形成彈性。中間這一豎筆形成向左撇之勢,收筆時不回鋒,直接空運直至下一筆長橫處橫畫切入筆。在歐楷中橫畫一般都不平,而是一種向右上斜的一筆勢??此坪芷?,實則是傾斜的。下面的長橫是右出頭長。這一點要注意了!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工”字。
原帖
基本解釋:日r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gu?)(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天,一晝夜:多日不見。今日。日程。
某一天:紀念日。
計算工作的時間單位,通常以八小時或六小時為一個工作日。
時候:春日。往日。
每天,一天一天地:日記。日益。
特指“日本國”。
夜
筆畫數(shù):4
部首:日
字體的演變
、
日字整體上呈現(xiàn)平行四邊形。右豎筆要比左豎筆重且長,而且右豎呈現(xiàn)輕微的外拓圓弧狀。中間那一小橫位于上下橫之間而且中間距離。內(nèi)部那一橫可接可不接,或者接左邊。關于這種短橫,要么左接,要么不接,很少見過有只接右邊和兩邊全接的。
選自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田”字。
原帖
基本解釋:
田
tián
種植農(nóng)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和農(nóng)業(yè)有關的:田家。田園。
古同“畋”,打獵。
古同“佃”,耕作。
姓。
筆畫數(shù):5
部首:田
字體的演變
對于像這種全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要多注意內(nèi)部空間的切割和包圍形狀的勢。三條橫線是等距平行的。要注意把握三條豎線的三個角。圈圈那都是等距的。
原帖
基本解釋: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沖突或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墻(人字形房屋兩側(cè)的墻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山呼萬歲。
姓。
筆畫數(shù):3
部首:山
字體的演變
“山”字的字形就像是三座山峰似的。我們可以這么來理解,就是它的三豎為三座山峰,中間那豎為主峰是高,而兩邊則為遠峰。起筆為主峰,如果不考慮與整個字的呼應的話,可以采用回峰起筆,筆轉(zhuǎn)正后向下逐步收筆,線略有右傾,收筆可勾出;三豎的起筆方式相同。要注意一點,就是底部橫略有弧度的拱起,形成一定的彈性支撐,字就不會顯得那么僵更了。
原帖
基本解釋:力lì
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力氣。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視力。生產(chǎn)力??刂屏Α?div style="height:15px;">
“力”字筆畫總共就兩筆,一個取右斜上頂,一個則左斜下壓,形成一個對拉之勢?!剥S”折筆處取銳角,形成一個斜上頂?shù)膽B(tài)勢;向上勾出,為下一筆也就是撇的入筆做好準備。撇的尾部不能虛筆。
“公”字為簡體獨體字,僅僅五筆,都是由點組成,如果各筆離得太遠,則字顯零散而失精神,如果各筆距離太緊,則各點聚于一處,字則窮而小氣。因此在書寫時,公的各筆即要使氣勢充滿字格,又須各筆相互照應,也即采用各筆顧盼的方法,以求筆斷意連的效果,使字形散而神不散。
上方那個“八”字,首掠尖下穎須豐滿,以掠之右角向右上看另一點,筆力有如啄般而急下。右點留在最后寫?!佰獭弊址止P或前兩筆相連(上方圖中有標明),三筆情牽,筆筆豐滿,宜取緊密。最后寫右上方那一點,與左上掠一立一臥相區(qū)分,以此來求得顧盼相互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