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鮮少有人知道對于這場進攻越南的戰(zhàn)爭,葉劍英和粟裕有些分歧,這讓鄧小平對中越戰(zhàn)爭
多了一分擔憂,不過陳云的一席話,卻是讓鄧小平下定決心對越開戰(zhàn)。
陳云與鄧小平早年合照
小平和陳云
要說起鄧小平和陳云,這兩人的關系完全可以說是“君非知己莫與談”,在歷史的重大關頭,鄧小平和陳云默契配合,提出了很多利國利民的發(fā)展方針。對于這兩人,毛主席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開始時,就特意介紹過。毛主席評價陳云說:
“我看他這個人是個好人,他比較公道、能干,比較穩(wěn)當,他看問題有眼光。我過去還有些不了解他,進北京以后這幾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問題尖銳,能抓住要點。所以,我看陳云同志行?!?/p>
毛主席與陳云
而鄧小平作為與陳云一樣的,在毛主席眼里是“少壯派”的存在,他從毛主席那里得到了與陳云相仿的評價:“我看鄧小平這個人比較公道,他跟我一樣,不是沒有缺點,但是比較公道。他比較有才干,比較能辦事。他比較周到,比較公道,是個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span>
后來周總理和毛主席相繼去世,鄧小平、陳云作為我黨早期黨員和重要領導人,帶領著全國人民進入現代化建設上。
鄧小平和陳云在會議期間
在多年的共事中,陳云很支持鄧小平的一些裁決。就比如說在1979年11月,鄧小平主持起草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他對歷史決議起草組提出了兩個要求,第一,決議要體現一個核心,即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第二,撰稿宜粗不宜細。
但是起草組寫成的稿子要么過于正面,要么過于批判,這讓鄧小平很不滿意。這個時候,是陳云多次找到組內負責人,將鄧小平的想法和觀點揉碎了,反復講給負責人。
陳云修復彩照
比如陳云在這期間就有對起草組的負責人說:“小平同志提出《決議》宜粗不宜細,我是同意的。要在這個原則下面,是成績就寫成績,是錯誤就寫錯誤。”
在陳云的指導下,起草組最后寫出來一份足夠客觀的《決議》,這讓鄧小平十分贊賞,并對陳云的工作也進行了夸獎。
陳云與鄧小平工作默契
陳云談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同樣是在1979年,鄧小平決策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時,陳云也是用一席話,讓鄧小平堅定了開戰(zhàn)的想法。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在中央討論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時,葉劍英和粟裕就進攻越南的戰(zhàn)術方面存在分歧。這個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需要密切防范蘇聯上。
要知道當時蘇聯與越南沆瀣一氣,中央在討論時經常思考:要是蘇聯介入戰(zhàn)爭,解放軍又該如何應對?
蘇越簽訂友好合作協議
盡管在1979年1月底,鄧小平為了確定美國的立場,應邀去美國訪問了一番,也得到美國“不會介入戰(zhàn)爭”的承諾,但是回想一下抗美援朝時期美方代表在談判桌上的出爾反爾,中央還是比較擔心美國變卦,蘇聯直接宣布出兵。
而一旦蘇聯出兵,美國隔山觀虎斗,中國就不得不被迫面臨兩線作戰(zhàn),縱然最終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中國還必須提防美國的趁虛而入。因為如果美國選擇了“隔山觀虎斗”,那么以這個國家“利益至上”的奉行原則,它不可能不橫插一腳來牟取利益。
美國時常“利益至上”
就在中央內部對“到底提防不提防蘇聯”爭得久久沒有結果時,陳云站了出來。陳云明確指出:“蘇聯不會出兵。”
因為在陳云看來,雖然蘇聯和越南已經結成了軍事同盟,但是蘇聯不可能給越南大量提供援助,更不可能直接出兵協助越南作戰(zhàn)。就像中國擔心美國會變卦一樣,蘇聯同樣對美國極度不信任,它也擔心一旦自己動兵,美國會給自己扣上“武裝暴力”的帽子,直接介入戰(zhàn)爭。
美蘇爭霸主題圖片
畢竟在當下的冷戰(zhàn)爭霸格局中,美國是式微的一方,它巴不得蘇聯做出些什么過激的行為,給自己提供輿論優(yōu)勢,進而在各個層面削弱蘇聯。
最后陳云總結說:“這場戰(zhàn)爭中國一定會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聽完陳云的分析,鄧小平下定決心,不在提防蘇聯方面投入過量精力,但保險起見可在中蘇邊境增加兵力,仔細監(jiān)視就行。
中蘇邊境巡視的解放軍
發(fā)起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1979年2月中旬,中央正式宣布對越作戰(zhàn)。在之后的戰(zhàn)斗中,蘇聯也確實如同陳云所說,并沒有出兵,它只是在越南的多次訴求下,提供了一些武器裝備,出動了一批軍事專家。
而美國在中央宣布開戰(zhàn)前,也基于想要聯華抗蘇的打算,專門致電蘇聯有關部門,警告蘇聯不要干些破壞當前局勢的行動。美國表態(tài)后,鄧小平其實也松了一口氣,有美國的表態(tài),蘇聯之后肯定也不會直接出兵。當下,中國需要做的,就是信守承諾,如同鄧小平與卡特談話時說得一樣,讓這場戰(zhàn)爭足夠“簡短”。
鄧小平與卡特曾談過越南問題
通過近一個月的戰(zhàn)斗,解放軍跨過諒山,直逼越南首都河內。再打下去,戰(zhàn)爭的性質就會發(fā)生改變,于是在鄧小平的授意下,解放軍宣布撤軍。這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國確實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