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虎虎昇威
著名兒童文學家韓靜慧曾經說過,“兒童文學承擔著塑造孩子性格、培養(yǎng)孩子品質、樹立孩子理想的重要任務……一部好的作品不僅應該愉悅孩子的心靈,還要讓孩子知道成長過程中不僅僅有快樂,也有苦難和挫折。”我比較認同這個觀點,也很重視孩子的閱讀,選擇合適的書籍作為載體,在故事、文字、圖畫、語言等多個方面感受美、體驗美,從而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涵養(yǎng)孩子的品質。
為孩子選擇閱讀作品,有一個必選書目,那就是世界各國的經典名著,很多閱讀機構或者網站都有推薦,但是有一些經典名著是明顯適合大人閱讀的,那么針對孩子我們如何選擇?《最美的名著》給了我們答案:為孩子選擇的經典名著不能太深奧,要符合孩子天真、可愛的性格特點,要有一定的故事性;為孩子選擇的名著一定要配上精致的插圖,讓孩子愛不釋手;孩子閱讀的文學作品來自世界各國,在翻譯之后不僅要體現原著的語言魅力,更要彰顯漢語言文字之美……
故事之美:《最美的名著》包括《兔子布萊爾》、《柳林風聲》、《羅賓漢》、《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等10本經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經久不衰并廣泛流傳的。每本作品都包含經典的幾個小故事,在篇章結構、人物塑造、情節(jié)布局上都有著精彩的講述,我們跟隨一本本美麗的名著,讀到一個個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發(fā)生在小動物身上、有的來源于民間傳說、有的曾被拍成動畫片……比如經過改編的《兔子布萊爾》講述了布萊爾兔、布萊爾狐和朋友們之間發(fā)生的冒險故事,狡猾的布萊爾兔耍弄小聰明,戲弄朋友,卻耍弄不了布萊爾龜,在龜兔大賽跑中,你會看到不同版本“龜兔賽跑”;《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則演繹了怪誕、奇幻的現代童話故事;《綠野仙蹤》的冒險故事、《羅賓漢》中的綠林好漢故事也都讓孩子聽得入迷,深深吸引著他們讀下去。
語言之美:《最美的名著》來自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他們的原版無疑集結了本土語言的精華,有他們自己語言之中的幽默、韻律之美,我們看到的中文版本,盡量保留了這些語言之美,并加入漢語言文字特有的魅力。這種語言之美在《柳林風聲》中表現得尤其明顯:當來到一條水流豐盈的大河邊,他覺得真是快樂絕頂了;這只光光滑滑、蜿蜿蜒蜒、身軀龐大的動物,不停地追逐,輕輕地笑;多么燦爛輝煌又激動人心的景象??!詩一般的動力!這才叫真正的旅行!這才是旅行的唯一方式!我要在公路上橫沖直撞,飛速馳騁,在身后卷起漫天的塵土!……豐富的詞語、成語,詩化的語言,排比、擬人的手法……孩子讀到這樣優(yōu)美的文字,怎能不對漢語言之美著迷,增加學習語言的樂趣?
圖畫之美:梅子涵先生評價《最美的名著》時說,“世界優(yōu)秀的童書早就光鮮,我們不能再素面朝天。一個有機會捧起這'可愛和美麗’的孩子,他不但自己能活得精致,還一定能把鮮艷還給世界……”《最美的名著》插圖由四位享譽世界的插畫大師創(chuàng)作,讓優(yōu)美的文字也變得生動有趣、光鮮美麗、色彩斑斕起來。我小時候這樣的圖畫書幾乎沒有,但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找人幫忙在筆記本上畫各類插圖,有的在筆記本的一個角落、有的在邊上,有的占據整張紙……《最美的名著》就是這樣的插圖,當然比我當年筆記本上的插圖好上千萬倍,每一幅都是精心之作,無論是人物表情、細節(jié)刻畫還是大場景的摹寫,都顯示了繪者的功力,圖與文的完美結合,更增添了最美名著的魅力,孩子看這樣的插圖中會不斷提升審美情趣。
智慧之美:名著的故事往往承載著一定的教化意義,我們品讀名著,會發(fā)現無論是名著中的人物還是由故事生發(fā)出來的思想,都充滿著作者的智慧之光,而《最美的名著》是專門給孩子寫的,有著孩童的天真爛漫、聰明想法和小智慧,其“教化意義”幾乎不著痕跡?!兑了髟⒀浴分忻恳粋€故事都帶給我們一種寓意,是古希臘人們智慧的結晶;《柳林風聲》中的河鼠、鼴鼠、獾和蟾蜍總是深陷各種瘋狂和冒險,卻每次都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脫身;《兔子布萊爾》中的兔子也經常用自己的“小聰明”耍弄其他動物,在“小聰明”之中蘊含著很多做事的小智慧……有人說,“智慧是是歷久磨礪之后的一個穩(wěn)重溫和的微笑”,我想《最美的名著》中的智慧就是如此。
閱讀不是一個短期的行為,如果家長希望孩子通過一個故事或者幾本書就能培養(yǎng)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優(yōu)秀品質,那是急功近利;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只有讓孩子走進閱讀的森林,不斷從從最美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才有可能長成參天大樹。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fā)現最美的兒童文學作品,提供給孩子。
孩子沒出生之前,我對繪本沒有認知,當時熱衷的是國學啟蒙和音樂胎教,休產假期間每天念誦《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后來偶然的機會知道了繪本,從此踏上了購買繪本、親子共讀之路,從對繪本一無所知到狂熱、反思、理智,現在是按照昇昇的興趣和愛好,堅持親子共讀,播好閱讀的種子,并給予營養(yǎng)、水分、陽光等。梅子涵說,讀書長大的孩子,“就像是一朵聽著音樂盛開的花,就像是一棵曬著太陽長大的樹”。
說一說我購買繪本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迷茫期。孩子出生之前和剛出生的時候,我對繪本知之甚少,但自己也有點文化層次,于是想當然的買了一些“國學”書籍,還買了一些認知卡、掛圖,每天在孩子面前念呀念,有時候還朗誦唐詩。
第二個階段:狂熱期。這個時期我對繪本有了認識,知道閱讀繪本對孩子的重要性和好處,但自己手中沒有多少繪本,也不知道該買什么繪本,于是到處看專家、兒童閱讀推廣人、出版社的書單,后來買了一本彭懿老師的《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對繪本進行了重新的認知,走上了瘋狂購買繪本之路,買了很多經典的大獎的繪本。
第三個階段:反思期。買了繪本之后,孩子偶爾會看,看得也不多,也不一定都是大獎繪本,甚至有一段時期孩子“漫游“,更喜歡戶外活動,讀書的時間不多,頻率也不高。我開始反思買到的繪本是不是適合孩子,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繪本?
第四階段:理智期。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購買繪本,這個階段購買的繪本孩子都很喜歡,或者是電商搞活動的確物美價廉的書。正確看待繪本的作用、不帶功利目的親子共讀,孩子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多,也養(yǎng)成了習慣。從自己的經驗和看到的案例,說一下閱讀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識字=閱讀。很多家長熱衷于教孩子認識漢字,早教市場上也曾經一度有閃卡認字的熱潮,甚至認為孩子認識字多了就能自己閱讀,不用麻煩家長了。
誤區(qū)二:字多=好書。有一些家長在選擇繪本的時候,認為幾個字,光是圖,還特別貴,非常不值,只有那些字多的書才值得買。
誤區(qū)三:知識=閱讀。書介紹的知識越多越好,這樣孩子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這些誤區(qū)的共同特點是把閱讀當成一個短期的功利的行為,希望在短期內在孩子身上看到成效。而百度到的閱讀定義是這樣的: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jié)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yǎng)。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成本=時間成本+體力成本+金錢成本+選擇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的長期的堅持,播下種子,還需要精心培育,方能發(fā)芽。
為什么一定要閱讀繪本,怎么選擇繪本,在此介紹一下我的幾點體會:
1、對繪本要有正確的認知。“繪本就是指圖畫書,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彼?,大家會看到繪本文字比較少,甚至有無字繪本,但圖畫卻非常精美,有點類似國內的連環(huán)畫。但一些家長一看沒有字,就覺得書不好,或者看到電腦繪制的帶圖的就以為是繪本,甚至有的家長買盜版的繪本,歸根到底是對繪本沒有正確的認知,不知道真正的好的繪本在豐富孩子思想、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語言表達水平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孩子審美情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人說,“繪本是提供了綜合性最高質的一種互動和學習的方式”,我很贊同。
2、較好的把握孩子的興趣點。有的家長不知道該給孩子買什么樣的繪本,其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自己的孩子喜歡哪一類的,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和心理生理特點選書。比如昇昇特別喜歡“好玩”和“有趣”的繪本,這種繪本絕大部分孩子都會喜歡,符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特點,他也特別喜歡車類繪本。還有一點,孩子可能對某個作者的繪畫特別能接受,會更喜歡這個人的作品,這些需要父母平時注意觀察。
3、盡量給孩子提供多樣多元的選擇。雖然孩子有自己的興趣點,家長在選擇繪本時一定注意多樣多元,讓孩子盡量接觸更多更好的繪本呈現方式。在內容上,可以選擇好玩有趣的,也要選擇一些故事性強的,還要選擇不同主題和情感的,也要注意自然、科普、藝術、音樂等多個種類的,盡量在內容上豐富。在形式上,可以選擇不同派別、不同技法、不同創(chuàng)作手段的繪本,水粉、水彩、拼貼、彩鉛、水墨等多種繪畫手法能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到藝術之美。
4、關注繪本大師、童書品牌等信息。對繪本熟悉到一定程度,會發(fā)現一些作者有自己的特點,有可能孩子會比較喜歡這個人,比如昇昇特別喜歡鈴木守的作品,另外李奧尼、安東尼·布朗、大衛(wèi)·香濃、安野光雅、大衛(wèi)·威斯納等大師級別的作者,我們要心中有數,當然選擇繪本上不能“唯大師論”。另外,這幾年大陸在繪本引進上不遺余力,有很多專注于做圖畫書的童書機構,都有顯明的特點,大家看看購買的繪本,會發(fā)現愛心樹、耕林、蒲公英、雙螺旋、信宜、啟發(fā)等,還有一些比較常見的出版社,比如接力出版社、21世紀出版社、電子工業(yè)出版社、他們出版了很多繪本,看得多了會發(fā)現他們側重點不同,看看哪家更適合你的選擇。
5、親子共讀還可以做延伸閱讀。這幾年流行這樣的說法,“喂故事給孩子”,指的是家長要盡量多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即使照本宣科,一路讀下來,對孩子也是非常有好處的,而且這個閱讀的時間盡量要長,即使他上小學可以獨立閱讀了,也要堅持給孩子讀故事。親子閱讀最明顯的是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及知識儲備,對將來的學習生活影響深遠,親子共讀還能增強父母與孩子親子關系,達成有效溝通互動的效果,令教育孩子更順暢。另外,家長可以根據選擇的繪本內容,和孩子做各種有趣的事兒,比如角色扮演、按照圖畫內容涂鴉等,有時候孩子自己就會“輸出”,根據繪本內容玩得很嗨。根據平時的閱讀情況,推薦他喜歡看的一些繪本:
1、小巧手游戲書
出版信息:作者(日)竹下文子 文,(日)鈴木守 圖,崔維燕譯;教育科學出版社 推薦指數:★★★★★ 特點:有趣、好玩
閱讀感受:這套書我們從兩歲多開始看,一直看到現在,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癡迷。
2、《蠟筆小黑》、《蠟筆小黑和神奇的朋友》
出版信息:(日)中屋美和著,朱自強譯;新星出版社
推薦指數:★★★★★ 特點:有趣、好玩,幫助孩子正確認知自己
閱讀感受:這兩我特別喜歡,經常點讀,晚上睡覺前就要求看,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長處,如何和朋友們相處。有一天,昇昇根據《蠟筆小黑和神奇的朋友》中的鐵軌,自己在地板上畫了長長的鐵軌,開托馬斯小火車玩。
3、小象米米波
出版信息:【丹麥】杰克·馬丁·斯丁德著,曾倩譯,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耕林童書館出品 推薦指數:★★★★★
特點:天馬行空的想象與驚人創(chuàng)意,幽默中蘊含深刻的教育意義
閱讀感受:昇昇有一段時間特別癡迷這套書,一開始只喜歡《小小藝術家》、《神奇的煎蛋機》,后來每本都特別喜歡,非常符合他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點,這套書還有一定深度,孩子會看很久。
4、《兒童之友》金色繪本系列
出版信息:作者(日)林明子,長新太等文/圖,季穎,李奕等譯;南海出版社;愛心樹童書出品。這個系列曾經是兩輯,非常經典,現在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加了幾本,變成三輯。 推薦指數:★★★★★
特點及內容:《兒童之友》是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于1956年創(chuàng)辦的日本第一本繪本月刊。當時日本的繪本出版幾乎是一片空白,《兒童之友》以堅持不懈的精神,源源不斷地為孩子們制作最優(yōu)秀的繪本。50多年中,《兒童之友》共出版了800多冊繪本,對日本繪本的勃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為赤羽末吉、林明子、長新太、安野光雅、加古里子等眾多世界級繪本大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創(chuàng)作舞臺。 閱讀感受:這套繪本名家眾多,風格各異,都非常好,各個年齡段都有,昇昇最喜歡的是《拔蘿卜》《小真的長頭發(fā)》《消防車吉普達》、《小象散步》等。
5、《汽車嘟嘟嘟》系列
出版信息:(日)竹下文子 著,(日)鈴木守 繪,彭懿譯;接力出版社
推薦指數:★★★★★ 特點:兼具人文與科學的科學圖畫書經典
閱讀感受:最喜歡《快跑,宅急便》、《咔嚓!挖掘機》,一歲半的時候就看,非常喜歡,小區(qū)后面有建房子的,每天對著書蹲在窗臺看。
6、《大開眼界》
出版信息:作者【德】阿里·米特古馳,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推薦指數:★★★★ 特點:無字書
閱讀感受:無字書講起來不好講,但是大的場景,各種細節(jié)孩子非常喜歡,涵蓋內容特別多
7、《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出版信息:(法)法布爾原著,(日)小林清之介著,(日)松岡達英,瀧波明生,內藤貞夫等繪;新星出版社;愛心樹童書出品
特點:優(yōu)美圖畫+生動文字+趣味實驗+法布爾生活故事
閱讀感受:涉獵的內容要廣一點,結合身邊的小動物,和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
好的繪本很多,不再一一推薦,昇昇比較喜歡的書還有《小貓當當》、《11只貓》、《鱷魚哇尼》、《波波鴨樂趣翻翻書》、《新學堂歌》、《情境認知繪本》、《我的汽車書》、《小火車頭做到了》等等,當當、京東、亞馬遜也經常搞活動,價格也不是很貴,運氣好的時候,精裝繪本10元就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