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報頭組合設計
教學內(nèi)容
本課是信息技術(shù)第四冊第三單元第十一課。本單元主要是利用前面所學word(或wps)知識技能,
制作一份電子報刊,并學會對電子報刊進行評價。本課主要是運用圖片、藝術(shù)字、文本框、自選圖形
制作報頭,并對報頭各對象進行組合。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了解電子板報報頭的組成部分、組合對象的目的。
[技能性目標]
鞏固復習在文檔中插入與設置圖片、藝術(shù)字、自選圖形和文本框的方法與技巧,并能夠選中文檔中的多個不同對象,使其組合成一個對象。
[情感性目標]
通過對報頭設計方法與技巧的介紹,以及協(xié)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建立團結(jié)合作的情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插入圖片、藝術(shù)字、文本框、自選圖形,并設置它們的格式。
2、選中各對象,并組合各對象。
教學難點
①、插入自選圖形并添加文字。
?、?、選定并組合各對象。
教學準備
學生
制作的優(yōu)秀的電子報刊作品(要能夠合理表現(xiàn)報頭部分)以及光盤資料中的作品范例,用于學生設計
制作報頭的圖片素材和文字資料,教師網(wǎng)頁課件,學生支持文件。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組織教學
2、展示所準備的電子報刊作品的報頭部分。
3、小結(jié)學生的回答,指出這些就是報頭,并且是電子板報的重要組成部分。
4、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通過展示報頭的實例,讓學生明白設計
制作電子板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報頭,并了解報頭的作用,并且利用優(yōu)秀的報頭設計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引發(fā)學習興趣。
二、新授課
任務一、
I、師生分析報頭的組成:
1、讓學生分析案例《少兒報》的報頭。
2、引導學生回憶在文檔中插入圖片、藝術(shù)字和文本框以及進行相關(guān)設置的方法和技能。
II、探究
制作報名:
[指導]
1、指出報名是由背景圖片、藝術(shù)字和拼音幾部分組成的。
2、教師巡視,加強對學生的指導
[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jié)演示]
1、背景圖片環(huán)繞方式為“襯于文字下方”;
2、藝術(shù)字:幼圓、加粗、浮于文字上方,調(diào)整大小;
3、文本框:一號、橙色、無填充色、無線條顏色。
III、師生小結(jié)、反思
1、觀察教師的演示;
2、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掌握相關(guān)知識和技能; 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是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的,因此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主的探究,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結(jié)合教材的操作說明,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任務二、
制作導讀欄:
教師指導
1、指出導讀欄是由“自選圖形”中的“卡片”圖形
制作而成的。
2、提示:導讀內(nèi)容的文字已經(jīng)發(fā)送到學生機上;
3、復習:復制、粘貼的方法;
4、巡視指導。
教師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小結(jié)演示
1、插入自選圖形中的卡片圖形;
2、在圖形中添加文字;(把“導讀內(nèi)容”文字復制到“卡片”中,格式為宋體、4號、粉紅色、加粗,行距20磅。)
3、插入文本框,輸入“導讀內(nèi)容”,設置文本框格式為無線條色,無填充色,文字格式為紅色、黑體、小一號;
4、調(diào)整文本框與卡片的位置。
師生討論反思
1、觀察教師的演示;
2、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掌握相關(guān)知識和技能;
3、繼續(xù)實踐,完善作品。 插入自選圖形并且運用復制粘貼的辦法在其中添加文字,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是本課的重難點所在。
師生小結(jié)板報說明:
[指導]
1、指出“板報說明”是由文本框
制作而成的。
2、提示:“板報說明”的文字已經(jīng)發(fā)送到學生機上;
3、巡視指導。
[探究]
1、閱讀教材第79頁的操作說明;
2、插入“文本框”;
3、在“文本框”內(nèi)輸入板報說明文字(復制、粘貼);
4、設置文字格式;
5、插入“報頭線條”。
任務三、組合各對象:
[指導]
1、介紹組合對象的作用。
2、巡視指導
[小結(jié)演示]
演示組合的方法:單擊“繪圖工具欄”的“選擇對象”按鈕—拖動鼠標選定所有對象—右擊鼠標—選擇組合。
[探究]
1、閱讀教材第79頁的操作說明;
2、重點探究如何選定報頭中的所有對象;
3、組合對象;
4、保存文件。在文檔中選定多個對象的方法不容易掌握,是本課的難點,學生自主探究不一定能馬上成功,教師要加強指導,在演示時要介紹清楚。
三、練一練
1、布置任務:分別完成例題和課后的練習。
2、巡視指導,幫助解決困難。
四、知識窗
教師演示:
1、組合對象
2、取消組合
五、評一評
1、展示學生的作品;
2、要求學生進行互評;
3、教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