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這篇推文有點長。這是篇演講稿。Wanda Sanseri女士是美國的一名教育工作者。中國對她的了解不多,但在美國,特別是homeschooling領域,她的作品廣為流傳。她編著的Spell to Write and Read也是美國許多私立學校、教會學校,以及家庭學校(homeschool)必備的教材。這篇演講稿是2001年2月,Sanseri女士在俄勒岡參議院聽證會上的演講,收錄于其著作Spell to Write and Read。原文標題: Literacy Today: What is Wrong and How Can We Fix it?
翻譯:iReading (譯文有刪節(jié))
閱讀全文約用時10分鐘。
我手里拿的是一套神奇的工具。等我演講結束,你就會明白,這些簡單、深刻卻鮮為人知的概念是如何魔法般創(chuàng)造奇跡的。
被低估的語言
我們大多數人不懂得欣賞,或者說正確地評價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大家一直宣稱,英語是沒有邏輯、不規(guī)則的,充斥著無盡的例外。我們在拼寫和閱讀的教學上瞎折騰。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英語并非像長期以來我們所理解的那樣艱難晦澀。借助我手中這98張卡片,你就能解鎖字典中絕大部分單詞。我們的語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國際影響力,這么一想,我今天說的這事兒就特別令人振奮了。
英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語言,也是第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通用語言。半數以上的英語使用者都是非母語人士。英語詞匯也是所有語言中最豐富的。現代漢語詞典有大約12,000詞條。法語詞匯不超過100,000。但是光《牛津英語詞典》就列出了500,000個詞匯(McCrum,P10)。
雖然世界各國都將英語視作個人發(fā)展的主要手段,越來越多的英語母語人士卻在識文斷字上存在困難。美國在教育體系上的投入堪稱世界之首,我們以為每個人都會閱讀。所以,我們很難相信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30%的高中畢業(yè)生不會讀清潔劑包裝上的警示語,不會填寫求職表,看不懂公車時刻表,或者連菜單都看不明白。類似這樣的文盲案例的報道很多,在我們看來卻似乎并不真實,這只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身邊并沒有這樣的人罷了。但很有可能是,你身邊不止一個朋友在識字上有困難,卻想方設法掩蓋這個事實。在我們這樣的國家,不會認字的人是不會到處去宣傳自己的短處的。他們自己深受其害,卻又竭力掩蓋自己的秘密。
(以下為舉例,省略200字)
要不是自己親眼目睹了課堂上學生面臨的學術困境,接觸到各種各樣智商極高、卻常年偷偷摸摸跑到我這里接受識字幫助的成年人,我自己也無法想象問題會有這么嚴重。
親身經歷:直面問題
早在20世紀20年代,當我還是高中英語老師的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識字的問題。我在三種不同的環(huán)境下教過書——內陸城市的黑人學校,小農場的社區(qū)學校,中產階級的郊區(qū)學校。所有這三所學校的識字水平之低,使得我在文學、語法,以及高級寫作上的教學幾乎無法進行下去。
有一年,我被分派到一個高中補習班。學生的智商很高(IQ至少120或更高),但是在拼寫和閱讀上都有很大的問題。他們都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父母健全,家庭和美,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全心投入。我在教學物資上的預算超過了實際的需求。校長跑來找我,要我多買點教學物資。他說,如果我不把撥來的款項全花掉,來年學校就不會再有這么多撥款了。我班上有個最聰明的學生,在最基本的學術技能上卻舉步維艱。我意識到,錯不在學生,錯不在父母,也不能歸咎于在教育上沒花夠錢(實際上往往都花不完)。我開始懷疑,問題出在教學方法本身。
我并不是要質疑教師群體。我也是一名教師。我認識的很多愛心滿滿的人士都投身教師行列。但是,心是好的,做法卻可能是錯誤的。我開始探索矯正問題的方法。有個朋友和我談起了拼讀法(phonics)。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她就給我展示,字母代表了發(fā)出的聲音。字母A在apple中就發(fā)/a/。我不相信她的說法。以前我從來就沒聽說過這個說法。朋友給我一份錄音,我回去反復地聽、讀那些短元音。晚上,我仔細聽錄音,第二天就到班上教學生。我意識到,我被全語言(whole-word)教學法坑慘了。過往的教學生涯,我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壓力,處處受制,這些慘痛無法形容?,F在我決心把缺失的內容補回來,這樣我才能開啟學生們的精彩人生。
親身經歷:成功解決
那都是三十年前的事了。自從那以后,我在各種學習模式、各種年齡層,以及不同學校中的教學上均收獲了成功。我培訓的學校教師、家庭教師,甚至在家執(zhí)教的家長(home educator)也一直在向我匯報令人驚嘆的進步。我的學生中,不僅中等生、優(yōu)等生獲得了成功,連那些被定義為“不開竅”的學生也獲得了成功。我指導過一位唐氏癥女孩的媽媽,她在教女兒時竭盡心力,現在這名唐氏癥女孩已經能拼出12年級水平的詞語了!我還曾指導過一位文盲媽媽,她的兩個兒子都是失足少年。經過了5個小時的學習,這位媽媽已經升級到二年級半的水平了。媽媽生平第一次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家里兩個鬧事的孩子。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也證實了科學研究所證明的那些理論。只要教學方法得當,理論上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會拼、讀英文。我認為,當今阻礙許多學校進步的有三大主要問題——全詞教學法、錯誤的拼讀法、拼與讀分離。要想保證語言學習成功,必須掃清這些路障。
問題一:全詞教學法。英語應該教語言的組成部分,而不是全詞認讀。人們以為,全詞教學法是可行的,因為他們看到中文就是這樣教的。不是這樣的!光是看著與詞條對應、長相卻完全不同的圖片,學生是學不會單詞的。中文是糅合了漢字、以及標注漢字的幾種聲調的綜合體,字形與不同的聲調變化組合在一起。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曾將全詞法作為寫作學習的唯一基礎?!捌胀ㄈ耍ò▋和┲荒苡涀〈蠹s1500-2000個抽象的視覺符號?!保∕cGuinness,P.50)。
教任何一門語言的第一步,是將組成這門語言的最基礎的部分剝離出來進行教學。英語有500,000個單詞。試圖通過一次學一個詞的方法會阻礙學生的進步。然而,糟糕的是,大多數小學老師,實際上許多大學教授,都不知道英語的基本組成部分。你知道嗎?要拼出英語單詞需要多少個基本音?(70)我們把代表英語發(fā)音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稱為音圖(phonograms)。
接下來,就是要學習使用這些符號的規(guī)則。英語拼讀有多少規(guī)則?(28)。使用這70個音圖,加上28條拼讀規(guī)則(也就是我們這98張卡片),我們就可以從發(fā)音上解釋99%的最常用詞匯,以及字典中全部詞匯的至少87%。英語這門詞匯量最大的語言可以精簡為98個核心要素,這聽上去是不是不可思議呢?這么有價值的信息,如果各位在座的要員們尚不知曉,恐怕就更加難以置信了。
問題二:錯誤的拼讀教學。有人認為,大家一直在嘗試拼讀法教學,卻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教學方法正確,拼讀法完全是有效的。遺憾的是,通常大家使用的教學法是錯誤的。全詞教學法在20世紀初風靡一時。每隔一段時間,抱怨之聲四起,拼讀法又會抬頭一陣子。沒有在拼讀法上接受過培訓的老師就將這些不熟悉的材料和他們所了解的全詞法混在一起使用。當這種方法無法產生預計的效果后,老師們就再次倒向全詞教學法。每次老師們在全詞法和拼讀法之間來回搖擺,我們對于拼讀法的理解就日漸模糊?,F在教的那些所謂的拼讀法,不過是些沒用的規(guī)則而已。
無法使用拼讀法的老師常用的都是些殘缺不全的拼讀教法。這些收效甚微的拼讀法至少有三個特點。你要去評價某種拼讀課程,可以看看它是否使用了假拼讀、慢拼讀、或易變的拼讀。
假拼讀(phony phonics)。我看了一本國家審定的閱讀初學者教材。教師手冊的每一課都有專門的章節(jié),黑字寫著“拼讀”。我讀了標記部分的每一個詞。完全和拼讀法不搭邊。有一課,手冊上指導老師在黑板上畫只大象,并在圖片下方寫出elephant這個詞。老師應該指著圖片,帶全班重復elephant一詞。接著,老師要指著這個詞,讓全班說,“elephant”。許多像我一樣的老師在小的時候從來沒學過字母代表聲音這種說法。所以,這位老師可能就被教師手冊騙了,她會天真地告訴家長,她的課堂在使用拼讀法教學。
慢拼讀(pokey phonics)。拼讀法的教學應該一開始就進行,并且推進速度要快。有的體系要花數年的時間,介紹英語的核心組成部分。在這么重要的拼讀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必要地耽擱時間,有可能導致兒童發(fā)明出他們自己的語言體系,這種體系肯定是不完整也是不可靠的。
將核心信息化成碎片一點一點地教,一次教一點點,經年累月,時間長了想要將所有這些信息重新組合起來就非常困難。傳統拼讀教學,是每次只教短元音,或者長元音,但實際上,如果學生在頭腦中將一個音圖所代表的所有常用音一次性歸納到位,這樣做反而更容易。比如,學生如果只學了字母O的短元音,那么他試圖讀Open,或Do這樣的單詞時,就會不知所措。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字母O有三種可能的音,那么學生在試讀單詞時發(fā)現第一音不起作用,也就不會沮喪了。他還可以去試試學過的O的另外兩種可能的發(fā)音。
這個概念對于多字母音圖來說同樣適用。CH有三種不同的發(fā)音。即便智障者,或是非常年幼的孩子都能看著CH,說出發(fā)出的三個音。許多拼讀課程將這三個音分散在一年中教學。一年級孩子拿到的單詞表上的CH都發(fā)類似child中的/ch/。到了二、三年級,單詞表上的CH發(fā)類似chord的/k/。到四年級才接觸到長長的一串詞,其中的CH發(fā)chef的/sh/。這三種截然不同的發(fā)音卻很少以某種整齊的方式同時呈現出來。
易變的拼讀(fickle phonics)。假拼讀當然不是真正的拼讀法。慢拼讀可能包含正確的信息,但是呈現速度太慢。而易變的拼讀則是不可靠的,它將拼讀法與全詞法的概念混為一談,就像一個變幻莫測的姑娘在兩三個情人之間來回轉換一樣。易變的拼讀可能包含這么幾種情況——偽規(guī)則,代碼混亂,目光回看,或者誤導性練習。
偽規(guī)則(bogus rules)
易變的拼讀教的都是無用的概念,比如這么一句俏皮的發(fā)音規(guī)則,“兩個元音手拉手,前面的元音開口說(When two vowels go walking the first one does the talking)”。這條規(guī)則就是在說,如果看到了兩個元音在一起,第一個元音發(fā)字母名,第二個元音則不發(fā)音(如,oa發(fā)/O/)。退回到70年代,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在書上標注出符合這個規(guī)則的詞。練習冊上的詞語完全適用這條規(guī)則,但是到了現實生活中,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我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所謂的“兩個元音手拉手”的規(guī)則,只在27%的情況下適用,僅僅對aigh,ee,oa,oe完全適用,對ay,ai大多數情況下適用,ea,ae偶爾適用,ei,ey,ie,oo,ou大多數情況下不適用,而au,augh,ear,eau,eu,oi,oy,ui則完全不適用。
對于元音組合,有效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將每個元音組合當成獨立的音圖來教,學生就可以立刻通過發(fā)音進行識別。我們的目標是應該是在符號與聲音之間建立最直接的鏈接,而不是在無意義的腦力體操上浪費時間。
例如,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學會EA的常見發(fā)音,EA在bead發(fā)/E/,在head發(fā)/e/,在steak發(fā)/A/,在learn發(fā)/er/,在bureau發(fā)/O/。而只學了“兩個元音手拉手”規(guī)則的學生,可能看到head,steak,learn,bureau就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讀了。正是因為類似這樣的偽規(guī)則,人們才認定英語是這么復雜,拼寫如此變幻莫測,教拼讀是沒用的。他們沒有意識到,問題不出在語言,問題出在語言呈現的方式弄錯了。
代碼混亂(a cluttered code)
教一門復雜學科的理想方式,是教授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成分。音圖和規(guī)則卡(就是我手里的這套魔力卡片)就是用來正確理解英語的前后一致的要素。將連讀音放到音圖里來學,增加了無謂的復雜度,也導致不必要的混淆。
連讀音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圖一起讀出來。比如,快速地發(fā)出B和L的音,就得到了連讀音/bl/。學生如果知道了B和L的發(fā)音,就能很容易將它們組合起來,發(fā)出連讀音。對比PH這個音圖。P和H合在一起發(fā)/f/,但是完全不同于將P和H兩個音組合到一起而可能得到的音。
我們完全能夠,也應該在教拼單詞的時候教連讀的概念,但是將連讀以音圖的方式來教,就削弱了音圖這個核心基礎。把連讀音當作音圖來學,就會再增加76個不必要的音圖,這樣也會稀釋語言的核心基礎。
目光回看(a backwards focus)
閱讀英文時,眼睛應該是從左到右移動的。有些教學法通過單詞的結尾部分將詞匯分組。有些課堂活動是讀一串詞,這些詞的結尾部分一樣,僅僅是替換了開頭的字母:day, may, pay, ray, say。這就會誤導學生,讓他們以為長得像的詞,發(fā)音也會類似。
英語是建立在音圖單位的基礎之上,但是從字形上來看并非始終保持一致。許多詞發(fā)音類似,但是拼寫完全不同(如,rowed,road)。反過來說,有大量的詞語發(fā)音不同,但是長得卻很像(如,timber-climber/ rose-lose/ home-some/ to-go/ have-cave/ put-but/pant-want/ are-care/ both-cloth/ hat-what, 等)。
學生如果以為所有形似詞在發(fā)音上也會類似,那他們看到gas,has,was這樣的詞就會栽跟頭。S和A這兩個字母的發(fā)音都不止一種。Has和was是不規(guī)則發(fā)音的詞。不止一個音圖的發(fā)音模式都是有章可循的:gas發(fā)/g-a-s/,has發(fā)/h-a-z/,was發(fā)/w-ah-z/。
如果將視線的重心放在單詞結尾的韻律(rhyme)上,就會迫使目光從后往前移動,這就是構成閱讀障礙的問題。按照韻律來組織詞匯,也給大腦帶來不必要的過載。英語有超過1260種韻律。與其記憶大量不可預測的韻律,不如教這70個音圖。比如,heard和beard在所謂的word family中是不規(guī)則的一對詞,但是在音圖體系中,這些詞都是規(guī)則的(Beard包含四個音圖/b-ea-r-d/。heard包含三個音圖/h-ear-d/)。
誤導的練習(misleading exercises)
拼讀梯是用來教連讀的工具。這個練習是教一個或兩個輔音加一個單元音的連讀,要求學生使用短元音再加上不同的輔音,構成新的單詞。
這類練習在音位學上是不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音節(jié)結尾的元音很少發(fā)短音。比較co-ma和com-ma。如果學生將CLO看作一個獨立的部分,那么他就會認為,結尾的元音應該讀成OH(就像clo-sure)而不是AH(如clock)。
其次,如果元音不是在結尾處,就要看元音后面的字母,才能決定發(fā)什么音。好幾個簡單的規(guī)則通常都會改變元音的發(fā)音。例如,(還是看O這個字母的讀音)它是不是包含在雙字母音圖(OA,OW,OU)中呢?如果是,就可能讀成類似cloak, clown, clout。這個元音是否受到了結尾不發(fā)音的E的影響呢(如clove)?
Leonard Ayres通過科學研究,將英語中最最常用的1000個單詞編成表。如果用拼讀梯來練習,這份核心詞匯表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單詞都會是例外。而如果使用音圖,再加上簡單的規(guī)則,這1000個單詞中只有不到1%的例外。
拼寫和閱讀技能的訓練應該達到一種瞬間的、幾乎是無意識的反應。如果在學生頭腦中植入對于語言的某種第二本能反應,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照理說,教學方法本應該建立這樣的自發(fā)反應機制。千萬不要使用那些反向做功的方法。有效的拼讀教學應該呈現音圖所代表的發(fā)音,并盡可能快地教授完整、清晰、可靠的規(guī)則。
問題三:將拼寫與閱讀相分離。Hilde Mosse博士是兒童閱讀障礙癥方面的專家,他曾宣稱,“與傳統主流的教育理論相反,閱讀和寫作是一體的,兩者相互促進?!保∕osse,p.14)。當今的典型做法卻是,先教讀,拼寫被當成與讀無關的內容,想起來再教。孩子們學著讀/k-a-t/,拼成/See-A-Tee/。讀,利用了字母代表的發(fā)音,拼寫卻用字母名來教。這兩種技能看上去似乎沒什么聯系。
對兒童來說,要想理解字母代表發(fā)音的神奇概念,呈現的代碼必須是雙向可逆的。也就是說,腦子里想的是,拼成/k-a-t/,讀也要讀成/k-a-t/。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做法是先教拼寫,再教讀,就像以前老師教的那樣。學生應該學會拼寫,再步入閱讀階段。在拼寫時,我們可以分析構成單詞的每個組成部分。我們教學生按照音節(jié)和發(fā)音的方式拆解單詞,寫的時候也同樣進行拆解。最好的方式是聽寫,而不是抄寫。因此,讀,便自然會發(fā)生了。學生會將學到的每個部分組合、分析,再連在一起讀出來。
《寫通向讀》(The Writing Road to Reading)的作者說,“大多數拼讀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忽視了拼寫,沒有教英語45個基本音圖發(fā)音的讀和寫,就直接一腳跨進了閱讀?!保⊿palding p.27)
科學研究發(fā)現
今天,85%的學生還在學習全詞法。大量的學術失敗案例說明,我們必須做出改變,科學證據已經證實應該從何處下手。采用正確方法教學的拼讀法必須成為拼寫和閱讀教學的基礎。
位于華盛頓特區(qū)的美國國家出版社(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出版了《美國文盲》(Illiteracyin America)一書,書中說,諸多事物中,我們國家在掃盲工作上成效緩慢。國務院報道,“自從1911年以來,總共有124項研究項目比較了大雜燴般的看-說(look-say)教學法和拼讀先行的教學項目。沒有一項研究發(fā)現看-說法具有優(yōu)勢。”但是,“自從1955年以來,全國16,000所學區(qū)中大約85%仍然一直在使用這種看說教學法……全國只有大約15%的小學生接受了直接、系統而密集的拼讀法授課?!保∟ational AdvisoryCouncil on Adult Education, p.23)
國際閱讀障礙癥協會伊利諾伊分會的會長Susan Hall說,“今天,成百上千萬的健康兒童在美國的學校里沒有學會閱讀。通過研究,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也廣為人知,但是學校內改革的行動卻一直遲緩。如果用正確的方法教學,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學會閱讀,而且能讀得很好;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才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讀者。但是,在今天的學校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接受這類教學指導?!保℉all,p.xvii)
(繼續(xù)舉例,此處省略500字)
學生需要將構成書面英語代碼的這些符號進行內化。這些符號必須被當作重要的學習內容,而不是想起來才學學。蜻蜓點水根本無濟于事。為了使學習效果最大化,我們必須盡可能早的,直接系統強化地教拼讀法。
盡早——最先學,盡快學(一開始就教這些代碼)
直接——簡單明了,直截了當
系統——科學的順序,而非隨機
強化——每天一次或多次
拼讀法——將發(fā)音與表音的字母聯系在一起
正確教授拼讀法,必將消除全詞教學法帶來的挫敗與恐慌。學生們不需要一個詞一個詞的記,也無需在上下文中隨機猜測。相反,他們掌握了語言的基本邏輯。迷霧消散,學生們終于可以自由地遨游在文字的海洋。
結論
一位善良的小姐在教家里的黑奴小孩認讀英文字母和發(fā)音。這個舉動永遠地改變了這個孩子的生活軌跡,也影響了諸多黑人的命運。這個小男孩進步迅速,能拼出三個或四個字母的單詞了。這時,黑奴小孩的主人發(fā)現了。他禁止自己的女兒再教這個孩子,他向女兒咆哮道,“如果你再教他讀,他就再也不能做奴隸了!”
Frederick Douglass在自傳中寫道,“從那一刻起,我明白了什么是通向自由的道路。我意識到如果沒有老師,學起來會很困難,但是我還是滿懷希望地學起來了。我的目的非常明確,無論前方困難如何,我都要學會閱讀。”(Douglass,P48)
有一次,Douglass在嘗試學習單詞,他努力想多學一些詞。他會設法挑逗白人孩子告訴他更多的單詞。他會說,“我打賭我知道的詞比你知道的多。”接著就會在泥巴地上寫幾個他學過的詞。白人孩子就會再寫幾個。最后,Douglass掌握了足夠的詞匯,模仿他的主人寫了一封信,信中允許Douglass出門旅行,還模仿主人簽了名。他就是用這封信逃離了奴隸生涯。就是這個逃跑的奴隸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反奴運動的代言人,他幫助黑人獲得了自由。
美國早已廢除了奴隸制,但是我國現在仍然還有9千3百萬人被“奴役”著。不會自由讀寫的人永遠無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我們能夠,也必須幫助他們獲得自由。我們掌握了必須的工具。它就在我的手中。如果我們使用這些基礎的語言工具,用邏輯的方式呈現英語,那么,大批的文盲終將成為歷史。
后記——
如果你能讀到這里,那都是真愛??!不妨再啰嗦幾句。
作為兩個孩子的家長,同時也作為近二十年教齡的教師,讀完這篇演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原來,我們以前的英語教育,特別是初學閱讀階段的教育方法都是錯的!原來,我們使用的許多英語學習方法,都是已經在美國逐步被實踐證偽的!可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孩子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屢屢受挫?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孩子,應試試卷分數不低,拿起原版讀物卻完全不知所措?原來如此啊…………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演講稿中提到的這98張卡片,我們的英語學習之路會不會更輕松愉悅些呢?
如果真如Sanseri女士所說,只要教學方法得當,所有的孩子都能學會閱讀,那么,我相信,咱們的孩子也可以從這種教學方法中受益。
你想和我一起來了解這種教學方法嗎?歡迎給我留言。
聲明:本譯文為心寧學堂原創(chuàng)。轉載需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