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過嗎?什么時候動物的器官可以移植給人類呢?
在以前只有在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xiàn)的場景,目前已經(jīng)在現(xiàn)今社會出現(xiàn)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對器官移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前我們的器官壞掉之后,只能靜靜等待死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我們已經(jīng)可以移植一些比較重要的器官,比如心臟,肺臟和肝臟。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講,我們需要的器官移植技術已經(jīng)不成問題了,甚至在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這種技術已經(jīng)相對成熟。
那么問題在哪兒呢?更多的問題在于器官的來源。
器官從哪兒來?這太糾結了。
如果是從其他的人身上移植過來,這種倫理問題是非常難以權衡的,畢竟我們不能直接從別人身上掠奪。
所以很多年來,器官移植的來源都是已經(jīng)腦死亡的患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這位患者在生前同意,并且知道自己的器官可能會被移植給別人。
但是,我們能不能在動物身上獲取有用的器官?
@康復Therapy
在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蒙哥馬利博士,成功地把這件事情變?yōu)楝F(xiàn)實。
但是豬身上的腎臟移植給了人,這件事情需要跨越很多重障礙,非常不容易。
1.接受者。
由于倫理和技術的限制,即使是在美國,包容度那么大的地方,也沒有辦法直接把動物內臟移植給人類。
畢竟技術不成熟,很多人也不會接受。
所以這項手術更多地是一種實驗,在紐約大學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位已經(jīng)腦死亡的女性,而且這位女性本身有腎臟功能障礙。
因為已經(jīng)腦死亡,所以研究人員打算在他的身上進行這項手術。
在征得家屬同意之后,醫(yī)生給腦死亡的患者實施了這項實驗性的手術。
2.基因改造豬。
雖然奇怪,但是這個動物不是普通的動物,而是基因改造過后的豬。
畢竟動物的器官和人體的器官不能一起用,主要是因為排斥反應太強了,即使移植過來,人體也會產生強烈的排斥,壓根用不了。
所以科學家也對此進行了實驗性的改革,把豬的基因改造了一下,讓他們的腎臟可以供人類使用。
這和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豬腰子,差距非常大,雖然都是腎臟,改造過的豬腎作用非凡。
3.手術方式。
當我們說移植手術的時候,我們想到的肯定是把腎臟放在人體內之后,看他的表現(xiàn)。
可是由于這場實驗性手術的特殊科學家,并沒有把腎臟像傳統(tǒng)意義上那樣放入患者的肚子中。
他們是怎么做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患者的大腿血管接到腎臟上,讓腎臟在患者身體外部工作。
這樣做可以減少創(chuàng)傷,同時也方便對腎臟進行觀察和記錄。
好消息是在移植之后,腎臟就已經(jīng)正常工作了,肌酐就被排泄出來了,而且已經(jīng)有尿液生成。
毫無疑問,這種正常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最主要攻克的難題就是排斥反應。
而且在此之后三天的實驗中,腎臟都沒有看到明顯的排斥反應,這其實是一個好消息,說明這個基因工程豬的腎臟已經(jīng)被患者的身體所接受了。
但是在三天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實驗不得不中止,雖然之后也可能面臨很多新的問題,但是科學人員已經(jīng)在早期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人類一直對其他物種的器官蠢蠢欲動,比如身體,手腳,甚至是翅膀。
就像古代神話中可以看到的那樣,很多人類都會擁有鳥類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其實人類對其他物種的向往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即使到了現(xiàn)代,我們也希望從動物身上獲取器官,這可能會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現(xiàn)代人壽命。
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越來越多了,可是捐獻的人類器官并沒有那么多。
在此之前,我們一直期待器官捐獻,可以給其他人使用。
平均計算下來,每一個捐獻出來的器官,就有20個人在排隊等候,但是在等待的過程,患者還需要很多藥物來維持生命,以等待移植手術的那一刻。
但是除了人之外,我們能不能用動物的器官呢?
早在1963年就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在美國有學者把猴子的腎臟移植給了人類,存活時間僅為9個月。
而在1968年英國也有類似的手術,醫(yī)生把一顆狒狒的心臟,和一名男孩兒的血液系統(tǒng)相連,讓他得以存活,不過整個存活時間也僅僅為16個小時。
為什么這些人沒有存活太久?我們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呢?
排斥反應。
和人的物種就不一樣,移植過來就會有非常強的排斥反應,雖然肉眼不可見,而且早期可能沒有那么強,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排斥反應會越來越嚴重。
但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
在以前人類總希望用靈長類動物的器官來移植給人類,但是在不斷嘗試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豬的器官可能更為適合。
1.解剖結構相似。
豬的器官和人類器官有很多相似點,最重要的就是大小比較合適。
2.免疫反應弱。
排斥反應非常重要,但是豬的免疫反應就沒有那么大,所以更可能為人類所接受。而且在轉基因之后排斥反應就更容易解決了。
3.危險少。
在這里的危險其實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傳染性疾病,另一方面是腫瘤,而基因改造豬的器官沒有那么容易發(fā)生傳染病和腫瘤。
4.豬很多。
其實相對于其他動物,豬的培養(yǎng)非常簡單,繁殖很容易,甚至可以大規(guī)模地飼養(yǎng)。而且很多人都容易接受,因為把豬作為寵物的情況是比較少的,大家并不會覺得生理性不適。
總之作為器官庫,轉基因豬是非常好的實驗對象,可以幫我們解決器官問題。
但是,貌似我們并不能達到全員移植,因為試驗才剛剛開始。而人類離異種器官移植還要走多遠的路呢?
和傳統(tǒng)的人類器官移植相比,用其他動物的器官作為供體,其實還是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的。
這條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
1.數(shù)量。
在以前我們一直覺得,同是靈長類動物,狒狒和猩猩的器官,人類可能更適合一點,但是一定要考慮到數(shù)量的問題。
畢竟很多猩猩和狒狒已經(jīng)是稀有物種了,所以他們的器官供給也是十分有限的。
所以科學家也在豬身上做努力,畢竟繁殖起來非常容易。
2.貴。
雖然更容易獲得了,但是成本也是個問題,就比如我們所用的基因轉移豬,一聽基因轉移幾個字,你就知道了,這個價格是昂貴的,更不用提移植手術的費用了。
3.倫理和法律。
這方面是最難逾越的,也是大家最糾結的,首先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情呢?人類有健康的權利,但是其他動物也有,如果把已知動物培養(yǎng)出來就是為了得到他的器官,這樣的事情你能接受嗎?
根據(jù)目前的報道,即使是在美國,每年也有10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平均下來每個人要等待3~5年,才能有機會挽救自己的生命。
而在我國需要器官移植的人就更多了,畢竟我們的人口基數(shù)那么大,需要的缺口也就更大。
希望相關的研究不斷深入,我們可以體驗更好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佳欣. 器官移植新希望 豬腎首次成功植入人體[N]. 科技日報,2021-10-22(004).
[2]劉淑美. 異種器官移植的倫理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3.
[3]李軍. 我國供體器官短缺的倫理困境及其對策[D].江西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