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德”只是對“色”制約——《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笨鬃诱f:完了,我從來沒有見像好色那樣好德的人?!帮嬍衬信?,人之大欲存焉?!睉?yīng)該承認飲食男女之事是人共同的欲望,“德”只是人性對此的規(guī)范和制約??鬃訉Υ艘呀?jīng)看得很透徹了。
462、不識用賢人就是不稱職——《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笨鬃诱f:臧文仲是一個竊居官位的人吧!他明知道柳下惠是個賢人,卻不舉薦他一起做官。不識用賢人就是不稱職,孔子認為的有道理。一是不知人而不稱職;二是妒忌人而不稱職。
463、嚴以責己,寬以待人——《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笨鬃诱f: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眹酪载熂海瑢捯源?,孔子講的太有體會了,真是服了!君子所為,小人是絕對做不到的?。?span lang="EN-US"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outline: none; font-size: 29px;">
464、不提問老師自然不知怎么教——《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笨鬃诱f:從來不說‘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對他也不知怎么辦才好。不說“怎么辦”的人,遇難題總會自己去思考,想出解決難題的辦法,所以不說“怎么辦”。不提問當老師的自然就不知怎么辦才好了,不知怎么教了。
465、不但好行小慧更有好行小利——《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說:整天聚在一塊,說的都達不到義的標準,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dǎo)?,F(xiàn)在不是比比皆是么?不論市井還是官場!不但“好行小慧”,更有“好行小利”。猶如孔子再現(xiàn)所指呀!
466、禮是義的表現(xiàn)形式——《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tài)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鬃釉谶@里說明了:禮是義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又是對言行的約束。
467、君子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笨鬃诱f: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古今中外正是如此,小人反之??鬃诱媸前讶说乃鶠榭赐噶?。真是感覺到與孔子通心——知音,高攀了。
468、君子為了死后之名活的好累——《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笨鬃诱f:君子擔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為人們所稱頌。如此,君子為了死后之名活的好累呀!無名又如何?!難道孔子就是為了“至圣先師”這個名么?!
469、萬事不求人乃君子也!——《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說: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別人。萬事不求人乃君子也!君子自強不息,從來就不依賴他人。
470、不附和不爭執(zhí)不排斥不結(jié)黨——《論語》譚 衛(wèi)靈公篇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笨鬃诱f: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zhí),合群而不結(jié)黨營私。莊重:不附和不爭執(zhí),合群:不排斥不結(jié)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