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文Blog發(fā)展最快,影響力最大的一年。相比較Blog在本世紀初被引進到國內的時候,就Blog數量上、質量上以及它在公眾中的認知度而言,2005年是中文網志空間(Blogosphere)發(fā)展中的Boom年。
從托管服務BSP的角度來說,從年初Blogchina收購Blogdrive開始,就意味著今年中文Blog托管服務方面的競爭將異常激烈。三大專業(yè)BSP(指以Blog托管為主要項目的網站),Bokee,Blogcn,Blogbus,都得到了風險投資的融資,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資本運作對于逐漸明朗起來的商業(yè)模式和不斷激增的市場的信心。今年7月份博客中國Blogchina改名為博客網Bokee,5月份的時候Blogbus更是在國內首先引入Tag概念,可以說專業(yè)BSP在技術和Blog文化圈的形成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非專業(yè)BSP的加入,包括IM(QQ和MSN)以及門戶(新浪、搜狐),前者依靠著巨大用戶數量作為基礎的客戶端綁定,后者憑借線性傳播時代的聲望,更是使得市場份額的爭奪呈白熱化狀。
從Blog的數量來說,Blogherald的消息是600萬。前兩天百度的數據盡管也被許多人質疑,但是綜合各個方面來看,整體中文Blog數量的巨大飛躍是毋庸置疑的?;蛘哂?a target="_blank">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篇文章來說,是“井噴”。而就Blogger發(fā)布的帖子數量來說,Keso曾經利用搜索引擎做過一個測試,其中中文Blog帖子的數量也是相當驚人的。
除了Blog數量上的累計以外,另外一個特點是一批Blogger中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的涌現(xiàn)。這些人通常受過良好的教育,關注一定領域內最新發(fā)展。相比較早期中文Blog集中在教育,傳媒和技術等領域,他們從事的行業(yè)多種多樣,更重要的是,他們通過Blog得到的影響力往往比現(xiàn)實生活中還要大,例如安替,Keso,木木等人。雖然早期的如木子美等依靠吸引人眼球的內容而成名的Blog依然存在,例如芙蓉姐姐等,但是隨著公眾對于Blog認知度不斷提高,而Blog逐漸由一種媒體奇觀的新鮮玩意轉變?yōu)槿粘=涣骱捅磉_的普通工具,中文Blog在寫作內容上漸漸趨于成熟、冷靜和多樣化起來。
從傳統(tǒng)主流媒體對于Blog的關注中,我們也可以看見Blog在公眾中的認知度不斷得到提高?!督洕^察報》今年至少做了三次關于Blog的報道,《三聯(lián)生活周刊》等紙質媒體也做起了Blog相關專題。這種關注在11月份于上海召開的中文網志年會的時候發(fā)展到了頂峰。同樣新浪博客打起了名人牌,雖然頗有爭議,但是卻也吸引了不少眼球。在媒體的高密度介紹和BSP的發(fā)展下,Blog逐漸的發(fā)展成為一種主流的網絡應用。
由于諸多方面的原因,中文Blog在公民媒體(Citizen Journalism)的發(fā)展上比較慢,也沒有形成具有草根特色的新聞報道,將Blog視為一種媒體的人仍在少數,這和Blog的發(fā)源地美國呈現(xiàn)了不一樣特點。但是我們也應該欣喜的看到,Blog作為公共意見的表達工具的功能并沒有消失,特別在今年夏天中“超級女聲”電視娛樂節(jié)目中,Blog成為了表達對節(jié)目的意見和個人對于選手的喜好的重要工具。
當然無法回避的問題是,隨著Blog的發(fā)展,對其的言論監(jiān)管也不斷的加強。從國外,Blogsome, Typepad,Blog-City相繼被封,而Blogspot在短時間局部解封后再次被擋在防火墻之外;國內方面,3月份實行的非經營性網站實名制備案和9月份頒布的《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等一系列措施頒布。無論對這些措施的反應如何,言論監(jiān)管將是未來中文Blog發(fā)展所必須正面的重要問題之一。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必然有所遺漏和不公,歡迎指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