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1924年1月1日—)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副主席。以上摘自百度百科的詞條第一條解釋。如果是用我的理解來說,芒格就是一個真正有大智慧的可愛的老頭。
芒格的偶像是本杰明·富來克林,富來克林以窮理查為筆名,曾在1733到1758年之間出版了他的<年鑒>也就是<窮理查年鑒>。同樣的現在出版界也有一本關于查理·芒格的匯編,收集了有關他的學習方法、決策過程、投資策略,以及演講和名言等諸多材料。名為<窮查理寶典>。就我個人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很棒!這是一本我將來肯定會推薦給我家小胖子必須閱讀的書籍之一,這里也推薦給大家。
總的來說,市面上關于巴菲特,大家都知道的很多,世界首富,伯克希爾的輝煌戰(zhàn)績,但是關于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芒格,可能大家所知尚少。他的智慧、價值和貢獻被世人嚴重低估。
查理本人很喜歡偉大代數學家“雅各比”提倡的逆向思維來考慮問題,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他得到正確判斷的方法,通常是先收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然后仔細考慮該怎樣避免得到這些下場。“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里,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其次查理很喜歡跨界,因為芒格喜歡收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從反面入手,蠢人和蠢事在哪里,芒格就跟到哪里,仔細觀摩。不知不覺就跨越了行業(yè)壁壘,學科鴻溝。
芒格有很多“名言”,這里摘幾條個人比較喜歡的。
如何致富
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的、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后--如果你足夠長壽……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東西。
*插句題外話,這句話我個人是用復利來理解的,關于人生的復利,也關于個人的終生學習和成長?!皭垡蛩固拐f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威力堪比原子彈?!?/p>
如何找到好的配偶
找到好配偶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呢?惟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須值得擁有好配偶,因為從定義上來說,好配偶可絕對不是傻瓜。
言歸正傳,人類誤判心理學是查理根據本人的三次演講內容合并而成,2005年又進行了修訂,增加了大量新材料。
查理自稱只在早年間瀏覽過三本心理學教材,對于后來學院派心理學取得什么進展一無所知。也笑言覺得自己這篇文章一出,會讓外人覺得他是一個目中無人的老頭,“大言不慚”地討論一門他從來沒有上過課的學科。
螞蟻和人類相同,都是由活體結構加上神經細胞中的行為程序構成。就螞蟻而言,行為程序只有少數幾種,幾乎完全來自遺傳,這種簡單的行為系統有很大局限,功能也有限。例如當螞蟻聞到巢穴里有死螞蟻尸體散發(fā)的激素時,其他螞蟻會合作把尸體運出巢穴。哈佛大學威爾遜教授曾做過一個實驗,把死螞蟻分泌的激素涂在一只活螞蟻身上。然后他被其他螞蟻硬生生拖出了巢穴,哪怕這種過程中他不斷踢腿和掙扎。別笑,其實我們人類有時候也如此。我們人類大腦也有存在很多過度簡化的思維程序,必定也會出現各種問題。而這篇人類誤判心理學,說的也是這些總體上很有用但是也經常誤導我們的心理傾向。當然實際上文章內容深度足夠,講了傾向同時也是深入探討反面。這里因為篇幅有限,就簡單介紹這些一些這些“人類的思維定式”所謂定式就是開關,一撥這些東西你就會有反應。
1. 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富來克林曾說過“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边@句睿智的箴言引導人們在生活中掌握一個重要而簡單的道理:只要激勵用得上,就不要用其他的東西。永遠不要低估激勵的作用,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
2. 喜歡/熱愛傾向
人類渴望愛與被愛,因此對所愛者的缺點熟視無睹,聽從其意志,偏愛其所愛,甚至不惜扭曲事實。愛既能把人推向巔峰,也能把人打到谷底。
3. 討厭/憎恨傾向
愛和恨互為鏡像,人們?yōu)榇藷o視所仇恨者的優(yōu)點,討厭一切關于對方的事,甚至不惜扭曲事實。
4. 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大腦天生就有一種盡快做出決定,以此消除懷疑的傾向。人們不愿意陷入懷疑和不確定狀態(tài)之中,總是想立即做出決定。這是演化而來,不立即行動的那些獵物早就在進化中貝獵食者吃干抹凈了。它與困惑和壓力有關,擴或和壓力越大,我們越想盡快擺脫懷疑。
5. 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為了節(jié)省運算空間,人類電腦會不愿意作出改變。人們討厭前后不一,總想前后協調起來。這使得習慣至關重要,它是讓人生保持一致性的快捷方式,后果是好習慣事半功倍,壞習慣糾正起來事倍功半。三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
如果這與上一條避免懷疑合起來,可能會出現可怕的后果:過快下判斷做決定,然后永不改變。
避免不一致十分強大,乃至一個人只要假裝擁有某種身份、習慣或者結論,他自己通常就會信以為真。
6. 好奇心傾向
人類的好奇心遠勝任何動物。好奇心能幫助人們防止或減少其他心理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
7. 康德式公平傾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艷羨/妒忌傾向
妒忌肯定來自于進化。兄弟姐妹之間的妒忌更甚于陌生人之間。摩西十誡第十條第十條:“不可貪戀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驢,并他一切所有的?!?/p>
巴菲特也不止一次指出,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
9. 回饋傾向
投桃報李,以牙還牙。沒有它,人類不可能進化出合作。但是它也能被利用來誤導他人,操縱他人。給你小恩小惠,你油然而生感激,于是掉進陷阱。特別當你是采購員,花的錢來自別人,那么你就不太會因為要額外付錢而抵觸銷售員的小恩小惠,因為多付出的成本是別人的。這時銷售員通常能讓優(yōu)勢最大化。多少人栽在這里。當然也有美好的一面,例如情感關系,情感關系中的雙方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取悅對方,而非如何被取悅。
10. 受簡單聯想影響傾向
哪怕兩樣東西只是浮淺地聯系在一起,也會對人的判斷產生聯代影響。這就是廣告里總是俊男美女的原因。也是可口可樂廣告畫面中的生活總是比現實生活更加快樂得原因。
11. 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如果現實太痛苦,人們會拒絕承認它。甚至最極端的后果經常跟愛情、死亡和化學物質(酒精毒品等)的依賴有關。
12. 自視過高的傾向
人們總是過度重視自己。總是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更好,一旦擁有某件物品后,對該物品的評價也會比尚未擁有時要高得多。人們也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好處是安全,壞處是形成同類的小圈子,鎖死在互相欣賞但逐漸衰敗的螺旋里。偉大人物則相反,他們經常清掃房間,斷舍離。
13. 過度樂觀傾向
這跟上一條“過度重視自己”密切相關。過度自信的人,還往往會高估自己對其他人的判斷力。
解決愚蠢的樂觀主義的正確方法是通過學習,習慣性的應用概率論。少想自己這個人,多想想概率這件事。先別想自己能不能做成一件事,先想想這件事以前的成功率是多少?
14.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快樂得分量,并不正好等于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分量。除此之外,如果你即將得到某樣你非??释臇|西,但在最后一刻飛走了,那你的反應就會想這件東西你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這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在溫順善良的狗,一旦你在給它喂食時,突然把食物從它嘴里奪走,那結果也一定是它會自動咬你,它忍不住。不是狗狗愚蠢,而是天生就有這種傾向,而人也一樣。
這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輸錢之后,急于扳平,輸得越多,不服輸心理越重;特別是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更加會激發(fā)這種傾向。例如老虎機的設計者惡毒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制造了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 的結果。
15. 社會認同傾向
人們喜歡尋找認同。
judith在<教養(yǎng)的迷思>一書中年輕人最尊重的是他們的同齡人,而不是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的成年人,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是由年輕人的基因決定的。所以對父母來說,與其教訓子女,海不如控制他們交往朋友的質量,這是更明智的做法。
同樣的成人也是如此,在認同感的驅使下會做出不可設想的事情,比如在集體中,普通人能對他人施以不可想象的暴力。人們在面臨困惑和壓力時最想尋求認同感,所以傳銷組織的第一步便是將人隔離。廣告商愿意在電影電視中支付大量的錢,就是為了某個一閃而過鏡頭里出現的物品,同樣是因為社會認同發(fā)揮的作用。
16. 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人不擅長對孤立事件作出判斷,需要用參照來比較判斷。例如房產經紀帶你看了三套糟糕而且貴的離譜的房子之后再去看一套一般糟糕,價格也一般貴的房子時,很容易達成交易。
溫水煮青蛙,這個說法先拋開真假不管。但是許多企業(yè)就像青蛙一樣死去了。在前后對比度細微的變化誤導下,人們經常無法認識到通往終點的趨勢。人也是如此,當一個逐步逐步走向滅亡時,如果每一步都很小,大腦往往會任由這個人走向萬劫不復的境地。
小小紕漏,能沉大船。
17. 壓力影響傾向
壓力有二重性。輕度壓力能輕微改善人們表現,而沉重的表現則會引發(fā)徹底失調。套用巴甫洛夫對狗的研究:第一,巨大壓力會使人崩潰;第二,壓力若足夠大,所有人都會崩潰;第三,最堅強的人一旦崩潰,恢復也最難;第四,恢復的惟一途徑是重新施加巨大壓力。
18. 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人類大腦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滿足于容易得到的東西。大腦無法使用它就住或者認識不到的東西,因為它會受一種或者集中心理傾向的影響,所以電腦會高估容易得到東西的重要性。
應付這種傾向只要記住:別只是因為一樣事實或觀念容易得到,就覺得它更為重要。
19. 不用就忘傾向
所有技能都會因為不用而退化,只有練習才能精進。不過有些技能很不常用,要練到精處,只能隨時練習,但看起來又沒用,因為用到的機會很少。這些技能就是“屠龍技”:可能你一生都遇不到一條龍,但不練的話萬一遇到怎么辦?如果你能熟練掌握一種技能,而不是草草學會應付考試,那這種估計能也將會較難丟失。
20. 化學物質影響傾向
毒品有害,人盡皆知。
21. 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帶著快樂不斷思考和學習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延緩不可避免的衰退過程。最新科學發(fā)現,一般而言39歲就是人類衰老的開始年齡,學習吧。
22. 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領導比普通人更容易顯得英明神武,盡管他們除了位子之外就是普通人。崇拜權力不是哪個民族的特性,這件事全人類共通。正因如此,把誰放在有權力的位置上這件事,要特別小心。
23. 廢話傾向
人人都愛閑扯淡,這沒什么辦法,但你得盡量做到別讓閑扯淡的人打擾做正事的人。
24. 重視理由傾向
萬事有理由。讓別人做事一定要告訴他為什么,因為人人都想知道,人們重視理由到什么地步?只要說了“因為”兩個字,不管后面說什么,別人都會多讓你一點。
25. l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后果的傾向
組合效用更強哦。
最后總結:這25個人類心理傾向帶來的好處可能比壞處多。不然也不會存在于人類容量有限的大腦中,而且還對人類處境產生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既不是所有時候都好,也不是所有時候都壞。它們就是思維的快捷方式。
在社會心理學里面,人們對這個系統了解得越多,它的真實性就越低,而這恰恰使得這個系統在防止糟糕后果、推動良好結果方面具有很大的價值。
希望大家在知道這些人類心理傾向之后,能隨時對比自己的決策。知道就是得到,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對于自己的監(jiān)控系統。還有就是要會算概率,讓自己的決策更加穩(wěn)妥。
作者:李建澤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fā)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鹜顿Y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yè)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貨幣基金投資不等同于銀行存款,不保證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