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家祖籍江南,從她父親這一代到我們這代,三代人都有人經(jīng)商做買賣,雖然生意不大,但大都收入可觀,生活富裕。經(jīng)過這些年對這個家族的近距離觀察和零碎聽得了一些故事,漸漸了解到一些做小買賣的生意經(jīng)。
傳奇的外公
外公現(xiàn)年91歲高齡,精神矍鑠,能吃愛玩。前陣子曾一個人坐大巴車來通探望我們。晚上還親自下廚給我們做紅燒鵝。我嘗了一下,果然與平時常吃的口味不同,又嫩又鮮又甜,多吃幾塊也一點不覺得膩。席間,外公吃的高興,便開始傳授他的吃貨經(jīng)驗。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吃豬肉只吃豬蹄的腳圈部分,肥瘦得宜,其他部分一概不吃。我心想這老爺子對吃這么在行,必是跟他年輕時紈绔子弟的經(jīng)歷大有關系。
外公出生于鎮(zhèn)上的大戶人家,年輕時風流倜儻,見過世面,講究排場,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后來時局動蕩,家族的基業(yè)被時代的洪流沖刷殆盡。昔日的富家子弟落魄得一窮二白。為了養(yǎng)活子女,外公做起了第一個小買賣--熟食店。得益于外公骨子里對吃食的講究,熟食店的各色鹵肉口味不凡,在當?shù)貥淞⒘艘恍┛诒?,生意越做越好。憑著這家熟食店,外公養(yǎng)大了4個子女,還置辦了一些房產(chǎn)。經(jīng)營熟食店是個起早貪黑的辛苦活,外公年紀大了之后便把店交給了小女兒,自己退休養(yǎng)老。但是沒過多久,他又開始搗騰布匹生意,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布店。因為熟食店積攢下的口碑,布店的生意也是一樣的紅火。
外公說,做生意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最重要的是講誠實守信譽。
嘉茂電器
嘉茂電器原本是鎮(zhèn)上的一家小小的電器維修鋪。外公的大女兒嫁給了維修鋪的小伙子。維修鋪前店后家,生意就是生活。經(jīng)過十多年的積累,維修鋪已經(jīng)變成鎮(zhèn)上最大的一家家電專賣店。一家人全年無休,一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店里。大阿姨比婆婆只小1歲,但是經(jīng)年做生意的勞苦讓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了很多。
每逢過年我們回去探親,家里卻冷冷清清,只有外公外婆兩個人。大阿姨一家在店里忙,小阿姨一家也在店里忙。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在店里幫忙。等到晚上店鋪打烊了,全家人才能圍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嘉茂電器如今已經(jīng)交到了表弟手里。表弟上學時成績不好,讀完技校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得回自家店里幫忙。表弟繼承了家族的生意頭腦,把店鋪經(jīng)營得越來越好,店鋪門面從兩間擴大到了四件,倉庫從一層擴建到了三層。
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讓表弟敏銳嗅到了即將到來的危機。首先,電商平臺的價格迫使實體店也將價格一讓再讓,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第二,廠家不斷的對代理商施加壓力,沖量返點的激勵政策讓他們不得不把大量的資金壓在存貨上。辛苦一年賺的錢在手里還沒捂熱又要拿去提更多的貨,龐大的庫存大大增加了他們的銷售壓力。第三,實體店只面對小鎮(zhèn)這一個有限的市場,人脈口碑的效應不足以消化逐年增加的銷售壓力。于是表弟把店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去城里謀求其他的發(fā)展。
經(jīng)過2年的考察和思索,表弟找到了一條新的發(fā)展途徑--智能家居,為客戶提供空調(diào)、地暖、新風、凈水一體化的設計安裝服務。這個項目的優(yōu)勢,一是可以繼續(xù)利用嘉茂電器積累的行業(yè)資源,是以往銷售模式的整合和拓展;二是只需要提供設計安裝服務,電器直接從廠家提貨,不需要壓貨,成交即可收取定金,回款速度快,現(xiàn)金流充裕。表弟租了一個三層樓的商鋪,兩層都是智能家居展示廳,裝修豪華逼格很高。雇了銷售員、設計師、施工隊、辦公內(nèi)勤等不下50余人。表弟迅速從一家夫妻老婆店的小老板變身成帶團隊做項目的小企業(yè)家了。
以前跟表弟接觸不多,這次跟他聊天發(fā)現(xiàn)他說的話特別有老板范兒。說到管理團隊,他說現(xiàn)在的90后的確不好管,他們不差錢不在乎錢,他們的想法跟你不一樣。那怎么辦?“不能統(tǒng)一思想,就統(tǒng)一目標!”告訴他們每月明確的工作目標,制定績效計劃,同時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不能自以為是老板就高高在上,要跟他們打成一片。說到創(chuàng)業(yè)艱難,他說,創(chuàng)業(yè)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是一定不能失去信念?。∫欢ㄒ袌猿肿鱿氯?,直到做成的信心和信念。我的銀行貸款額說出來會嚇到你們,但是我覺得有銀行追我要債,是我努力向前跑的動力!想到要還這么多的貸款,想到這么多人跟我們討生活,我就是再累也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要務就是活下去。
代購的差距
前些年表妹關掉了小服裝店專心做代購,去年見她了時開著輛寶馬X6,今年新買了一套兩百多平的大平層!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是置辦這些家當?shù)腻X都是他們夫妻兩人做代購賺來的。在我的觀念里,做代購只能是小打小鬧賺點零花錢,沒想到居然還能以此為生,還生存的那么好,三觀碎了一地。
出于好奇,我們讓表妹幫忙買了幾次東西。
第一次是看到她在曬免稅店的童鞋,順口問了一些有沒有兒子的碼。她幾乎是秒回說在吃飯,吃完飯就去看。大概也就是一頓飯的功夫,她信息來了,款式、大小、價格說得清清楚楚,我們本來也就是隨口問問,看完這些信息立馬下單了。兩天后,貨就收到了。
第二次是幫同事買東西,買完之后忘了發(fā)收貨地址給她了。第二天,我發(fā)地址給她的時候,她告訴我東西已經(jīng)寄出來了,之前給我寄過一次東西,地址都保存了下來。我內(nèi)心升騰起大大的“服氣”二字。
就這兩件小事,讓我感受到了被人“用心服務”是什么感覺。
我身邊也有其他親戚朋友做代購的,但是從他們那里買東西的體驗與表妹相比真是相差太遠。信息半天甚至一天都不回,好不容易回復了也是從不把話說完整,要我不停的追問。下完單不及時發(fā)貨,不是今天太忙就是明天忘了。這做代購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捏?
當然,代購要做得好肯定不僅僅是服務好這么簡單,里面還有很深的道道。但是從客戶體驗的角度,已經(jīng)很清楚孰優(yōu)孰劣了。
三代人做小生意的故事在此告一段落。時代在發(fā)展,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未來將走向何方,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知道吧。@今日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