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年首投ALL IN 騰訊:
《張 磊】當時覺得挑戰(zhàn)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身邊的人沒人用QQ, 2005年的時候大家都用MSN。當時騰訊用戶是“三低”——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只有三低用戶用QQ。后來跑地方調研,我當時印象特別深的是去義烏的小商品城。去攤位里面調研別的事順便也去看看別人怎么交流,發(fā)現(xiàn)每一個攤主遞給你的名片上都有手機號、QQ號,后來正好碰到地方的招商辦,發(fā)現(xiàn)義烏的招商辦上也有自己的QQ號。這個QQ的用戶深度遠超于我們想象,就是它對中國的覆蓋。
調研的結果讓張磊打消了最后的顧慮,但即便如此,張磊首次投資就全給了騰訊,還是讓人覺得有些激進,畢竟賭神都不敢第一把就all in。
【張 磊】你說有沒有賭的成分,有可能是有的。但我不認為是賭,這個實際上就是你做了調研以后,你有一種信念。這個信念就是我一直相信的一點。任何一個商業(yè),不要去問賺多少錢,不要看今天的收入和利潤,這都沒有意義。首先看他給這個社會、給他針對的消費者和客戶創(chuàng)造了多少價值。我們就是要找為社會瘋狂創(chuàng)造長期價值的企業(yè)家。他的收入早晚會跟上,他利潤早晚會跟上的,社會早晚會獎勵那些不斷地瘋狂創(chuàng)造長期價值的企業(yè)家。
【張 磊】這是我們的信念,我們就信這個,一定會出現(xiàn)。當然出現(xiàn)了這么大沒想到。
全資投資騰訊不是賭博,而是張磊一直堅持的長期價值投資信念:“社會早晚會獎勵不斷瘋狂創(chuàng)造長期價值的企業(yè)家?!?/p>
(2)2010年投資京東
2010年的張磊投資了京東近3億美元,據說劉強東當時的融資需求只有7500萬美元。但是張磊告訴劉強東:“這個生意要不讓我投3億美元,要不我一分錢都不投,因為這個生意本身就是需要燒錢的生意,不燒足夠的錢在物流和供應鏈系統(tǒng)上是看不出來核心競爭力的”。
這是當時國內的早期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投資中單筆投資量最大的案子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錢多人傻”。
時至今日,回頭去看,高瓴的這輪大手筆投資確實使京東在極短時間內迅速確立了在 B2C 電子商務領域不可撼動的領先優(yōu)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懾了新的資本投向該領域的競爭公司,強化了京東的絕對領袖地位。
(3)2014撮合騰訊戰(zhàn)略投資京東
為騰訊股份的長期持有者和京東的大股東及首批投資者,張磊一直為兩家公司的戰(zhàn)略合作出謀劃策。他說:“這兩者的合作意義非凡,騰訊擁有平臺,京東的網絡銷售非常出色,而且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物流倉儲渠道,京東則能一下子獲得騰訊的龐大用戶群?!?/p>
但是在張磊提出京東收購騰訊系電商時,京東和騰訊的團隊都非常反對,其中騰訊一方最為激烈,張磊開玩笑的說:騰訊有人恨不得拿刀找我,我把他們很多人的工作攪黃了。
自2011年,張磊就找劉強東和馬化騰見面聊,2012年又把他們拉到一起聊。那兩年,兩邊公司心態(tài)不一樣,騰訊在電商上沒有認輸,也沒有進化到用投資合眾連橫的境界。而京東又在上升期,也沒有在一起的想法。所以,只好在戰(zhàn)場見。
但張磊始終沒有放棄這個想法。張磊告訴馬化騰,你最大的問題不是不能賺錢,而是應該減少不該花的時間和精力。馬化騰被打動了。
2013年12月31日,京東和騰訊投資團隊吃飯。2014年1月下旬,劉強東和騰訊總裁劉熾平見面并啟動合并案。應兩方要求,張磊在酒桌上做了講話:
第一,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搞大了就要搞成永恒的;
第三,永恒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
第四,早死早超生,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自我毀滅再超生。
在最終的談判時期,張磊說:今天談不成,誰也不能走。幾個人最終花了4個小時確定了35個問題,包括競爭和非競爭的定義、支付該如何安排、微信和QQ如何對京東支持、股份占比等。
最終在2014年,騰訊斥資2.15億美元收購京東15%股份。
在主推京東的同時,張磊還讓大型線下購物超市大潤發(fā)與京東之間相互借鑒,互相學習,進行跨界管理經驗交流。對,高瓴資本也投資了大潤發(fā)。
張磊也不忘撮合印尼與騰訊微信,讓微信與印尼最大的媒體、電視集團Global Mediacom公司成立合資公司。
而現(xiàn)在,在印尼微信早已超過Facebook與Twitter,成為了當地最受歡迎的移動社交網絡平臺。
當張磊投資藍月亮時,他便讓藍月亮與京東合作,推出“京東特別版藍月亮”讓兩個企業(yè)都實現(xiàn)了雙贏。
張磊不單單是親手種下了一棵棵桃樹李樹,在之后更是投入心力,為其澆水施肥。待到花開爛漫時,自然是芬芳遍野,落自成蹊。
(4)產業(yè)整合之路--寵物診療-中國的瑪氏
“高瓴的打法,在發(fā)展僅20余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實屬罕見。無論是搏概率、沖擊高回報的早期投資(或稱風險投資),還是追求確定性的中晚期PE,“少數股權投資”仍是絕大多數資本的盈利模式。而相較于此,高瓴由寵物行業(yè)始開啟的產業(yè)整合之路,面對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難度系數:巨量的資金、投資人對產業(yè)稔熟于懷的控盤能力,以及人和錢兩方面更為長久的耐心。從短期投資回報率來看, 這絕對不是倍數最高、回報最快的投資行動。換句話說,做一件千鈞之事的背后欲望,已很難僅僅用賺錢來解釋?!案哧惨氖菍ι鷳B(tài)內公司巨大的、乃至絕對意義上的話語權”。 一位PE基金合伙人對表示。以寵物投資為界,曾經因為在二級市場下注騰訊、在一級市場豪賭京東而名聲大噪的高瓴資本,開啟了一條全新的發(fā)展支路”
”時間撥回7年前。高瓴的寵物布局源于一場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研討會。一位與會者向回憶:“那次會的主題本來是中國社會的老齡化,大家的邏輯都是很自然地想到養(yǎng)老院。但張磊是逆向思維,他當場提出,老年生活更需要陪伴,這個群體的擴大會加速寵物行業(yè)的發(fā)展?!币灾劣谶@次會議最終拍板:投寵物。
至于怎么投,起初高瓴也并無頭緒。上述投資人表示,寵物行業(yè)太過草莽,當時甚至沒有研究素材,張磊從中后臺團隊抽調了一位ED(執(zhí)行董事),令其“之后兩年專門來做全行業(yè)的掃描研究”。直到2014年底,高瓴才基本確認了以“整合者”的身份打入寵物行業(yè)的全鏈條,尤其是圍繞寵物醫(yī)院來布局——只要可能,一律控股。
控股,自然意味著更大的控制力和話語權。一家高瓴系寵物醫(yī)院的創(chuàng)業(yè)者告訴,全國“高瓴系寵物醫(yī)院”,都有統(tǒng)一的裝修標準;每家醫(yī)院除了技術院長之外,總部還會配備一名運營經理,負責信息的上傳下效。
雖然高瓴的強力入局令一些傳統(tǒng)寵物從業(yè)者頗有怨言(比如一些畢業(yè)兩年的獸醫(yī)助理薪水就被“從三四千抬到了1萬元”),但對高瓴來說,“資本的套路”起碼看起來行之有效。一位曾就職于高瓴旗下寵物平臺的員工表示,高瓴自己孵化的寵物醫(yī)院品牌“寵頤生”,通過新開店面和快速收購,僅用1年時間,“就從0做到了300家”。有時為了和競爭對手搶奪并購標的,“(高瓴)可以開出3到4倍的PS(市銷率),是市場平均水位的兩倍以上”。
但在兩三年狂奔式的拓店之后,2018年夏天后,高瓴放緩了它在寵物領域的所有動作。隨之而來的是一則合并消息:高瓴旗下的寵物醫(yī)院與它多年的競爭對手瑞鵬寵物醫(yī)院整合,一個總量超過1300家醫(yī)院的聯(lián)合體誕生。根據掌握的信息,整合完成后,“高瓴可能還會再注資十幾億人民幣,成為新瑞鵬(新公司的名字)的控股方”。
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場合并某種程度上已經意味著高瓴在寵物領域大舉進攻后的“戰(zhàn)略調整”,畢竟合并后的運營權是由對方掌握。但一位也做寵物投資的基金合伙人向表示,高瓴在寵物行業(yè)的試水更大的作用是“練兵”。“僅用3、4年就為高瓴在寵物(市場的)得失作論斷,有點為時過早。這個行業(yè)目前的體量也才不過千億,對于高瓴來說,是它操練產業(yè)運營能力的好切口?!?/p>
“其在國內布局,主要使用瓴域(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4.5億美金,其中策行是瓴域子公司,專注于寵物醫(yī)療行業(yè)的投資平臺。旗下投資包括寵頤生、高嶼、天津域匯、青島愛諾(占股60%)、上海安安寵物(珠海高瓴天成34.48% 瓴域31.39%),云寵(高瓴天成44.8% 瓴域30.7% 惠寵2%)、南京艾貝爾(2017年7月高瓴直接投資,18年7月瓴域繼續(xù)增持)、上海頑皮家族有限公司(2017年4月高瓴直接投資,2018年5月瓴域增持)、寵福鑫(2018年4月16日對外公。目前,通過對各家官網、微信公開數據進行統(tǒng)計,目前,寵頤生共171家寵物醫(yī)院、安安197家、青島愛諾22家、云寵芭比堂82家、艾貝爾72家、寵福鑫20家、頑皮3家。這樣算下來大致總共近600家,但實際上,考慮到未更新及尚未最終完成流程的標的,高瓴體系的醫(yī)院數量應該在800家左右。從各家醫(yī)院地域和特點來看,寵頤生發(fā)力最晚,但發(fā)展速度最快;安安寵醫(yī)發(fā)展較早,在上海有更深入的布局,目前主要覆蓋江浙滬;愛諾主要集中在山東;芭比堂主打北京和廣深,對外以??菩麄鳛橹鳎焕吓七B鎖艾貝爾也從南京總部深耕長三角,得到高瓴資金支持后,擴張勢頭迅猛;另外,今年高瓴收購的寵福鑫主要醫(yī)院也在北京;頑皮則在上海屬于知名老店。
此前瑞鵬集團曾在新三板上市、不過在 2018 年 8 月已經摘牌,并在去年 12 月獲得中寵股份的戰(zhàn)略投資??梢灶A測的是,高瓴旗下資產和瑞鵬集團如果能順利整合完畢,打包上市是非常可行的選擇,作為寵物醫(yī)療的稀缺股,在國內、國外資本市場都值得期待。從股權比例看,高瓴資本很可能在這個新主體控股,手握寵物醫(yī)療產業(yè)鏈的關鍵位置,后續(xù)能持續(xù)拓展、整合更多寵物服務。在寵物產業(yè)鏈,中國公司相比海外巨頭如 Mars 瑪氏還有相當大的差距。Mars Petcare 年營收超過 50 億美元,而且也在寵物醫(yī)療大肆布局,除開自己旗下的 Banfield 寵物醫(yī)院、BluePearl 獸醫(yī)診所外,還在 2017 年以 9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寵物連鎖醫(yī)院 VCA(有可能這筆大收購觸動了高瓴資本去布局寵物醫(yī)院),這樣整體擁有超過 3 萬家的寵物醫(yī)院。
假如以 Mars 作為對標公司的話,高瓴資本在寵物產業(yè)鏈的布局才剛開始,過去 3 年、在寵物醫(yī)療有了不錯的布局;未來更長時間,在寵物食品、服務等領域,在海外寵物產業(yè)鏈領域,還可以有更多想象力。
。。。。。。
(5)點評:
大衛(wèi).史文森,張磊等實在是引導層面的投資人,這種積極投資管理實屬罕見。
其實先實業(yè)進行資本沉淀,你就不得不面臨資本化運營;當你資本投資到一定規(guī)模,你就不得不投資與經營合二為一。巴菲特后半段很多時候就是戰(zhàn)略參與了經營,但是沒有張磊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