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這個月工資47元的工人,讓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中國




 愛  



她對天地萬物無私的愛豐富了我,并且使我擁有了面對艱難歲月所需的勇氣和力量。


 ——高爾基 


 01


2009年,一位80多歲的老人站在門口,望著中山二路來來往往的車輛,別人問他在做什么,他反復著一句話:“等我女兒?!?/span>


他口中的女兒是誰?


是麥瓊方。


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3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因為不想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所以一個人留在了百色。


4年前,麥瓊方有一次到市場買菜,攤販知道她家離老人家住得不遠,就讓她幫忙帶菜給他。


老人當時很窘迫,煮飯、洗衣都是自己干,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那一次送菜后,麥瓊方就開始幫老人買菜,后來又幫他洗衣、做飯,把他當成自己的父親照顧了6年。


老人還能行走那幾年,經常走到麥瓊方的小區(qū)門口,等她下班回來。


老人去世后,在遺囑里指明把幾十萬元存款和一套房子留給麥瓊方,老人的3個孩子都支持,可多次相勸,但麥瓊方堅決不肯接受。


麥瓊方幫助別人,從來是不求回報。


麥瓊方助人為樂始于1979年,那一年,她19歲。



她是百色市人民醫(yī)院洗衣房的一名勤雜工。當時,一名瑤族婦女到醫(yī)院看病,沒人照顧,麥瓊方知道后,就每天給她送飯,直至病好出院。

 

后來,麥瓊方到平洋屯探望她,當看到山里困難村民缺衣少糧的情形,她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滿腦袋就想著,下次我來的時候,應該帶什么給他們?


從此以后,她就經常收集一些舊衣物,購買一些食物,利用一切機會幫助山里鄉(xiāng)親。


山里不通車,下車后還要步行三四個小時,她用一根扁擔將米、油、衣服等物資挑進深山村寨資助27位孤寡老人和兒童。


老人們留她吃飯,她都婉言謝絕,因為她看見,他們常常從田邊摘野菜回來煮飯,怎么忍心吃他們的飯呢。



幾十年下來挑壞了18根扁擔,送進山的舊衣物有幾十噸。


1985年,麥瓊方在下鄉(xiāng)送捐助衣物的途中,意外失去平衡摔下懸崖,直到深夜才蘇醒過來,醒來后忍著巨痛四處搜尋兩袋捐助的衣物。


她沒有趕快返回市區(qū)醫(yī)院治療,而是簡單包扎后,繼續(xù)前行把捐助衣物送到了山里。


在她的帶動下,婚后丈夫也成了扁擔隊員,兒子4歲時成了小扁擔隊員,麥瓊方給他找了一根小扁擔,讓他挑幾件衣服一起進山。


長年累月,她就這樣走了過來,從青春少女一直走到中年。



 02

麥瓊方的家里,進門左手邊擺著地鋪,靠右邊墻擺著沙發(fā)。


麥瓊方說,地鋪可以睡兩個孩子,沙發(fā)睡兩個孩子,房間里睡10個孩子。


她家什么也不多,就是人多、被子多、碗筷多。


1982年的一天,麥瓊方到田林縣平洋屯看望老鄉(xiāng)們,遇見一個男孩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與媽媽相擁而泣。原來,男孩家里沒錢供他上大學。麥瓊方抹了一把眼淚,決定要資助這個孩子。


從資助這個男孩起,麥瓊方一發(fā)不可收拾。



麥瓊方當時只是百色市人民醫(yī)院的一名勤雜工,每月工資47元。母親鼓勵她說:“你先資助那個孩子上學,你沒有錢了我再給你?!?/span>


為了資助貧困生,麥瓊方打了三份工。白天,她在醫(yī)院做勤雜工作,下了班就去幫夜市攤串燒烤串、洗碗,深夜又去守大門。


她看到孤兒家里半邊墻壁都是坍塌的,無人照顧,那么小的孩子自己在家里煮白水飯吃,心想:以前我也是這么苦的,不能再苦了這些孩子。


她當即把孩子接回了家,送到希望小學讀書。


又把打工供孩子讀書的姐姐覃斯?jié)崗膹V東叫回來,讓她先在醫(yī)院食堂做了半年工,然后托人送到百色三中讀書。2011年,覃斯?jié)嵄晃靼步煌ù髮W錄取。


孤兒冰冰是10歲時被接進家門,她在練習跳水時,一只手臂骨折,在麥瓊方的鼓勵下,她靠單手讀書寫字并考上大學,還參加殘奧會游泳比賽拿到了金牌。



在她家住過1年以上的就有20幾人,她家大門鑰匙有20余把,因為每個在她家住過的孩子都有一把鑰匙,多年來她家沒換過鎖。


而家里出過11位清華大學畢業(yè)生、9位北京大學畢業(yè)生。麥瓊方三十多年來,養(yǎng)育了87個孩子,有20個考上北大清華,47人在國外工作或學習。


她說,不管孩子們是在外地讀書還是工作,這里永遠是他們的家,他們哪天回來了,可以方便地打開房門。


 03


“是什么動力讓你36年來堅持獻愛心?”


麥瓊方說,1979年我開始做好事時,不知道什么叫獻愛心,我只是做想做的事情。


等到后來再去,這家人說,你給我的衣服很合身;那戶人說,你給帶來的衣服很暖和,就特別高興,忍不住要做下去。



2000年,同時有8個孩子上大學,是她最艱難的一年。

 

夫妻兩個,關了門,看著電視,抱著哭了幾天。

 

80歲的老母親聽說銀行要擔保,就跑去銀行:“說,你們不是要擔保嗎?我來給我孫子孫女擔保,讓他們上學”。

 

銀行自然不會同意。


兒子讀大學的時候,姨媽曾偷偷對他說:“你媽媽有一個月沒有吃一滴油?!?/span>


2004年,她在家待崗,每月工資400元,同年,愛人去世,感情的失去比資金的缺乏更讓人絕望,感覺天塌了。


突然之間少去一個支撐,再也沒有人可以商量了,再也沒有一個肩膀給她依靠。

 

可挑衣服下鄉(xiāng),收養(yǎng)孤兒,幫助孤寡老人卻從未停止,其實她早已患上關節(jié)炎、腰椎間盤突出等一身病。


麥瓊方記得母親說:“關了門就你一個人失去丈夫,開了門千千萬萬人失去了丈夫”。


話糙卻崇高,蘊藏著一份悲憫懂得的心。


在丈夫去世后一直陪伴她的鄰居謝燕寧說,別人做好事都是量力而行,只有麥瓊方,一股勁往前不知回頭。


讓她感動的是,兒子全力支持她,兒子說:“你真的喜歡做這些事,我會永遠陪著你走,就算有一天,我們去撿垃圾了,撿到一個蘋果,還有媽媽你一半,我一半?!?/strong>


我們太多人容易活在自我的得失中,所以我們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唯有走出自我狹隘的一寸天地,才能體會世上最平靜廣闊而有力的生命。


 04


麥瓊方從隆林帶回一個六年級的苗族孤兒,爸爸媽媽從廣東打工回來翻車去世,奶奶也去世了。


初一時孩子叛逆期離家出走,麥瓊方和丈夫請了十幾天公休假,滿城尋找孩子,足足找了四個月,后來在社會青年常出沒的街頭找到了他。


當時因為沾上了毒癮,孩子身體消瘦,肋骨和鎖骨也被人打斷了,麥瓊方心疼的不得了。


夫妻倆把孩子小心翼翼接回來,孩子毒癮發(fā)作時,狠狠地咬在麥瓊方的手腕上,直到現在還留有牙印。


后來,孩子被麥家走出去的一個哥哥接到廣州軍區(qū)生活,在哥哥的調教下,他逐漸改過自新,考上了香港大學。




孩子捧著錄取通知書到麥瓊方面前,說:“媽媽,由你來拆”。


并噗通一下跪在她面前,淚流滿面。


麥瓊方說:“孩子,你起來,你和我是平等的,你不欠我任何東西?!?/span>


有人說,如果你放棄了這個孩子,不知道他的將來會怎樣?


麥瓊方斬釘截鐵地回答:“在我家的孩子,我不可能放棄,都是我的心頭肉”。


還有一個孩子卻成了她最大的驕傲和痛。


一個叫黃俊的孩子,因父母過世,初中畢業(yè)時被麥瓊方接來家里。


高中畢業(yè)后,黃俊選擇了當兵。有一年冬天,他寫信回來:媽,我戰(zhàn)友很想吃你做的椒鹽蝦,我想帶她來我們家過年。


這個消息讓麥瓊方充滿期待。


可黃俊在外出途中遇到兩個小孩掉進冰窟窿,他下水救人,在救出兩個孩子后,自己卻沒能上來。


了他最愛吃的椒鹽蝦,可是再也沒見到他。


 05


2015年,納斯達克將當天開市敲鐘儀式放在水立方盛典現場,麥瓊方被馬云邀請一起敲鐘。


直至那時,她依然還有30萬的外債。可是孩子給她錢,她一分都不要。


她只希望孩子們可以將這一份愛傳遞下去,讓麥瓊方自豪的是,她的孩子們如今也在積極參與所在地的公益活動。


比如,旅居美國、英國等地的孩子們組建起了愛心網絡,發(fā)起了援助非洲的行動。



巴馬的一個鄉(xiāng)長問她:“麥姐,像你這個年紀的女人,都有一棟棟房子,你來我們這里6年,照顧了7個老人,養(yǎng)了六個孩子上學,錢花光光,你圖什么?

 

麥瓊方說:我圖的是他們是我的父母,我圖的是看到孩子能有學習的那天,我圖的是孩子能有知識走出大山。


然后我就高興!



培根說:對一個人的評價,不可視其財富出身,更不可視其學問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真實的品格。


麥瓊方,她用自己真實而高尚的品格,為多少學子和老人撐起了一個家。


這個家,同甘共苦,溫暖如燈。


在這個危機四伏,人心薄涼的世界;


這個p2p肆行,滴滴頻出命案的世界;


在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而麥瓊方卻是為人心修補漏洞的人。


她讓我們看見,什么是無私,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溫暖。


 06


正是像麥瓊方這樣平凡而善良人們,讓我們看見了世界涼薄之外的溫暖。


杭州退休老教師王坤森,每晚十點他都出門撿垃圾,一直忙到凌晨,以此資助貧困學生上大學。


他選深夜,是因為“白天有人撿,甚至以此為生,我不能搶了別人飯碗”。


他說:“我老了,找不到別的工作,就撿撿垃圾資助這些想讀書的孩子們?!?/strong>



長春突降暴雨,路面都是積水。


紅旗街上,積水造成行人和車輛通行困難,一位六旬老大爺發(fā)現下水口被垃圾堵塞,便徒手去挖下水道口的垃圾,清理出來,放進塑料袋,整個過程近兩小時,老大爺渾身濕透。


一位路人被其感動,為他撐傘。



一位奶奶把自閉癥孫子托付給路人暫時照顧,一位姐姐搜腸刮肚想話題,大媽跳起了扇子舞,阿姨們唱歌給他聽,還有帥氣小哥兒唱《小星星》。


這一次,心酸有人心疼,冷漠都被溫柔代替。


在蘇州??吹竭@樣一幕,一群視障老人互相搭著肩、拉著手去買菜。


22年前,他們去菜場,因為看不見被商販欺負,瞿阿姨站出來打抱不平,這一守護就是12年,后來阿姨中風病倒,一群年輕人站出來繼續(xù)守護,因為“我是你的眼”。



河南周口殘疾人小郭的8歲女兒病重,他帶著孩子轉院到鄭州兒童醫(yī)院,醫(yī)藥費花光,小郭只好四處打電話求助。


一旁的陌生女士偶然聽到小郭的求助電話,問明情況后,她在繳費窗口給其女兒診療卡上充了5萬元后悄然離去。




因為有愛,所以慈悲;因為有愛,所以溫暖,因為有愛,所以崇高。


重要的不是永恒的生命,而是永恒的愛。


帶著世界賦予我們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殘損的手掌撫平彼此的創(chuàng)痕,執(zhí)著地迎向光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