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廣州,舉辦了TEDxWorkshop。這是一次來自大陸、香港、臺灣、美國的TEDx組織者們的聚會。我是下午的第一個演講人,TonyYet請我講講“如何培訓(xùn)演講者”這個話題。下面的文字,是我對著幻燈片憑對現(xiàn)場演講的記憶整理出來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我增補上來的,分享給大家。
* * *
各位好!我是Gary,一位演講教練。我們都知道在TED上,演講者最多只有18分鐘。今天上午的講者每人只有短短的5分鐘,而下午我這個環(huán)節(jié),Tony告訴我可以講30分鐘,太感謝了?。ǜ杏X真被抬舉了,實際上我講了大概22分鐘)
讓我們來談?wù)勓葜v者。
我們來回憶一下,大家是如何愛上TED的?也許就是那么某一天,你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段精彩的TED視頻,你突然發(fā)現(xiàn)某個講者講的內(nèi)容太精彩了,很有趣、很有啟發(fā)、很有觸動,甚至他的說話方式你都喜歡極了。從那兒以后,你愛上了TED。嗯,直到今天,你已經(jīng)是一個TED的Organizer。
今天的TEDxWorkshop會議,我們會探討如何組織一場精彩的TEDx活動?如何去爭取贊助?如何去傳播TED?如何邀請好的演講者?如何為TEDx活動弄到好的環(huán)境?那么,當所有這些都準備好了,我們接下來會怎么樣呢?我們會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講者身上,對吧?嗯,演講者的表現(xiàn)的確成為了關(guān)鍵。
作為演講的教練,我的職責就是讓講者有更好的表現(xiàn)。但是,這真是不那么簡單,為什么?因為中國的演講者要在TED的講臺上講好,他們大多數(shù)還要做很多努力。
中國的講者有三方面的習慣不那么好,會嚴重影響他們在TED上的表現(xiàn):
一、缺乏肢體語言
我們都見慣了講者(通常也都是領(lǐng)導(dǎo))坐在桌子后面講話,也像是躲在桌子后面講話。即使站立在講臺上,前面也有個擺上鮮花的演講桌。但是TED要求他們要“全肢體的展示”,這會帶來麻煩,很多人非常不適應(yīng),從頭到腳,都暴露給觀眾,會感到很緊張,不自在。
二、照本宣科
不僅坐在、站在臺子后面講話,他們還可能在照讀一份稿子。他們偶爾才抬頭望一眼聽眾,然后低頭照讀(即使這樣還經(jīng)常出錯)。最不可思議的是,聽眾手上很可能拿著同樣的稿子,他們要認真地聽臺上的人來朗讀它。這讓人很難理解,是吧?聽眾自己不會看嗎?領(lǐng)導(dǎo)朗讀起來聲音特別好聽嗎?
三、居高臨下的演講
講者很大牌,態(tài)度上居高臨下。他們要求聽眾:你們盡管聽就好了,這都是你們應(yīng)該聽的。那么,整個會場臺上臺下根本沒有什么平等的溝通氣氛可言。
居高臨下的另一個表現(xiàn)就是:他們很少代表自己講話(注:這點現(xiàn)場演講時被漏掉了)。他們總是“我謹代表‘全體領(lǐng)導(dǎo)班子’、‘董事會’、其他什么組織和機構(gòu)向大家講幾點……”。因此,他們的話語失去了個人色彩,很安全,但很沉悶。你不代表你自己來演講?很難想象某個TED的演講人這么演講。
如 果演講沉悶,聽眾怎么辦?聽眾也不傻,他們自然會自己打理好這段時間,別讓它浪費掉。聽眾可以看報紙、玩手機、拿出iPad……實在沒什么可做,最后一招,還可以睡覺。我給大家看看人們在會場上是如何睡覺的(幻燈片),這都是網(wǎng)上可以搜索到的圖片,還有人因為睡覺丟掉了官職。當然,不僅僅中國人,遇到沉悶的講話,外國人的反應(yīng)是一樣的。
作為演講教練,我最怕遇到什么樣的講者呢?不是那些基礎(chǔ)差的,而是那些自稱是很有演講經(jīng)驗的人。我提醒在座的你們,要特別注意,特別容易出問題的,就是那些覺得自己很有演講經(jīng)驗的人。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既往經(jīng)驗中,一直在犯我以上提到的三方面問題:沒有自如的肢體語言、照本宣科、居高臨下。那么,這樣的講者上TED演講,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好,那么我們怎么幫助講者?怎么幫助他們克服這些問題?讓他們能自如地做一場TED演講?
我的經(jīng)驗是這樣,“四步法”。我們來看一下,可以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幫助講者。
第一步:一周前的輔導(dǎo)。
在TEDx活動之前的1個星期,我們最好把演講者召集起來,做一次輔導(dǎo)。當然,把他們召集起來很難,但是很有價值。這里我會輔導(dǎo)他們這樣一些內(nèi)容:
這方面真是很少人能做到,都是給PPT害的。因為他們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PPT上,如果做PPT成了他準備演講的全部,那么,除了PPT之外,幾乎就沒做什么準備,甚至根本不知道除了PPT之外還要怎么準備!這樣一來,難免會形成這樣的效果:講者需要看幻燈片才能講下去,放一張,講幾句。手上翻動慢了,嘴巴也停住,等待。是的,這不行。
你晚飯后帶著家里的小狗出去溜達,應(yīng)該你走在前,牽著狗走。那么糟糕的演講者會有相反的情形:狗就像那PPT,變得很有力很強大,你變成了個小孩子。你能做的事情只不過是看看狗(PPT)往那里走,然后跟上,而且還被大狗扯得東倒西歪。
那么應(yīng)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只有練習了,或者說排練。各位,你們是否知道?往往那些演講能力不好的人,是最討厭排練的。演講很好的人,反而樂此不疲。今天,坐在前排的蔡修宇先生,在他的專業(yè)內(nèi)拿了全國演講第三名的好成績。你們知道嗎?他和我在一起,對演講有問不完的問題,說不完的話題,不厭其煩,津津有味。
說到排練。討厭排練的人認為它很無趣、很可笑、做作、別扭。多數(shù)人“用沒有時間”這個理由推脫。最可怕的一種想法是:別人都不用這樣!
所以,我在輔導(dǎo)講者的時候,會跟他說到:所有的舞臺工作者,包括舞蹈、歌唱、話劇、表演、語言曲藝類,都是要排練的,而且是大量的極其辛苦的排練。大家看看這張幻燈片,這是誰?嗯?有人說是Michael Jackson。不,是個中國人。他的口頭禪是“下面,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對!你們說對了。是劉謙。想想,魔術(shù)啊,多神奇的東西啊,神奇嗎?魔術(shù)師不是一揮手就完成了嗎?可是,臺上真的沒有魔法,你要排練。再好的魔術(shù)師也要排練!劉謙對著空空的劇場,連最后一個謝幕的動作都要排練。而我們這些人,來演講,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排練?!
所以,我教給講者一些基本的東西,就是這“臺上表現(xiàn)6法”:眼法(眼神交流)、音法(聲音、語速與停頓)、手法(手勢)、身法(站姿)、步法(走動)、妝法(穿戴)。這里大家一看即明,我不細講。
說到手法手勢,我看到上午咱們上來演講的朋友可能都需要改善一下,手插在褲兜里、單臂的“自我擁抱”最好都不要,我來教大家一個好用的手勢……
對于這“肢體表現(xiàn)6法”,可能有人覺得這些太基本了,是不是顯得有點幼稚?是的,我也曾經(jīng)有同樣的顧慮,這些幼兒園教都可以,咱們都怎么大人了還教這個。但是,當我看到那些講者的真實表現(xiàn)的時候,我感到有點吃驚,覺得這些東西真的還不能省去。
當然,有的講者這方面基本沒問題了,我會和他討論演講的高級問題,比如:怎么把故事講的精彩?為什么你這里講一個故事就好而不是講三個故事?怎么改善你語言的平淡?怎么開始?為演講設(shè)計兩個結(jié)尾——一個長結(jié)尾一個短結(jié)尾,這樣有什么好處?……
在輔導(dǎo)階段我還會做一件事情,因為前面講者已經(jīng)看了一兩個TED視頻,那么我會提醒他,現(xiàn)場我們的活動是要放這些視頻的,這些全球最優(yōu)秀的演講者們有精彩表現(xiàn),贏得雷鳴般的掌聲,而你上臺演講的順序,是要放在這些視頻播放的中間的,你可別讓觀眾太冷!
第二步:開場前30分鐘的演練
TEDx活動即將開始前30分鐘,對演講者是個黃金時刻。我一定會把他們召集起來,趁著觀眾還未到場,帶著他們來熟悉演講的環(huán)境。
我會帶著他們上臺,讓他們熟悉舞臺,試著走動一下,并向臺下觀望,熟悉這里的光線、溫度,試試麥克風、投影、遙控器,告訴他們應(yīng)該看幻燈片要看前面下方的提示屏幕,而不要回頭看大屏幕,注意倒計時電子鐘。再把手舉“還剩3分鐘”牌子的女孩子叫到演講者面前,讓他們熟悉這塊牌子,以免真正演講的現(xiàn)場被這突然舉起的東西給嚇著。
以上的事情,做起來蠻簡單的,是吧?可是它非常重要,甚至于我認為很神奇。半個小時后,演講者正式上臺,緊張程度會大為減少,活動整體上會更流暢。因為他們已經(jīng)是第二次上場了,與登上一個陌生的舞臺相比,差別太大。
為什么那些初學(xué)駕駛的人,不能夠和旁邊的人談話?因為他的大腦忙著操縱車子和觀察路況,旁邊的任何話語都對他造成“干擾”而不受歡迎。但是,3個月后,這個駕駛者就不會那么拘謹,可以放松下來,可以交談。與此相比,臺上的演講者也是一樣。他們登上陌生的講臺,這舞臺、麥克風聲音、光線、空調(diào)、幻燈片、遙控器、觀眾,所有這些都對他的思緒造成負擔,手忙腳亂的樣子就像剛學(xué)會開車一樣。
但是,如果半小時前他們把這一切(除了觀眾)都“過了一遍”,他們就會處理的更好。不會因為緊張而產(chǎn)生不必要的動作:檢查話筒,本來開著反而去關(guān)掉,然后呼呼的吹話筒;用錯遙控器,老是把幻燈片翻錯了方向,然后只好不停地跟觀眾說Sorry?;蛘咿D(zhuǎn)身過去對著后面的投影拼命按遙控器,按了好幾下才明白原來遙控器是要對著電腦按的,才想起電腦在前方?!?/p>
這張照片顯示了我?guī)ьI(lǐng)幾個TEDx演講者,在開場前上臺演練。那場活動他們整體上顯得流暢很多。
第三步:演講中的鼓舞
好,TEDx演講開始了,你輔導(dǎo)的演講者陸續(xù)開始上臺演講了,你還是不能閑著。對我來說,我習慣坐在第一排。大家知道,奧運會那些運動員上場時,教練是要坐在旁邊的。你對“選手”輔導(dǎo)得越多,他可能會越在情感上依賴你。這時,你坐在旁邊看著就成了一種很好的支持。所以我坐在第一排看著他們,給予目光上的鼓勵。
照片上我傾身向前,試圖在聽眾中表現(xiàn)得更愿意傾聽演講,我相信他們看到我的眼神和微笑也會感到溫暖一些。
我也會經(jīng)常為我的演講者來“引領(lǐng)掌聲”。有時,他們已經(jīng)為某一處設(shè)計了高潮、“包袱”和點睛之筆,可是運用的火候差了那么一點,觀眾也差那么一點就要鼓掌了,那么我會及時地帶領(lǐng)一下,讓現(xiàn)場的氣氛更好些。
此外,我一定會當場記下演講者的表現(xiàn)。很多表現(xiàn)很細小,我對此的記憶會在活動的氣氛中稍縱即逝,所以必須當場快速記下。
好了,那么演講結(jié)束了。演講教練的任務(wù)是不是結(jié)束了?還有沒有什么事情?想想看。給演講者點評分析?不一定要做,只有演講者很認真地要求,我才會做。我本子里記下的東西是對我自己有用的東西,不一定是為了演講者才記錄。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就結(jié)束了?
這里給大家一個建議。在TEDx結(jié)束后的一個星期之內(nèi),TEDx組織方應(yīng)該向演講者書面致謝。
我做過演講者,我知道活動之前熱情地把我請來的感覺,然后活動一結(jié)束,主辦方就在慶祝工作勝利完成,可能忽略了演講者。當然,這對于我這個講者來說,也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回家去該干啥干啥。但是,當我收到主辦方給我的感謝信時(有時還會送上我的現(xiàn)場照片),我感覺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封感謝信是在感謝我,其實我會因此感謝主辦方。這場活動也因這個感謝信而顯得值得懷念了。
總體說來,這四個步驟都在這里了。大家能看出來,我們能做和需要做的事情,越到后面越少。是的,我們總是要把事前提前做好。我特別不希望看到,演講明天要開始了,今天才確定了最后一個演講者。演講馬上開始了,演講者才急匆匆地趕到現(xiàn)場。這樣風險太大了!
演講的環(huán)節(jié)處理不好,TEDx將成為一個講者受傷的地方。
我的職責是讓演講者別在TED這里受傷。當他們不愿意、沒時間、忽視接受我輔導(dǎo)的時候,我更擔心他們會不會在TEDx的講臺上受傷。當他們發(fā)現(xiàn)18分鐘根本沒講清楚什么東西,感到很尷尬,眾目睽睽之下的全肢體表現(xiàn)是一種煎熬,幻燈片反復(fù)出錯,臺上又緊張又暈眩,還被舉著倒計時牌子的女孩子催促,然后自己還是被夾在兩段掌聲雷動的視頻中登場的,自己的演講沒什么掌聲,觀眾仿佛還冰凍著,旁邊實時播放微博的投影幕上,不客氣的觀眾在發(fā)微博批評……
我不想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這種傷害對任何一個講者來說都太殘酷,如果是這樣,TED對他,將是一個黑暗和難受的記憶。
但是,當他能接受適當?shù)妮o導(dǎo)和訓(xùn)練,做了一個讓聽眾和自己都覺得很好的演講,他對TED則是另外不同的感覺,他就會變成TED美名的傳播者,他會逢人便說:TED是個好東西!
讓我們一起,把TED演講做成演講、聽眾、組織者都感到高興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