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佳能器材亂談(四)

一直以來都在寫自己使用的佳能器材體會,前面已經(jīng)寫了三篇,因為一篇內(nèi)圖片太多不好打開,已經(jīng)成篇的無法再添加新的內(nèi)容,器材的順序已經(jīng)有些亂了。這真是個費力又費時的功夫活,俺的器材跟大姑娘的衣服一樣,總是少一件,寶貝在不斷的增多,只好一次再一次的續(xù)著狗尾巴。扯完了閑篇,下面書歸正傳。

第八篇   一續(xù)再續(xù)篇

EF 50/1.2L USM

佳能L級專業(yè)大光圈標(biāo)準(zhǔn)定焦頭,這支L級的超大光圈標(biāo)準(zhǔn)定焦頭和85L并稱雙雄,是佳能傲視群雄的震山之寶。雖說標(biāo)頭是最容易制作大光圈鏡頭的,各家也都有各自的看家寶貝,但在售的自動對焦頭中,只有這兩支。佳能對這支鏡頭的描述是:“采用大口徑高精度非球面鏡片,有著出色的成像素質(zhì)。優(yōu)化的鏡片鍍膜和鏡片位置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良好的防塵防水滴性能,圓形光圈帶來出色的焦外成像,環(huán)形超聲波馬達(dá)使對焦安靜快速,全時手動對焦”。個人感覺鏡頭的大小和重量適中,比50/1.4是粗壯的多,但和85/1.2L壯碩的身材比起來,就可算是苗條少女啦。實用起來,對焦速度還算快,也很準(zhǔn)確,即使是光圈全開,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和85L一樣,大光圈只適合用在中高檔機身上。色彩還原比較真實,較偏灰,層次和細(xì)節(jié)都很好,焦外很柔和。這是一個中庸的焦段,什么都能干點,因此也顯得沒有什么突出的特點。它超大的光圈,通光量極大,不論在半幅還是在全幅機身上拍人像都是很好的選擇,在全幅上還可以兼顧著拍點風(fēng)光和小品,在半幅上拍小品尚可,拍風(fēng)光略顯得有點長。稱得上是標(biāo)頭里的標(biāo)王。不足之處,首先就是價格太貴,雖然光學(xué)素質(zhì)高于50/1.4,但高的不多,這半檔光圈和近萬元的差價相比,兩個字:不值。俺雖然很喜歡標(biāo)頭,這么晚才進(jìn)50L就是為此。其次是標(biāo)頭最大光圈都比較大,個人感覺都有一個通?。鹤畲蠊馊Ψ洲q率下降的比較厲害,時色散較重,使人錯以為是沒有合焦。其實景深淺,對焦難是有的,更主要的問題還是高斯結(jié)構(gòu)娘胎里帶出來的病,最大光圈分辯率不足。這個問題收半檔到一檔光圈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解決。這時50L超大光圈的優(yōu)勢就顯出來了,它只要收到1.4就OK了。如果光圈全開,就要注意準(zhǔn)確對焦和光線的變化,憑經(jīng)驗盡量避免色散,以求較好的成像。

 

 

 

 

 

 

 

 

 

 

 

 

 

 

 

 

 

 

 

 

 

 

 

 

 
 

 

 

 

 

 

 

 

  

 

 

 

 

 

 

 

 
 

 

 

 

 

 

 

 

  

 

 

 

 

 

 

 

 

 

 

 

 

 

蔡司Makro-Planar T* 100/2 ZE

這是一支普蘭納結(jié)構(gòu)1:2的微距頭,可以兼顧微距和人像拍攝。按照蔡司給出的介紹:“這是第一支采用超高性能的好萊塢電影鏡頭技術(shù)的相機鏡頭,即使在光圈全開,放大倍率為1:2的情況下,依然展現(xiàn)卓越的光學(xué)性能”。鏡頭有著很好的光學(xué)系統(tǒng)和精密機械工藝制作,有著超大的F2光圈,是目前在售微距鏡頭中光圈最大的,有著超高圖像品質(zhì)。優(yōu)越的鏡頭品質(zhì)使你在拍攝時,可以與拍攝現(xiàn)場維持較遠(yuǎn)的距離。對焦行程將近360度,可以保證在拍攝主體的重點上進(jìn)行選擇性精準(zhǔn)對焦。這支鏡頭具有無與倫比的影像表現(xiàn)能力,超大的光圈設(shè)計使得此支鏡頭成為了微距攝影的巨星。鏡頭采用的全新光學(xué)設(shè)計適合不同的拍攝需求,浮動的鏡片設(shè)計確保了任何焦距拍攝的影像都達(dá)到最高素質(zhì),極準(zhǔn)確的機械設(shè)計和非常大的對焦環(huán)轉(zhuǎn)動角度容許攝影師準(zhǔn)確的對焦,令拍攝的主體纖毫畢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市的新款蔡頭中,這是素質(zhì)最高的鏡頭之一,也是最值得擁有的一支。在Y/C時代,蔡司有兩款1:1的微距頭,一個是Y/C 60 F2.8,一個是Y/C 100 F2.8。同時Y/C還有一支100 F2的的人像頭。這三支頭堪稱當(dāng)時的微距和人像之王。但是那兩支手動的微距王,對焦行程實在是太長了,從最近對焦距離到無限遠(yuǎn),要足足的轉(zhuǎn)上兩圈才能完成,用途也略顯單一。感覺新頭雖然微距改成了1:2但對微距拍攝的實際影響并不大,大大縮短的對焦行程,給人像拍攝帶了較大的便利,新頭的通用性和易用性更強了。憑借精準(zhǔn)的加工工藝,新款蔡頭在色彩,不同焦距成像上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用過這支頭才知道它的焦外成像相當(dāng)漂亮,分辯率那是相當(dāng)?shù)母?,可以說是無出其右者。不足之處,微距的時候鏡頭會向前伸出,1:2的放大率也略顯不足。

 

 

 

 

 

 

 

 

 

 

 

 

 

 

 

 

 

 

 

 

 

 

 

 

 

 

 

 

 

 

 

 

 

 

 

 

 

 

 

 

 

 

 

 

 

 

 

 

 

 

 

 

 

 

 

 

 

 

 

  

 

 

 

 

 

蔡司Distagon T* 35/1.4 ZE

在這支頭上市以前,不少人都說蔡司Distagon T* 35/2 ZE是Y/C Distagon T* 35/1.4的ZE版,而當(dāng)蔡司Distagon T* 35/1.4 ZE正式推出后,這種傳說自然就站不住腳了,因為這支新出的蔡頭才是Y/C Distagon T* 35/1.4正宗的衣缽繼承人。如果說超大光圈的35/1.4是頂級鏡頭的話,35/2則應(yīng)該是一支大光圈的高級鏡頭更準(zhǔn)確一些。在新出的ZE口蔡頭中,這支小廣角和Distagon T* 21/2.8 ZE、蔡司Makro-Planar T* 100/2 ZE可以并稱三劍客,都屬頂級光學(xué)素質(zhì)之列,超大的光圈典定了它們的頂級地位。這支ZE35超大光圈鏡頭,和另外兩支頂級鏡頭一樣,有著超強的分辯率,層次細(xì)節(jié)豐富,超大的光圈帶來了迷人的焦外,有著很好的透視感。在和35L做了一翻比較后,二者之間最為突出也最明顯的差距就是邊角成像的分辯率。當(dāng)你把圖像放大到100%時,一眼就可以把它們區(qū)分出來。超大光圈的小廣角鏡頭能有這么好的邊角分辯率,真的是超乎想象。在價格上它高于原廠,也算是物有所值了吧。這支頭用在全幅上光圈全開有比較明顯的暗角,且有點曝光不足,收縮一檔光圈后,暗角和曝光不足問題基本消失,F(xiàn)4時邊角成像就和35L明顯拉開差距。

 

 

 

 

 

 

 

  

 

 

 

 

 

 

 

 

 

 

 

 

 

  

 

 

 

 

 

 

 

 

 

 

 

 

 

 

 

 

 

 

 
 

 

 

 

 

 

 

 

  

 

 

 

 

 

 

 

 

 

蔡司Makro-Planar T* 100/2.8 Y/C

手動時代,微距頭由于種原因(對焦行程,制作工藝,成本等等) ,放大率很難做到1:1;只有蔡司做到了這一點。推出了Makro-Planar T* 100/2.8 Y/C和Makro-Planar T* 60/2.8 Y/C兩支1:1的微距頭。前些日子在五棵松攝影城閑逛,撞到了這一對成色還算不錯的寶貝,二話沒說,連鍋一起端了回來。這支頭拿在手里,個頭并不大,裝上機器從無限遠(yuǎn)把焦距調(diào)到最近才發(fā)覺,它的對焦行程,真的是太長了,十足要轉(zhuǎn)上兩圈,當(dāng)然對焦精度那是相當(dāng)有保證。因為景深淺,對焦行程長,對于習(xí)慣手持,不愛上架子的俺來說,這還真是個不小的考驗。這支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41CM,除了對焦行程長外,這支鏡頭在最近對焦距離時,鏡頭向前伸出的也真叫一個長,就象是收著的兩截三腳架,拉出來一截是的。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拍微距的時候,機器離主體比較遠(yuǎn),拍蟲比較方便;但也有一個不便利的地方就是鏡頭向前伸出,容易碰到其他東西驚跑了蟲。和新的蔡百比,除了放大率是1:1外,色彩要濃郁一些,相對的分辯率也低不少,不過也算得上是相當(dāng)不錯了。不足之處,對焦行程太長,即使有架子對焦也比較難。

 

 

 

 

 

 

 

 

 

 

 

 

 

 

 

 

 

 

 

 

 

 

 

 

 

 

 

 

 

 

 

 

 

 

 

 

 

 

 

 

 

 

 

 

 

 

 

 

 

 

 

 

 

蔡司Makro-Planar T* 60/2.8 Y/C

和它的同門百微兄弟一樣也是一支1:1的微距頭,不同的是,60微還有一支Makro-Planar T* 60/2.8 C Y/C 1:2的。這支頭的大小和百微差不多,只是最近對焦距離的時候向前伸出的略短一些。外觀上,最突出的特點是前組鏡片深深的向鏡身內(nèi)縮入,而且直徑很小。濾鏡口徑和百微一樣都是67,不過最前面的鏡片直徑恐怕也就只有十公分左右。(俺沒量過,也沒有查數(shù)據(jù),只是估計)。諾大一個鏡身,感覺象是有一半只有鏡壁,是空的,到是好,天生就是遮光罩。不過成像不是蓋的,蔡司就是蔡司,真沒的說,色彩濃郁,成像清晰,全焦距都有良好的成像。這支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只有24CM,鏡頭向前伸出,當(dāng)它是1:1時幾乎就是貼著被攝物體。雖說有1:1的放大率,真要拍蟲,非給嚇跑了不可。鏡頭的對焦行程和百微一樣大約在700度左右,幾乎兩圈。精度是有保證,也真夠難的。這個頭更適合做翻拍或者是拍點花花草草,人像什么的,拍蟲就算了吧,難度有點大。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價格相對便宜,只是百微的三分之二,還是比較合算的。總的感覺,由于對焦距離短,行程長,分辯率略低等原因,這支頭比百微更難駕雙。

 

 

 

 

 

 

 

 

 

 

 

 

 

 

 

 

 

 

 

 

 

 

 

 

 

 

 

 

 

 

 

 

 

 

 

 

 

 

 

 

 

 

 

 

 

 

 

 

 

 

 

 

 

 

 

 

 

 

蔡司 18/3.5ZE(Distagon T* 3.5/18 ZE)
鏡頭拿到手里的第一感覺是短胖,濾鏡口徑是82MM的超大口徑,但鏡頭前片并不大,直徑大約也就30來MM,略向前突出,鏡頭外前壁成梯型羅旋外擴(kuò),可以比較有效的消除眩光,也方便的安裝UV鏡,而且普通UV即可,用不著配超薄,一塊好的82MM的UV的價格夠買支鏡頭的,如果再用超薄價格更是天價,這一點多少可以省點錢。在實用中,這支頭的抗眩光能力也確實不錯,在畸變控制上也很不錯。和ZE21比,它的分辯率略有不足,畢竟光圈差了半檔,廣角端大了3毫米,這在超廣角來說,大1度也是很不容易的事。采用迪斯塔根結(jié)構(gòu),內(nèi)建的浮動對焦設(shè)計,從整個0.3米到無限遠(yuǎn)的距離范圍內(nèi)都能拍出相同的效果,著名的T*鍍膜,看上去發(fā)出幽幽的綠光,即使在復(fù)雜的光線條件下也能順利拍照。有著超凡的色彩修正,即使對比高的接觸邊緣,也能絲毫不留色彩斷裂的痕跡。18/3.5超廣角鏡頭尤其適合以夸張的效果拍下扣人心弦的場景。
 
 
 
 
 
 
 
 
 
 
 
 
 
 
 
 
 
 
 
 
 
 
 
 
 
 
 
 
 
 
 
 
 
 
 
 
 
 
 
 
 
 
 
 
 
 
 
 
 
蔡司 28/2 ZE(DistagonT*28/2ZE)
ZE28/2鏡頭是一支體積小巧的廣角鏡頭,它的前身是C/Y的28/2,是一支1975開賣且停產(chǎn)多時的老鏡頭,在CONTAX年代和21/2.8,35/1.4等同為優(yōu)質(zhì)廣角鏡頭,但因為產(chǎn)量不多,光芒又給21,35比下去,所以沒太多人留意,和135/2一樣,同樣是極高品質(zhì),曇花一現(xiàn)的好鏡。和C/Y  28/2不同的是濾鏡口徑從55MM增加到了58MM,光學(xué)結(jié)構(gòu)從9片8組改成了10片8組,光圈葉片也從6片改為9片。ZE28/2比35/1.4少了一片非球面鏡,但一樣有浮動鏡片組,所以近拍的質(zhì)素有很好的保證,中心至邊緣有一致的高解像力。這支頭有著油畫般的色彩表現(xiàn),與此同時它的平衡性做的也相當(dāng)出色,具有超高的細(xì)節(jié)成像和空氣感。這支頭有極佳的眩光和色散光控制能力,確保影像色彩艷麗出眾。ZE28和ZE18和ZE21前大后小的身型不同,ZE28中間稍粗,前端略向內(nèi)收。大光圈設(shè)計即使在光源欠佳的環(huán)境下都可以拍攝出迷人的影像。
在CONTAX廣角鏡里大光圈鏡頭最出名的莫過于35mmf/1.4 ,早期與35mm f/1.4齊名的就是 28mm f/2 ,只可惜曇花一現(xiàn)出了沒幾年就跟135mm f/2一樣停產(chǎn)了。同期PENTAX 也出了一顆28mm f/2鏡頭,設(shè)計也相似,但效果截然不同,此鏡的解晰相當(dāng)?shù)母邚闹行闹吝吔且恢滦缘母呓馕?,最讓人嘆服是此鏡在弱光下的表現(xiàn)淡淡的色彩到濃厚色彩皆能清清楚楚的呈現(xiàn),尤其是光線明暗轉(zhuǎn)折的描繪連同門師兄35mm f/1.4都要讓它三分,鏡頭的色彩表現(xiàn)為傳統(tǒng)的偏暖色調(diào),立體感及透明度相當(dāng)優(yōu)秀。

 

 
 
 
 
 
 
 
 
 
 
 
 
 
 
 
 
 
 
 
 
 
 
 
 
 
 
 
 
 
 
 
 
 
至此,目前已經(jīng)上市蔡司ZE鏡頭,九支中我已經(jīng)擁有了七支,除了35/2和50/2這兩支因為焦段和我已經(jīng)有的ZE頭重復(fù)沒有上也就算齊了,Y/C口的康蔡算起來也攢了13支。ZE頭網(wǎng)上對它褒貶不一,很多人認(rèn)為它是日味蔡頭的,缺少德味,也有不少人認(rèn)為它不如老頭。細(xì)細(xì)的玩下來,ZE頭和Y/C頭確實有些不同,總的來說有幾點:
 
首先是生產(chǎn)的年代不一樣,技術(shù)水平也有不小的差異,老頭由于是手工生產(chǎn),標(biāo)準(zhǔn)雖然都一樣,個體差異比較大,同一型號間有差別,不同型號間也有差異;而新頭是工業(yè)化生產(chǎn),標(biāo)準(zhǔn)劃一,更加精準(zhǔn)。新頭彼此間的一致性更好,這里的一致性包括色彩和分辯率更趨一致,消除了以往老頭間的個體差異。不論是用那一支,那個焦段,都能拍出來同樣效果的圖片來。整體上,新頭的色彩沒有老頭艷麗,略偏灰。
 
其次是新頭在分辯率上有所提升,蔡頭一慣以分辯率高著稱,這次的蔡頭更是百尺桿頭。我曾用ZE35、ZE50、ZE85、ZE100和Y/C135與佳能的35L、50L、85L、100L和135L拍分辯率標(biāo)版作過比對,除ZE50在光圈全開略輸于50L光圈1.4時以外,其他都要略高于佳能同焦段的L頭。這印正了大眾攝影組織試用蔡司鏡頭時,蔡司技術(shù)人員說的,他們認(rèn)為數(shù)碼單反相素的極限在4000萬相素,蔡頭是按5000相素需要進(jìn)行設(shè)計的。上面說過新頭整體色彩略偏灰,為的就是提高分辯率。這一點上新蔡頭和佳能頗有些相似之處,而尼康鏡頭由于色彩偏艷,偏銳,分辯率上吃虧不小,尼康數(shù)碼單反的相素低與此不能說全無關(guān)系。
 
如果說老頭是以色彩吸引人們的眼球,那么新頭就是以分辯率取勝。色彩在膠片時代是很重要的,厚重,油潤,通透為蔡司贏得了數(shù)不清的贊美之詞。在數(shù)字時代,膠片的榮耀已成昨日黃花,色彩變的不再重要。PS可以調(diào)出你想象到的各種色彩,也可以得到你想要的銳度。唯一無法后期得到的是細(xì)節(jié)和層次,有了細(xì)節(jié)和層次想畫什么圖案都唾手可得。新蔡頭最出色的是分辯率,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透和立體感。在這兩點上,無論尼康還是佳能都無可比擬。
 
 EF 300mm f/2.8L IS USM
佳能長焦鏡頭中不乏優(yōu)秀的長焦大炮,但只有焦距除以光圈大于,等于100的鏡頭才能真正稱之為:“大炮”。這些“大炮”個個價值不菲,為佳能羸得無數(shù)贊美。328L加入影像穩(wěn)定功能的遠(yuǎn)攝鏡頭,采用螢石及2片超低色散(UD)鏡片,有效矯正色差現(xiàn)象。提供高解像及高反差的影像,是佳能長焦白炮的代表作。它以優(yōu)異的成像,快速的對焦著稱,F(xiàn)2.8的大光圈,給人帶來更明亮的體驗。也是佳能長焦大炮中重量相對較輕的一支,有較強的機動性,2550克的重量,配合二代防抖,差不多也是手持拍攝的極限。加裝1.4X或者是2X增倍鏡使用,也有較好的成像。廣泛用于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光圈比340L大了一檔,重量沉了一倍還多,口徑也大了差不多也有一倍,價格差了足足三倍還多。在長焦大炮中,大的這一檔光圈真不是蓋的,雖然340L的成像就很好了,但不論是在分辯率、層次細(xì)節(jié)上,還是通透明亮和背景虛化上,328L都要強很多。配合小馬四這樣頂級的機身,能夠更充分體驗佳能影像卓越的性能。300MM,F(xiàn)2.8超大光圈,是各大廠家看家的焦段,看家的頭,所以有人夸張的說,沒有玩過328,等于沒有玩過135。
 
 
 
 
 
 
 
 
 
 
 
 
 
 
 
 
  
 
 
 
 
 
   
 
 
 
 
 
 
 
 
 
 
 
 
 
 
 
 
 
 
 
 
 
 
 
 
 
 
 
 
 
 
 
 
 
 
 
 
EF 200mm f/2L IS USM
小白胖是佳能218L的升級換代產(chǎn)品,雖然光圈從F1.8減小了半檔,但是搭載了相當(dāng)于提升約5級快門速度的高端手抖動補償機構(gòu)IS影像穩(wěn)定器。鏡身部分采用了輕量、高強度鎂合金材料,有效控制了鏡頭重量,提高了手持拍攝的可能。鏡頭結(jié)構(gòu)為12組17片,第2片鏡片采用了大口徑螢石鏡片;而第3片和第6片這2片鏡片還采用了大口徑UD(超低色散)鏡片,較大程度補償了多種色像差。最大光圈下就能體現(xiàn)其相應(yīng)的效果,光線可在正確位置成像而無色暈,還能實現(xiàn)較為理想的高銳度。正因為是大光圈定焦鏡頭,所以虛化效果很出色,而且虛化的邊緣幾乎沒有明顯的界限,背景平滑,佳能最牛的一支人像頭,號稱空氣切割機。這支頭也是佳能鏡頭中對焦速度最快的一支。如果說沒玩過328就沒有玩過135系統(tǒng)的話,可以不夸張的說,沒有玩過小白胖220L(218L)就沒有玩過佳能定焦頭。
 
 
 
 
 
 
 
 
 
 
 
 
 
 
 
 
 
 
 
 
 
 
 
 
 
 
 
 
 
ZE Distangon T* 2/25
這支頭是蔡司公司跟確善能合作推出的第十支ZE口鏡頭,和其他幾支廣角鏡頭一樣,都采用了迪斯塔根逆對焦結(jié)構(gòu),為了提高成像質(zhì)量,這支頭使用了兩片非球面鏡片,這在蔡司鏡頭中是非常少見的。在過往的鏡頭中,只有35/1.4使用過非球面鏡片,其他鏡頭均未使用過,由此可見蔡司對這支新頭的重視程度。這兩片非球面鏡片有效校正了失真和像場,提高了影像的品質(zhì)。和其他廣角鏡頭一樣,使用了浮動對焦技術(shù),從而保證了在不同距離上都能有良好的成像。和老款的Y/C 2.8/25相比,光圈提高了一檔,鏡頭的檔次也相應(yīng)得到提升。不知道出于什么考慮,蔡司只推出了ZF口的2.8/25,卻跳過了ZE2.8/25直接出了ZE 2/25,玩了個一步到位。實拍下來的感覺,這支頭跟前面幾支的一致性很強,提高了鏡頭的分辯率和層次細(xì)節(jié)的表現(xiàn)能力,色彩還原真實。康蔡時Y/C 2.8/25最受玩家喜愛的濃郁色彩,在新頭上并未得到延續(xù)。最近對焦距離25CM,配合F2的大光圈,在廣角鏡頭中有著相當(dāng)不錯的近攝能力和迷人的焦外,使得這支廣角頭除了可以用來拍風(fēng)光外,也可以在小品拍攝上有所作為。傳統(tǒng)意義長焦和微距頭善長的花卉攝影,它也可以輕松的插上一足。和Y/C 2.8/25濃郁色彩深受蔡粉追捧相比,Y/C 2.8/25邊緣成像差也是它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這支新頭在邊緣成像上和老頭相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24L難分高下,這也是它一個長足的進(jìn)步。
 
 
 
 
 
 
 
 
 
 
 
 
 
 
 
 
 
 
 
 
 
 
 
 
  
 
 
 
 
 
 
 
 
 
 
 
 
 
 
 
 
 
 
 
 
 
 
 
ZE口蔡司鏡頭綜述:
 
 
 
前面剛說過已經(jīng)上市的九支,俺已基本收齊,蔡司就出了第十支,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綜合來看,這一批ZE口的蔡頭,確如大眾攝影組織試用蔡司鏡頭時,蔡司公司的那位技術(shù)員所說,新頭強調(diào)了鏡頭的一致性,追求后期不能完成的指標(biāo),后期可以解決的基本不在考慮之內(nèi)這個說法。從實拍的效果看,這八支頭在一致性上確實是保持了高度的統(tǒng)一,無論是從色彩還原的真實性上,還是從鏡頭的分辯率和層次細(xì)節(jié)上,還是從鏡頭的檔次上。甚至統(tǒng)一到了這些頭拍出來的片子看了一支就可以預(yù)知其它各支結(jié)果的地步。首先這一批鏡頭的定位統(tǒng)一在了中高檔,即沒有太撥高的,也沒有太低的,清一水。其次在色彩的還原、層次細(xì)節(jié)上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沒有Y/C時代的個體差異。整體的風(fēng)格更向佳能的特點靠近,也就是追求高分辯率和豐富的層次細(xì)節(jié),不看視角,僅從色彩和層次細(xì)節(jié)上分無分雌雄。當(dāng)然了,離網(wǎng)上網(wǎng)口一辭的所謂德味,那也是漸行漸遠(yuǎn)了。其實這也是技術(shù)發(fā)展的必然,只有在數(shù)控加工的今天,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Y/C時代那是有心無力,鏡花水月即使也做也實現(xiàn)不了,設(shè)計可以達(dá)到,但是手工工藝跟不上,個體差異較大。
 
今天的ZE口蔡司,可以說是設(shè)計,制作完美統(tǒng)一的產(chǎn)物。要說蔡司最大的長處,恐怕應(yīng)該是它完美的設(shè)計,可以用最普通的材料,最簡單的結(jié)構(gòu),實現(xiàn)最理想的效果。加上日本的精加工,才是真正的珠聯(lián)壁合。其次蔡司深明取舍,不愧是光學(xué)界的泰斗,對什么是要追求的,什么是應(yīng)該放棄的有著極獨到深邃 的見解。今天這些ZE的鏡頭,基本設(shè)計還是以前Y/C鏡頭的,廣角的迪斯塔根逆對焦和浮動對焦,中焦的普蘭納雙高斯,幾十年一慣制,這也是蔡司了不起的地方,飽經(jīng)風(fēng)霜,歷久彌新。當(dāng)然保持原有設(shè)計也并不是一程不變,隨著膠片到數(shù)碼的轉(zhuǎn)變,蔡司也更新了它獨步天下的T*鍍膜技術(shù),使之適應(yīng)數(shù)碼成像的新特性。這一點,從鏡頭的外觀上就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最典型的是85,Y/C時代85/1.4看上去,鏡頭閃著蘭汪汪的油光,非常好看,被人稱之為蘭玉。而今天ZE口的85,換成了綜紅色,暗暗的,顯得很深沉。和它們的結(jié)構(gòu)相對應(yīng),普蘭納結(jié)構(gòu)的幾支頭鍍膜呈綜紅色象瑪瑙,迪斯塔根結(jié)構(gòu)的呈墨綠象極了翡翠。ZE口的鏡頭和Y/C口相比,感覺它們更加追求分辯率,追求色彩真實和更豐富的層次細(xì)節(jié)。新蔡頭在邊緣成像上雖有提高,并不明顯。至于暗角,變形,銳度,色彩對比度,飽和度,這些人們談的最多,要求最高的,蔡司反到?jīng)]有刻意去做改變。蔡司很明白,這些在膠片時代無法解決,只能通過鏡頭表現(xiàn)的東西,在數(shù)碼時代通過后期輕松就可以實現(xiàn)。而真實的色彩,豐富的層次細(xì)節(jié),是這些后期調(diào)整的基礎(chǔ),沒有了這些后期也就無從談起。至于分辯率,才是蔡司最驕傲和它傲視群雄的看家本領(lǐng)。按照數(shù)碼成像的理論計算,4000萬相素是單反數(shù)碼成相的平衡點,要想實現(xiàn)的提高數(shù)碼單反的分辯率,除去提升相素外,必須有高分辯率的鏡頭與之相匹配。當(dāng)然反之,高分辯率的鏡頭也必須有高相素的機身做支撐,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明智的取舍,蔡司鏡頭才能實現(xiàn)以相對低的成本,達(dá)到相對高的水準(zhǔn)這一目的。
 
說到蔡司鏡頭常有人問那支比較好,怎么選擇。從我個人實際拍攝的感覺,現(xiàn)在的蔡司單反鏡頭,盡管有ZF,ZF.2,ZE,ZK之分,但它們的光學(xué)結(jié)構(gòu)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屁股不同。這些鏡頭的一致性相當(dāng)好,包括定位,色彩還原、分辯率、層次、細(xì)節(jié)幾乎就是一個模子里摳出來的。如果說它們的差別,俺個人感覺就是視角不同,另外就是50/2和100/2這兩支有1:2的微距功能。

所以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十支鏡頭,不論那支都是高檔鏡頭,成像一樣優(yōu)異,根據(jù)用途選擇合適的視角和功能即可。

下邊上幾張分別用20D和5DII拍的幾張片子,為了方便看,片子我按機型和拍攝內(nèi)容作了合成。每張大片包括八支鏡頭拍的小片,小片的排例順序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第一張是ZE100、ZE85、ZE50、ZE35/1.4、ZE28、ZE25、ZE21、ZE18。前面一張是20D的,后面的是5DII。

請注意,這里北海白塔和故宮角樓的片子,雖然色彩有不同,但那不是鏡頭之間的差異,而是視角不同,帶來的測光不同造成的。
 
 
 
 
 
 
 
 
 
 
在俺上了第八支ZE蔡司鏡頭后沒有多久,盡管35/2和50/2兩支和已有的鏡頭焦段重復(fù),還是索性一鼓作氣把它們?nèi)渴杖肽抑?,但求不留缺憾?/div>
 
 
 
 
   
 
 
 
360docimg_501_
 
360docimg_502_
 
 
 
蔡司 Distangon T* 2/35  ZE
上市之初,很多人都說它是Y/C口的翻版,雖說新款ZE口蔡頭源自康太時的Y/C口,但也許是俺孤陋寡聞,還真沒有聽說過Y/C口有2/35。也有不少文章介紹新款蔡頭時,稱它是大名鼎鼎1.4/35的ZF版,但蔡司從未證實過。如今蔡司已經(jīng)正式發(fā)布了新款的1.4/35,這種說法也就不成立了。換句話說,新款蔡頭是以Y/C為基礎(chǔ)的,但并沒有完全照搬,起碼2/35就是重新做了設(shè)計的。當(dāng)然這也只是俺的推測,同樣未經(jīng)蔡司證實。這其實也是市場化的必然,即要保證品質(zhì),也要讓人買的起。畢竟1.4/35的價格對于很多人來說是太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2.8/35的檔次又偏低,和其他各焦段的鏡頭不相稱。2/35也可說是一種折中。

這支鏡頭采用了迪斯塔根結(jié)構(gòu),給我留的印象還是很深的。它的最近對焦距離30CM,有相當(dāng)不錯的近攝能力。全開光圈分辨率相當(dāng)高,色彩還原真實。略偏灰,焦外一流,在任何光圈下都有很高的清晰度,層次豐富、反差適中、色彩真實,另外這支鏡頭的變形控制的比較好。35MM的焦距,界于廣角和標(biāo)頭之間,不論是在全幅上還是在半幅相機上,這個焦段的用途都很廣。無論是拍風(fēng)光、拍人像、還是拍小品和紀(jì)實作品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足是在全幅相機上,光圈全開暗角較重。

 

360docimg_503_

 

360docimg_504_
 
 

 360docimg_505_

 

 

360docimg_506_
 
360docimg_507_
 
360docimg_508_
 
360docimg_509_
 
360docimg_510_
 
360docimg_511_
 
360docimg_512_
 
360docimg_513_
 
360docimg_514_
 
360docimg_515_
 
360docimg_516_
 
360docimg_517_
 
360docimg_518_
 
360docimg_519_
 
360docimg_520_
 
360docimg_521_
 
360docimg_522_
 
360docimg_523_
 
360docimg_524_
 
360docimg_525_
 
360docimg_526_
 
360docimg_527_
 
360docimg_528_
 
360docimg_529_
 
360docimg_530_
 
360docimg_531_
 
360docimg_532_
 
360docimg_533_
 
360docimg_534_
 
360docimg_535_
 
360docimg_536_
 
360docimg_537_
 
360docimg_538_
 

 

 

蔡司Makro-Planar T* 50/2 ZE
這是一支功能多樣化的"標(biāo)準(zhǔn)"微距鏡頭。它采用的浮動鏡片設(shè)計,確保任何焦距的影像素質(zhì)都保持不變,由0.24米至無限遠(yuǎn)。 F2的大光圈設(shè)計確保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下也能保證圖像質(zhì)量,良好的景深控制令創(chuàng)作空間更為廣闊。對于以微觀影像為攝影主題的鏡頭而言,F(xiàn)2光圈意味著更大的光線通過量,更明亮透澈的視野。鏡頭的結(jié)構(gòu)為8片6組,最大放大倍率為0.5倍,從近到遠(yuǎn),它不變的描寫力是MP系列的最大優(yōu)勢。這支頭是在Y/C基礎(chǔ)上新開發(fā)的,但和 Y/C司60/2.8 有著很大的不同。焦點距離從60mm 縮短成為 50mm,光圈值從F2.8 擴(kuò)大到 F2,大幅度增加了進(jìn)光量。但在放大率上,從1:1降到了1:2。該鏡頭最大光圈即為可用光圈,成像銳利,細(xì)膩通透,分辯率高,這一點與P50是完全不同的感覺。P50受雙高斯結(jié)構(gòu)特性的限制,最大光圈解晰度不高,要收一檔光圈才有較銳利的成像。背景虛化相當(dāng)漂亮,微距拍攝時景極淺。

這支頭作為微距,50MM的焦長讓人感覺有點偏短,1:2的放大率也略顯不足。只適合拍體積較大的小品和人像,用它來拍蟲,就有些心有余力不足了。它對焦行程很長,從無限遠(yuǎn)到最近對焦距離幾乎要轉(zhuǎn)一整圈,鏡身內(nèi)筒也會向前伸出,從而保證了它可以在近距離精準(zhǔn)對焦,對習(xí)慣手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嚴(yán)謹(jǐn)而固執(zhí)的德國光學(xué)設(shè)計師所信奉的設(shè)計理念是“專精而純粹”。成像色彩真實,對影調(diào)層次和影像的微觀細(xì)節(jié)均有極佳的刻畫能力。和P50相比,沒有F1.4的大光圈,卻有更強的近攝能力和更高的解晰力。用最大光圈拍攝,絕對是不同的感受。

 

360docimg_539_

 

360docimg_540_

 

 
360docimg_541_
 
360docimg_542_
 
360docimg_543_
 
360docimg_544_
 
360docimg_545_
 
360docimg_546_
 
360docimg_547_
 
360docimg_548_
 
360docimg_549_
 
360docimg_550_
 
360docimg_551_
 
360docimg_552_
 
360docimg_553_
 
360docimg_554_
 
360docimg_555_
 
360docimg_556_
 
360docimg_557_
 
360docimg_558_
 
360docimg_559_
 
360docimg_560_
 
360docimg_561_
 
360docimg_562_
 
360docimg_563_
 
360docimg_564_
 
360docimg_565_
 
360docimg_566_
 
360docimg_567_
 
360docimg_568_
 
360docimg_569_
 
360docimg_570_
 
360docimg_571_
 
360docimg_572_
  

 

蔡司 15/2.8ZE(Distagon T* 2.8/15 ZE)

Distagon T* 2.8/15 ZE 是蔡司推出的第十一支鏡頭,以其110°的開闊視野、f/2.8的最大光圈、0.25m的最近對焦距離,將近兩萬元的價格傲視其它品牌超廣角鏡頭。蔡司15/2.8鏡頭采用了針對全幅數(shù)碼相機優(yōu)化的15片12組浮動鏡片Distagon結(jié)構(gòu),入射到傳感器的光線傾斜角度最高只有11°,而且包含了2片非球面鏡片、5片低色散鏡片和9片圓形光圈的華麗配置,這在蔡司鏡頭中絕無僅有,和前面十支相比,顯得極盡奢華。按照卡爾蔡司相機鏡頭部消費者鏡頭計劃經(jīng)理Michael Pollmann博士的說法:“卡爾蔡司以這支蔡司15/2.8鏡頭定義極致超廣角攝影的新標(biāo)準(zhǔn),即使以全開光圈來拍攝仍能達(dá)到高超的影像素質(zhì),打開極致影像創(chuàng)作之門。 

 這支鏡頭推出后遲遲不見上市,關(guān)于它的豪華配置和種種傳說,給了蔡司愛好者無限的遐想空間。95MM的超大口徑猛一看象個大頭娃娃,給人很夸張的感覺,鏡頭的遮光罩和鏡身采用一體化設(shè)計,為些鏡頭蓋不得不采用了外扣式,鏡頭的前片象燈泡一樣凸起,泛著幽幽的綠光。實拍下來,確實不是蓋的,這支頭的分辯率極高。蔡司過往一直以2.8/21和2/100這兩支頭的分辯率為驕傲,并稱2.8/21是最好的超廣角。然而,在2.8/15 面前也只能甘拜下風(fēng),低下它高貴的頭顱。如果以往說玩超廣角,要在3.5/18和2.8/21之間二選一的話,那么現(xiàn)在無需在選,非2.8/15 幕屬??鋸埖囊暯?,良好的變形控制是這支頭最突出的特色,適合用來拍建筑或者是有前景的風(fēng)光。

不足之處一是暗角較重,因為視角大,周邊失光也更明顯。另外一個不足就是它的外扣式的鏡頭蓋,鏡頭朝下的時候容易掉下來。

360docimg_573_

 

360docimg_574_

 

360docimg_575_

 

360docimg_576_

 

360docimg_577_

 

360docimg_578_

 

360docimg_579_

 

360docimg_580_

 

360docimg_581_
 
 
360docimg_582_

 

360docimg_583_

 

360docimg_584_

 

360docimg_585_

 

360docimg_586_

 

360docimg_587_

 

360docimg_588_

 

360docimg_589_

 

360docimg_590_

  

360docimg_591_

 

360docimg_592_

 

360docimg_593_

 

360docimg_594_

 

360docimg_595_

 

360docimg_596_

 

360docimg_597_

  

 

 

佳能器材亂談(一)

佳能器材亂談(二)

佳能器材亂談(三)

佳能器材亂談(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