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蒙元一雷驚蟄始,從此赤龍醉春風

瓷之春 | 蒙元一雷驚蟄始,從此赤龍醉春風

唐代白瓷,成就斐然,其色冰清玉潔,被譽為一場來自千年前的深冬之雪。至宋代,青瓷美學發(fā)展至歷史巔峰。它們或碧若寒玉,或蒼似繁霜,觀之令人如處乍暖還寒,末冬時候。及至元代,瓷之色終于桃紅柳綠,一響驚雷始入春。

今日節(jié)氣“”,此二字極具哲思深意。

只恐輕雷驚蟄龍

”之意為深藏的,睡沉的,是生滅之間一種外靜內涌,蓄勢待發(fā)的狀態(tài)。如此沉靜如何轉醒呢?于是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詞造句之妙,”前被加以了“”字。這一”劇性張力十足,且既涵有外力突擾,又有內里主動猛醒、頓覺之意。此過程便恍如陶瓷史上紅釉瓷器在宋元交匯時的發(fā)展經歷。

金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折沿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靖康年,金人入主中原,宋皇室南遷,部分鈞窯藝人一起南遷,繼續(xù)燒制鈞瓷。如1974年在湖南銅官窯頭沖窯遺址發(fā)掘中,出現(xiàn)大量鈞瓷器型的花口瓶、鼓釘洗等,但其窯址沒有紅釉產品。此過程便如“蟄”字,紅釉陶瓷的胚芽匐于土下,隱而待發(fā)。同時,景德鎮(zhèn)作為歷代皆興盛的南方窯場,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能工巧匠,那些已經熟練掌握了鈞窯銅紅釉燒造技術的工匠們也落腳在此,重操舊業(yè)。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此武力入主便如一聲迅雷乍響,改變了數(shù)千萬漢人原本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同時也讓紅釉元龍終于破卵驚出!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

D:18.9cm

這件將于2023年3月中旬上拍的磁臻第6期拍品——元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為元代紅釉初創(chuàng)階段作品。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

6

此時期的紅釉器大都采用涂繪,點染的技法,在瓷器上形成大塊紅斑或結合刻花、或貼塑裝飾作紅地白花或白地紅花的效果。

此類極具實驗性藝術風格的紅釉彩作品年代可推測為在1323年左右。依據(jù)是在1976年韓國新安元代沉船上出水的一件元代釉里紅雙葉詩文盤(其為貿易瓷)。

元 青白瓷釉里紅雙葉詩文紋盤

韓國新安元代沉船出水器物

此器與上文北京故宮藏金代鈞窯天藍釉紫紅斑折沿盤創(chuàng)作思路甚為類同

該沉船還出水了一些墨書記有“至治三年(1323年)六月一日”的木牌,結合其它相關器物特征考古學家據(jù)此將新安沉船的沉沒年代定在1323年稍晚一些。另外江西省博物館還藏有一件元至元四年(1338年)銘文青花釉里紅堆塑四靈塔式蓋罐,為目前僅見的有明確紀年的元代釉里紅瓷器。

元至元四年(1338年)銘文青花釉里紅堆塑四靈塔式蓋罐

西省博物館

具此時期紅釉藝術風格的還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一件元代景德鎮(zhèn)窯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元 景德鎮(zhèn)窯釉里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除彩飾特征外,故宮壺春瓶與磁臻6紅釉碗底足的修足方式,漏胎處顯露的瓷土質感及窯粘碎雜之物的狀態(tài)都是較為相似的。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

6

縱觀以上諸紅釉器,其紅發(fā)色特點均是較為淺淡的,且暈散性極強。這導致了如此紅彩難以束色成線,邊緣不散,描畫出具像圖案。

此乃為元代初期紅釉工藝的局限性,以至于匠工只能局部施彩作為抽象塊面裝飾。這一藝術特征卻也正好揭示了元代紅釉的來路乃金代鈞窯之淵源。

元代貴族原來以游牧為主,生活動蕩艱辛,火和人陽能給予他們溫暖,故元人較之漢人尤特尚紅?!睹身^備錄》便載:“成吉思汗之儀衛(wèi)……幃傘亦用紅黃為主?!奔又晒湃酥匾暭夹g,對工匠以禮優(yōu)待,景德鎮(zhèn)又已成此元王朝制瓷官用和貿易全國乃至海外的重要基地。在這市場和官方的雙重鼓勵下,來自鈞窯的紅釉藝術遂開始不斷實驗創(chuàng)新,日益發(fā)展。

元 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大英博物館藏

元代紅釉藝術發(fā)展至過渡期、成熟期時,紅色釉彩的線繪裝飾(即所謂的釉里紅器)及通體紅釉裝飾(即紅釉單色釉器)方始大量出現(xiàn),這和元代匠師調整紅釉配方及窯內氛圍,成功抑制紅彩暈散揮發(fā)性相關。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局部

6

在磁臻6紅釉碗而言,其釉下紅彩完全占據(jù)碗的內外壁上,僅留下碗內心和外底為泛青白釉,與之相配的還模印有龍紋及寶相花紋,是元代單色通體紅釉器在初創(chuàng)期和過渡期的重要實驗藝術之作。

元 紅釉印、劃花云龍紋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在龍紋方面,可茲對比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一件元紅釉印、劃花云龍紋盤,按藝術風格判斷該盤為紅釉器在元代發(fā)展至成熟期的作品,其模印龍紋風格與磁臻6紅釉碗有異曲同工,傳承沿用之感。

磁臻6紅釉碗之美與全器皆紅之物迥然有別。其美在于兩極的對抗與交融,在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朦朧與氤氳,正是“恰似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青紅兩色變幻如天地混沌初開,清冷且熱烈,對抗又蔓延,一面天真無邪,一面看破一切,好似在講述浪漫與自由的故事。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局部

6

磁臻6紅釉碗內模印的元代龍紋形體矯健輕盈,活躍天真,舒展擴張,靈氣十足,讓人愛不釋手,目難轉睛。

元 白釉龍紋高足杯(圖片來源網絡)

此類龍紋既包含了中國傳統(tǒng)農耕文化的特征,也體現(xiàn)了蒙古粗獷豪放的游牧文化特點,而強調對稱性、S型的特點,則是充分吸收了阿拉伯文化的一面。

元上都古城大安閣西南角出土的漢白玉角柱及其局部的龍紋圖案

皇家對龍紋的壟斷在元代日漸嚴厲。先是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十一月“戊辰,禁繒段織日月龍虎,及以龍犀飾馬鞍者”,又有大德三年(1299年)三月十一日明確規(guī)定大龍(五爪龍)只能御用,三爪、四爪的龍和五爪龍開始區(qū)分??梢婏椨旋埣y的器物等級不凡,而如此紅釉龍紋器則甚為罕見。與磁臻6紅釉碗施釉特征類同的還有下面這例瓷片標本可為對比。

元 釉里紅蓮瓣紋折沿碗殘件

慎緣齋主人收藏

此類元代景德鎮(zhèn)紅釉器胎土優(yōu)良,制作規(guī)矩細膩,是僅供當時達官顯貴使用之物。特為地位崇高的是此類器物表現(xiàn)出的藝術開拓實驗精神,恰如斑斑桃花暖色謂春已開,片片飛紅明媚始引后人來。從中能暢想到的乃是元大都宮廷內的“樓下綠楊樓上酒,年年萬國會衣冠”的繁盛景象。

元代 劉貫道《元世祖出獵圖》局部,可見世祖內著紅衣,其上有云龍飛舞。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瓷色之鮮艷濃烈,龍紋之撼人心魄,由此拉開序幕,開明、清之高飽和多彩色釉先河。

元-明早 藍釉模印龍紋瓷片標本(圖片來源網絡)

字出天人慚妙工

磁臻6紅釉龍碗引人入勝處,在于釉色青紅相交,二色之紅為新創(chuàng),然青則多為繼承。

經學者結合考古研究表明,浮梁磁局景德鎮(zhèn)湖田窯最初只燒造青白釉瓷,至元二十二年至大德九年(1285-1305)年間開始燒制卵白釉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林梅村《元朝重臣張珪與保定出土元代宮廷酒器》),由此可知名震天下的元代卵白釉瓷器之源流來歷。

元 白釉模印纏枝花紋八思巴銘文款碗

D:17.1cm

除尚紅以外,蒙古大汗亦極尚白,不僅用白色旗幟告天稱汗,甚至用卵白釉筒瓦、瓦當建造宮殿。從元帝歷代御容像中亦能看到,其衣冠服色多有紅、白二色。

元帝御容像

為滿足蒙古皇室對白色之愛,窯工將原本青白瓷釉中含的鐵量減少,只讓白中微微泛青,又讓釉面透明度較弱,甚至呈失透狀,而非影青瓷之呈玻璃光。

元 白釉模印纏枝花紋八思巴銘文款碗

6

如此便恰似鵝蛋殼,方成就了元代卵白釉瓷,并為后來明永樂甜白釉燒制的成功奠定了技術基礎。

元 卵白釉印花纏枝蓮紋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文物號故00145329。

此類元代燕器上模印花紋,配以卵白釉色,乃敦厚之形結合柔雅之色,一派蒙元貴胄胸中有韜略,氣度內修明的華貴氣象。

磁臻6這件白釉碗除青白色美之外,極特殊處還為碗內模印有花卉紋并搭配八思巴銘文。

元 白釉模印纏枝花紋八思巴銘文款碗局部

6

八思巴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本名羅卓堅贊,意為“慧幢”,系西藏薩嘉人氏。憲宗三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為忽必烈夫婦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統(tǒng)元年被尊為“國師”。至元年間,他又奉詔創(chuàng)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頒行全國,稱“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稱“八思巴文”,屬拼音文字。

元 龍泉窯青釉八思巴文瓷盤

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館藏

在以往發(fā)現(xiàn)帶銘款的元代卵白瓷大多是在杯、碗的內壁相向對稱處印兩字,如“樞府”、“太禧”、“福祿”等,都是如此。

1、“樞府”款;2、“樞府”款;3、“太禧”款;4、“東衛(wèi)”款;5、“福祿”款;6、“福壽”款。

然磁臻6卵白碗內壁只模印有一個字,甚為特殊。如此情況可茲對比的,便是一類也只印一個“玉”字的卵白釉瓷器:上世紀80代,景德鎮(zhèn)湖田窯曾出土印“玉”字銘的卵白釉小足盤。1999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田窯劉家塢堆積內發(fā)現(xiàn)三件內壁印“玉”字銘的卵白釉高足杯。而在落馬橋窯址元代早期地層也發(fā)現(xiàn)了印“玉”字銘的卵白釉瓷器。

元 “玉”字款卵白釉瓷(采自《景德鎮(zhèn)樞府窯作品集》)

據(jù)景德鎮(zhèn)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館員江建新先生在《探秘元代浮梁磁局》一文推斷:此類“玉”字銘器或為至元八年成立的“玉宸院”(元置,為禮部所屬機構,職掌樂工、供奉及祭饗之事)在至元十五年浮梁磁局成立之初定燒的祭器。

帶八思巴銘文的元代瓷器,存世極少。因元朝雖多次詔令全國使用八思巴字,但實際上漢人對此文字接納度極低,明代即廢除。在元代主要作為元朝國書文字使用于官方文書。元代官印印文多用此種文字。

元代八思巴文官印

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學堂“風從北方來——內蒙古八思巴文篆刻進京展” 展品

八思巴字隨著元代的滅亡在中原遂而廢棄不用,使用的時間只有一百多年。

青花墨書八思巴文碗殘片,落馬橋窯址出土(采自江建新先生《探秘元代浮梁磁局》一文)

八思巴文布局精妙,方圓結合,在書法、篆刻、模印瓷器藝術中皆美感獨具。

元 白釉模印纏枝花紋八思巴銘文款碗局部

6

因八思巴文在當時推行就存在一定的難度,故至今能辨識者極少。磁臻6卵白碗內之八思巴文是否也為“玉”字呢?又或是具有其它意味的吉語款字呢?如此疑問歡迎廣大藏友集思廣益,如有創(chuàng)見可聯(lián)系磁臻團隊,以作學術探討、交流。

此次磁臻6上拍的兩件元代模印碗,一釉色紅青,一卵白瑩潤,便如瓷之驚蟄,預示著春終已至。

元 紅釉模印云龍寶相花紋碗、元 白釉模印纏枝花紋八思巴銘文款碗

6

它們便如一朵紅桃花、一朵白梨花,無論在春雨中,還是在暖陽下,綻放勢不可擋。

--The End--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華瓷釉—— 卵白釉
古瓷的光澤【遼金元精品瓷(15)】
樞府卵白釉印花云龍紋碗
元代“官”瓷——卵白釉樞府瓷
中國陶瓷文化,故宮收藏的元代瓷器,傳世珍品,世所罕見
不要錯過,地位比元青花還要高的品種!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