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的出現(xiàn),最早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折扇興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在宋、元時,則盛行團扇畫。據(jù)說,明朝永樂皇帝尤其喜愛折扇,常命人制扇并題詩作畫后賞賜大臣,折扇于是成了身份和文化的象征。扇面則是脫去了扇骨而裝幀成冊片的一種便于收藏的形式。文人雅士之間相互贈送、收藏折扇或者扇面,在明清乃至近代廣為流行。更有特以扇面收藏為專尚,而卓然成為收藏大家的,著實令人艷羨。
文從簡
(1574-1648)
行書陸游詩四首
扇面 水墨金箋
16×51.5 cm
說明:文從簡,明末畫家。字彥可,號枕煙老人,明代湖廣衡山人,祖籍長州(今江蘇蘇州)。文徵明曾孫,文嘉孫,元善子。崇禎十三年(1640年)拔貢,入清后退居林下,以書畫自娛。山水畫似文徵明、文嘉,能傳家法,筆墨簡淡,略帶荒率之致。
杜大綬
(明隆慶-萬歷間,16-17世紀)
小楷七言詩三首
扇面 水墨金箋
18×53.5 cm
說明:杜大綬,明萬歷時吳人,擅書,尤精楷法。亦能畫,作山水稱逸品,唯不多見,當是自矜筆墨,不輕示人也。此扇書七律三首,小楷書,筆意似王寵而輕靈精致,功力不凡,神韻超逸,是其的筆。
劉鐸
(1573-1626)
行書七言詩
扇面 水墨金箋
16.5×51.5 cm
文嘉
(1501-1583)
行書七言詩
扇面 水墨金箋
16×47 cm
鈐印:□疆、劉洞初印
題識:為叔由先生。劉鐸。
說明:1.“臥庵”或為朱之赤藏印。朱之赤,明末清初藏書家、書畫鑒賞家、收藏家。字守吾,號臥庵,別署煙云逸叟。祖籍安徽休寧,遷居江蘇吳縣。入清后,為南京朝天宮道士。學問淵博,通天文術數(shù)。喜收藏書畫,并精于鑒別。有《朱臥庵藏書畫目》。
2.文嘉為文征明第二子,擅山水,得之家法而尤好學倪云林,故清雅淹潤,文秀可人,不落些許俗態(tài)。亦善書,疏朗散漫,很有書卷氣。此扇在文征明之外益以蘇東坡體勢,如墻上竹影,散落有致,很耐看。
陳淳
(1483-1544)
草書杜甫《哭長孫侍御》
扇面 水墨金箋
18×51 cm
說明:1.舊藏者項元汴(1525-1590),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嚴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鴛鴦湖長、漆園傲吏等,浙江嘉興人。明國子生,為項忠后裔,為明代著名收藏家、鑒賞家。
2.陳淳,字道復,后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又號白陽山人,江蘇蘇州人。曾學畫于文徵明,又法米芾、黃公望、王蒙。主工山水,學米友仁而筆跡放縱。尤擅水墨寫意花鳥,開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筆墨簡潔精練,風格疏爽。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
文徵明
(1470-1559)
行書己未元旦詩
扇面 水墨金箋
17×51 cm
說明:1.上款 “玉江總帥” 為明抗倭名將楊尚英,鎮(zhèn)洋人,字時俊,號玉江。
2.文徵明,名壁,或作璧,字徵明,以字行,更字徵仲。長洲(江蘇蘇州)人,因世居衡山,號衡山居士。嘉靖三年(1524)授翰林院待詔,被稱為“文待詔”。文氏書法,上法宋元,遠追魏晉,博取眾長,自成一家,四體俱長,小楷尤精。為“明四家”之一。
王鏊
(1450-1524)
草書七言詩
扇面 水墨金箋
17×49 cm
胡起昆、徐樹丕
(明末清初)
山水·隸書
設色紙本、水墨紙本
16×51 cm
題識:
(一)丙辰八月寫,胡起昆。 鈐?。汉鹄ビ?/span>
(二)虛岫詞宗屬書此頌,時癸丑七月。墻東徐樹丕,時年其實有八。鈐?。簶湄?、武子
說明:
1.胡起昆,明代畫家胡宗仁子,上元(南京)人,山水有父風。
2. 徐樹丕,字武子,號墻東居士、活埋庵道人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姚希孟長女婿,徐晟父。明諸生。崇禎初入復社。入清隱居。順治二年(1645)避居龍池山一云寺。善楷書,兼工八分。博覽群書,工詩,精于考據(jù)。輯有《杜詩執(zhí)鞭錄》、《埋庵集》等。
沈曾植、費念慈、褚德彝
(近代)
行書三幀
扇面 水墨紙本
20×56.5 cm
17×50.5 cm
20×20.2 cm
說明:
(一)作者簡介:
趙之謙
(1829-1884)
牡丹·書法
成扇 設色絹本、水墨金箋
18×51 cm
背面:
1.績廷仁兄大人正。介軒弟樊恭煦。鈐?。汗ъ恪⒔檐?/span>
2.績廷仁兄大人屬。弟蔡以瑺。鈐?。阂浴が?/span>
3.績廷仁兄大人正字。辛未(1871年)仲秋弟郁崑。
4.績廷仁兄大人雅正。光甫弟胡仁耀。鈐?。喝省ひ?/span>
5.績廷仁兄大人正。弟張元普。鈐?。涸て?/span>
6.績廷仁兄大人雅政。弟田其年。
7.績廷仁兄大人雅政。弟陳夢麟。鈐?。瑚胗?/span>
8.績廷仁兄大人正。右軒弟弼。
9.績廷仁兄大人屬即求法正。弟郭發(fā)源。
10.績廷仁兄大人雅屬。弟金保泰。鈐印:保泰、忠甫
圖文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嘉德拍賣
征集送拍、鑒賞交流、請私信投稿、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