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石溪云
浙江省博物館新館(之江館)趕在杭州亞運會之前開放了,前期經(jīng)大量的征集、接受捐贈、代為保存等,眾人翹首以盼,提前預約后,小麥有機會直接奔新館三樓陶瓷館一睹芳容。
東漢越窯黑釉和褐釉成熟
唐宋是越窯興盛時期,特別是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為鼎盛時期,釉色顏色青綠為上,人們?nèi)菀缀雎栽礁G在東漢時期的黑釉和褐釉已經(jīng)非常成熟。
越窯褐釉虎子 東漢
越窯褐釉羊形器 東漢
德清窯黑釉
市場雞首壺的價格黑釉遠大于青釉。當時人們認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此件德清窯黑釉雞首壺的整體很有氣勢,釉色、工藝也極為精湛。
德清窯黑釉雞首壺 南朝
局部
德清窯也有不少讓人驚嘆的其他黑釉器型。
德清窯黑釉熏爐 東晉
德清窯黑釉盤 東晉
南朝越窯大盤
蓮花紋大盤口徑大,不多見,南朝時越窯下滑,洪州窯乘勢而上,為鼎盛時期。此件越窯釉色偏暗,胎釉結合緊密,難得的精品。
越窯青瓷蓮花紋盤 南朝
局部
還有一件水波紋盤,內(nèi)底中間有凸起弦紋,底心類似南朝的茶托下凹,規(guī)格很高。
越窯青瓷水波紋盤 東晉
唐宋瓷器的扣銀
唐宋時期常見對碗、盞口沿扣銀,特別是覆燒芒口器,富貴人家??坫y,其實口沿滿釉也見包銀。此件注子的流、系和鎜扣銀,是不多見的越窯實物。
越窯青瓷扣銀注子 唐
越窯墓志罐
越窯墓志罐主要流行在上林湖地區(qū),流行晚唐和五代,其他地方少見。越窯墓志罐形制多種,有紀年、人物和地點等,以及書法等,彌足珍貴。
越窯青瓷光啟三年(887年)墓志罐 唐
越窯青瓷咸通七年(866年)墓志罐 唐
北宋中晚期花口尊
花口尊由多件組合而成,器座和上部杯件巧麗娟秀,杯部有開光,推測為北宋中晚期越窯生產(chǎn),說明北宋中晚期時,越窯總體質(zhì)量下滑趨勢時,依然生產(chǎn)精品,并且質(zhì)量保持了高水準。
越窯青瓷花口尊 北宋
東錢湖窯
東錢湖宋時期窯址基本被東錢湖開發(fā)毀壞殆盡,有些窯址雖有搶救性發(fā)掘,大多沒有詳盡報告面世,人們對東錢湖越窯缺乏資料對比,這次東錢湖有一專柜展示,很不容易。不過柜內(nèi)器物沒有明確為東錢湖窯產(chǎn),可能是存在不確定性?
越窯青瓷蕉葉紋四系蓋罐 北宋
局部
越窯青瓷鸚鵡蓮紋盤 北宋
高麗瓷
可能是省博高麗青瓷館藏較少,只有兩件,一件高麗青瓷鳳鳥紋碗精美,在翡翠色厚釉中,一只似為鸚鵡在滑翔,還有一件蓮瓣紋杯。
高麗青瓷鳳鳥紋碗 12世紀
局部
高麗青瓷蓮瓣紋杯 12世紀
婺州窯
婺州窯的乳濁釉唐代就有包括方坦多個窯址生產(chǎn),唐代長沙窯有用大塊褐斑裝飾,此件唐代婺州窯青瓷褐斑瓶,應為儲酒器,器身一層淡淡的似乳濁釉的窯變,審美高雅。
婺州窯青瓷褐斑瓶 唐
低嶺頭南宋越窯
低嶺頭窯成熟掌握了堿性厚釉技術,奠定了南宋官窯和龍泉窯梅子青和粉青技術。官窯型的鳥食罐,以及為宮廷生產(chǎn)的使用傳統(tǒng)越窯技術的萱草紋梅瓶,正好代表了南宋時期低嶺頭及部分周圍古銀錠湖窯址群生產(chǎn)的二種類型。
越窯青瓷萱草紋梅瓶 南宋
越窯鳥食罐 南宋
龍泉窯瓷塑
館中龍泉窯瓷塑不少,紫金土素胎為臉、腹、手等,衣物部分施釉,神態(tài)各異,很傳神。
龍泉窯青瓷露胎仙道人物像 南宋
南宋時期,很多窯口生產(chǎn)鼓釘罐,此件龍泉鼓釘罐顯示了除了釉色外,工藝上,龍泉窯也是遙遙領先。
龍泉窯青瓷纏枝牡丹乳釘紋鼓式罐 南宋
天目窯在哪?
非主流的宋元時期浙江青白瓷、黑釉,新館基本沒有展示。
杭州古瓷愛好者關心的天目窯沒有完整器展示,幾個天目窯b標本和江山窯等產(chǎn)標本混合在一起,讓人感喟新館對天目窯等宋元時期的青白瓷和黑釉歸為非主流,而粗暴了草。
似天目窯盞
錢王陵器物?
不少人好奇新館是否有錢王陵越窯器物。有件五代時期的鸚鵡紋盆,個大,紋飾優(yōu)美,不知道是否來自錢王陵。
有只合子,估計口徑在27-30厘米,等級較高,注明為唐,應該來自它處了。
越窯青瓷盒 唐
越窯青瓷鸚鵡紋盤 五代吳越國
局部
有趣
由于是剛剛開放,陳設時,器物標注有幾處弄混了,有訪客發(fā)現(xiàn)并上報后,工作人員在換標簽。值得點贊的是,保安和這位工作人員,耐心等待小麥觀賞后再行換。
更換標簽
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新館中體現(xiàn)了大量最新的考古發(fā)掘研究成果,如認為黃巖沙埠窯“刻劃技藝精湛,產(chǎn)品面貌呈現(xiàn)向龍泉窯過渡的風格”。
沙埠窯青瓷執(zhí)壺殘件 北宋
遺憾
玻璃是黑科技,偌大玻璃沒有帶來遮掩和模糊,和其他博物館難以想象的高度,帶來極大的觀賞愉悅,燈光布置上可能更多考慮光線充足,拍照效果上不是常設廳的考慮了。
新館二樓咖啡廳
對應的窯址群柜展示的器物,是否為該窯址生產(chǎn),語焉不詳。
出土器物和其他單位收藏等有標注,大部分器物沒有注明來源,明示并標注每一件器物來源是很有必要的,即便是征集,也需要注明征集地等信息。
整個陳設突出越窯和龍泉窯,其他甌窯、臺州窯和婺州窯陳設較少;宋元時期青白瓷和黑釉盞等黑釉器基本忽略;宋元時期臺州窯和婺州窯的褐彩裝飾器也基本沒有出現(xiàn);婺州窯的乳濁釉器只有寥寥幾個小件和標本,這使得多彩多姿的浙江古代青瓷少了原本的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