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與小白龍連續(xù)兩場狠斗,把小白龍打得骨軟筋麻,縮在鷹愁澗不敢冒頭。
后來,金頭揭諦請來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到來,頓時祥云瑞靄一片。三四十位護法神連同唐僧,跪了一片。
孫悟空卻跳上云頭,劈面大罵觀音:“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兒害我!”
孫悟空為何要罵觀音呢?
因為觀音害了他!
觀音怎么害了他呢?
在第十四回中提到,觀音變成一個老婆婆來見唐僧,送給唐僧一套漂亮的衣服。其中,帽子上就藏有如來佛祖?zhèn)飨碌木o箍兒。觀音又傳給唐僧一篇緊箍咒。等孫悟空回來,唐僧騙孫悟空穿戴上,然后念起緊箍咒,讓孫悟空痛不欲生。
當猜到送出緊箍兒的是觀音時,孫悟空就大叫說要打到南海落伽山去。唐僧說,緊箍咒是觀音所傳,觀音當然也會。因此,孫悟空才忍下一口惡氣。
一晃,孫悟空陪著唐僧走了兩個月,來到鷹愁澗,這才見到觀音菩薩。上千年來橫行無忌的孫悟空,立刻爆發(fā)了!
在《西游記》中,觀音菩薩是一副溫柔婉約的淑女模樣。面對孫悟空的憤怒,觀音是如何反應呢?
從來溫柔婉約的觀音菩薩竟然大變臉,她說:“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所謂馬流、赤尻都是一種猴子,在花果山就有馬流、赤尻四健將。不少地方也將馬流、赤尻作為猴子的代名詞)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jīng)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觀音的第一句話說得很霸氣,宋明時期許多話本小說中都這么罵人,責備意味十足。
之后,觀音強調(diào)了自己對孫悟空的恩情。
見觀音大變臉,自知技不如人的孫悟空急忙解釋自己為何生氣。觀音菩薩也恢復了一貫的笑容。
觀音說:“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從前撞出禍來,有誰收管?須是得這個魔頭,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門路哩!”
觀音強調(diào),給孫悟空套上緊箍兒,是為孫悟空好。若是沒有緊箍兒,難保孫悟空不闖出大禍。有了緊箍兒,彼此才放心。
聽觀音如此解釋,孫悟空也泄了氣。
只是孫悟空依然不甘心。他總是覺得自己被套上緊箍兒是吃了虧。當觀音要走時,孫悟空拉住觀音不讓走,竟然耍起無賴來。
孫悟空說:“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這等崎嶇,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似這等多磨多折,老孫的性命也難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聽孫悟空說不去了,觀音菩薩不禁皺起了眉頭。在她收取的三個徒弟中,孫悟空毫無疑問是武藝最高強的一個。若孫悟空不肯盡心盡力,那取經(jīng)絕難成功。
此前,因是用騙術(shù)哄得孫悟空戴上緊箍兒,所以此刻孫悟空以撂挑子作為威脅,讓觀音菩薩很為難。
在這種情況下,觀音菩薩不得不給孫悟空甜頭。
一個甜頭是虛的:“假若到了那傷身苦磨之處,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十分再到那難脫之際,我也親來救你。”
一個甜頭是實的:“你過來,我再贈你一般本事。”菩薩將楊柳葉兒摘下三個,放在行者的腦后,喝聲:“變!”即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
玉凈瓶、楊柳枝乃是觀音菩薩的標志性法寶,效力絕非小可。雖然被套上緊箍兒,讓孫悟空有些郁悶,但也總算掙回了點好處。于是,孫悟空這才松開手,放觀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