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飲食問題是人們很想知道,而醫(yī)生在診療時又難於用三言兩語講清楚的話題;但由於它與疾病的康復息息相關,故人們特別關心。本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常見儀器的性味功效和各種常見疾病的飲食宜忌,回答了人們在生病期間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的問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1.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其表現(xiàn)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特徵,反復發(fā)作慢性過程,嚴重時可併發(fā)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尤以老年男性為多見。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多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病因分為外因與內(nèi)因兩方面。外因有:
①細菌、病毒感染;
②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的慢性刺激,包括長期吸煙;
③寒冷空氣刺激;
④過敏體質。
內(nèi)因有:
①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減低;
②植物神經(jīng)功能失調,呼吸道副交感神經(jīng)反應增高。
【宜】
(1)宜多食新鮮蔬菜,如蘿蔔、刀豆、馬蘭頭、蘑菇、冬瓜、菠菜、油菜、胡蘿蔔、番茄、黃豆及豆製品。
(2)宜多吃水果,如梨、枇杷、荸薺、橘子等,及蓮子、百合、核桃、大棗、白果、栗子、松子、金橘、蜂蜜等,有助於清肺熱的食物。
【忌】
(1)忌煙、酒。
(2)忌海腥油膩之品:黃魚、帶魚、橡皮魚、桂魚、蝦、蟹及肥肉、動物內(nèi)臟。
(3)忌煎炒、油炸燥熱食品及酸醋醃過的食物。
(4)忌辣椒、胡椒、蒜、蔥、韭菜等辛辣刺激食品。
2.肺氣腫
肺氣腫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老年肺組織生理性退行性改變引起的"老年性肺氣腫";
②由於肺不張、胸廓畸形或肺組織手術後,健康肺組織代償膨脹而發(fā)生的代償性肺氣腫;
③由於支氣管慢性炎癥、氣道阻力增加,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過度膨脹伴有腔型組織破壞而形成的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通常所說的肺氣腫多指後一種,發(fā)病原因有引起慢支炎的各種因素,如感染、吸煙、大氣污染、粉塵、有害氣體、過敏因素等,以及先天性a-抗胰蛋白酶缺乏。
肺氣腫表現(xiàn)為在慢支咳嗽、咳痰基礎上出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後期胸廓脹大呈桶狀。
【宜】
(1)宜飲食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如青菜、蘿蔔、胡蘿蔔、刀豆、菠菜等,多食梨、橘子、枇杷、核桃、香蕉等水果及蜂蜜、麥芽糖等。
(2)虛證痰多清稀、氣短喘息,宜吃些稍偏溫性的食物,如雞湯、肝湯、瘦肉、乳製品、蛋湯等。
(3)肺陰虛,口乾舌燥、舌質光紅、午後潮熱,宜食滋陰生津的食品,如梨、山楂、杏、蘋果、龜、鱉、瘦豬肉、雞蛋、鴨蛋等。
【忌】
(1)忌煙、酒。
(2)忌一切辛辣刺激動火食物,如蔥、蒜、韭菜、椒、薑等。
(3)忌油煎、炙烤、肥甘厚味食品,少吃海腥,以免生痰動火。
3.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因過敏原或其他非過敏因素引起的一種支氣管反應性過度增高的疾病,通過神經(jīng)體液因素導致氣道可逆性的痙攣、狹窄,其病癥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帶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xù)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可自行或經(jīng)治療後緩解;嚴重時可延續(xù)數(shù)日至數(shù)周,是反復發(fā)作
病程。
支氣管哮喘的病因尚未明瞭,但與遺傳過敏體質有關。多數(shù)病人對某些食物、藥物有過敏史,或有濕疹、過敏性鼻炎病史。按哮喘的發(fā)病可以分為:
①外源性哮喘:吸入花粉、屋塵,蟎、真菌孢子;進食魚、蝦、蚧、蟹、牛奶、蛋類;接觸某些藥物導致發(fā)病。
②內(nèi)源性哮喘:迷走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
③其他:感染性哮喘、職業(yè)性哮喘、藥物性哮喘、運動後哮喘、神經(jīng)精神性哮喘等。
【宜】
(1)宜補充各種營養(yǎng)成分,穀類:如大米、麵粉、小米、玉米、綠豆;肉類:豬肉、牛肉、雞、魚;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2)飲食宜細軟易消化。
【忌】
(1)忌煙、酒,以免誘發(fā)哮喘。
(2)忌食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和調味品,如椒、蔥、蒜、韭菜、芥末、咖啡、濃茶等。
(3)忌食過甜、過鹹食物。
(4)忌發(fā)物,如蛋、牛奶、海魚、蝦、蟹等。
(5)忌肥膩生痰食物,如雞蛋、肥肉。
(6)虛證病人忌寒涼生冷水果、蔬菜。
4.肺膿腫
肺膿腫又叫肺膿瘍,是肺部化膿性感染的一種類型,感染相對局限在肺葉或肺段,在肺組織壞死、化膿的同時,有肉芽組織包圍成為膿腫。感染嚴重和機體抵抗力衰落,可以形成肺壞疽。此病以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為特徵。
肺膿腫根據(jù)發(fā)病情況分為兩類:原發(fā)性肺膿腫是由於手術後、麻醉、醉酒、腦血管意外時,意識障礙吸入口腔部位的感染性分泌物;而繼發(fā)性肺膿腫的原因則有血源性菌檢播散、化膿性肺炎進一步發(fā)展、肺部鄰近器官病變及胸部外傷。肺膿腫多為混合菌感染,在抗菌素控制感染、引流痰液的同時,尚要針對病因治療。
【宜】
(1)宜飲食清淡,多食新鮮蔬菜、豆類、水果,如菠菜、青菜、茼蒿菜、蘿蔔、黃豆、豆腐、橘子、枇杷、梨子、核桃等。
(2)宜常食豬肺湯、薏米粥、蘆根或茅根茶,具有以形養(yǎng)形,排膿、清熱作用。
【忌】
(1)忌食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椒、薑。
(2)忌煙、酒。
(3)忌海鮮等發(fā)物,如海魚、蝦、蟹等。
(4)忌油膩燥熱食物,以免生痰動火。
(5)忌過鹹食品。
5.肺結核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肺結核的癥狀有咳嗽,乾咳或咳少量粘液痰;咯血或痰中帶血至大咯血;胸痛和氣促。另外還有結核菌的全身毒性癥狀,表現(xiàn)為午後潮熱、神疲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盜汗、五心煩熱等。肺結核的發(fā)熱一般為低熱,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因為肺結核是慢性病,長期消耗過多,並影響全身的代謝功能,後期常導致惡液質。肺結核的治療除要進行規(guī)範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外,還需要休息和營養(yǎng)配合治療,飲食調理很重要。
【宜】
(1)宜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宜吃瘦豬肉、雞、豬肝、蛋、禽肉等。
(2)宜充分供應維生素A、D、C及B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3)宜多吃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排骨、大豆及豆製品。
(4)宜多吃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收斂作用的食物,如藕、蓮子、杏、百合、綠豆、鴨梨、西瓜等。
(5)久病體虛者宜多吃黑木耳、白木耳、山藥、豬肝、豬腎、蛋、禽肉等滋補食物。
【忌】
(1)忌煙、酒。
(2)忌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如蔥、蒜、韭菜、辣椒等。
(3)忌油炸、煎炒燥熱食品。
(4)忌肥甘厚味,以免動火生痰。
6.矽肺
矽肺是長期吸入含有游離二氧化矽的粉塵引起,以肺部廣泛的結節(jié)性纖維化為特徵的疾患。接觸石英粉塵是否發(fā)病取決於很多因素,除本身的物理特性外,粉塵顆粒大小、粉塵濃度都影響矽肺的發(fā)生及其嚴重程度,快者數(shù)年、慢者十數(shù)年發(fā)病。
矽肺的臨床表現(xiàn)有咳嗽、咳痰、血痰、胸痛、胸悶、氣短。除呼吸系統(tǒng)癥狀外,還可有頭暈、乏力、失眠、心悸、胃納不佳等全身癥狀。
矽肺根據(jù)病變範圍和進展,分為一期、二期、三期矽肺。矽肺容易併發(fā)肺結核,稱為矽肺結核。此外,還容易繼發(fā)支氣管炎、肺炎、肺不張、肺癌等病癥。
【宜】
(1)飲食宜營養(yǎng)豐富、高蛋白質,充分補充維生素A、D、C及B族。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宜多吃具有吸附塵矽或排塵矽作用的食物:蘿蔔、海帶、菠菜、冬瓜、黑木耳、芹菜、芥菜、白菜、荸薺、蘑菇等。
(3)宜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排骨、豆類及豆製品。
(4)宜多吃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收斂作用的食物,如藕、蓮子、百合、綠豆、鴨梨、西瓜等。
【忌】
(1)忌煙、酒。
(2)忌一切辛辣刺激動火食物,如蔥、蒜、韭菜、辣椒等。
7.胸膜炎
胸膜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胸膜疾病,以咳嗽、氣急、胸脅疼痛、呼吸困難等癥為主要表現(xiàn)。胸膜炎早期,胸膜表面纖維素滲出,表面粗糙,呼吸時,兩層胸膜摩擦,刺激胸膜神經(jīng),引起胸痛。幹性胸膜炎進一步發(fā)展,液體滲出,出現(xiàn)胸膜腔積液,兩層胸膜被胸水隔開,胸痛消失,出現(xiàn)咳嗽、氣急、胸悶、發(fā)熱等癥狀。胸腔積液多見於單側,也有雙側。結核性胸膜炎伴有低熱、咳嗽、盜汗等結核菌全身毒性反應;癌性胸水為血性胸水,並有惡液質表現(xiàn);風濕病引起胸水者伴有關節(jié)疼痛和發(fā)熱。
【宜】
(1)宜食有足夠的營養(yǎng)、熱量的食品,補充大量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
(2)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青菜、洋山芋、番茄、胡蘿蔔、山藥、百合、藕、藕粉、梨、荸薺等。
(3)宜食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如鰻、鱉、龜、海蜇、豬肺、雞、鴨肉等。
【忌】
(1)忌煙、酒。
(2)忌一切辛辣刺激、動火生痰的食物,如蔥、蒜、椒、韭菜、生薑等。
(3)忌海腥等發(fā)物。
8.風濕熱
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fā)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結締組織炎癥,以心臟和關節(jié)受累最為顯著,分別稱之為風濕性心臟病和風濕性關節(jié)炎,可伴有發(fā)熱、毒血癥、皮疹、皮下小結、舞蹈病等。
急性風濕熱常侵犯兒童和青少年,發(fā)病前1~3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有不規(guī)則的發(fā)熱,關節(jié)的典型表現(xiàn)為遊走性大關節(jié)炎,常累及膝、踝、肩、肘等關節(jié);侵犯心臟有心臟擴大、心包積液等表現(xiàn)。慢性風濕性心臟病又稱為風濕性瓣膜病,是指風濕性心瓣膜炎遺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現(xiàn)為瓣膜口狹窄、關閉不全,致心臟負荷增加、導致心力衰竭。
【宜】
(1)宜進食清涼解熱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菊花腦、枸杞、馬蘭頭、菠菜、白菜等。
(2)宜多吃水果及果汁,如西瓜、甘蔗、梨、荸薺及其果汁。
【忌】
(1)忌食溫燥傷陰的食物,如狗肉、羊肉等。
(2)忌辛辣刺激食品,如蔥、蒜、辣椒、桂皮等。
(3)忌發(fā)物,如公雞等。
(4)忌煙、酒。
9.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血脂增高的一組癥候。血脂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胰腺炎、膽石癥、脂肪肝等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關係密切。血脂是指人體血漿內(nèi)所含的脂類,包括膽固醇、甘油三脂、磷脂、脂酸等。當膽固醇和甘油三脂均升高時,稱為高脂血癥,單純膽固醇升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癥。正常值膽固醇為60mmol/L以下;甘油三脂為124mmol/L以下。高脂血癥的預防和治療均應以飲食調理為主,藥物治療只是輔助措施。
【宜】
(1)宜合理飲食,多食低膽固醇或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牛奶、大豆及豆製品,山楂、綠豆、蘑菇、花生、生薑、麥片、燕麥、玉米、茶葉、芹菜、葵花子、橘、柚、橙、檸檬、海帶、淡菜、大蒜、洋蔥、棗、柿、辣椒、番茄、大白菜、菠菜、薺菜、荔枝、橄欖等。
(2)宜常飲茶。
(3)宜飲食清淡。
【忌】
(1)忌煙、酒。
(2)忌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
(3)忌暴飲暴食、肥甘厚味,少食動物油。
(4)忌長期吃素、饑餓療法。
10.冠心病與動脈粥樣硬化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系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則是指動脈的管壁內(nèi),沉積大量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管壁硬化、管腔狹窄的一種病理改變。冠心病最主要的類型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引起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有:高血壓、吸煙、體力活動少、肥胖、精神緊張、血脂過高、糖尿病和遺傳因素。其中,飲食、遺傳、精神緊張被認為是影響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的三大因素。
冠心病心絞痛的特點為發(fā)作性胸痛,在心前區(qū)部位,約手掌大小,呈壓榨性或悶痛,可伴惡心、嘔吐、出汗、頭暈,一般持續(xù)3~5分鐘可緩解,心電圖有心肌缺血的表現(xiàn)。
【宜】
(1)宜食低膽固醇食物:穀類(各種粗糧)、豆類(大豆、蠶豆、赤豆、綠豆及各種豆製品)、植物油(除椰子油外)、各種蔬菜、瓜果;菌藻類(蘑菇、香菇、木耳、銀耳、海帶、紫菜、苔菜、海藻等)、魚類(絕大多數(shù)河魚、海魚,除貝殼類、魚子)、種子硬果類(胡桃、杏仁、瓜子、芝麻)以及茶葉、山楂、瘦肉、家禽。
(2)宜吃脫脂牛奶、帶酸味水果。
(3)宜適量飲茶。
【忌】
(1)忌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黃油、奶油、動物腦、肝等及蛋黃、巧克力、墨魚、魷魚、貝類(蚌、螺、蟶、蜆、蟹黃等)、魚子。
(2)忌甜食、鹹食、高脂肪製品。
(3)忌煙、酒。
(4)忌飲食過飽。
(5)忌辛辣刺激性食品。
11.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壞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病癥表現(xiàn)有持久的胸骨後劇烈疼痛,可達數(shù)小時至數(shù)天;病人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同時有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和血
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的動態(tài)改變??梢园l(fā)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
心肌梗塞的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冠狀動脈栓塞、炎癥及先天性畸形所致,造成管腔狹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側枝迴圈尚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礎上,一旦血供進一步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fā)生心肌梗塞。
【宜】
(1)初起病急性期,飲食宜以流質為主,進少量清湯、牛奶、橘子水類食物,病情好轉,逐步改為半流質,宜少量多餐。
(2)宜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鹽飲食,以豆油、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為烹調用油,宜多吃豆製品,補充蛋白質。食物種類選擇參考冠心病。
(3)宜注意補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維生素C:綠葉蔬菜、酸味水果(青菜、蘿蔔、梨、棗、獼猴桃、山楂、柑橘、草莓、杏等)。
維生素B6:酵母、糙米、瘦肉、魚、蛋、牛奶、豆類、花生等;
鎂:花生、核桃、牛奶、肉、魚、海產(chǎn)品;
碘:海魚、海蝦、海蜇、海帶、紫菜等;
鋅:穀類、豆類、堅果、海味、茶葉等;
鉻和錳:粗制紅糖、糙米、小麥、黃豆、胡蘿蔔、白蘿蔔、茄子、大白菜、扁豆等。
這些食品有減輕動脈硬化的作用,病情穩(wěn)定後可適當選用。
(4)宜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蔬菜,保證大便通暢。
【忌】
(1)忌煙、酒及濃茶、咖啡、蔥、蒜、辣椒、韭菜等一切辛辣刺激食品。
(2)忌食物過冷過熱,忌多渣、堅固不易消化、產(chǎn)氣多的食物。
(3)限制鈉鹽和液體的入量,忌過鹹食物,如鹹魚、鹹蛋、鹹肉、鹹菜、榨菜、醬豆腐、香腸、松花蛋、醬油等。
(4)忌過飽,恢復期仍不宜過飽。
12.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以動脈血壓增高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可引起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病變。正常人血壓的收縮壓≤1867千帕,舒張壓≤12千帕。成人的血壓收縮壓≥2133千帕,舒張壓≥1267千帕即認為是高血壓,介於二者之間的稱為臨界血壓。高血壓病早期表現(xiàn)有:頭痛、頭暈、眼花、耳鳴、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血壓僅暫時升高,隨著病程的進展,血壓持續(xù)增高,則造成腦、心、腎、眼底的損害,引起腦動脈硬化、腦溢血、心臟肥大、心力衰竭、腎功能減退、尿毒癥、高血壓性心臟病、眼底動脈硬化、出血等病變。高血壓病宜綜合治療,飲食調理很重要。
【宜】
(1)宜節(jié)制飲食,控制體重。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飲食,適當限制蛋白質。
(2)宜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及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如豆芽、瓜類、海帶、紫菜、木耳、黃豆、綠豆、海參、海蜇等。
(3)宜用植物油烹調。
(4)宜多吃具有降血壓作用的食物:大蒜、芹菜、薺菜、馬蘭頭、茼蒿菜、茭白、地瓜、綠豆、玉米、胡蘿蔔、菊花、葫蘆、海參、海帶、海蜇、蜂王漿、黑木耳、香蕉、柿餅、西瓜、蘋果、山楂、筍、淡菜、菠菜、番茄等。
【忌】
(1)忌煙、酒、濃茶、咖啡、可哥等興奮食物。
(2)忌辛辣刺激、生風動火食品。
(3)忌食易產(chǎn)氣食物,如幹豆、薯類、土豆等。
13.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即心功能不全,是原有心臟病發(fā)展到一定嚴重程度時,心臟負擔過重或心臟收縮力減弱,不能將回流心臟的血液排出,身體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肺循環(huán)和體循環(huán)淤血,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表現(xiàn)。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心功能不全表現(xiàn)為突
然出現(xiàn)嚴重呼吸困難,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顏面、口唇青紫。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慢性經(jīng)過,有呼吸困難、腹脹、兩足水腫等表現(xiàn)。
【宜】
(1)宜吃低熱量、含有足夠維生素、中等量蛋白質的食物,少食多餐,營養(yǎng)豐富,食物多樣化,低鹽飲食。
(2)宜進易消化食物,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如米粥、藕粉、蛋花湯、牛奶、酸牛奶、細麵條、薄餛飩皮等。
(3)宜食大米、小米、玉米、高粱、豆類、豆?jié){、豆腐、瘦豬肉、牛肉、雞肉、鴨肉、淺水魚、雞蛋、鴨蛋(每日少於1只)、牛奶(限量)、新鮮蔬菜、水果、醋、糖、胡椒、蔥、薑、淡菜等。
【忌】
(1)忌煙、酒。
(2)忌堅硬、生冷、油膩、刺激性食品。忌容易脹氣的食物,如土豆、南瓜、紅薯等。
(3)少食各種麵包或切面、餅乾、油條、油餅及發(fā)酵的各種點心、豆腐乾、黴豆腐,含鹽的罐頭食品、香腸、鹹肉、臘肉、肉鬆、奶油、鹹魚、熏魚,含鈉量高的海魚、鹹蛋、皮蛋、乳酪、鹹菜、醬菜、榨菜,部分含鈉量高的蔬菜(如菠菜、捲心菜、芹菜等)、葡萄乾、味精、食鹽、醬油、香茄醬、豆瓣醬、汽水、啤酒等。
14.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胃粘膜的一種自限性疾病,病變是可逆性的,病程一般較短。急性胃炎可分為單純性、糜爛性、化膿性和腐蝕性四種,以單純性最為多見。急性單純性胃炎可由化學、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等引起。
急性胃炎發(fā)病急,根據(jù)不同病因有不同表現(xiàn),通常都有腹痛、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有發(fā)熱、失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急性胃炎常伴有腸炎性腹瀉,二者又並稱急性胃腸炎。
【宜】
(1)宜大量補充液體,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輔以少渣、少油膩、易消化的軟食,少量多餐。
(2)嘔吐、腹瀉嚴重的急性胃腸炎,宜暫禁食,使胃腸休息。
【忌】
(1)忌煙、酒及蔥、椒等刺激性食物。
(2)忌生冷、硬固不易消化食物。
(3)忌易產(chǎn)氣的蔗糖、疏菜、水果等粗糙多纖維食物。
15.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慢性胃炎的發(fā)病與急性胃炎遺患、刺激性食物和藥物的長期服用、膽汁返流、免疫因素、某些細菌(幽門螺旋桿菌)等有關。慢性胃炎按胃鏡所見
病理改變,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臨床又按發(fā)病部位分為胃體胃炎和胃竇胃炎:胃體胃炎多為萎縮性改變,胃酸分泌障礙,可致惡性貧血;胃竇胃炎則以淺表性損害為主,胃酸分泌影響小,一般不引起惡性貧血。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上腹部隱痛或不適、飽脹、打呃、泛酸等。疾病呈慢性經(jīng)過,飲食調理十分重要。
【宜】
(1)食物宜細軟易消化,宜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
(2)宜多食補益氣血的食品,如動物內(nèi)臟、豬血、蛋類、牛肉、羊肉、新鮮蔬菜,可以預防及治療貧血。
(3)胃酸過多者,宜多食鹼性食物,少吃肉湯、肉汁及一些酸性食物。
(4)胃酸少者,宜多吃些酸性水果、酸牛奶、或醋做調味品,宜多飲肉湯或濃縮肉汁,以增進食欲,少食減少胃液分泌的動物脂肪。
【忌】
(1)忌刺激性食物,如濃茶、咖啡、濃肉湯、蒜、蔥等。
(2)忌煙、酒。
(3)忌粗纖維食物,如粗糧、韭菜、芹菜、豆芽菜、薯類。
(4)忌過冷、過熱、堅硬不消化、易產(chǎn)酸、產(chǎn)氣的食物。
(5)胃酸過多者忌甜食、酸性食物。
16.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病,因潰瘍的形成和發(fā)展與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名消化性潰瘍。此病可發(fā)生在消化道與胃液接觸的任何部位,但98%發(fā)生於胃和十二指腸,故又名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可能與遺傳因素、地理、環(huán)境因素、精神因素、藥物與化學品、吸煙等因素有關。此病的特點為慢性經(jīng)過、週期性發(fā)作、節(jié)律性疼痛。
病癥表現(xiàn)主要為上腹部疼痛,胃潰瘍多為餐後痛,多於餐後1/2~2小時出現(xiàn),至下一餐前已消失;而十二指腸潰瘍多為空腹痛、夜間痛、饑餓痛,在餐後3~4小時出現(xiàn),進食後可緩解。此外,兩者均有反酸、噁心、嘔吐表現(xiàn)。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與飲食關係密切,飲食調理具有防治效果。
【宜】
(1)食物宜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熱量充足,宜食牛奶、豆?jié){、動物內(nèi)臟、蛋類、瘦肉、綠色蔬菜。
(2)宜食易消化食物,少吃多餐,定時定量。
(3)宜食纖維素少或無渣食物,宜常吃蜂蜜、香蕉,保持大便通暢。
【忌】
(1)忌刺激性食物,如濃縮肉汁、肉湯、香料、濃咖啡、酒類、辣椒等。
(2)忌過甜、過酸、過鹹食物。
(3)忌堅硬或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粗糧、幹大豆、薯類、芹菜、韭菜、泡菜、老菜幫等不易消化食物。
(4)忌吃煎、炸、煙熏、醃醋、生拌食物。
(5)忌生、冷、硬、易產(chǎn)氣及過熱食物。
17.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於機體消瘦,腹部肌肉、韌帶鬆弛無力,胃壁張力減低所致,多發(fā)生於瘦長身材的人。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滿不適,進食後加重,站立後有胃脘部下垂牽拉感,而平臥時癥狀減輕。同時有消化不良、胃納欠佳、腹中有氣過水聲等表現(xiàn)。
胃下垂的原因為引起消瘦的各種原因。中醫(yī)認為胃下垂屬脾氣虛、中氣下陷,可伴有其他內(nèi)髒下陷、中氣不足的表現(xiàn),治療用益氣健脾、補中提升的藥物。此病呈慢性經(jīng)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飲食調養(yǎng),補益身體是根本。
【宜】
(1)飲食宜高蛋白質、高熱量、高糖,脂肪也不必過份限制。
(2)宜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食物加工宜精細,不要過粗糙。
(3)宜多食"血肉之品"及增加食欲、促進消化的食品,如家禽肉類、蛋、豬肉、豬肚、豬脾、蓮子、粳米、甜菜、楊梅等酸味食物。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食物。
(3)忌生冷寒涼、堅固、粘滯不易消化食物,易傷脾胃。
18.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於攝入熱量或脂肪過多,脂肪沉積在肝臟中,造成肝臟功能障礙。此病多發(fā)生於單純性肥胖癥和肝炎後。單純性肥胖或肝炎的病人由於攝入過多熱量,機體熱量供過於求,肝內(nèi)脂肪來源增多,加上肝臟利用及轉運脂肪的功能不足,就可以導致脂肪在肝臟中堆積,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的主要表現(xiàn)是肝臟的功能下降,出現(xiàn)消化不良、厭食、怕油等表現(xiàn)。
【宜】
(1)宜吃低脂肪、低糖、高熱量的食物以及含有充足維生素的食物,宜限制食鹽攝入,減輕體重。宜食去脂牛奶、蒸蛋白、豆腐、豆腐乾、瘦豬肉、瘦牛肉、雞肉、魚、蝦等,宜少用油,宜用少量植物油(豆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等)。
(2)宜多吃療效食物,如奶渣、兔肉、海米、乾貝、淡菜、小米、蓧麥面、芝麻、油菜、菠菜、甜菜頭、山楂、蘑菇、紫菜、海帶、芹菜。(3)宜多飲茶。
【忌】
(1)忌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如土豆、胡蘿蔔、芋頭、山藥、粉絲、芡粉、動物腦髓、魚子、肥肉、動物內(nèi)臟、蛋黃。較甜的水果也不宜吃過多。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薑、蒜、辣椒、胡椒、芥末、咖喱等。
(3)忌煙、酒。
19.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後期出現(xiàn)肝功能損害及門脈高壓,常出現(xiàn)嚴重併發(fā)癥。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蟲病、酒精中毒、藥物或工業(yè)毒物、膽汁淤積、迴圈障礙、腸道感染、代謝紊亂、營養(yǎng)失調等。代償期癥狀較輕,常見上腹飽脹、食欲不振、乏力、噁心、厭油等;失代償期則有厭食、上腹飽脹、脹痛、腹瀉、出血、貧血、脾腫大、水腫、腹水、腹壁靜脈曲張;晚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各種感染、肝性昏迷、原發(fā)性肝癌、肝腎綜合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併發(fā)癥。
【宜】
(1)宜食物多樣化,清淡可口易消化,熱量足夠、含有充足維生素的食物,如含蛋白質的雞蛋、動物肝、瘦肉、魚、禽、蝦等,可吃適當?shù)奶?,如葡萄糖、白糖、蜂蜜、果汁或水果?/p>
(2)宜補充凝血性物質,如富含膠質的肉皮凍、蹄筋、海參等。增加含鐵食物,如肝泥、菜泥、棗泥、桂圓、小豆粥。利尿性食物,如鯉魚、鯽魚、羊奶、西瓜汁、冬瓜。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如豬、羊、牛肉、魚、核桃、淡菜等。
【忌】
(1)忌飲酒。忌一切含酒精的飲料,忌吃或少吃各種含鉛和添加劑的罐頭及其他食品。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各種調味品。
(3)忌吃帶骨帶刺食物及芹菜、韭菜、老白菜、黃豆芽等含粗糙纖維的食物。
(4)肝昏迷忌蛋白質,浮腫、腹水忌過鹹食物。
(5)忌高脂肪食物。
20.膽囊炎
膽囊炎是由細菌感染,濃縮的膽汁或反流入膽囊的胰液的化學刺激所引起的膽囊炎性疾病,以發(fā)熱、右上腹痛及壓痛、嘔吐、白細胞增多等為常見表現(xiàn)。
膽囊炎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常因飲食不節(jié)制等誘因引起急性發(fā)作,出現(xiàn)高熱、右上腹劇痛、嘔吐,一如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急性發(fā)作的治療措施為抗菌素控制感染和利膽藥物,如病情重,藥物無法控制或慢性膽囊炎反復急性發(fā)作者,宜手術切除膽囊。膽囊炎的預防措施是合理的飲食,而控制飲食是內(nèi)、外科治療膽囊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宜】
(1)宜吃含營養(yǎng)豐富、高糖、低脂肪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飲水、飲果汁及湯水,以稀釋膽汁。
(2)宜多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各種黃綠色的蔬菜、番茄、胡蘿蔔、玉米、動物肝、蛋、魚肝油、蘿蔔等。
(3)多飲瓜果汁,如橘汁、梨汁、橙汁、蘋果汁、荸薺汁、藕汁、西瓜汁等。
【忌】
(1)忌肥膩燥熱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
(2)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腦、腎、魚子及動物內(nèi)臟。
(3)忌酒類、刺激性食物或濃烈調味品,如蔥、蒜、薑、花椒、辣椒。
(4)忌吃或少吃含纖維多的食物。
21.膽結石
膽結石是指膽道系統(tǒng)(包括膽囊、膽管)的任何部位發(fā)生結石的疾病,也是消化系統(tǒng)的一種常見病,常與膽囊炎併發(fā),互為因果。本病以中年肥胖婦女多見。形成膽石病的原因有膽汁淤積、膽汁內(nèi)有細菌感染、膽汁成分改變等,與飲食營養(yǎng)關係密切。
膽石病的表現(xiàn)取決於結石是否引起膽道感染、膽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與程度。平時多無癥狀或有輕度消化不良,飽餐或高脂肪飲食後,刺激膽囊收縮,可使膽石嵌頓於膽管,引起膽絞痛,多於夜間發(fā)病,出現(xiàn)右上腹逐漸加劇的絞痛,並放射到右肩胛下區(qū)或右肩,伴有噁心、嘔吐、發(fā)熱、惡寒、寒戰(zhàn)。膽石病的綜合治療措施為:
①飲食控制;
②溶石治療;
③利膽消炎止痛;
④內(nèi)科保守治療無效者手術治療。
【宜】
(1)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宜食含豐富營養(yǎng)、維生素的食物。
(2)宜多吃豆製品,宜吃植物油,如棉籽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米糠油。
(3)宜多吃黃綠葉蔬菜,如油菜、小白菜、菠菜及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4)宜多吃具有利膽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烏梅、玉米須、薺菜、茉莉花、玫瑰花(泡茶飲)、菊花腦及西瓜、玉米、橘汁、梨汁、荸薺汁等。
【忌】
(1)忌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豬腦、豬肝、豬心、雞肝、鴨肝、雞蛋、臘腸,少吃糖、動物脂肪。
(2)忌刺激性強的食物及濃烈氣味的調味品、煎炸的食物。
(3)忌煙、酒。
(4)忌肥甘厚膩及海鮮、海魚、蝦、蟹等。
(5)忌過冷、過熱飲食。
22.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腺消化酶對胰腺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學性炎癥。此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女性多於男性。臨床上有突然發(fā)作的上腹部持續(xù)性劇痛,陣發(fā)性加劇,常伴有噁心、嘔吐,嚴重者可有休克、呼吸衰竭和腹膜炎等表現(xiàn)。
急性胰腺炎分為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前者常見,預後較好,以急性腹痛、噁心、嘔吐及血清、尿澱粉酶升高為主要表現(xiàn);後者雖較少見,但病情嚴重,預後差,除上述表現(xiàn)外,常倂發(fā)休克和腹膜炎等。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有:
①膽道疾?。?br> ②十二指腸乳頭鄰近部位病變;
③胰管梗阻;
④酗酒和暴飲暴食;
⑤急性傳染??;
⑥手術和外傷等。
【宜】
(1)病情緩解後宜進無脂、低蛋白流質,如稀藕粉、米湯、番茄湯、蛋湯、去渣綠豆湯、菜汁、稀麵湯、豬肝湯、豆?jié){。
(2)宜喝鮮果汁,如西瓜汁、梨漿、荸薺汁、李汁等。
【忌】
(1)急性期禁食。
(2)忌油膩性食物,如肥肉、海鮮、花生、核桃、芝麻、油酥點心等。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花椒、辣椒等。
(4)忌飲食過飽。蛋白質、糖也要控制。
23.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有慢性復發(fā)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兩種類型。前者是在已有損傷的胰腺基礎上,反復急性發(fā)作;後者則為慢性胰腺炎的持續(xù)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腹痛、脂肪瀉,或只有脂肪瀉而無腹痛,有時出現(xiàn)腹部包塊、消瘦、黃疸和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以持續(xù)性腹痛及脂肪瀉為主要表現(xiàn)或只有腹瀉而無腹痛;慢性復發(fā)性胰腺炎急性發(fā)作時,酷似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劇烈腹痛,很少伴有胰腺內(nèi)、外分泌的不足。慢性胰腺炎多由於急性胰腺炎的病因長期存在所致。
【宜】
(1)宜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少吃多餐。
(2)宜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
(3)宜吃穀類(大米、麵粉、小米、玉米、赤小豆、綠豆)及瘦豬肉、牛肉、雞、魚、蝦、蛋和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忌】
(1)忌肥膩食物,如肥豬肉、羊肉、肉鬆以及核桃、花生、葵花子、芝麻、油炸食物、油酥點心、奶油等。
(2)忌粗糧、韭菜、芹菜等粗糙纖維多、對腸道刺激的食物。
(3)忌煙、酒及酸、麻、辣等刺激性食物。
24.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的慢性炎性疾病,病變主要限於結腸的粘膜,且以潰瘍?yōu)橹?,多累及直腸和遠端結腸,但可向近端擴展,以致遍及整個結腸。
主要癥狀有腹痛、腹瀉和大便中含血、膿和粘液。此病病程漫長、病情輕重不一,常反復發(fā)作,癥狀持續(xù)存在或發(fā)作期與間歇緩解期相交替,病情重時每日腹瀉10餘次,可伴有陣發(fā)性腹痛和裏急後重,病久者有消瘦、貧血、全身虛弱,部分病人可有畏寒、發(fā)熱、厭食、噁心等癥。此病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最常見,男稍多於女。
【宜】
(1)飲食宜清淡、鬆軟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
(2)宜吃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馬齒莧、馬蘭頭、菊花腦及固澀、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蓮子、薏米、芡實、陳倉米、山藥等。
(3)宜多食大蒜頭、茶葉、赤小豆、扁豆、烏梅、蓧麥面、山楂、橘皮、石榴皮等。
【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薑、花椒、辣椒等。
(2)忌生硬不易消化食物。
(3)忌肥膩、油炸食物。
(4)忌牛奶及乳製品。
(5)忌過飽飲食。
(6)忌煙、酒。
25.急性腎炎
急性腎炎即急性腎小球腎炎,起病急、病程短,以血尿、蛋白尿伴有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及水鈉儲留為其主要表現(xiàn),腎小球濾過率明顯減退可導致尿少、氮質血癥,嚴重的水鈉儲留可導致高血壓、水腫及迴圈淤血,此病多見於兒童,男性多於女性,大部分病人預後良好,不留後遺癥。
腎炎癥狀表現(xiàn)為咽炎、扁桃體炎、皮膚感染、猩紅熱等鏈球菌或其他細菌感染之後2~3周,起病比較急,起病時少尿、蛋白尿、血尿,浮腫從眼瞼、顏面起,發(fā)展至全身。伴高血壓、腎功能減退及疲乏、厭食、噁心、嘔吐、腰痛等全身表現(xiàn)。急性腎炎的治療除抗菌素、利尿外,休息和飲食調理也很重要。
【宜】
(1)飲食宜低蛋白、高糖(糧食、葡萄糖、蜂蜜、白糖、果汁、水果羹),高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低脂肪。
(2)宜食鹼性食物、鹼性飲料,如菜汁、橘子汁、檸檬汁及新鮮蔬菜、水果。
(3)宜清淡、平和無刺激飲食。
【忌】
(1)忌刺激性食物,如酒、茶、咖啡、可哥及辛辣溫熱調味品:蔥、蒜、薑、韭菜、咖喱、芥末、胡椒、辣椒;各種香料及含揮發(fā)油多的蔬菜:韭菜、茴香、芹菜等。
(2)忌油煎、燒烤、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3)忌含草酸多食物:菠菜、竹筍、莧菜等。忌含嘌呤高的食物:豆、豆製品、動物內(nèi)臟、濃雞湯、肉湯、動物肝、腎等。
(4)忌過鹹食物,限制鹽攝入,如鹹菜、醃菜。
(5)忌高鉀食物,如牛肉、雞肉、瘦肉、土豆、韭菜、莧菜、油菜等。
26.慢性腎炎
慢性腎炎又叫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多見於成人,癥狀表現(xiàn)為病程長(在1年以上,長者可達數(shù)10年),有蛋白尿、鏡下血尿、水腫、高血壓等。慢性腎炎晚期由於腎小球炎癥不斷發(fā)展,正常"健存"的腎單位越來越少,纖維組織不斷增多,腎臟萎縮,而致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炎根據(jù)癥狀表現(xiàn)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普通型:一般的水腫、腎功能減退。這種類型最多見。
②腎病型:明顯水腫、大量蛋白尿。
③高血壓型:以血壓持續(xù)、中度增高為特點。
此病是慢性經(jīng)過,飲食治療是綜合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
【宜】
(1)宜多吃澱粉類易消化食品:如米、面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乳製品、蛋、魚、瘦肉。
(2)宜吃含鈉量低的食物:牛肉、豬肉、雞肉、大白菜、菜花、萵筍、冬瓜、西瓜、南瓜、絲瓜、番茄、芋頭、荸薺、莧菜、豆類、橘子、蘋果、梨等。
(3)宜吃低鉀食物:蛋類、豬腸、豬血、海參、麵筋、藕粉、涼粉、菱、南瓜、菜瓜等。
(4)宜補充鐵,可吃油菜、木耳、紅棗、桂圓、赤小豆、小白菜等。
(5)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冬瓜、金針菜、鮮藕、蘿蔔、番茄、蜜桃、梨、橘子、西瓜、胡蘿蔔等。
【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蔥、蒜、薑、花椒、辣椒、酒等。
(2)忌鵝、公雞、豬頭肉、海腥等發(fā)物。
(3)忌高鈉食物,如油餅、豆腐、蘑菇、紫菜、榨菜、茴香、芝麻醬、冬菜、雪裏蕻、蝦米、醬、鹹秋石等。
(4)忌高鉀食物,如肉類、內(nèi)臟、雞、魚、蝦米、蟹、鱔魚、花生、土豆、紅薯、油菜、菠菜、水芹、菜花、香菜、榨菜、蘑菇、海帶、大棗、柿餅等。
(5)忌鹽及過鹹食物。
27.慢性腎功能不全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發(fā)生於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後期的一種病癥。以腎功能減退、代謝產(chǎn)物儲留、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為主要表現(xiàn),按照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可分為四期:
①腎功能正常期;
②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③氮質血癥期;
④尿毒癥期。
各種慢性腎臟疾病都可以導致腎功能不全,其中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和腎小動脈硬化所引起者較為多見。此外,有腎結核病、泌尿道結石、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各種藥物和重金屬所致的間質性腎炎。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癥狀,早期有厭食、腹部不適、噁心、嘔吐,以後有疲乏、頭暈、高血壓、貧血、皮膚瘙癢、多尿、少尿等,晚期有嗜睡、煩躁、譫語、抽搐、驚厥、昏迷等表現(xiàn)。
【宜】
(1)宜食含低蛋白、高糖的食物,選用生物利用度高的蛋白質,如乳類、蛋類、瘦肉、魚、雞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蜂蜜、葡萄糖、甜果汁等。
(2)宜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及葉酸等。
(3)宜用植物油,但不限脂肪攝入量。
【忌】
(1)浮腫尿少時忌鹽、忌鉀,忌食過鹹食物(鹹魚、鹹菜、榨菜等)、高鉀食物(海帶、紫菜、蘑菇、土豆、蓮子、瓜子、瘦牛肉等)。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酒、可哥等。
(3)忌公雞、鵝、豬頭肉、海腥等發(fā)物。
28.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細菌(極少數(shù)可由真菌、原蟲、病毒)所引起的泌尿道炎癥。尿路感染的發(fā)病率相當高。引起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腸桿菌為最多見,占60%~80%。尿路感染發(fā)病時,往往有發(fā)熱、惡寒、寒戰(zhàn),體溫可高達38~40℃,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尿道灼熱感、腰痛、乏力等癥狀,同時有腰部叩擊痛,尿液檢查有大量白細胞,少數(shù)病人有明顯的血尿。
【宜】
(1)宜飲食清淡、易消化,宜吃富含水分、營養(yǎng)及維生素的食物。
(2)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如青菜、西瓜、梨、鮮藕、枇杷等。
(3)宜多飲水、喝湯,可以利尿。
(4)宜多食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菊花腦湯、薺菜湯、馬蘭頭、冬瓜湯、玉米須、白果、山楂、芹菜、萵苣、綠豆、赤小豆等。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調味品,如蔥、蒜、薑、胡椒、辣椒、韭菜等。
(3)忌羊肉、狗肉、兔肉等溫熱性食物及油膩、煎炸食物。
29.貧血
貧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壓積低於同年齡和同性別正常人的最低值,其中以血紅蛋白濃度低於正常值最為重要,成年男子血紅蛋白低於12.5g/dl、成年女子血紅蛋白低於11.0g/dl,可以認為是貧血。
貧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紅細胞生成減少:造血物質鐵缺乏引起的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慢性疾病伴發(fā)的貧血。
②紅細胞破壞過多:遺傳缺陷或外來因素引起的各種溶血性貧血。
③急性、慢性失血性貧血。貧血的結果是血液攜氧能力的減弱。常見的癥狀有:疲乏困倦;皮膚、粘膜、指甲蒼白;心悸、氣促;頭暈、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食欲減退等。
【宜】
(1)宜補充足夠蛋白質,宜食牛奶、瘦肉、魚類、蛋類、豆類及豆類製品。
(2)宜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及酸味水果,如山楂、楊梅。
(3)宜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及其他內(nèi)臟和瘦肉、蛋黃、豆類、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蘿蔔纓、莧菜、薺菜、番茄、杏、桃、李、葡萄乾、紅棗、櫻桃等。
(4)宜多吃富含葉酸、維生素B12的食物,如茶葉、黃豆等。
【忌】
(1)忌煙、酒。
(2)忌堅硬不易消化食物。
(3)忌肥膩、粘滯食物,如糯米飯、肥肉等,以免傷了脾胃。
30.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指由於出血、凝血機制異常所導致自發(fā)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不止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淤點、淤斑、粘膜及內(nèi)臟器官出血和出血時間延長。根據(jù)病因可以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大類;按病情程度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正常人血小板數(shù)量為100~300×109/L,血小板數(shù)量低於50×109/L即有出血現(xiàn)象。
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病因與免疫因素有關,患者體內(nèi)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損傷,同時脾臟破壞血小板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毛細血管脆性增高。繼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常因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脾功能亢進、尿毒癥、細菌感染、藥物、腫瘤等原因使血小板產(chǎn)量不足、破壞、損耗過多以及血小板分佈紊亂引起發(fā)病。
【宜】
(1)飲食宜富含高蛋白,如食牛奶、瘦肉、魚、蛋類、豆類及豆製品。
(2)宜多食具治療作用的食物,如紅棗、花生、桂圓、核桃、扁豆、蠶豆、馬蘭頭、薺菜、花生、豬心、貓肉、豬肚、羊骨、豬皮等。
(3)貧血者宜多吃肝、蛋黃、菠菜、芹菜、油菜、莧菜、薺菜、番茄、杏子、桃、李、葡萄幹、橘子、柚子、無花果等。
【忌】
(1)忌煙、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薑、花椒、辣椒等。
(3)忌食公雞、鵝、豬頭肉等發(f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