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惲壽平 春華艷 中鴻信2015春拍成交價172.5萬元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一號白云外史、云溪史、東園客、巢楓客、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畫家。創(chuàng)常州派,為清朝“一代之冠”。
惲南田是中國美術(shù)史上的大家,詩書畫俱精,有三絕之譽。其山水花卉均垂名后世,尤其花卉,創(chuàng)沒骨畫法,前無古人,后蔭來者,余續(xù)綿長。《春華艷》設(shè)色絹本,縱145厘米,橫65.5厘米,尺幅之大,在惲氏作品中屬少見。繪湖石牡丹,色筆勾葉,沒骨繪花,花欲顯而葉藴藉,絕無俗塵,和諧雅眼。小貓撲蝶,栩栩如生。未署作年,不署作年是惲南田的習(xí)慣,其存世作品中,大約有一半是未署年款的。從此圖筆墨風(fēng)格及所鈐印章看,《春華艷》應(yīng)屬其后期作品(惲壽平一生多舛,58歲便在貧病交迫中去世)。顯然這是一幅讓惲南田畫出了興致的畫,通常他作花卉一畫一詩,而這一次他連續(xù)題了兩首七言絕句之后仍嫌不足,又在后面小跋數(shù)語,吐露幾句心里話:“一片秋云覆綠苔,閑看花底戲猊來。霜紅卻比春華艷,好向東籬囗處栽。南田抱甕客惲壽平。”本幅為擬徐崇嗣,因為徐崇嗣的畫早已亡佚,惲南田幾乎沒有可能見到其沒骨花的真跡。傳承有來頭是為了畫好賣,他以賣畫為生,不得不這樣。而古人之寫生與今人的寫生概念也不盡相同,北宋沈括在其名著《夢溪筆談》中說:“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新細,殆不見墨,但以輕色染成,謂之寫生 ”。所謂“諸黃”,是指五代畫家黃荃父子。黃荃與徐熙(崇嗣)齊名,因為黃荃所繪多宮中異卉珍禽,徐熙多寫汀花水鳥,故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黃荃繪花鳥,勾勒精細,幾乎不見墨跡,然后“輕色染成”,這在當(dāng)時被稱作寫生。徐熙的沒骨花畫法據(jù)史家推演,極有可能與黃荃的寫生同出一轍,而惲南田的沒骨法與此大相徑庭,他不加勾線,直接染色繪花,這是他對美術(shù)史的最大貢獻。其實惲南田心里清楚,徐崇嗣并無此畫法,只是埋在心里不說罷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多斂蓄,看上去很謙遜,存在心底的,還是那份驕傲。所以繪完這幅“灼如天孫云錦”的畫,他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稱此“非復(fù)人間機杼所能仿佛”,是天上織女所繡云錦。天孫是織女的別稱,多么得意??!
款識:一片秋云覆綠苔,閑看花底戲猊來。霜紅卻比春華艷,好向東籬囗處栽。南田抱甕客惲壽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