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地膚子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草,田野荒地、山腳路旁,隨處可見,而實際上,它還是一味可以入藥的中藥材。
地膚子這東西,農(nóng)村人家房前屋后多有種植,茂盛者可長及人高。因可扎掃帚用,俗名就叫鐵掃帚。及長成砍割,干后其莖硬如鐵骨,梢又極其柔韌,故可用作掃帚,極為耐用。
地膚子能清除皮膚中之濕熱與風邪而止癢。治療風疹,濕疹,皮膚瘙癢,常與白鮮皮、蟬蛻、黃柏等同用;若下焦?jié)駸?,外陰濕癢者,可與苦參、龍膽草、白礬等煎湯外洗患處;治濕熱帶下,可配黃柏、蒼術等煎服。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膀胱熱,利小便。補中,益精氣。利小便,清濕熱。治小便不利,淋病,帶下,疝氣,風疹,瘡毒,疥癬,陰部濕癢。
治陽虛氣弱,小便不利:野臺參四錢,威靈仙錢半,寸麥冬六錢(帶心),地膚子5克。煎服。(《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宣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