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接待朋友喝茶是避免不了的。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在被客人倒茶的時候,客人們的手指會在桌上敲兩下,不懂的人會覺得很奇怪。那么,給客人倒茶時為什么手指會敲兩下?這是什么意思呢?
給客人倒茶為何手指會敲兩下?
是表示感謝的意思,叫做叩手禮。 喝茶有一種禮數(shù),就是當(dāng)別人給你倒茶時,為了表示敬意,在別人給你倒茶時,把右手食指、中指并攏,自然彎曲,以兩手指輕輕敲擊桌面,人們形象地稱其為“屈指代跪”。
相傳這種茶俗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曾經(jīng)七下江南,有一次在江南茶館喝茶,他若無其事的抓起茶壺給臣子們倒水,此時為了不暴露身分, 隨從對皇帝不能下跪, 也不能用語言表示對皇帝的感激, 情急之下便用食指和中指同時在桌子上彎下去(表示兩腿下跪的意思)。不想之后竟成了一種茶俗。
實際上,屈指代跪的風(fēng)俗,究竟是不是起源于乾隆朝,無法考證。但人家給你倒茶的時候,總要有點(diǎn)小動作,以示感激,這確應(yīng)該。一般有兩種方式:或者以手扶杯,至少要伸一下手,有一個扶杯子的趨勢;或者用手指輕擊一下桌面。但都無須刻意,有那么個意思就行了,禮的本質(zhì),還在于心。
別人給你倒茶時千萬要記得敲桌子
①長輩向晚輩:要用食指或中指敲擊桌面,所表達(dá)的意思是認(rèn)可,相當(dāng)于點(diǎn)頭。如果非常欣賞晚輩,可以敲三下。
由于“手”“首”同音,所以“叩首”與“叩手”則為相近之意,而三個指頭彎曲即表示“三跪”,指頭輕叩九下,表示“九叩首”。在茶友圈敲桌子被稱為“ 叩指禮 ”。
②平輩之間:食指中指并攏,敲擊桌面,相當(dāng)于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③晚輩向長輩:五指并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手指同時敲擊桌面,相當(dāng)于五體投地跪拜禮。一般情況下,敲三下就可以了,相當(dāng)于三拜,但是遇到特別尊敬的人,可以敲九下,相當(dāng)于三跪九拜。
喝茶有什么講究?
1、續(xù)茶: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頭”,應(yīng)盡快“續(xù)杯”。如果發(fā)現(xiàn)客人的杯子有茶渣,應(yīng)該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換杯。主人應(yīng)熟悉茶品狀況,若茶湯已現(xiàn)水味,應(yīng)及時換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適當(dāng)注意觀察,在喝的盡興時候,也應(yīng)該掌握茶局結(jié)束的時間。
2、茶點(diǎn):正規(guī)場合,品鑒好茶時不宜食用茶點(diǎn),否則視為對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點(diǎn),并不推薦重口味的蜜餞奶糖類茶食,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茶到深夜,當(dāng)備茶點(diǎn)。
3、安排座位:為了配合長幼有序的禮節(jié),盡量安排長輩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這樣一來,斟茶將會按照順序,自左向右,最后到自己,如果將主賓安排的位置不對,則斟茶過程中如先給主客斟茶,則順序?qū)⒈淮騺y,從而變的無序。
4、燒水壺蓄水:如遇賓客多需要助泡協(xié)助燒水壺蓄水時,可以在需要蓄水時適當(dāng)打開壺蓋示意,避免高聲要水,那樣會使賓客感到尷尬。
5、放置茶壺: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6、茶壺擦拭:有的茶主人,十分愛惜自己壺,在沖泡中,難免淋壺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壺齊養(yǎng),但不知道在自己的舉手投足間,這些多余的動作,已經(jīng)影響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樣道理,品茶期間,整理茶臺、擦拭桌椅,也讓人以為主人要送客了。
7、注意穿著: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禮儀要求著裝整潔大方,女性切忌濃妝艷抹,大膽暴露;男性也應(yīng)避免乖張怪誕,如留長發(fā)、穿乞丐裝等。除了儀表整潔外,還要求舉止莊重得體,落落大方。
8、知客位尊卑: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一說,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yīng)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的是“尊位”!順時針旋轉(zhuǎn),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jì)大的人。其中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yōu)先做尊位。
9、關(guān)于吸煙:喝茶嚴(yán)禁抽煙。
10、控制言行:所談話題,切不可說人是非,道他人長短。亦不宜眉飛色舞,擊節(jié)拍案。氣氛安靜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