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給一般人的印象,就是一個窮鬼。他挑著一付擔子,滿大街上叫賣“炊餅!炊餅!”
尤其在電視劇中,武大郎更是以代表窮苦大眾的身份出現(xiàn)的,衣衫襤褸的形象,總是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
事實上,武大郎不過就是長的矮罷了。矮和窮,是兩個概念,本身并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如果硬要扯的話,矮子多半要比正常人更有財運。
武大郎就是屬于財運較好的那種人。之所以把他當作窮鬼,那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用“階級”去衡量他,以為他是窮人階級,就必然會窮。
可你知道在鬧市區(qū)賣小吃的鋪位一年能掙多少嗎?誰說賣粑粑的就發(fā)不了財?!“武大郎燒餅”可是個品牌哩!
《金瓶梅》絕不是你想象中的農(nóng)耕社會,而講的是地地道道的商業(yè)社會。里面有窮人不假,但你也很難找到幾個失業(yè)的人出來。物價比我們現(xiàn)在低。要知道,那可是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qū)之一啊。
武大郎在這樣的地方做買賣,還是有財運的。
我們來看武大郎捉奸前的一段,一個賣梨子的小家伙,喚作鄆哥,才十五六歲,想賺西門慶的錢沒賺到,反轉(zhuǎn)過來找武大郎說話。
武大郎請他到館子里吃了一頓酒,打聽到老婆有奸情。然后武大郎就身上掏出一疊錢,說:“兄弟,我有兩貫錢,我把你去,你到明日早早來巷口等我。”鄆哥拿了錢和燒餅走了,武大郎又付了酒錢。
這一段至少可以說明2個問題:
1. 武大郎隨身攜帶的錢,肯定不止兩貫錢。只會大于兩貫錢,因為是先給的鄆哥,后付的酒錢。
2. 平時隨身攜帶的錢,和愿意爽快地一次性支付的錢,又是兩個概念。武大郎至少有自愿支付兩貫錢“好處費”的能力。
那么,兩貫錢是多少呢?兩貫錢是銅錢,或是相等的紙幣(交子),換算成銀錢,是二兩銀子。
兩貫銅錢 = 二兩銀子 = 我們現(xiàn)在的600元人民幣。
當時,武大郎請這小猴子到館子里吃了酒不算,又隨手掏出600元大票子,作為“小費”給出:“兄弟,這600塊錢你先拿著吧,明天等我。”
這個動作,足以說明武大郎的收入了吧。
這600塊錢,抵一個月的生活,西門大藥房的員工就是一個月發(fā)600塊錢的工資。這小猴子鄆哥,還掙不到600,一個月只在三、五百塊錢左右。
他本來只想找西門慶賺個十幾塊錢的,(“賺三五十錢養(yǎng)活老爹”,劃人民幣9元至15元),但現(xiàn)在武大郎爽快的一次性給了他600元,他能不高興嗎?!所以拼了再挨一頓打,也要去幫忙捉奸!
你說,這武大郎能算窮嗎?真的要窮,他舍得給600元的小費?他還有錢供潘金蓮住樓房?潘金蓮那可是住的樓房啊。
武大郎原先是真的很窮。他為人懦弱,形象猥瑣,頭臉窄狹,皮肉粗糙,外號喚作“三寸丁谷樹皮”。死了老婆之后,他帶著12歲的女兒賣燒餅度日。租住的是本縣首富張大戶的房子。
張大戶六十幾歲了。家財萬貫,房屋百間,只是沒有兒女。家中有一個丫鬟叫潘金蓮,長的美貌,張大戶一心要收她為妾,但他的老婆十分厲害,不得到手。
一日,主家婆不在,張大戶暗把潘金蓮喚至房中,遂收用了。
終于被張大戶的老婆發(fā)現(xiàn)了,和張大戶嚷罵了數(shù)日,又將潘金蓮百般苦打。
張大戶知道老婆容不下潘金蓮,一賭氣,倒賠了房奩,把如花似玉的潘金蓮免費嫁給了武大郎。
書上說:“這大戶早晚還要看覷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為妻。”
于是,武大郎白賺了一個美女和一大筆錢。張大戶非常照顧他,連房錢也不問武大要了,若武大沒本錢做炊餅,張大戶就私給與他銀兩。
每天早上武大挑擔子出去了,張大戶就來房中與潘金蓮廝會。武大郎回來若撞見了,就知趣的走開,并不聲言。朝來暮往,也有多時。
后來張大戶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將金蓮、武大趕出。武大幾經(jīng)輾轉(zhuǎn),搬到市中心來住。典得縣門前兩層四間帶院落的樓房,這么好的地段,這么漂亮的房子,一個月的租金要花十數(shù)兩銀子,合人民幣4000多元。
你看,張大戶沒虧待他們兩口子吧。若不娶潘金蓮,武大郎肯定還是個窮鬼。
下面,比較一下武大郎與西門慶:
1. 都死了老婆,都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兒。不同的是,一個最矮,一個最高。一個是賣粑粑的,一個是賣藥的。
2. 武大郎與西門慶都是發(fā)女人財?shù)模紡呐耸掷镔嵙瞬簧俸锰?。這一點,他們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武大郎賺到的是美女,西門慶則差遠了。
3. 武大郎與西門慶的起點不同。西門慶是有資產(chǎn)的,武大郎沒有。但是只按百分比講,武大郎賺的“收益率”比西門慶高多了。
所以,把個西門慶羨慕地直說:“好一塊羊肉,落在狗嘴里!”
現(xiàn)在,這一高一矮兩個發(fā)女人財?shù)哪腥耍M路相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