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作品
我的少兒歲月,是在毛主席時代度過的,紅色文化在心坎上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當時,不僅我們課本上的封面、插圖美好,即使筆記本、作業(yè)本、作文本、練習等本子上的也漂亮,至今難忘。
紅旗筆記本封面
1、《紅旗筆記本》在社會上廣泛使用,記得全家中我大哥使用的最多。他中學畢業(yè)后隨著上山下鄉(xiāng)的赤潮,返鄉(xiāng)務農(nóng),被社員選為糧庫保管員。除了記賬,平時就用這種筆記本記事。三面紅旗在蔚藍的天空映襯下,迎風飄揚,顏色鮮艷,英姿颯爽。毛主席為《紅旗》雜志題寫的兩個大字,雄健、蒼勁、飄逸。
三面紅旗也好像飄揚在我大哥心中:我們的爸爸雖然是國家干部,但全家的生活和普通群眾差不多,糧食不多,吃的也不好。我家距離糧庫很近,而且地處全村最偏僻的山溝,可大哥從來沒有私自多吃多占一兩集體的糧食,深得社員信任。其實,豈止是我大哥?在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指引下,大公無私、真心實意、齊心合力的八億中國人民,正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全身心致力于社會主義祖國的革命和建設!
作業(yè)本封面
2、《作業(yè)本》封面上是《紅色娘子軍》連長吳瓊花的光輝形象。在舊中國,有多少人民深受官僚、地主、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壓迫。她們參加紅軍后,在毛主席、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驅邪除惡,為解放廣大人民浴血奮戰(zhàn),成為頂天立地的巾幗英雄。沒有革命前輩的流血犧牲,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僅崇敬她們,而且還堅持學習其崇高精神,爭做合格的革命接班人。
學習筆記封面
3、學習、領會和踐行《毛澤東著作》的熱潮,席卷全國?!秾W習》筆記本封面上的畫面,集中再現(xiàn)了生動的情景:在毛澤東思想紅太陽的照耀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工農(nóng)兵,斗志昂揚,意氣風發(fā),闊步前進在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上,創(chuàng)造許多前所未有的人間奇跡。偉大祖國無比堅強,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成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中流砥柱,倍受敬仰!
練習簿封面
4、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練習本》封面上,焦裕祿、雷鋒、王杰的風采經(jīng)常映入眼簾。我們雖然年紀很小,但他們卻成為心中的偶像,追求的明星,學習的榜樣,給烈軍屬抬水,解決吃水困難;在深秋撿拾社員收割時遺漏下的谷穂、豆角等,全部交給大隊。至于大人們做的好事則更多了,不勝枚舉。其實,當年全國都是如此,社會風氣清純,英雄人物輩出,革命潮流浩蕩!
練習簿封面
5、農(nóng)民在當年,具有崇高的地位,廣大知識青年也要從城市來到農(nóng)村,積極參加勞動,真誠向他們學習。在這種《練習本》的封面上,在新農(nóng)村的背景下,一位老農(nóng)身負耕具,面帶笑容,目含希望,正大步地走在上工的路上。這是我們小時候非常熟悉的身影,每天都能看見。雖然物質生活不太豐富,但農(nóng)民的健康狀況、精神面貌卻很好,沒見過、甚至沒聽過什么抑郁癥等疾病,男女老少個個開心快樂,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中,好像渾身具有使不完的干勁。
練習簿封面
6、這種《練習本》的封面上,展示的金黃時節(jié)的情景:姑娘們精神飽滿、青春煥發(fā)、干勁高漲,肩挑金燦燦、沉甸甸的谷捆,行進在山路上,充分彰顯了“半邊天”的颯爽英姿,也集中反映了集體化的優(yōu)越性。我們也想加入其中,享受社會主義農(nóng)村大豐收的快樂!
作文本封面
7、《作文本》封面上的版畫,反映的是我們少年兒童精神風貌。當年,沒有人販子,沒有壞人(后來聽爸爸說也有極個別的,但因正氣絕對壓倒歪風,不敢輕舉妄動)。因此,我們從來沒有什么恐懼感。在紅旗下、在毛澤東思想的陽光沐浴下,爭當“三好”學生,有時聆聽經(jīng)歷舊社會的老貧民憶苦思甜,有時適當參加集體勞動和村里的文藝宣傳隊,宛如春天的禾苗,在愉快中健康成長,以至竟然關心起國家大事來,喜歡聽廣播。
小時候本子上的封面,除思想性、藝術性兼優(yōu)外,還具有真實性、代表性,很好地展示了火紅的年代、英雄的人民,對我們的健康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感染、引導、教育作用,也是正確“三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花開花落,春去春來”,如今,40多年過去了,我們由少兒變成老頭,但在心中不變的是本子上的美好畫面。雖因不太懂事,大都沒有保存下來,非常遺憾,但當下仿佛依然能看到其美好的色彩、聽到其生動的聲音、嗅到其芬芳的氣味,成為永恒的記憶,永遠的念想!
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