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求是手機報
高考,不是知識的單一測試,而是對包括心理素質(zhì)、身體狀況的全方位考察。高考在即,最后階段考生怎么調(diào)整狀態(tài)、心態(tài)、情緒?老師、家長如何合理引導?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林丹華教授針對這些問題給您答案建議。
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階段,多數(shù)考生會處于多種情緒交織的狀態(tài)。一方面,學生會比較期待,有積極正面的情緒,會激動、興奮、躍躍欲試等;另一方面,考生又容易被緊張、擔心、害怕等情緒所壓制,患得患失。
在這個階段,焦慮、擔心等情緒的存在,都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狀態(tài)。焦慮程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有效地發(fā)揮,只有處于適中的焦慮狀態(tài),才能使績效最大化。面對擔心、焦慮等情緒,有效的做法是,將焦慮度調(diào)整到中等的可控范圍。
現(xiàn)在,考生一方面要做好情緒上的調(diào)整,另一方面要做好心態(tài)上的調(diào)整。在情緒調(diào)整上,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出現(xiàn)什么類型的情緒,要學會接納,要允許焦慮等情緒的存在??梢赃m當調(diào)適情緒,比如適度鍛煉、聆聽音樂等??忌€要進行心態(tài)上的調(diào)整。,要做當下該做的事情,不過度自我批評、自我否定,接納自己不足的一面,要有“我盡最大努力,這就夠了!”的平和心態(tài)。
作為老師、家長,不必小心翼翼,過分關注,這樣反而會給考生形成心理壓力,學會傾聽、理解,給孩子多打氣,這才是考生最需要的。家長、老師要多陪伴、多傾聽、多鼓勵,給孩子情感上的肯定。一定要把“盡力就沒有遺憾,過程比結果重要”的理念傳遞給孩子。
2015年高考正即將進行,中國古代也有類似這樣的“高考”,即古代的科舉考試。古代人如何參加“高考”?
鄉(xiāng)試在南宋趙構(高宗)當皇帝以前,全國并沒有統(tǒng)一時間,多安排在當年秋季,南方少數(shù)省份則安排在六、七月份舉行。時間不統(tǒng)一,給考生異地冒名頂替、再考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了堵封漏洞,紹興十三年(公元1143),趙構詔定了全國統(tǒng)一考試時間:陰歷八月初一統(tǒng)一鎖院,禁止隨意出入考場;陰歷八月十五日統(tǒng)一開考。從此,科舉考試有了全國統(tǒng)一考試時間,這也是現(xiàn)代高考時間“全國統(tǒng)一”的源頭。
現(xiàn)代高考的開考日期是固定的,2003年以前的高考,放在每年7月的7、8、9三天。這個時候正是大暑天,氣溫太高,影響考生正常發(fā)揮和錄取工作,后來才提前一個月,為每年6月7、8、9三天。
在古代,考生考前也要看考場,而且更重視。與現(xiàn)代不同的是,古代考生看了考場后,便不能再出來,一直要到全場考試結束,飯食由官府安排的“號軍”統(tǒng)一負責。古代高考,可提前幾個小時進場。一般鄉(xiāng)試在開考前一天的子時(相當于23-24時)開始開“龍門”,充許考生進場,隨身允許帶一只裝有考試必備用品的考籃。此時正值半夜時分,進場考生可以領到3支蠟燭。
鄉(xiāng)試的考場設在一般設在省府所在的省城,具體地點是貢院內(nèi)。貢院看起來真就是一個超級大院子,里面又分割出許多有序排列的小院子,小院子里每排再隔出進深4尺、寬3尺的考室,稱為“號舍”,每舍一名考生。號舍既是考試答題的地方,也是考生夜里住宿的地方。每舍有長4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墻體有磚托槽,上下兩道。白天考試時,兩塊木板分置上下托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凳;晚上則將上層的板拆下,與下層平拼成一張簡易床鋪。由于空間太小,考生晚上須曲膝而臥,民間戲稱之為“鴿籠子”。(倪方六,北京晚報)
韓國高考被媒體戲稱為“比死刑還要殘酷”,考生要在一天內(nèi)考完4門科目,然后還要層層面試才能被錄取。高考當天,韓國商店調(diào)整上班時間,以便減輕交通擁堵狀況;駐韓美軍則要停止實彈演習和航空任務;就連股市也推遲開市、提前閉市。
在日本,報考公立大學的學生要參加兩輪“高考”,第一輪是類似中國“會考”的全國性考試,不分文理科。成績公布后,考生可向心儀的大學提交報考申請,由學校自行組織第二輪考試,是否錄取由綜合兩輪考試的成績而定。
美國不實行全國高校入學統(tǒng)考,對中學生申請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yè)能力評估考試”(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ACT)。SAT考試每年舉行7次,考試內(nèi)容類似于智力題,成績兩年內(nèi)有效,招生時看學生歷次SAT考試的最好成績。(孫繼蘭,汕頭特區(qū)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