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丹麥?zhǔn)锥?/span> --哥本哈根 :
結(jié)束挪威古城奧斯陸的旅程后,最后一站是丹麥?zhǔn)锥几绫竟?。連接此兩地的有火車(每天有3趟)、輪渡,而厄勒大橋是哥本哈根與瑞典南部第三大城市馬爾默相連接。厄勒大橋自2000年通車,列車和汽車均可在這座雙層大橋上通過。我們用了輪渡(大型輪渡載人也載車,還配備餐館、商店、兒童游樂處等設(shè)施)。7月是去丹麥旅游的最好季節(jié),天氣晴朗、溫度適宜,最高溫度不過21度。我們走的是海濱路,國內(nèi)許多海邊城市也有類似名字的路,通常也是城市風(fēng)光最好的路,但這條海濱路太美了,這1個小時簡直就是享受:延綿幾十公里的海濱路,一側(cè)是波光粼粼的大海;一側(cè)是風(fēng)格各異的房子。湛藍(lán)無際的大海邊上高聳著風(fēng)力渦輪發(fā)電機,非常醒目。
丹麥在地理上被稱之為“西北歐橋梁”, 南部與德國接壤,西瀕北海,北與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占據(jù)著日德蘭半島的大部分,西蘭島、菲英島和周圍多達(dá)406個島嶼,以及法羅群島、格陵蘭島(世上第一大島嶼)兩個自治領(lǐng)土。
在世界人民心中,丹麥更有個人盡皆知的稱號——“童話王國”。丹麥?zhǔn)鞘澜缟献罟爬系耐鯂?,連同它的國旗,具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歐洲這塊土地上,國家歷史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更迭不休。而在這千年的王之國度,安徒生的童話,讓丹麥與世界緊緊相連,與它悠久輝煌的歷史、古老奢華的建筑一起,聞名于世界各個角落。幾乎每個人的童年都伴隨著“人魚公主”的晚唱、“賣火柴的小女孩”火光中的夢想。如今,坐落在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銅像,已成為丹麥的象征。
現(xiàn)任的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是丹麥千年歷史以來第一位真正的女王,她以多才多藝稱著于世,深受丹麥人民愛戴。
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位于西蘭島東部,是北歐最大的港口城市。哥本哈根在丹麥文中就是“商人的港口”或“貿(mào)易港”的意思,一到新港就看到了一副大錨,非常引人注目——說明哥本哈根是港口城市的身份。 新港是一條人工運河,建于1669年至1673年,該運河將海水直接引進(jìn)國王新廣場。當(dāng)時建造新港運河的主要目的是將海上交通引進(jìn)城市中心,從而促進(jìn)哥本哈根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新港的大多數(shù)房子是在300年前建造的。沿著運河兩岸,一直是為世界海員所流連光顧的各種酒吧、餐館。
座落在安徒生大道上的安徒生銅像(市政庁一側(cè)),神情一如既往地孤傲。我們拍照后,穿過市政庁場, 進(jìn)入了哥本哈根有名的步行街。
長達(dá)1.2公里步行街 , 它不只是一條街道,在它的兩頭、及中央連接著一個又一個廣場、著名建筑和特色商場。全街約有200多家商店,店鋪鱗次櫛比,各具特色,令人目不暇接。既有百年老店、皇家商場,也有眾多風(fēng)格古樸的小店。 皇家陶瓷廠、銀器廠、玻璃器皿等公司的銷售總部。櫥窗里陳列著各種各樣的丹麥工藝美術(shù)品,琳瑯滿目,任人觀賞。步行街 中間很是雜、亂:有賣藝人、玩蛇的、賣小動物、各種各樣---------。還有小朋友(學(xué)生橫樣)拉小提琴要錢的。
(7-1)丹麥?zhǔn)锥?/span> --哥本哈根
對北歐的印象:首先是這里的藍(lán)天;然后是這里的安靜。天是那么的藍(lán),飄過的白云籠罩在草坪上,,樹叢后的住宅窗戶上反射出閃亮的光芒,藍(lán)藍(lán)的天空和藍(lán)藍(lán)的海洋在這里親密地契合。我們走在停滿了游艇的運河邊,導(dǎo)游說那些都是闊人們的私人游艇。我們首先前往長堤公園看望“海的女兒”。“海的女兒”是一座人魚銅像,位于朗厄里尼港入口處的一塊巨大鵝卵石上,幾塊巨大的巖石托舉著她線條優(yōu)美的軀體,漂亮的魚尾輕輕地搭在粗糙的巖面上,一襲長發(fā)挽在頸后,略帶憂傷的臉龐上洋溢著無限的溫情。低頭,凝眉,臉望向眼前的海面,若有所思,美人魚銅像顯得孤寂。
“海的女兒”自1837年問世以來,數(shù)以億計的人讀懂了美人魚高貴的靈魂。1912年的一天,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卡爾·雅格布森在皇家劇院觀看芭蕾舞劇“海的女兒”后,要為美人魚制作一座銅像,他邀請丹麥雕刻家愛德華埃里克森完成。他以愛妻為模特,雕鑄了這座著名的美人魚銅像。 從此,哥本哈根有了自己的城市標(biāo)志,丹麥數(shù)不清的童話有了自己的形象代表。
不過是十分鐘的路程, 從美人魚的童話切換到了一組銅雕塑:吉菲昂噴泉的神話,雕塑中半身袒露的吉菲昂女神表情剛毅果敢,發(fā)辮在疾風(fēng)中揚起,左手扶犁,右手揮鞭,駕馭著4條奮力拉犁的壯牛(傳說牛是她同大力神生下的四個兒子),泉水從牛的鼻孔和犁鏵間噴射而出。在靈秀的教堂映襯下,整座噴泉氣勢磅礴,充滿了力量的美。原來相傳古時丹麥曾遭劫難,這位女神將自己的四個兒子變?yōu)榕?,?qū)趕著他們奮力拉引,將丹麥拯救出來,這個雕塑記錄的正是這段過程。
中午時分抵達(dá)丹麥擁有八邊形廣場的王宮,,廣場中央是菲特烈五世國王的騎馬銅像,高大威嚴(yán),周圍是哥特式穹頂?shù)幕始医ㄖ?椿始倚l(wèi)隊在十二點整的換崗儀式。丹麥王宮是皇室成員居住的地方,四座宮殿依次排列,在中間形成一個八角形的廣場。女王、王子們至今仍居住在這些宮殿里。這些都大同小異,只是服裝、帽子飾品有一點兒不同,因此沒了新鮮感。
另外我們參觀了三座宮殿:克倫堡宮、弗雷登斯堡宮和腓特烈堡宮。克倫堡在丹麥語中意為“皇冠之宮”。它的外觀確像皇冠一般美麗、莊重又氣度不凡。它原來是一處壁壘森嚴(yán)的要塞,扼守著厄勒海峽的咽喉處。古堡的城墻上還架著一尊尊大炮;
弗雷登斯堡宮建于18世紀(jì),是一座風(fēng)景如畫的花園,它那僅僅兩層的圓頂建筑和寬敞的八角形庭院流暢和諧,又不失美麗高雅。它是弗雷德里克四世為紀(jì)念和瑞典的戰(zhàn)爭結(jié)束而興建的,所以又叫“和平宮”;
建于17世紀(jì)的腓特烈堡宮:它的主城堡為三邊型的紅磚樓堡,正面和右翼是宮殿,左翼是教堂。屋頂和塔頂是綠色的,配以精美的浮雕,十分華麗壯觀,素有“丹麥的凡爾賽宮”之稱。腓特烈堡宮現(xiàn)辟為丹麥國家歷史博物館。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宮內(nèi)收藏了丹麥16世紀(jì)以來歷代著名畫家的作品。
幾個主要的北歐國家只是走馬觀花,但是也祘到此一游,他們各有特色:“丹麥童話之旅、挪威峽灣之旅、芬蘭圣誕之旅、瑞典----------”。到北歐,也許主要的不是看風(fēng)景,而是看風(fēng)情、歷史。
由于旅行社省錢,我們不能直航上海,要從莫斯科轉(zhuǎn)機,在莫斯科又待了大半天。7月中旬的上海,高溫達(dá)39度,想想這半個月正是太涼爽了,住得好、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