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非常好非常好的產(chǎn)品,但是這個城市只有你一個人,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流量了。
我相信,不管用什么策略,你也賣不出去,因為沒有流量、沒有人,你連銷售的對象都找不到。
如果你有10個流量,成交率100%,你頂多也就成交10個客戶,而如果我有100個流量,成交率只要做到11%,就可以輕松超過你的業(yè)績。所以,一定要理解“流量”的重要性。
今天要講的社交貨幣和流量又是什么關系呢?
劉興榮在2018年第一次聽到“社交貨幣”這個詞的時候,是一臉瞢逼 ,社交就是社交,貨幣就是貨幣,還跟流量能扯上啥關系?
社群裂變|實體店社群運營|私域流量池
在社交媒體時代,如果你有很多錢,那么你只是個“土豪”。
而如果你有很多的“社交貨幣”,你才是一個真正的“富翁”。
前者是你有錢,跟別人有毛線關系,而后者是值錢,別人覺得你有利用價值。
貨幣是一種“以我所有換我所需”的信用憑證,貨幣的價值在流通,和貨幣一樣,“社交貨幣”的價值也在于流通。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市場營銷教授喬納·博格和凱瑟琳·米克曼專門對社交媒體的內(nèi)容分享進行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人們在社交網(wǎng)絡上分享信息的動機:
“我們對其他人談話的時候,不僅僅是想傳達某種交流信息,而是想傳播與自己相關的某些信息?!?/p>
也就是說,人們分享思想、觀點和經(jīng)驗并不是無意識和無目的的,人們的分享行為是為了收獲傳播對象對自己的認知,完成對自己的“標簽化”,塑造他人眼中的自己。
在一個群里,社交貨幣有什么用?如何獲取社交貨幣?
現(xiàn)在假設一個問題:
你所在的一個學習群里的人都是你的目標客戶,如何讓群里這些人主動去加你好友?
或者你主動去加別人的時候,通過率會很高,這就和你的社交貨幣有關系了。
商場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氣就是財氣。有時候往往比成交技術更為重要。
生意經(jīng)營本不復雜,就是幾個簡單而有核心的幾個問題組合成的。
首先:流量從哪里來、人從哪里來?這是構成我們生意主體因素和前提。
我們都知道,生意的利潤是來自于成交,而成交必須要有流量、有客戶,是不是?
既然“流量”如此重要,在微信群里如何發(fā)行我們的社交貨幣,讓更多的潛在客戶,加你好友,獲得客源?
不管是自己建群,還是去別人群里混圈子,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結果:
一個微信群里,只有 10%的人被其他人認識或者有印象,只有1%的人讓人印象深刻。你是否認同?
其實不管是QQ群、微信群或者是貼吧、論壇,都屬于社群的一種。
每一個社群里面,都有自己的通用貨幣,你擁有了這種貨幣,自然就能購買到別人的注意力,把這種貨幣叫做“社交貨幣”。
舉例:
你想混進富豪圈,你就要有那個圈子的社交貨幣——別墅、豪車、游艇、高爾夫……
重點中的重點,核心中的核心:
如果你沒有社交貨幣,你即使進了任何社群,也是蹲在犄角旮旯里的那一位,從來沒有人會注意到你;
如果有一天,有人主動加你好友,那么好:恭喜你!
因為你在別人眼里:還是一個流量,至少可以變現(xiàn)!
話雖然難聽,但是這個理;是不是?
社群裂變|實體店社群運營|私域流量池
大家現(xiàn)在了解了什么叫社交貨幣,那么混寶媽社群的社交貨幣是什么?
育兒經(jīng)驗、寶媽賺錢、婚姻情感,如何讓老公更顧家、讓老公更愛自己等等是不是這樣?
那微商社群的社交貨幣又是什么呢?
怎么做銷售?
怎么招代理?
怎么帶團隊?
怎么出貨?
怎么加粉絲?
如果你擁有這些知識,并愿意分享給大家,那么你就擁有了這個社群的“社交貨幣” 是不是?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在一個社群里面,最愿意分享和幫助別人,擁有社交貨幣最多的 1%的,會成為這個社群的焦點!
經(jīng)常冒泡,愿意互動配合的人,則擁有社交貨幣比較多的 10%,很容易被讓人記住!
是不是這樣?
這就好比腦白金的廣告,你看的多了,聽得多了,自然記住了。
在群里經(jīng)常冒泡,愿意互動配合的人,也就容易讓人記住。
就算這些人去主動加群里的群員,也一定比其他人容易通過的。
相反,你社交貨幣為0,去加別人,造成打擾,所以別人不通過你,甚至還投訴你。
其他不愿冒泡,也不愿配合互動的人,擁有的社交貨幣幾乎為 0,最終成為社群的“消費者”,甚至淘汰。
舉例:
我們經(jīng)常能在一些群里看到有人也在群里冒泡,但是這個人發(fā)的信息多是負面的。
那么,這樣的人,你愿意和對方交朋友嗎?
這樣的人,社交貨幣不是為0,而是為負,這樣的人,只能是一個流量,被人消費!甚至大家都不想搭理這樣的人,都沒想過社交貨幣為負的人成為自己的客戶。是不是這樣?
社群裂變|實體店社群運營|私域流量池
如果我們需要更多的客源或者流量,是不是應該在群里,發(fā)行更多的社交貨幣呢?
因為社交貨幣具有粉絲購買力,是不是?
要如何發(fā)行我們的社交貨幣,這是不是很關鍵?
我給你舉個例子:
以前有位群員和大家一起學習,但是她堅持給大家整理課件,做思維導圖,寫總結感悟以及自己的見解分享給大家。
最后的結果是:
課程結束后,她獲得了絕大部分學員的微信,還有的人以為她是這個老師的助理。
比如進入微商群:
需要分享自己的出貨經(jīng)驗,帶團隊的經(jīng)驗,營銷經(jīng)驗,吸粉經(jīng)驗等;
進入營銷群:需要分享一些干貨,成功的案例; 策劃案例等
從此刻開始,請記住下面的話:
要么掌握社群貨幣的發(fā)行權,要么多積攢更多的社交貨幣,無論在哪個群里,都有大量的流量可能成為你的資源或者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