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埃及盧克索——人生必游地(葉平)

在BBC評選出的“一生必去50大勝地”中,埃及除了金字塔和阿布辛貝之外,盧克索(Luxor)也列在榜中。我們所說的古埃及文明,其實一多半指的就是古稱“底比斯”的盧克索。盧克索現(xiàn)已成為一座現(xiàn)代旅游城市和埃及的旅游勝地,每年都有幾十萬游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

底比斯興建于中王國第11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jù)說當(dāng)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100座,荷馬史詩中把這里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

卡納克神廟

在現(xiàn)今盧克索的古代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是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供奉著阿蒙和穆特、孔蘇等神祗,但主要是太陽神阿蒙,所以又被稱為“阿蒙神殿”。它始建于4000多年前的中王國時期,經(jīng)過其后1500多年間各朝代50多位法老不斷地擴(kuò)建和修復(fù),最終成了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建筑物之一。世上有許多景點是用來觀賞的,卡納克神廟卻是用來閱讀的——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獨一無二的露天博物館。

神廟由磚墻隔成三部分,中間主殿即阿蒙神廟,面積最大,占地約30公頃,保存得最完好。此外,還有供奉阿蒙之妻穆特神和阿蒙之子孔蘇神的廟宇。雖說阿蒙神廟現(xiàn)存部分不足當(dāng)年的十分之一,但還是有大小20余座小神殿,基本上以第6塔門為中心,向四周延伸。

這是第一塔門,由第三十王朝法老建造。


塔門右側(cè)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父親塞提一世(Seti I)的方尖碑,只剩了一根,十分矮小。

進(jìn)入塔門前要經(jīng)過公羊之路,由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原本有3公里長,連接到盧克索神廟,現(xiàn)只殘留200多米。

因羊頭代表阿蒙神,所以卡納克神廟前排列的是獅身羊面像。拉美西斯二世藏身在羊懷中,接受阿蒙神的庇護(hù)。

穿過第一塔門,來到卡納克最大的庭院。

三座禮拜堂分別供奉阿蒙、穆特和孔蘇三神。

這里是法老迎接太陽的地方,神像見證著千年風(fēng)霜。

第二塔門由第18王朝末代法老建造。

門前矗立著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像,兩腿之間是他的王后——他們的故事已經(jīng)留在了阿布辛貝神廟中。

我們來到了整個神廟最著名的部分——占地約5000多平方米的石柱大廳,猶如進(jìn)入石頭森林。

這里是《尼羅河的慘案》、《木乃伊》、《木乃伊歸來》三部電影的外景拍攝地。

石柱大廳曾隨著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說改編的《尼羅河的慘案》名揚天下。電影中巨大的石塊從柱頂轟然墜落的驚險鏡頭,就是在這里拍攝的。

不過現(xiàn)在看來,那塊石頭似乎不太可能被人搬上柱頂。

大廳內(nèi)樹有134根石柱,分16行排列,

中央兩排特別粗大,每根高達(dá)21米,直徑3.57米,可容納100個人在上面站立。

柱與柱之間相距僅1米,大廳內(nèi)光線暗淡,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權(quán)神化”的神秘壓抑的氣氛。

柱子上的浮雕和象形文字,表達(dá)了戰(zhàn)爭的場景、日常的生活、神話傳說、法老故事等等。

石柱歷經(jīng)三千多年屹立不倒,且保存完好,實在令人贊嘆不已。

1887年,尼羅河水泛濫,水位高達(dá)3米,旅行家們坐船來到這里刻下了記號——“1887”清晰可見。

仰望歷史

多柱大廳外是第三塔門,兩根巨大的方尖碑躍然在目。

穿過第四塔門,來到由古埃及唯一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sut)建造的方尖碑。

這座石碑高30米,重320噸,真不知它是怎么從阿斯旺采石場運來此處,又如何在神廟里被豎起的。

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一生極富傳奇色彩,其繼子圖特摩斯三世痛恨女王曾經(jīng)廢黜過自己,登基后抹去了女王統(tǒng)治埃及的所有標(biāo)記,唯獨讓這座方尖碑聳立在阿蒙神廟。

另一塊倒下的方尖碑,仿佛無言地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歷史充滿的愛恨情仇。

第五塔門為圖特摩斯一世所建,現(xiàn)已毀壞。

尚存有阿蒙神(Amon)等殘缺的雕像

歷史課

繼續(xù)沿著東西中軸線穿過殘破的第六塔門,可以直達(dá)圣壇,那是過去只有祭司和法老才能進(jìn)入的地方。

遺憾的是如今神像都只剩下半身了,上半身不是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就是在開羅博物館。

卡納克神廟其他的神殿

卡納克神廟其他的神殿

神廟巨大得仿佛迷宮一樣,

因為太過龐大,年代又太久,破壞得厲害,

到處都能看到石柱和斷壁,以及殘缺不全的法老像。

最后是古代祭司們在祭祀典禮前沐浴凈身的圣湖。

圣湖

圣湖旁的圣甲蟲(Scarab)石雕。

據(jù)說,未婚女子繞圣甲蟲逆時針轉(zhuǎn)七圈很快就會出嫁。

斯芬克斯大道

盧克索神廟正前方是斯芬克斯大道,也稱獅身人面大道。


傳說當(dāng)年曾經(jīng)有一條3公里長的獅身人面石雕大道,與卡納克神殿相連,后因尼羅河多次泛濫,將它們沉積在泥沙中。

目前,考古學(xué)家只發(fā)掘出60座獅身人面像,據(jù)說還有240座仍埋藏于地下。

到2004年為止,這條大道上還有現(xiàn)代盧克索城市的建筑,市政府已經(jīng)開始將這條大道重新整清。

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是底比斯另一座巨大的古埃及神廟,整體規(guī)模長260米,寬56米,面積達(dá)31公頃,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所修。

奇怪的是,這座神廟塔門的左手邊是一座清真寺,位于神殿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據(jù)說,中世紀(jì)時神廟曾遭沙淹沒,在建造清真寺時,沒人知道地下還有一座神廟,清真寺于是就成了神廟的上層建筑。

神廟的第一塔門,寬65米,高24米。塔門前的方尖碑22米高,重230噸,由一塊完整的花崗巖雕琢而成,是拉美西斯二世建造。原來有兩塊對稱建造的方尖碑,其中一塊送給了法國(據(jù)導(dǎo)游說,只換回了一架座鐘,不久便損壞了),至今依然矗立在巴黎協(xié)和廣場。

塔門兩側(cè)原來矗立著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現(xiàn)在只留下兩尊。

拉美西斯二世的另一尊坐像。

方尖碑下方,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頭像似乎在對游人微笑。

神廟的第一庭院——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拉美西斯二世庭院。

還是拉美西斯大帝。

埃及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建造的“三船圣殿”,后來被其繼子圖特摩斯三世占用來供奉底比斯三神阿蒙、穆特、孔蘇的雕像。

神廟內(nèi)的浮雕,右邊是我們的導(dǎo)游哈里發(fā)。

圖坦卡門及妻子坐像,可以看出法老及王后都很年輕。圖坦卡門19歲就死了。

阿蒙霍特普三世柱廓,14根高約19米的花崗巖石柱分成二列7對排列。這些圓柱的柱身似紙草捆扎狀,而柱頂都呈未開花的紙沙草型。

穿過阿蒙霍特普三世柱廓就是第二庭院——阿蒙霍特普三世太陽神庭院,庭院三面都有雙排的參天圓柱廓圍繞,共有64根,這是整個神殿的中心。

墻上的浮雕,與其他神廟相似。這幅表現(xiàn)的好像是生活場景。

有趣的是,在羅馬時期,基督徒把神殿原來的墻壁拆掉,改建了一座教堂。為了遮蓋墻壁上原有的浮雕,他們在墻上涂上石膏,再繪上圣經(jīng)故事的彩色圖案。

巨大的石壁上至今殘留著許多彩繪——它表明,在盧克索神廟中,三種文化(古埃及、伊斯蘭和基督教)共存在一起。

為盧克索神廟寫生

為盧克索神廟寫生

為盧克索神廟寫生

盧克索外景

孟農(nóng)神像

從盧克索神廟出來前往帝王谷,路途中經(jīng)過兩尊孤獨地守候在沙漠中的石像——希臘神話中的孟農(nóng)神巨像。巨像高20米,風(fēng)化嚴(yán)重,面部已無法辨識。

巨像原來是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無蹤影。羅馬統(tǒng)治時期的地震使巨像出現(xiàn)了裂縫。每當(dāng)起風(fēng)時,神像便發(fā)出聲音,就像有人在唱歌一樣。

當(dāng)時埃及的羅馬統(tǒng)治者認(rèn)為這是對著黎明之神的哭泣,于是認(rèn)定這兩座雕像就是傳說中的孟農(nóng)。從此,“哭泣的孟農(nóng)”這個名字就流傳至今。

公元200年,羅馬皇帝下令修補(bǔ)已經(jīng)破敗不堪的石像,但此后石像再也不會“唱歌”了。

石像前的努比亞人。

帝王谷

與盧克索隔著尼羅河相望,一大片沙漠地帶就是古代埃及都城底比斯的所在地。帝王谷就坐落于離底比斯遺址不遠(yuǎn)處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石灰?guī)r峽谷中。

斷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點。這里曾經(jīng)是一處雄偉的墓葬群,共埋葬著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間的64位法老。

帝王谷分為東谷和西谷,大多數(shù)重要的陵墓位于東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眾開放。迄今為止,帝王谷已經(jīng)發(fā)掘了63座陵墓,部分陵墓輪流開放,每位游客只能參觀其中的三座。按照當(dāng)天的安排,我們依次參觀了拉美西斯二世、三世和阿蒙荷太普二世等三座陵寢。

依然遺憾的是,所有陵寢不得攝影,只好從網(wǎng)上下載了幾幅圖片聊勝于無。這是陵寢中的入口通道。

所有陵寢的墻壁和天花板都布滿壁畫,裝飾華麗,令人難以想象。

陵寢的壁畫

陵寢的壁畫

法老的石棺

陵寢的壁畫

圖坦卡蒙法老墓是帝王谷中規(guī)模最小但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共出土3500多件文物。其中,黃金顏面肖像人形棺,以及圖坦卡蒙法老木乃伊面部佩戴的黃金面具,都是埃及最珍貴的國寶。

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廟

提到埃及女法老,自然會聯(lián)想到電影中伊麗莎白.泰勒飾演的埃及艷后克里奧帕特拉。到了埃及才知道只有哈特謝普蘇特,才是有埃及人血統(tǒng)且正式稱王的唯一女性,有點兒類似我們的武則天。


哈特謝普蘇特是圖特摩斯一世之女,聰慧美麗。圖特摩斯一世死后無嫡子繼承王位,按照古埃及王室的血統(tǒng)論,庶子必須和嫡女結(jié)婚后才能取得繼承權(quán),所以她在12歲時嫁給大她10歲的異母哥哥——圖特摩斯二世。后者在哈特謝普蘇特33歲左右因病去世,哈特謝普蘇特開始攝政。不久后,她對埃及宣稱自己是阿蒙神的女兒,公元前1473年宣告自己為上下埃及之王女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在位22年,內(nèi)政外交碩果累累,還發(fā)動了遠(yuǎn)征巴勒斯坦的戰(zhàn)爭。她的繼承者圖特摩斯三世,故意毀壞了大量的女法老雕像,卻唯獨保留了這座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停靈廟。

女法老廟建在一個垂直山崖的山腳,依山而建,其中的一部分直接從巖石中鑿出。

第一、二層布滿了歌頌女法老誕生、加冕和豐功偉績的浮雕,第三層地柱廊外原有一排女王的女扮男裝的巨大石像,不過現(xiàn)在僅存三四個石像保持完好。

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像頭戴王冠,下巴上也套了象征王權(quán)的假胡須,英武中依舊有著秀麗端莊的眉眼,展示著她母儀天下的氣度。

女法老廟的壁畫

女法老廟的壁畫

如今的女法老廟依然是埃及保存得最完好的祭廟?! ?

1903年,考古工作者在帝王谷一處墳?zāi)怪邪l(fā)現(xiàn)兩具木乃伊。經(jīng)考證,其中的一具為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奶媽;另一具經(jīng)過DNA檢測,最終確認(rèn)是哈特謝普蘇特女法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
[轉(zhuǎn)載]古埃及王陵與神廟
去這座異域古城,尋訪神廟,聆聽傳奇故事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埃及|盧克索歷史文化、簡介,都在這里,建議收藏
盧克索古城遺址埃及名勝古跡地理百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