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神廟和方尖碑是古埃及石頭建筑的三大標志。方尖碑有三種目的:宗教性(奉獻太陽神阿蒙)紀念性(紀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裝飾性。方尖碑是古埃及帝國權(quán)力的強有力象征,從中王國時代起,法老們在大赦之年或炫耀勝利時豎立,通常成對豎立在神廟前兩旁。方尖碑外形呈尖頂方柱狀,由下而上逐漸縮小,頂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fā)光。方尖碑以整塊的花崗巖雕成(廊柱是用石塊堆砌而成),重達幾百噸,表面磨光,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制成一個方尖碑將耗費一座山。從開山取石、雕琢、運輸、豎立,古埃及人的智慧和能力真是匪夷所思一般
金字塔和神廟搬不走,掠奪者便盯上了方尖碑,全世界現(xiàn)存的方尖碑有29座,埃及本土僅有9座,意大利有12座,英國4座,法國1座,以色列1座,土耳其1座,美國1座。埃及本土僅有9座方尖碑,卡納克神廟占了2座。
我從第一庭院的第二道門往前(東面)走便是大柱廳,走出大柱廳經(jīng)過一排巨石柱便來到神廟中部庭院,這里最顯著的建筑是2座高聳的方尖碑,右邊較近是圖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原來有一對,現(xiàn)只剩一座,左邊較遠的是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高29米,重323噸,是當時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現(xiàn)在埃及境內(nèi)最高的方尖碑,原來也一對,另一座倒塌后放在神廟后的圣胡邊,方尖碑的上部雕刻著阿蒙神和女王的圖案。在中部庭院內(nèi)還有2座圖特摩斯三世的方尖碑,僅存底座(我是回來后才了解這些資料的,所以當時也沒留意)
這座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惟一的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方尖碑,是女王花了7個月的時間從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當時全埃及最大最高的兩座方尖碑,沿尼羅河長途運輸150公里,立在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廟里,獻給太陽神阿蒙,并在碑上刻下銘文稱自己為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此證明自己承繼大統(tǒng)的合法性。
古埃及文字的破譯者使得我們在3400多年以后,還能夠讀得到方尖碑上的銘文:“她為她的父親阿蒙——兩片土地王座之主,建造她的紀念物,為他用南方的堅硬花崗石建造了兩個大方尖碑,它們的表面鍍上了全世界最好的金子。當太陽在它們之間升起時,從尼羅河的兩岸看去,它們的光芒照耀著大地?!?/font>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開創(chuàng)古埃及新王國時期一代盛世的圖特摩斯一世法老的女兒。女王自幼志向遠大,秉性剛強,立志要當全埃及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在輔佐丈夫圖特莫斯二世法老執(zhí)政期間,即熱衷朝政,覬覦國家統(tǒng)治權(quán)力。當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當法老的世俗壓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僅9歲的圖特莫斯三世當了法老。無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當年事稍長,便不甘傀儡,蠢蠢欲動。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廢黜三世并把他趕到卡爾納克神廟里來當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這才加冕登極。22年后,被女王貶到神廟里當祭司的圖特莫斯三世依賴祭司集團的勢力,重新奪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廢黜自己,在全國范圍內(nèi)對女王進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統(tǒng)統(tǒng)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筑統(tǒng)統(tǒng)毀掉。但圖特莫斯三世沒有推倒女王在卡納克神廟里建造的這兩座方尖碑,而是砌起高墻把它們遮擋了起來。結(jié)果是高墻的遮擋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
中庭院內(nèi)到處是殘垣斷壁和殘缺的精美的柱體,雕塑,浮雕等等。唯有這2座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而且在頂端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當時高墻遮擋的印記。
巍峨的卡納克神廟的方尖碑是中庭院的靈魂,無論我的鏡頭拍到哪里,都有尖碑的“身影”,歷經(jīng)千年滄桑的方尖碑,永遠在向世人述說著古埃及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傳奇。
最后,我費盡周折才把拍攝的2座方尖碑的方位搞清楚并準確對號入座。25張照片全部按照拍攝順序排列,全方位展示了卡納克神廟的2座方尖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