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原為中國新疆東南部湖泊,由于形狀宛如人耳,被譽(yù)為“地球之耳”,羅布泊干涸后,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巨變,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wèi)士胡楊樹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羅布泊推進(jìn),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羅布泊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稱作“死亡之?!薄?/p>
羅布泊曾是中國第二大咸水湖,海拔780米。在20世紀(jì)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減少,周圍沙漠化嚴(yán)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紀(jì)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紀(jì)70年代以前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自從羅布泊干涸后納木錯成為中國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漢朝時期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guī)模的古代樓蘭王國。它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國、公元630年消亡,有800多年歷史。它東起古陽關(guān)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此后,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而羅布泊“廣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它的豐盈,使人猜測它“潛行地下,南也積石為中國河也”。這種誤認(rèn)羅布泊為黃河上源的觀點(diǎn),由先秦至清末,流傳了2000多年。歷史上,羅布泊最大面積為5350平方公里。
盡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和嘗試,但在此之后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斷水而廢棄了。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臺;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干涸的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