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婷唱古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酈波:中華經(jīng)典資源庫·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散譯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在燦爛的陽光下,西湖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
?瀲滟: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方好:正顯得美。
山色空濛雨亦奇。
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的漂亮。
?空濛:細雨迷蒙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
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淡妝濃抹總相宜。
那么無論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zhì)和迷人神韻。
?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解讀
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guān)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于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并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西湖因此又被稱為“西子湖”。此詩亦為歌詠西湖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