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即位后,就派衛(wèi)青、霍去病率兵對匈奴給予沉重的打擊,直至把他們趕出了漠北,元氣大傷的匈奴口頭上表示要與漢朝和好,實際上還是隨時想進犯中原。匈奴的單于一次次派使者來求和,可是漢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訪,有的卻被他們扣留了,漢朝也只能效仿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蘇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匈奴使者,送上禮物,時期正等著單于寫個回信讓他回去,不曾想在這個節(jié)骨點卻出事了。
張勝很支持虞常的作法,表示愿意幫助他,沒想到走漏了消息,計劃失敗。單于大怒,就叫衛(wèi)津?qū)弳栍莩?,還要查出同謀的人來。
蘇武本來不知道這件事,到了這時候,張勝怕受到牽連,才告訴蘇武實情。蘇武說“事情已到這個地步,一定會牽連到我,如果讓人家審問后再處死,這不是給朝廷丟臉嗎?”,說完拔出劍來就要自殺,張勝和隨員?;輮Z下他手里的劍,把他勸住了。
虞常受盡種種折磨,始終只承認跟張勝是朋友,說過話,打死也不承認跟他同謀。
單于很欽佩蘇武的氣節(jié),他一心想要蘇武叛變?yōu)樗ЯΑ?/p>
蘇武見衛(wèi)津叛變了還振振有詞,就怒氣沖沖地站起來說“衛(wèi)津,你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你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你厚顏無恥,還有什么臉來和我說話,我絕不會投降,怎么逼我也沒有用”。
衛(wèi)津軟硬兼施都不能使蘇武屈服還碰了一鼻子灰,就回去向單于報告,單于也是黔驢技窮,毫無辦法,干脆就把蘇武關(guān)在地窖里,不給他吃的喝的,想一次來消磨他的意志,逼他就范。
這時候正是冬季,外面下著鵝毛大雪,蘇武忍饑挨餓,渴了就以雪止渴,餓了就以皮帶、羊皮片充饑,硬是沒有餓死他。
蘇武到了北海,這個地方天上沒有鳥,地上沒有人,唯一陪伴他的只有那根代表朝廷的旌節(jié),匈奴不給糧食,他就挖野鼠洞里的草根吃,樹皮,當然放羊肯定有羊奶喝,反正人到了絕境,要想求生,什么東西都能吃下,總而言之,蘇武活了下來。
漢朝朝廷不信蘇武以死,就又派使者前往匈奴,蘇武的隨從常惠還在匈奴,他設法買通匈奴人,私下里見到了漢使者,被蘇武在北海牧羊的情況告知了使者,使者見了單于,嚴厲責備他說“匈奴既然存心想和漢朝和好,就不應該欺騙我朝,我們皇上在御花園射下一只大雁,雁腳上還拴著一條綢子,上面寫著蘇武還活著,你怎么說他死了呢?”
單于聽了,嚇了一大跳,他還真的以為是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連大雁也替他送信,他見實在是瞞不住了,就向使者道歉說“蘇武確實是活著,我們這就放人”。
有一種說法是在甘肅省武威市的民勤縣,那里有蘇武山、蘇武廟、蘇公祠等等,按理說當年衛(wèi)青、霍去病等人一直把匈奴趕到了甘肅、青海以外去了,況且甘肅離長安也不遠,也在漢朝的可控范圍里,應該是不可能在那里的這些蘇武山、蘇武廟可能是后人敬仰蘇武而設立的。
比較可信的地方還是在現(xiàn)在的貝加爾湖,當年匈奴被趕出了漠北,他們就有可能跑到這個地方來了。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最深的地方達到1637米,也是儲水量最多的湖泊,此地十分寒冷,冬季平均氣溫在零下38攝氏度,湖水結(jié)冰期長達半年左右;蘇武就是在這個地方忍辱負重,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拒降匈奴,羈留匈奴十九年,受到世人的敬佩。